第101章 定調子

既然大家都比較聽招呼,高務實便和顏悅色地順勢道:“好,諸位都是‘老廣西’,既然都同意本按的看法,本按也就放心了。待會兒本按就給江左兵備衙門發函,讓該衙門責成思明府全權處置此事。倘若思明府自覺力不足恃,請朝廷主持公道的話,也由他來安排支持。”

處置意見倒沒什麼,反正大家跟桂南關係不大,但有一件事,姜忻不得不提醒一句,道:“按臺,若是事涉用兵,按臺是否先與撫臺張公議論,及告知總兵王某?”

撫臺叫張公,總兵就只能被叫做王某,姜副使眼中的文武差際看來明確得很。

不過高務實不會糾結這種俗成,點頭道:“桂林方面,本按自會行文告知。”

這倒不是隨口一說,他不僅要正式行文給張任,私底下也有事情要和張任細說,尤其是關於張任所中蠱毒一事,這是一定要趕緊跟他分說明白的,得讓他早些按照阿梨姑娘教的法子把插了銀針的煮蛋含一含然後送去落雨寨鑑定。

至於告知總兵王尚文,這就更無所謂了。這位老將年紀不小了,此前又有了蕩平八寨之功,眼下心裡琢磨的估計都是站好最後一班崗,以便混個光榮退休,不可能跟高務實這個聖眷極隆的巡按對着幹,再說他一個武將也沒那實力——兩廣目前有能耐跟高務實唱反調的只有一個劉堯誨。

然而劉堯誨是兩廣總督。

要知道,這兩廣總督在明朝一貫都是身兼廣東巡撫的,換句話說,他的工作重心擺明了應該是廣東。至於廣西這邊,尋常政務自然是廣西的撫、按兩院處置,只有涉及戰爭,特別是已經爆發且比較嚴重的戰爭纔會值得他親自過問。

廣西巡撫也是能管軍的,大明的巡撫都有“提督軍務”一說,所以其在平時被稱爲撫臺比較多,而在戰時就經常被稱爲軍門了。尤其要注意的是這一點和韃清不同。

因爲張任目前跟高務實政見比較一致,且他中蠱甚深,還等着高務實救命呢,高務實並不擔心自己這個設想會被人反對。

說完了這件事,基本上也就沒有多少與姜忻等人相關的政務,高務實又問了一問他們可有什麼事情要彙報,見他們並無什麼正事要說,也就端茶送客了。

不過送客其實主要是送那些“閒雜人等”,姜忻和倪中化二人被他派人通知了一聲,兩個人出門轉了一圈又回來了。

這次就不坐在正堂了,改去了花廳,顯得親密一點。

分賓主坐好之後,高務實命人奉上好茶,然後笑着對他們二人道:“本按到廣西時日不久,對於廣西的一些情況雖然近來總算有了些瞭解,但仍嫌有些不足,有些事情想要向二位瞭解一番……”

姜忻忙欠了欠身,道:“按臺客氣了。”

倪中化這個之前親自給高務實牽過馬的參將更不必說,站起身來,點頭哈腰道:“按臺言重了,按臺有什麼想知道的儘管問,卑職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要說這位倪參將……咳,態度可真夠端正的。

不過高務實也能理解,這位倪參將看年紀大概最多也就四十來歲,如果有貴人提攜,還是很有機會更進一步的,目前來看,倪參將大概是把自己當做他的貴人了。

其實說起來,他這個思路很正確,因爲一般來說,朝廷會怎麼看待倪中化,關鍵就在於兩個人的考評,巡撫張任和巡按高務實。

張巡撫現在病得快死了,倪中化又不知道高務實正在想辦法救他,所以在他眼裡現在最能提攜他的貴人就是高務實。本來高務實要是留在桂林,他還巴結不上,偏巧高務實還就留在柳州了,這樣一個好機會擺在面前,還能不抱緊了這跟巨粗巨粗的金大腿?

說起來倪中化現在最糾結的問題就是這個金大腿實在是太“金”了一些,據他最近打探到的消息來看,高直指之富有恐怕在整個大明都得排在最前列,以至於倪參將到現在都沒想好要準備什麼禮物送給他,送錢肯定不合適——尤其對方還是巡按,這太危險了。送其他東西吧,又不知道高直指喜歡什麼,有點無的放矢。

這種情況下,最簡單有效且成本又低的抱粗腿方式,那無非就是態度恭謹、指哪打哪、任勞任怨這一項了。

果然,高務實對他的態度頗爲不錯,一直面帶笑容,看得倪參將心花怒放。

高務實點了點頭,微笑着道:“廣西的軍備情況,此前在桂林時,本按曾聽撫臺簡略的說過一些,但具體還不是很清楚,如今本按急於知道的是南寧衛的情況,雖然南寧衛不是你們的當管,但你二人應該多少也有些瞭解吧?不妨與本按說一說。”

姜忻與倪中化對視了一眼,同時心道:看到高直指對思明府這件事很是關心吶……

南寧衛主要的任務就是震懾桂南,高務實如此關心南寧衛,顯然就是在關心桂南,他們這麼想沒有問題。

這種時候當然還是要文官先開口,倪中化急着巴結高務實也只能等姜忻先說。

姜忻略微沉吟,便道:“要說南寧衛,當初開國不久時,南寧衛的確實力不弱,下轄七個千戶所,有衛所官軍八千餘人,不過後來慢慢分撥給太平、武緣等地,到現在南寧衛已經只有四個直屬千戶所,兵冊上大概有六千人左右吧。”

高務實一聽,心裡就是咯噔一下,不是說南寧衛乃是震懾桂南的大衛麼?這特麼只剩四個千戶所也叫大衛?而且連兵冊上都只有六千人,實際上能有多少?三千還是四千?這點人夠搞個毛線?

說句不好聽的話,如果南寧衛就這點實力的話,高務實覺得光黃芷汀帶出去的那兩千五百狼兵,野戰就能搞定整個南寧衛!

眼見得高務實面色有些難看起來,姜忻似乎也不打算補充什麼,倪中化忍不住了,忙道:“按臺勿憂,南寧衛雖然只剩四個千戶所,但他們任務一直都很重,朝廷也看得很緊,人數還是比較齊整的,估計縱是不能滿編,大概也有將近五千人馬。”

高務實面色稍稍好看了一點,但仍然沒說話。

倪中化又道:“除此之外,南寧地方的兵力也並不是只有南寧衛,湖廣班軍在南寧駐紮了三千多人,都是精銳,這加在一塊兒,也就跟國初差不多,足有八千大軍了。”

----------

今天兒子生日,更新方面可能比平時略少,但估計八千還是應該會有的……

第279章 王儲之死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130章 勝利的大會(4更破萬)第144章 內因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203章 誰取葉赫第132章 遇刺!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133章 癱倒當場第093章 博碩克圖的野望第156章 馬氏昆仲能救第073章 無奈應對(下)第047章 夜會劉顯(下)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119章 《黃芷汀條約》第093章 博碩克圖的野望第130章 開平潛流(下)第189章 督撫相會(二合一)第095章 國色天香(上)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246章 前鋒之戰(下)第065章 多管齊下高務實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139章 這是咋了?無·番外·慎重訂閱第147章 不與聞第029章 遭遇響馬(上)第014章 你讓朕怎麼辦啊!第056章 漠南之戰(四)第113章 高戚之會(一)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159章 會元之爭(下)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105章 京師大局第113章 高戚之會(八)第103章 高文正公(下)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095章 國色天香(下)第144章 工匠學堂第070章 欽使來也第046章 冰底潛流(中)第125章 可戰方和(八)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068章 隆慶託孤(三)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第134章 朝局變化(中)第060章 變生肘腋第094章 目的第026章 國事私事第083章 宮外反應(下)第105章 竟然是遼東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082章 寧夏之變(中)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上)第037章 高忽悠再次上線第277章 逆轉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上)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第055章 強,不等於無敵第113章 高戚之會(五)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070章 逐保倒張(十)第052章 又面聖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125章 又見故人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060章 變生肘腋第098章 曙光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048章 魔之誘惑(下)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058章 互爲倚仗(上)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030章 河南民變第046章 商政相連(上)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121章 以勤致仕(上)第024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136章 爲西南千秋永固!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020章 老祖宗的威嚴(第4更)第019章 開港前提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069章 何爲實力(下)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第131章 謝公氣度[第4更]第137章 我即高黨第117章 總能找到茬第036章 同往別院(上)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
第279章 王儲之死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130章 勝利的大會(4更破萬)第144章 內因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203章 誰取葉赫第132章 遇刺!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133章 癱倒當場第093章 博碩克圖的野望第156章 馬氏昆仲能救第073章 無奈應對(下)第047章 夜會劉顯(下)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119章 《黃芷汀條約》第093章 博碩克圖的野望第130章 開平潛流(下)第189章 督撫相會(二合一)第095章 國色天香(上)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246章 前鋒之戰(下)第065章 多管齊下高務實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139章 這是咋了?無·番外·慎重訂閱第147章 不與聞第029章 遭遇響馬(上)第014章 你讓朕怎麼辦啊!第056章 漠南之戰(四)第113章 高戚之會(一)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159章 會元之爭(下)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105章 京師大局第113章 高戚之會(八)第103章 高文正公(下)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095章 國色天香(下)第144章 工匠學堂第070章 欽使來也第046章 冰底潛流(中)第125章 可戰方和(八)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068章 隆慶託孤(三)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第134章 朝局變化(中)第060章 變生肘腋第094章 目的第026章 國事私事第083章 宮外反應(下)第105章 竟然是遼東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082章 寧夏之變(中)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上)第037章 高忽悠再次上線第277章 逆轉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上)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第055章 強,不等於無敵第113章 高戚之會(五)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070章 逐保倒張(十)第052章 又面聖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125章 又見故人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060章 變生肘腋第098章 曙光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048章 魔之誘惑(下)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058章 互爲倚仗(上)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030章 河南民變第046章 商政相連(上)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121章 以勤致仕(上)第024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136章 爲西南千秋永固!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020章 老祖宗的威嚴(第4更)第019章 開港前提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069章 何爲實力(下)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第131章 謝公氣度[第4更]第137章 我即高黨第117章 總能找到茬第036章 同往別院(上)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