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

蓋州兵憲衙門派來的人級別不高,理論上來說甚至不算兵憲衙門的人,而是遼東苑馬寺的人——苑馬寺的四位寺丞之一,正六品官。

前文說過,兵憲衙門實際上是個空架子,沒有明確的屬官,別處的兵憲衙門都是拿衛所當直接下屬,而衙門本身用人辦事,靠的是兵憲本人的師爺或者家丁。

不過遼東苑馬寺卿稍微特別一點,他有苑馬寺這個機構的人可以用,而且苑馬寺的職能退化得厲害,平時也比較閒,能夠被當做兵憲所屬來使用,算是兩相方便、各得其利。

這位寺丞名叫方展,舉人出身,能爬到六品官算是很不容易了,平時也謹小慎微,這次仗着高務實的威勢來李成樑軍中拿人,心裡其實也很打鼓。

雖說他是個文官,高務實的背景更是驚人,但李成樑在遼東的地位過於特殊,鐵嶺李氏飛揚跋扈也不是一天兩天,所以他這次差事接得有些提心吊膽,生怕李成樑丘八脾氣發作,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給他來一頓下馬威再說,那就大事不妙了。

站在他的高度來看問題,顯然和高務實不同,一旦李成樑控制不住火氣,他就是當場倒黴的那個人。

因此他很好說話。

李成樑軍中沉默了許久,才終於傳出話來,說寧遠伯已知高兵憲派閣下前來的用意,不會爲難閣下,不過寧遠伯此時怒氣難遏,正在責罰李如桂,所以……請寺丞稍等。

方展方寺丞心中一塊大石頭落了地,連忙知情識趣地表示自己能夠理解,請寧遠伯不必介意,等他處理完了,自己再拿人就是。

甚至最後來補充了一句:“唐突冒犯,請寧遠伯恕罪。”

可惜消息再次傳入營中之後,寧遠伯並沒有任何迴應。

實際上李成樑現在沒工夫迴應他這樣一個清水閒官,他和李成材正在緊急商議這件事發生的意義。

李成材這時候已經從震驚中恢復了過來,平時的精明又回到了他身上,他思索了片刻,對李成樑道:“兄長,小弟以爲,高求真此舉有兩種可能。”

“別賣關子了,直說吧,哪兩種可能?”李成樑心情不佳,隨意一擺手道。

事關自己兒子的小命,李成材當然沒興趣賣關子,立刻道:“第一種可能,高求真此舉沒有什麼特別的用意,單純就是自恃身份,不能容許如桂這樣的武人敢於無視他的權威,因此並沒有過多的考慮,直接就下令拿人了。”

“哦?”李成樑眉頭大皺,不可置信地道:“不至於吧,這位小閣老偌大的名頭,做事會如此衝動莽撞、不計後果?”

誰知李成材苦笑着搖頭道:“兄長,不是小弟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這件事換了別人來做,那顯然是‘衝動莽撞、不計後果’了,可……高求真來做,恐怕算不上。”

李成樑愣了一愣,一時沒反應過來。

而李成材也不諱言什麼,直接解釋道:“兄長不妨想想,他現在就這麼做了,又能有什麼後果?兄長能把他怎樣?”

“這……”李成樑嘴角一抽,心頭暗恨:去你孃的,好像真不能把他怎樣?

這事吧,首先高務實佔理,他發了牌給復州,讓李如桂去開會,而李如桂不僅沒去,還在沒有他這個直屬上官的同意下帶人“從徵”了。

這裡頭李如桂犯了三個大忌:一是無視上峰命令;二是擅離職守;三是他跳過了兵備道而直接服從總兵的調遣。

按照理論上來說,前兩條的罪責更大,以大明的規矩來說,至少夠得上一個“不謹”,如果要懲罰,通常是“冠帶閒住”。

但實際上,第三條大忌的罪責反而更嚴重,因爲兵備道的設置本身就是“督撫-兵備”體系下,爲了限制總兵、分權總兵而設置的,作爲衛所指揮使,沒有經過兵備道的同意而直接奉總兵之命行事,這是朝廷絕對不能容忍的!

因爲這意味着文官統兵權的丟失,意味着該總兵出現了失控的跡象!

所以這件事高務實完全佔理,而李成樑別說反制了,甚至自己還要趕緊想辦法撇清關係,把自己從裡面摘出來。

他唯一覺得慶幸的就是當時因爲足夠自信,沒有讓李如桂帶衛所兵馬從徵,而是叫他只帶家丁就夠了。

這一條給了他自辯的機會,也給李如桂減罰的機會——你看我雖然自己去了,但我沒帶兵啊,我這麼做只是奉了伯父之命,並不是奉總兵之命。

或許略有牽強,但總算是個說法。

所謂沒法反制高務實,以上這是理,另外還有勢。

高務實的到來之所以比薊遼總督樑夢龍和遼東巡撫周詠還讓李成樑忌諱,顯然不是因爲官位,而是因爲背景。

☢ тtκan☢ ¢ ○

樑夢龍在張居正倒臺之後一直是個無根漂萍,單純是因爲高拱和郭樸的青睞才得以官居總督,而他實際上又不是高黨,所以在李成樑看來,他的官場根基並不穩固,一旦真出點什麼事,朝廷或者更確切一點說,內閣未必會對他有多大的支持力度。

況且現在張四維纔是首輔,他對樑夢龍是個什麼態度,現在也沒人知道,萬一他跟高拱和郭樸的觀點不同,不打算用樑夢龍呢?

所以李成樑雖然不會主動和樑夢龍對着幹,但對樑夢龍也談不上畏懼,在他看來,只要自己把仗打好,朝廷認爲遼東少不了自己,那麼樑夢龍就不會平白無故跟自己爲難。

至於周詠,那就更別提了,在李成樑看來,此人本身能力只能說不好不壞,只是他資歷夠老,又沒有什麼劣跡、敗筆,所以趁着高黨得勢的東風,得以位居遼東巡撫,實際上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況且周詠年紀不小,身體情況也不是太好,指不定哪天就辭官不做了呢!

甚至李成樑還有對付他們的辦法,尤其是周詠。

只要在遼東打一兩次敗仗,故意丟一兩座城,而自己在事前就先上報朝廷,說周詠給他的支援不足——不管是物資還是什麼,反正先賴他——就成了。丟了城池之後,朝廷既不能因此就不用他李成樑,那就只能怪責周詠。

所以李成樑更不怕周詠。

但高務實……這就難辦了。

作爲高拱的衣鉢傳人、實學派重點培養的未來宰輔,他在朝中能夠獲得的支持根本不是李成樑拿錢就能收買扭轉的——何況拿錢也不頂用,他李成樑何德何能去和高務實比有錢?

而打敗仗陷害這一手段也不好使,因爲高務實轄地在遼南,圖們也好,女真也罷,現在誰也不會有興趣跑那麼遠。

這就沒轍了。

第129章 基本就緒第275章 勃固會戰(上)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051章 議定出兵第109章 喜與憂第145章 原來如此(四更1W1)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041章 這可如何是好(4更破萬)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125章 又見故人第039章 恰臺吉的底線第078章 吾早晚必擒之第103章 高文正公(下)第180章 “寬宏大量”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123章 俺答封貢(五)第088章 安南人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094章 目的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209章 加銜第038章 園內收支(下)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075章 各家子弟(下)第083章 宮外反應(下)第068章 隆慶託孤(三)第185章 女真人的乾爹第124章 奉旨觀政(七)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三)第199章 變生肘腋第070章 逐保倒張(五)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048章 叛軍舊事(下)第082章 暗箭就位第078章 太子伴讀(下)第289章 封賞第134章 朝局變化(中)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100章 忽悠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006章 老將凋零第185章 女真人的乾爹第125章 可戰方和(二)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067章 決戰沙城(五)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119章 殺我還是殺你第101章 殺意已決第032章 少年劉綎(上)第042章 宗室大難題第053章 君臣相商第103章 好,朕信你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160章 以發財爲宗旨的聯軍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下)第077章 龍文鞭影(下)第235章 臨別第020章 大閱之討價還價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一)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上)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122章 蒙疆風雲(九)第051章 賊酋叩首(下)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第095章 破虜(上)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002章 誰說服誰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089章 與帝同席第257章 後續第098章 曙光第264章 出宮第089章 吾家寶駒(上)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完)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126章 俺答求封(四)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095章 破虜(上)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100章 蒙古局勢(下)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093章 口蜜腹劍(上)第069章 何爲實力(下)第087章 岑凌到訪第124章 奉旨觀政(三)第040章 紓驛路疏(上)第087章 金殿發小
第129章 基本就緒第275章 勃固會戰(上)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051章 議定出兵第109章 喜與憂第145章 原來如此(四更1W1)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041章 這可如何是好(4更破萬)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125章 又見故人第039章 恰臺吉的底線第078章 吾早晚必擒之第103章 高文正公(下)第180章 “寬宏大量”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123章 俺答封貢(五)第088章 安南人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094章 目的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209章 加銜第038章 園內收支(下)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075章 各家子弟(下)第083章 宮外反應(下)第068章 隆慶託孤(三)第185章 女真人的乾爹第124章 奉旨觀政(七)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三)第199章 變生肘腋第070章 逐保倒張(五)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048章 叛軍舊事(下)第082章 暗箭就位第078章 太子伴讀(下)第289章 封賞第134章 朝局變化(中)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100章 忽悠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006章 老將凋零第185章 女真人的乾爹第125章 可戰方和(二)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067章 決戰沙城(五)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119章 殺我還是殺你第101章 殺意已決第032章 少年劉綎(上)第042章 宗室大難題第053章 君臣相商第103章 好,朕信你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160章 以發財爲宗旨的聯軍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下)第077章 龍文鞭影(下)第235章 臨別第020章 大閱之討價還價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一)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上)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122章 蒙疆風雲(九)第051章 賊酋叩首(下)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第095章 破虜(上)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002章 誰說服誰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089章 與帝同席第257章 後續第098章 曙光第264章 出宮第089章 吾家寶駒(上)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完)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126章 俺答求封(四)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095章 破虜(上)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100章 蒙古局勢(下)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093章 口蜜腹劍(上)第069章 何爲實力(下)第087章 岑凌到訪第124章 奉旨觀政(三)第040章 紓驛路疏(上)第087章 金殿發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