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章 連中三元(中)

點名完畢,考生入場。這時考生全都依照卷面右上方印的號數,對號入座,長條書案上每隔二尺貼一號數,各自尋到自己的座位坐好,不許隨便動彈。

高務實入座之前隨意四望,發現自己可能是今年考生中年齡最小者——之一,這主要是因爲考生太多,他目之所及能看到的怕不是連十分之一都沒有,參考價值不大。但他也不禁有些心裡嘀咕:早知道考生這麼多,我在京師的時候就該跟三伯商議一下,乾脆給我來個“舉神童”。

所謂“舉神童”,乃是明代獨有的規矩,屬於特設考試。意思就是說某地間或有十歲左右的兒童聰慧異常,可以由各縣、州、府正官推舉爲神童參加道試。督學會對這種人特別照顧,另眼相待。

這種舉神童的小考生,哪怕其八股文文理稍差,只要放在成年考生之中仍然還算過得去,通常也會破格錄取。歷史上萬曆時大才子馮夢龍就曾以神童被推舉,十一歲即入庠當了秀才。

這舉神童之制不是杜撰,而是史實,很有可能是因爲明代神童實在出得太多所導致。

明代神童之多前文已有說明,不必贅述。但其實神童不光是多,甚至有直接應試故事記錄在史的也不少。譬如嘉靖時與唐順之、王慎中齊名的才子、文武雙全的趙時春也是八股文高手。

趙時春九歲便“舉神童”,去參加道試,結果因爲所作之文過於出色,督學懷疑是有人代作,便把他叫過去面試,當場出了一道《四書》中最常見的二字爲題:“子曰”,叫他作破題。

趙時春應聲而出:“匹夫而爲百世師,一言而爲天下法。”

這個破題既切合孔子之身份,又將二字意義完全破出,令督學大爲驚奇。但驚奇之後,督學又想再試試其才情,於是又叫他將自己的名字“趙時春”爲題,來作破題。

神童不愧是神童,趙時春仍然脫口而出:“姓冠百家之首,名居四序之先。”

這就……聰明得簡直沒天理了。督學也大爲折服,當即將之取中,進學當了生員。

言歸正傳,高務實此時悄悄打量了一下,發現每條長凳的最外頭,均有各縣教官一人,高踞於高凳之上進行監考。這種情況他曾聽高拱之前和他說過,此時若有人交頭接耳,監考的教官便會喝令禁止,甚至在違紀考生的試卷上蓋一朱印,以違規論。

其他如移席、換卷、丟紙、喧譁、顧盼、攙越、吟哦者,輕則扣考,重則枷示。

高務實坐好之後不久,督學李元泰便出來了,他此來是出題。這裡必須補述一下:道試的題目不止一道,而是“一考一道”。

也就是說,由於人數衆多,道試是分批次開考,而同時開考的一批則爲同一考題,下一波開考的考生拿到的題目就是另一題了,這也是爲了不至於導致泄題等涉嫌舞弊的情況出現。

當然,爲了儘量示之以公平,前後不同批次的考題難度要大致相同,如第一批次考生的考小題,則後面的考生肯定也考小題;第一批考生考大題,後續的考生也肯定考大題;甚至第一批考生考上截題,後面的考生也必然考上截題,以此類推。

此時,仍然是由於考生衆多的緣故,考題的公佈也是兩條線並舉:一是由教官宣讀,以照顧那些近視眼;二是同時寫在牌子上,命書吏舉牌巡場,以便耳背者。

這時候天色還未大亮,考生各以所備之燭點燃放在書案上,考棚內燭光閃亮,題目也抄寫在燈牌上,由書吏差役舉着行走在東西走廊之間,讓各考生抄錄。

高務實這次的座位位置沒人給他特殊照顧了,坐了個偏僻角落,聽不太清教官的聲音,只好伸長脖子去看書吏的舉牌,卻見最近的一名書吏所舉牌子上寫着五個字:“大德不逾閒”。

高務實馬上知道,這是一道相對來說不那麼刁鑽的大題。

但大題雖然相對不如小題刁鑽,卻更考驗考生的功力、底蘊。好比此前高拱猜測郭樸出題考高務實,只會出大題而不會出小題,原因就是郭樸如果收高務實爲弟子,肯定不是衝着區區一個秀才去的,他的着眼點只能是進士,而進士考試必考且只考大題。

隆萬之交這個時間段,道試考題大概是大題小題各有一半的概率,主要看督學的意思。

今天這道題“大德不逾閒”,高務實毫不陌生,乃出自《論語·子張》:“子夏曰:大德不逾閒,小德出入可也。”

大德、小德,猶言大節、小節。閒,闌也,所以止物之出入。朱熹的《集註》中說得很明白:“言人能先立乎其大者,則小節雖或未盡合理,亦無害也。”朱熹對此題解旨的分析,貼近而盡情盡理。

而《反身錄》如此說:“論人與自處不同,觀人當觀其大節,大節苟可取,小差在所略;自處則大德固不可逾閒,小德亦豈可出入?一有出入,便是心放,細行不謹,終累大德。”

此說與朱說並不矛盾,朱說面對普通人,此說面對聖人。小節之於聖人亦不可免,況乎普通人?

意義弄明白,破題便有的放矢,高務實仍然保持着他破題極快的習慣,幾乎是第一個在草稿紙上寫下破題和承題:

“觀人者辯於其閒,當轉求諸大德矣。”

“蓋閒所以定乎其人,不逾所以定乎其閒也。綜其人之全,而規其德之大,辯閒端在此矣。”

……

道試於申時才鳴炮開門放頭牌,一般此時交卷的考生很少,有時候甚至一個也沒有,但今年河南道試第一場居然就有兩人在頭牌交卷而出。外頭等着看熱鬧的人羣見考棚開門之後,由吹打歡送出一大一小兩個考生,頓時轟動了,紛紛擠上前去看。

只見那兩人沿着九龍廠而出,其中一個只有十五六歲,但身材肥胖,幾步路走下來居然有些氣喘吁吁,與大家夥兒心目中的才子形象差距有點大,讓人不禁有些失望。

轉眼再看另一人,卻是大吃一驚。原來這個年紀更小,看起來怕是隻有十歲左右,雖然個子不矮,但眉目之間稚氣未脫,只是神色沉靜,不類童子。

衆人正要打聽二人來歷,恰好書吏唱名,歡送二位頭牌交卷的考生,他們才知道二人來歷:那十五六歲的胖少年名叫陳勖,原籍河南府,前些年隨父改籍開封所以在開封參考;十歲左右的童生名叫高務實,籍貫新鄭,因新鄭去年改隸開封,所以也來開封參考。

衆人紛紛議論:“今年若只有這兩人敢交頭牌,只怕道案首就是他二人之一哩!”

高務實沒興趣聽他們議論,反倒是與那名叫陳勖的考生攀談了幾句,兩人雖然交流的時間不長,不過高務實感到此人學問紮實,若是考場上發揮正常,還真有可能拿下道試案首。

高務實雖然早先也沒想着一定要取這個案首,但此刻心底裡也不禁隱約有些忐忑,不過這陳勖實在太胖了些,站着和高務實說了一會兒話,居然就有些站不住的感覺,高務實只好和他別過,自己回去。

三日之後,四場道試考完。又等了五六天,榜單出來了,這次不是輪榜,而是正常榜單,道案首一欄寫得明明白白:開封府新政縣高務實。第二名也真不是別人,正是那胖少年陳勖【注1】。

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050章 皇帝暈倒第006章 君臣面談第066章 喜得貴子第107章 罷了,皇帝宸斷吧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201章 吹,盡情的吹!第143章 新鄭新政(上)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277章 逆轉第216章 天賜之寶也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013章 高龍文之邀(3更破萬)第038章 園內收支(下)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150章 宮牆內外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088章 切盡二子之決斷第067章 倒高風波(一)第271章 步步緊扣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149章 朕知道了第099章 莫與爲敵第093章 口蜜腹劍(上)第078章 吾早晚必擒之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中)第056章 漠南之戰(九)第096章 黃芷汀的信第163章 冠絕京華(中)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087章 回京嘍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129章 複雜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三)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155章 馬家父子到蓋州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008章 在宮中第057章 隆慶教子(下)第123章 千鈞一髮(4更破萬)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136章 兵來將擋第083章 避蟲湯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196章 我會等你的第242章 神兵天降鐵壁關第246章 前鋒之戰第043章 高陌薦才(下)第084章 務實回府(上)第051章 議定出兵第130章 有個叫努爾哈赤的小子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086章 麻桿打狼第052章 又面聖第068章 隆慶託孤(六)第098章 曙光第075章 臣要要官了第003章 隆慶天子(上)第002章 歙縣逃犯(上)第179章 “刑天”行動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052章 邊市秘聞(上)第037章 高忽悠再次上線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四)第079章 無品閒官(下)第068章 隆慶託孤(四)第128章 務實制義(下)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207章 女真頭號忠臣第278章 敵疲我打第123章 大危機第015章 新鄭鐵廠(上)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110章 高夫人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064章 投鼠忌器第108章 隱情(上)
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050章 皇帝暈倒第006章 君臣面談第066章 喜得貴子第107章 罷了,皇帝宸斷吧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201章 吹,盡情的吹!第143章 新鄭新政(上)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277章 逆轉第216章 天賜之寶也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013章 高龍文之邀(3更破萬)第038章 園內收支(下)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150章 宮牆內外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088章 切盡二子之決斷第067章 倒高風波(一)第271章 步步緊扣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149章 朕知道了第099章 莫與爲敵第093章 口蜜腹劍(上)第078章 吾早晚必擒之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中)第056章 漠南之戰(九)第096章 黃芷汀的信第163章 冠絕京華(中)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087章 回京嘍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129章 複雜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三)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155章 馬家父子到蓋州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008章 在宮中第057章 隆慶教子(下)第123章 千鈞一髮(4更破萬)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136章 兵來將擋第083章 避蟲湯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196章 我會等你的第242章 神兵天降鐵壁關第246章 前鋒之戰第043章 高陌薦才(下)第084章 務實回府(上)第051章 議定出兵第130章 有個叫努爾哈赤的小子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086章 麻桿打狼第052章 又面聖第068章 隆慶託孤(六)第098章 曙光第075章 臣要要官了第003章 隆慶天子(上)第002章 歙縣逃犯(上)第179章 “刑天”行動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052章 邊市秘聞(上)第037章 高忽悠再次上線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四)第079章 無品閒官(下)第068章 隆慶託孤(四)第128章 務實制義(下)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207章 女真頭號忠臣第278章 敵疲我打第123章 大危機第015章 新鄭鐵廠(上)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110章 高夫人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064章 投鼠忌器第108章 隱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