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又是一年

萬曆七年,己卯,秋。

新鄭生員高務實再臨開封,準備參加今年的河南鄉試。

鄉試又稱秋闈,因爲科舉考試系國家掄才大典,考場關防嚴密,俗稱鎖闈,簡稱闈。而科舉時代的鄉試例於秋天舉行,故將鄉試稱爲秋闈。

鄉試三年爲一科,逢子、午、卯、酉年舉行。鄉試的地點,若是直隸(南、北),則在京城(南北二京);若是各省,則在布政司所在,即省會,因此河南考於開封。

鄉試的具體日期一般是固定的,從八月初九至八月十七,共考三場,當日考完交卷後出場,第三天再入場參加下一場考試。也就是初九考第一場,十二日考第二場,十五日考第三場。

至於考官,主持鄉試的主官叫主考,參與閱卷的叫同考。

主考又稱總裁,其任用原則從洪武至萬曆,一直處在發展變化之中,到如今的萬曆七年,已經基本形成定製:

順天、應天用翰林院學官二員,級別通常爲侍講學士、春坊庶子、諭德之類。

浙江、江西、福建用翰林官一員,修撰、編修、檢討之類;湖廣爲翰林編檢一員,部屬官一員。這是因爲這幾省歷來是學風上佳之處,所以特示隆重。

其餘四川、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處,或通用部屬,或用中書評博一員,或用別寺降官。

而同考官又稱分考、房考、經房,也就是所謂五經房也。通常以推官、知縣、教諭、教授充任。

除了考官之外,還有執事官,主要是提調官、監臨、監試官等,尤其是提調官和監臨,必用大員監考,以糾察關防、總攝考場事務。如提調官一般設兩員,在河南都是左右布政使充任;監臨官又稱知貢舉,例由巡按御史擔任。

粗陋的比較一下,大略相當於正高官做提調官,省紀高官做外場監考,朝廷對鄉試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了。

至於還有印卷官、受卷官、彌封官、謄錄官、對讀官、巡綽官、監門官、搜檢官、供給官、收掌試卷官等等,就不一一介紹了。

大明的鄉試並不是一篇時文定勝負的,剛纔已經說過了,其規則是連續考三場。

具體來說,第一場考經義七篇,也就是時文;第二場考論、詔、誥、表、判,可以看做公文寫作;第三場考經史時務策,大致可以看做是“具體事情如何辦”,但這個其實越到後期越流於形式,總體來看都是在“吹”,看誰吹得更加清新脫俗而已。

以上每種文體都有非常具體的寫作要求和書寫格式,這是一定不能錯的,要不然試卷會因違規而被貼出,絕無中式的希望。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按三場考試的權重來看,自然還是以頭一場的時文最爲要緊。通常而言,若是時文寫得極好,後面兩場只要沒有大的錯漏,基本可以肯定能被取中;反之,其他寫得再好,時文卻一塌糊塗,那就直接回家吧,是沒有中舉機會的。

鄉試與道試比較類似,考生於每場當日的四更前攜帶筆、墨、硯等考具齊聚龍門之前,分三門點名入場,甚至哪縣考生與何時何門點名,事前都會公佈。

能來鄉試,說明對這套流程都是有經驗的了,所以大家還算得上秩序井然。高務實進場後按照自己的點名順序去取了號舍牌,拿到手一看,乃是“玄四十九號”——號舍牌是按《千字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等字序命名的,“玄四十九號”就是“玄”字號舍的第四十九間房。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高務實微微挑了挑眉:“這數還不錯。”

高務實找到座號考舍之後入內,便開始自行釘好油布防雨防風,此時來了一名號軍,站在他考舍邊——這是防止作弊的,每舍均有一人看守,比牢房還嚴格。

高務實當然沒打算作弊,因此看也不看這號軍,直接滅了燈,抓緊時間趴在席舍中的木板上開始睡覺。

這倒不是他輕視考試,而是有經驗的考生都會這麼做。因爲考生四點點名,之前也沒法好好睡,既然半夜沒睡,如果還不抓緊時間休息,弄個通宵不睡的話,到了白天考試的時候肯定神情疲乏。尤其是這第一場考試要考七篇八股文,並且是要求一天考完,如果精神不佳,那還考什麼?不如回家,等幾年再來吧。

也不知迷迷糊糊睡了多久,高務實就聽見號軍叫喚:“相公起來,題目紙來了!”——相公用在考生身上,屬於“美好的祝福”。

高務實一下子坐了起來,伸手抹了把臉,去接題目紙。

拿到題目紙之後,先不看題,而是去拿墨卷。墨卷是正經的考試之卷,要用墨筆寫就,故曰墨卷。今日拿的自然只是第一場墨卷,高務實也不看其他地方,先在墨戳下親書幾行字:

開封府新政縣廩生高務實,玄字四十九號。

然後翻到內頁,寫下姓名、年齡、形貌、籍貫、本人並無違法等,最後寫上:由廩生資格應萬曆七年己卯科河南省鄉試。

這還沒完,還要在後面開列曾祖、祖、父三代之名,下面旁註“故”或“存”,這是履歷。當然這些記錄考官都是看不到的,會被彌封官彌封。但是一定要拿到試卷就先寫好,以免寫文章寫得頭暈眼花手抽筋,最後把這些給忘了,那就全完了。

做完一應準備工作,高務實這纔開始看題,但他不是一下子全看,而是一次只看一題。

這是一種自信的表現,因爲一般而言,考生會把幾個題全看了,然後挑一個最簡單的先寫。這樣的話,一是可以樹立自信,二是當做熱身(熱腦?),於是後面便可以寫得越來越順。

但高務實對考試比較自信,他在京師時身邊打交道的官員哪個不是進士出身?即便閒暇之時偶爾聊上幾句考試的事,或者聊上幾句微言大義,也能受益匪淺。更何況他的三伯、老師、大舅等等親近之人還是朝廷宰執,誰還當不得一句當世大儒?因此他根本不挑題,拿過第一題就準備開始寫。

第一題拿到手,高務實一看題目,居然是一道截搭題,但的確是大題而非小題:

《大學之道,天命之謂性,學而時習之,孟子見梁惠王》

高務實見了,鼻孔裡輕輕哼了一聲,暗道:取四子書各首句並作一題麼?

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第053章 善後安排(下)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162章 廷爭狀元第117章 桂南女王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056章 水中望月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277章 逆轉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五)第068章 隆慶託孤(三)第138章 果然不出朕所料第027章 朱翊鈞的“足疾”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042章 滿堂影帝第158章 庚辰春闈(二)第058章 微服巧遇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124章 奉旨觀政(一)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145章 《取用疏》第055章 碧湘樓閣(上)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萬)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078章 丹砂之瞳第126章 俺答求封(四)第169章 巡撫與鎮守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下)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146章 狂瀾巨浪第018章 香皂廠址(上)第223章 皇帝的關愛第133章 癱倒當場第016章 還是勳貴最弱(第5更!)第058章 微服巧遇第279章 王儲之死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073章 厚道人第003章 徽州異相(上)第071章 黃芷汀的大度第002章 王者歸來(下)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下)第034章 高欽差再臨大同(3更破萬)第113章 平臺召對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147章 天亡我莫氏啊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096章 突發事件(4更破萬)第150章 宮牆內外第002章 翰林清貴(中)第061章 挑唆居正(下)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114章 獨家代理(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三)第014章 你讓朕怎麼辦啊!第098章 曙光第128章 戰前準備(下)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017章 體察民情第268章 揭謎(上)第019章 伯侄論財(上)第235章 臨別第064章 投鼠忌器第158章 庚辰春闈(一)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116章 推辭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118章 駕臨凌雲城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039章 靠山吃山(上)第095章 國色天香(下)第128章 恩憲?第246章 前鋒之戰(中)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105章 各有所求(上)第112章 初會戚帥(下)第130章 立威第018章 甥舅論隱憂第113章 李如鬆式的勝利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113章 高戚之會(八)第096章 馮保倒臺(四)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009章 安陽之行(五)第169章 十萬大軍圍清化(4更破萬)第064章 曹淦歸來(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051章 夜會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212章 誤解
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第053章 善後安排(下)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162章 廷爭狀元第117章 桂南女王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056章 水中望月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277章 逆轉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五)第068章 隆慶託孤(三)第138章 果然不出朕所料第027章 朱翊鈞的“足疾”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042章 滿堂影帝第158章 庚辰春闈(二)第058章 微服巧遇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124章 奉旨觀政(一)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145章 《取用疏》第055章 碧湘樓閣(上)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萬)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078章 丹砂之瞳第126章 俺答求封(四)第169章 巡撫與鎮守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下)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146章 狂瀾巨浪第018章 香皂廠址(上)第223章 皇帝的關愛第133章 癱倒當場第016章 還是勳貴最弱(第5更!)第058章 微服巧遇第279章 王儲之死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073章 厚道人第003章 徽州異相(上)第071章 黃芷汀的大度第002章 王者歸來(下)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下)第034章 高欽差再臨大同(3更破萬)第113章 平臺召對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147章 天亡我莫氏啊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096章 突發事件(4更破萬)第150章 宮牆內外第002章 翰林清貴(中)第061章 挑唆居正(下)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114章 獨家代理(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三)第014章 你讓朕怎麼辦啊!第098章 曙光第128章 戰前準備(下)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017章 體察民情第268章 揭謎(上)第019章 伯侄論財(上)第235章 臨別第064章 投鼠忌器第158章 庚辰春闈(一)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116章 推辭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118章 駕臨凌雲城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039章 靠山吃山(上)第095章 國色天香(下)第128章 恩憲?第246章 前鋒之戰(中)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105章 各有所求(上)第112章 初會戚帥(下)第130章 立威第018章 甥舅論隱憂第113章 李如鬆式的勝利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113章 高戚之會(八)第096章 馮保倒臺(四)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009章 安陽之行(五)第169章 十萬大軍圍清化(4更破萬)第064章 曹淦歸來(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051章 夜會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212章 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