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章 龍文鞭影(下)

“臣自編此冊,原是因自感讀書之時,典故頗多卻不知其出處,得家中長輩教誨,以爲自編著述,記憶尤深,故以一年時日編匯而成,名曰《龍文鞭影》。今初奉一篇,以請審閱。”

高務實的毛筆字還算不錯,而且他記得後世記載,說萬曆帝酷愛書法,寫得一手好字,其早年習字時先摹趙孟頫,後專章草。因此高務實今日也是投其所好,所用正是趙書筆風——畢竟朱翊鈞眼下年紀還小,不可能就已經開始學章草了。

高務實先於右手邊頂格寫下篇名“一東”,然後另起一行寫起正文:

粗成四字,以啓童蒙。經書暇日,子史須通。

重華大孝,武穆精忠。堯眉八彩,舜目重瞳。

商王禱雨,漢祖歌風。秀巡河北,策據江東。

太宗懷鷂,桓典乘驄。嘉賓賦雪,聖祖吟虹。

鄴仙秋水,宣聖春風。愷崇鬥富,渾濬爭功。

王倫使虜,魏絳和戎。恂留河內,何守關中。

曾除丁謂,皓折賈充。田驕貧賤,趙別雌雄。

王戎簡要,裴楷清通。子尼名士,少逸神童。

巨伯高誼,許叔陰功。代雨李靖,止雹王崇。

和凝衣鉢,仁杰藥籠。義倫清節,展獲和風。

佔風令尹,辯日兒童。敝履東郭,粗服張融。

盧杞除患,彭寵言功。放歌漁者,鼓枻詩翁。

韋文朱武,陽孝尊忠。倚閭賈母,投閣揚雄。

樑姬值虎,馮後當熊。羅敷陌上,通德宮中……

高務實所寫這篇,正是歷史上《龍文鞭影》第一篇“一東”。

他爲何要呈上這篇《龍文鞭影》的第一篇?

讓天下讀書的後人有更好的開蒙讀物?呃,那當然也是好事,但對於高務實這種人來說,把他的思想拔高到這個層次就有點過了。他最大的理想是救明,但救明的主因來自於民族感情,實際上並不見得是他的個人情操多麼偉大。這就好比前世抗日戰爭時期,仁人志士們爲了反抗侵略不惜拋頭顱灑熱血,那是不用說了,可就連很多流寇土匪也會逮着機會就陰日本侵略軍一把的道理類似。

高務實把《龍文鞭影》拿出來,主旨明顯不是爲了天下士人——他將來甚至是要逐步改革科舉制度的,對於讀書這塊哪有那麼重視?

他之所以拿出來這篇鉅作,爲的是自己的名聲。還是那句話,養望啊!

《龍文鞭影》的經典程度是不用多說的,記得他前世的時候,某年清華人文科學實驗班(經學)的招生,就要求考生能背誦《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對韻》和《龍文鞭影》。這說明什麼?說明《龍文鞭影》是絕對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鴻篇鉅製。

拿這樣一本開蒙讀物中的鉅作出來,既符合自己的年紀,又足以文驚天下,多好?關鍵是還不會涉嫌抄襲——這本書歷史上是明萬曆八年會試第一的蕭良有在任國子監祭酒後才寫的,而且後來還經過楊臣諍等人的改動,直到清朝時期還做出過校訂增刪才最後成書。

眼下高務實直接拿出完善版本,那還能不震驚文壇?

雖說只是個開蒙讀物,這要是高拱之類的學霸文宗拿出來當然也就那麼回事,但放在高務實這個年不足十歲的童子身上,那就萬萬輕忽不得了。

要知道,明朝可是經常出神童的。陳洽、邱濬、于謙、李東陽、商輅、楊慎……大明的神童簡直是一抓一大把,更神奇的是,拜大明朝廷用人習慣之福,居然很多都能混得很好。

所以,現在混個神童的名聲,那也是很重要的。在大明這個時代,有權當然最好不過,但光有權而沒有好名聲的話,你和孟掌印、馮廠督等人有什麼區別?他們說起來,哪個夠不上一個“有權”?

可反過來,你看看人家楊慎楊大才子,雖然倒了一輩子大黴,可他就算在西南邊陲說句話,天下士林不也得抖三抖?這就是“名”的好處、“望”的厲害啊。

高務實雖然早早就想辦法跟朱翊鈞拉近距離、搞好關係,但他又不是打算做個“倖臣”,自然也是要好名聲的。畢竟說到底,跟皇帝提前搞好關係只是他作爲一個後來人,深知明朝首輔名不正言不順,實際權力其實都在於皇帝是否認可和支持,所以想要今後有那麼大規模的改革,必須首先搞定皇帝,所以才孜孜不倦地去追求。

但與此同時,如果自己單靠皇帝的支持推動那麼大的改革,就算生前風光一世,將來被人事後清算那基本上也是九成九。因此,他還需要有足夠的名望——譬如王安石那樣,司馬光作爲王安石最大的政敵,司馬光的學生說王安石的壞話居然還被司馬光當面不留情面的批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自己死後頂多被人說一句“雖是好心,辦事操切了些”,而不至於被打成奸佞,子孫後代都擡不起頭。同時,改革的成果也纔有更多的保留。

巳時一刻,高務實“交卷”。馮保親自上前取了高務實的文稿,拿去一邊裝訂糊名。巳時三刻,最後一個交卷的張簡修也上交了文稿。

午時一刻,高務實等人留在偏殿等候,聽到隔壁主殿中顯得有些喧譁。高務實就當沒聽到,繼續跟身邊的葛曦和馬慥閒聊。

三人甚至還頗有興趣的聊起了前幾天京師盛傳的“高公子借兵助剿,劉都督神威懾寇”的事。高務實聽了他們這個說法才知道,合着這事情都被“寫成段子”,拿出去被人當做故事講了,不禁有些好笑。

不過,這是好事,而且本身也是高務實刻意放出的風,只不過這件事的傳播速度和範圍能這樣了得,還是稍稍出乎他的意料。但想想也不奇怪,這年頭的人娛樂生活比後世之人差得遠了,對於這種事情,有興趣也正常——更何況大明曆來喜歡出神童,導致明人對於神童的接受程度很高,也很喜歡傳播這類消息。

高務實跟葛曦、馬慥、李思誠、呂興周、申用懋都互相交流了一陣,雙方都表示不管今日是誰被選中,自己等人將來都要多走動聯繫,高務實甚至張簡修和趙祖蔭都說了這話。

張簡修雖然文才可能不怎麼樣,但對高務實的態度倒還算客氣,甚至有些親近之意,高務實估計他父親在他面前所展露出來的態度,大概都是與高拱關係甚佳的模樣。

趙祖蔭的態度就差了不少,說頤指氣使倒不至於,但也有些眼高於頂的意味,別人說三五句,他能答上三五個字就算不錯。

高務實仗着當年做秘書鍛煉出來的演技,還能捏着鼻子跟他客套幾句,葛曦卻在一邊不斷皺眉,李思誠則說不了幾句話就閉口不談了,申用懋則乾脆板起臉來拉了拉高務實的衣袖,示意他別跟這個目空一切的人說了。

又過了一會兒,孟衝帶着馮保一起過來,孟衝一臉笑容,道:“奉旨,宣高務實覲見。”

第009章 安陽之行(二)第034章 軍制改革的第一步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149章 不急第123章 準備回京(上)第239章 麻城劉,松江徐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076章 豪華配置(下)第118章 憑什麼啊?第115章 務實回京(上)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第195章 努爾哈赤拜會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098章 權如內相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271章 步步緊扣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161章 三路圍清化!(4更)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071章 火藥遭掠案第001章 曠世恩典第055章 霧裡觀花(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一)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201章 吹,盡情的吹!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148章 謗君案(上)第166章 激將(二合一)第213章 交心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第009章 小翰林,大忙人第225章 三策(下)第014章 北洋海貿同盟第098章 權如內相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067章 倒高風波(七)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163章 分贓計劃第061章 挑唆居正(下)第047章 愚兄恭候多時了第027章 把汝裁爲三截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085章 黃承祖(4更破萬)第144章 工匠學堂第131章 御前閣議(上)第024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027章 把汝裁爲三截第002章 翰林清貴(上)第4更第092章 莫朝在作死?第230章 士別三日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138章 戰爭賬(4更破萬)第218章 再臨東昌堡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166章 艦隊大勝!第130章 跋扈尚書(下)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五)第130章 開平潛流(上)第195章 誰在未雨綢繆第179章 “刑天”行動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008章 淡化處理第065章 派系之爭(下)第067章 茶樓聽報(上)第103章 紈絝之王(下)第104章 權貴子弟(上)第238章 暗流第026章 官升兩級第083章 活佛的智慧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171章 大汗,臣確有一計第032章 全權欽使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第107章 努爾哈赤出兵第013章 五伯高才(下)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166章 艦隊大勝!第291章 內閣調整計劃第057章 財迷第130章 立威第009章 安陽之行(六)第075章 各家子弟(下)第015章 新鄭鐵廠(上)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第095章 國色天香(上)第143章 聖眷無雙[第4更]第130章 有個叫努爾哈赤的小子第156章 馬氏昆仲能救
第009章 安陽之行(二)第034章 軍制改革的第一步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149章 不急第123章 準備回京(上)第239章 麻城劉,松江徐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076章 豪華配置(下)第118章 憑什麼啊?第115章 務實回京(上)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第195章 努爾哈赤拜會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098章 權如內相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271章 步步緊扣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161章 三路圍清化!(4更)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071章 火藥遭掠案第001章 曠世恩典第055章 霧裡觀花(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一)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201章 吹,盡情的吹!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148章 謗君案(上)第166章 激將(二合一)第213章 交心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第009章 小翰林,大忙人第225章 三策(下)第014章 北洋海貿同盟第098章 權如內相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067章 倒高風波(七)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163章 分贓計劃第061章 挑唆居正(下)第047章 愚兄恭候多時了第027章 把汝裁爲三截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085章 黃承祖(4更破萬)第144章 工匠學堂第131章 御前閣議(上)第024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027章 把汝裁爲三截第002章 翰林清貴(上)第4更第092章 莫朝在作死?第230章 士別三日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138章 戰爭賬(4更破萬)第218章 再臨東昌堡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166章 艦隊大勝!第130章 跋扈尚書(下)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五)第130章 開平潛流(上)第195章 誰在未雨綢繆第179章 “刑天”行動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008章 淡化處理第065章 派系之爭(下)第067章 茶樓聽報(上)第103章 紈絝之王(下)第104章 權貴子弟(上)第238章 暗流第026章 官升兩級第083章 活佛的智慧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171章 大汗,臣確有一計第032章 全權欽使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第107章 努爾哈赤出兵第013章 五伯高才(下)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166章 艦隊大勝!第291章 內閣調整計劃第057章 財迷第130章 立威第009章 安陽之行(六)第075章 各家子弟(下)第015章 新鄭鐵廠(上)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第095章 國色天香(上)第143章 聖眷無雙[第4更]第130章 有個叫努爾哈赤的小子第156章 馬氏昆仲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