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章 有詔

整個京師紛紛擾擾不得消停,掀起這股旋風的兵部左侍郎、協理京營戎政高務實高宮保卻居然並不在兵部。位於兵部隔壁的幾個衙門都有人過來,想向高宮保當面問個仔細,卻全被告知高宮保去了京北大營,據說是視察防務,衆人只好惋惜離去。

▪тTk Λn ▪C○

所謂高宮保去京北大營視察防務一說,其實半真半假,他的確在戚繼光等人的陪同下視察了幾個京北大營外圍的棱堡,但二十四個棱堡只看了三個就沒有繼續了,反而留在其中一處臨湖的棱堡與戚繼光對弈閒談。

高務實的棋藝完全配不上他六首狀元的身份,即便客氣點說,也不過平平常常罷了。好在戚繼光的棋藝看起來也不太行,居然和高務實殺了個半斤八兩。

兩個臭棋簍子對弈三局,反倒是高務實三局兩勝,勉強贏了。

可惜高務實棋藝雖然不佳,但眼光卻從來不差,就在戚繼光笑着認輸之時,他忍不住搖頭打趣道:“我這手臭棋藝怕是難爲南塘公了,既不好隨便贏,又不好隨便輸,下得很辛苦吧?”

戚繼光見高務實並無慍色,這才哈哈一笑,拱手道:“以宮保之智,豈能棋藝不佳?依末將看,宮保不過是將心思放在了今日那件大事上,這才一心多用,差點平白送了些虛名與末將。”

高務實隨意伸手,將棋子撥開,搖頭道:“有人說棋藝乃天子之藝,有人說棋藝乃將帥之藝,我獨不以爲然。”

戚繼光略微有些意外,問道:“哦?卻不知宮保如何看待棋藝?”

“棋如人生。”高務實道:“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小勝靠術,大勝靠德。”

戚繼光若有所思,但還沒開口,高務實卻又自顧自地道:“前些年,我請恩師東野先生來京,當時先生或以爲我爲可琢之玉,遂伴我來京。但後來沒過多久,先生便曾批評於我……南塘公可知先生如何說我?”

戚繼光詫異道:“以宮保天縱之才,末將實難想象還能如何批評,想必恩相必有別具一格之高論?”

不愧是戚繼光,就是會說話,一邊肯定高務實“天縱之才”,一邊又說郭樸“必有別具一格之高論”,真是玲瓏剔透,四面圓融。

高務實呵呵一笑,隨即捏着一枚棋子輕嘆一聲,幽幽地道:“先生責我算計過甚。”

戚繼光不由愕然,遲疑了一下,道:“這……也算批評?”

“自然是批評。”高務實道:“先生當時便是教在我‘小勝靠術,大勝靠德’的道理,只可惜當時我並未理解,怕是辜負了先生的苦心。”

戚繼光搖頭道:“恐非如此。依末將看,宮保無論學業、事功,均已是當世之首,倘若如此還不足以令恩相滿意,那恩相的標準也未免太高了一些。”戚繼光在高拱時代便已經投入實學派麾下,因此對郭樸也以“恩相”相稱。

wωω⊕ttκā n⊕¢ ○

不過,高務實此時似乎有些出神,閉上眼睛,口中還在喃喃念道:“小勝靠術,大勝靠德……”

戚繼光心中一動,不禁啞然失笑,暗道:恩相果然法眼如炬,從高宮保這模樣來看,他仍然還是“算計過甚”嘛!甚至看起來他現在恐怕要把這“德”都給算計進去了。

就好像方纔對弈,他知道我必不敢贏他,所以隨心所欲的落子,根本不加思索,反而累得我“既不好隨便贏,又不好隨便輸”,只能苦苦思索如何才能輸得更“真”一些。

戚繼光的這個想法,可能把“德”和“勢”有些混淆,不過也沒準在他看來,高務實身爲上官,本身就代表了“德”,至少他自己身爲其麾下將帥,若不尊重上官肯定是失德的。高務實知道這一點,因此肯定戚繼光不敢贏他。

這便是將“德”也算計進去了。

只是,戚繼光不敢肯定高務實現在思考的是什麼,惟獨能揣測一二的,就是肯定和今日之局勢有關。

術與德?

高宮保到底想算計什麼?

過了不知多久,戚繼光才忽然聽見高務實道:“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無孔子,誰能定是非之真?”

戚繼光倒也讀書,甚至還有《止止堂集》問世,但在高務實面前,讓他談兵則可,讓他論道卻實在有些不夠自信,聞言只好道:“末將愚鈍,惟知先恩相高文正公曾言:‘法以時遷,則更法以趨時’。今宮保欲開藩禁,末將以爲正當其時。此即理也,何必管他人所是所非?”

戚繼光這話倒讓高務實有些意外,他都不知道戚繼光居然也讀高拱的著作,竟然知道高拱說過這話。

不過,這句話倒也是高務實自己非常認可的,尤其是他覺得高拱能說出這句話來,實在是表現出了一個真改革家的胸懷。

其實戚繼光剛纔只引用了這句話的一半,高拱的原話是:事以位移,則易事以當位;法以時遷,則更法以趨時。(注:此句出自高拱《程士集》卷4《孔子言權》)

事實上,也正是高拱這句話,確立了“隆萬大改革”變法的理論基礎。

這句話如果用最最簡單的理解和概括,會是什麼?

其實就四個字:與時俱進!

社會現實是會變化的,現實變化了,那麼與之相適應的事也好、法也罷,都應該隨之變化,否則如何適應?

不適應,就會壞事,直到亡國滅種!

雖然戚繼光沒有細論,但這句話似乎給了高務實一顆定心丸,他的目光堅定起來,緩慢而用力地點了點頭,沉聲道:“南塘公所言甚是。法以時遷,則更法以趨時。如今藩禁已成我朝之痼疾,我若不改,所求者何人?雖千萬人,吾往矣。”

戚繼光微微躬身:“如蒙不棄,末將願從宮保往之。”

高務實哈哈一笑,轉身用力拍了拍戚繼光的肩膀,道:“有南塘公在側,天下何處吾不能往?”

戚繼光略微遲疑,問道:“宮保此言……莫非宮保擔心有宗藩稱亂?”

高務實搖了搖頭,擺手道:“宗藩多半無人敢亂,但保不齊有人故意引變,繼而慫恿皇上‘誅晁錯’。”

戚繼光臉色一變:“何至於此?若這般胡爲,便不怕千夫所指無疾而終麼?”

“南塘公,你莫以爲我說的是朝中諸公竟敢如此。”高務實搖頭道:“我所言者不在外朝,而在內廷之中。”

“內廷?”戚繼光有些意外,暗道:內廷黃孟宇、陳矩二公,豈不都是你高宮保的臂助?

“當道諸公雖執掌權柄,卻也不能視內廷如無物。今黃、陳二公與我等齊心,勢必便有欲取而代之者也,於是內外相合,總有一日要再次聯手……”

高務實微微眯起眼來:“此次我欲掀起開藩禁之風潮,明面上自然文武相合,俱是其言,但恐怕這暗地裡總免不了有人要打鬼主意。我思來想去,最有可能既不顧天下安危,也不懼後世名聲的,便是那內廷中的野心之輩。”

戚繼光狐疑道:“可若光有內廷中人居心叵測,此事怕也難成氣候。”

“然也。”高務實點了點頭,卻又冷笑道:“不過,若是外廷也有人爲形勢所迫,到時候卻未必不會被內廷野心之輩所利用,做出些人神共憤的事來。”

這番話沒有一個確指,戚繼光聽得雲山霧罩,總也想不通高務實所指的都是哪些人,不免有些頭疼。但高務實既然不明說,想必也有他的理由,戚繼光卻也不便多問,只好道:“想必宮保已有應對之策?”

高務實嘆了口氣:“小勝靠術,大勝靠德。此事非我一個戎政侍郎所該深涉,這‘術’是不好亂用的,只好靠德了。”

戚繼光越發聽不明白,苦笑道:“只要宮保胸有成竹便好,末將也沒旁的本事,只能好好替宮保練兵,一旦朝廷有事,禁衛軍總可託付。”

高務實含笑頷首:“那便夠了,我將來能否過關,說不定也應在禁衛軍的表現上。”

戚繼光心中一驚,但面色還算沉穩,只是有些憂慮,道:“禁衛軍本爲擊滅圖們所練,真不希望用於神州之內。”

高務實淡淡地道:“或內,或外,歸根結底都是爲了‘更法以趨時’,倒也沒有太大的不同。”

戚繼光聽了,便不再多說,只是心裡更加擔心了一些。

高務實也不再多言,看了看天色,道:“該是回去點卯下值之時了,卻不知這次要跳出來的是誰?”

說着,他便轉身離去。戚繼光送了一程,望着他的綠尼大轎漸漸遠去,目光有些憂慮。

身邊一員體態敦實的將領見了,忍不住問道:“高宮保今日說話怎麼這麼雲山霧罩,朝廷要削藩?”

戚繼光沒好氣地看了他一眼,道:“削藩?還有什麼藩值得一削的?”

那將領莫名其妙地道:“既然不削藩,何來‘誅晁錯’一說?”

戚繼光嘆道:“高宮保的意思是,朝廷本不是要搞什麼削藩,但保不齊有人會故意把開藩禁說得如同削藩一般,然後暗中策劃,弄出一些事來,藉此陷高宮保於危地。”

那將領恍然大悟,想了想,又道:“這倒也不得不防,有些宗藩看起來實在不大聰明,弄不好真被人糊弄了也說不定。”

戚繼光沉默了一會兒,搖頭道:“此非我等可以與聞,想必高宮保既然有所準備,那些人總難在他手上討了好去,我等還是安心練兵,等待朝廷軍令便是。”

那將領倒是個心大的,一聽這話,連連點頭:“司令說得對,咱們還是練兵等開戰纔是正理,管他打誰呢——打誰不是軍功?”

現在禁衛軍中喜歡稱戚繼光的新職務“司令”,倒不是因爲別的,而是因爲這個職務只有禁衛軍使用,實在是蠍子粑粑獨一份,聽起來格外與衆不同,也就顯得禁衛軍格外與衆不同。

戚繼光嘆了口氣,卻沒有再說話,默默地轉身離去。

而高務實到了兵部,果然還是沒逃過“採訪”,不少人特意在兵部門口等他。見他一來,都圍了上來,一邊稱讚高宮保天下文膽,一邊拐彎抹角問這件事究竟要如何操辦。

但高務實只是得心應手地和他們閒扯,並不肯說太多,只是推說奏疏才上,皇上也只是和內閣商議了一番,並未正式下詔表示該如何處置,因此不便細談。

衆人又試探了一番,見實在問不出什麼,只好紛紛告辭。

高務實或許是在和戚繼光一番交談中因爲高拱那句話而下定了決心,現在反而很淡然,也不多打聽什麼消息,自顧自回了他在昭回靖恭坊的狀元第休息,甚至還抽空寫了一封信給遠在暹羅的黃芷汀,一邊關心她的身體情況,一邊將自己這邊的狀況大致說明了一番,惟獨沒有問暹羅的事。

這倒是高務實的風格,既然說了讓她處理,那麼只要她不主動開口,高務實就不多問。

到了第二天,高務實剛到兵部自己的值房沒多久,便有下屬進來報告,說是吳閣老來了。

吳兌和高務實關係與衆不同,這邊通傳的人才剛剛告訴高務實,他竟然便跟着進來了,一見高務實便道:“求真,皇上一大早新下的詔書你看過沒有?”

高務實苦笑道:“師兄說笑了,我纔剛到兵部,連口茶都還沒來得及喝,哪裡看得到什麼詔書?師兄在內閣,這詔書自然看得早,可兵部哪有那麼快的?”

吳兌“哦”了一聲,也沒介意,只是擺手讓其他人先出去,然後在高務實的招呼下坐了下來,喘了口氣,道:“當初你選的那位駙馬爺升官了。”

高務實一時沒反應過來,愕然問道:“駙馬爺?哪位?”

駙馬爺?哪位駙馬爺啊,他升官不升官關我什麼事?

吳兌卻嘿嘿一笑,眨巴了一下眼睛,道:“求真,你不會是還沒睡醒吧?你難道還選過幾位駙馬爺不成?還不就是那位侯拱辰侯都尉。”

哦,侯拱辰啊……

高務實恍然道:“原來是他,他升什麼官了?”

吳兌再次眨了眨眼,湊近了一些,神神秘秘地道:“宗人府左宗正,掌府事。”

----------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嘉輝”、“愛競技”的月票支持,謝謝!

PS:又是一個埋了好幾年的線索被啓用了……嗯,原則上我之前的確沒有胡亂給誰劇情,給了就說明是有後續安排的——除非後來我忘了。

第211章 大駕北返第104章 復寧夏(完)第074章 文華召對(上)第151章 枕邊風(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184章 變色龍第255章 公主召見第005章 禁衛軍!第123章 準備回京(下)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002章 張四維丁憂第109章 喜與憂第023章 真“萬曆時代”來臨第098章 回柳州!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067章 倒高風波(八)第068章 輿論造勢(上)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025章 要不你去?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027章 皇上,您的事兒發了第121章 河南解元第274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096章 馮保倒臺(五)第4更!第078章 丹砂之瞳第178章 此乃詐降也第150章 張四維小出一手第135章 蟻穴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235章 臨別第076章 豪華配置(上)第110章 財帛動人(上)第182章 勢不由人第004章 捉拿訟棍(下)第048章 魔之誘惑(下)第145章 主考何人第062章 打草驚蛇第022章 花廳議事(下)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第201章 黃芷汀到來第070章 逐保倒張(十)第100章 蒙古局勢(下)第056章 漠南之戰(五)哲別神射!第030章 立威(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九)第101章 蕭如薰到了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004章 京營第107章 科學巨匠(下)第075章 各家子弟(上)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092章 流彈兇猛(上)第012章 母子談商(下)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112章 初會戚帥(下)第143章 新鄭新政(上)第044章 人才不少(上)第043章 步丁耗費第065章 無恥之極(4更1W1)第044章 人才不少(上)第062章 潭裡風光媚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048章 多事之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四)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239章 麻城劉,松江徐第237章 閱卷與黃孟宇的拜訪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291章 內閣調整計劃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042章 護衛定製(上)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七)第055章 分道揚鑣,圖們西進(2更破萬)第073章 無奈應對(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四)第200章 立威之戰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042章 宗室大難題第002章 張四維丁憂第011章 大閱很難啊第157章 鄭鬆的決斷(4更破萬)第115章 說岑凌(4更破萬)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四)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165章 馬江口海戰(4更破萬)第138章 果然不出朕所料第138章 比嚴世藩危險十倍第173章 將計就計(上)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186章 捷報背後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094章 請你迴避第011章 靠山吃山(上)
第211章 大駕北返第104章 復寧夏(完)第074章 文華召對(上)第151章 枕邊風(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184章 變色龍第255章 公主召見第005章 禁衛軍!第123章 準備回京(下)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002章 張四維丁憂第109章 喜與憂第023章 真“萬曆時代”來臨第098章 回柳州!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067章 倒高風波(八)第068章 輿論造勢(上)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025章 要不你去?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027章 皇上,您的事兒發了第121章 河南解元第274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096章 馮保倒臺(五)第4更!第078章 丹砂之瞳第178章 此乃詐降也第150章 張四維小出一手第135章 蟻穴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235章 臨別第076章 豪華配置(上)第110章 財帛動人(上)第182章 勢不由人第004章 捉拿訟棍(下)第048章 魔之誘惑(下)第145章 主考何人第062章 打草驚蛇第022章 花廳議事(下)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第201章 黃芷汀到來第070章 逐保倒張(十)第100章 蒙古局勢(下)第056章 漠南之戰(五)哲別神射!第030章 立威(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九)第101章 蕭如薰到了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004章 京營第107章 科學巨匠(下)第075章 各家子弟(上)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092章 流彈兇猛(上)第012章 母子談商(下)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112章 初會戚帥(下)第143章 新鄭新政(上)第044章 人才不少(上)第043章 步丁耗費第065章 無恥之極(4更1W1)第044章 人才不少(上)第062章 潭裡風光媚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048章 多事之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四)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239章 麻城劉,松江徐第237章 閱卷與黃孟宇的拜訪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291章 內閣調整計劃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042章 護衛定製(上)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七)第055章 分道揚鑣,圖們西進(2更破萬)第073章 無奈應對(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四)第200章 立威之戰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042章 宗室大難題第002章 張四維丁憂第011章 大閱很難啊第157章 鄭鬆的決斷(4更破萬)第115章 說岑凌(4更破萬)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四)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165章 馬江口海戰(4更破萬)第138章 果然不出朕所料第138章 比嚴世藩危險十倍第173章 將計就計(上)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186章 捷報背後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094章 請你迴避第011章 靠山吃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