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

無農不穩,所以農業這一大塊是高務實這次頭一個辦理的事情。

玉米最好理解,將來人吃馬嚼都離不開它;柞蠶也好說,可以提高遼東經濟的多樣性,同時創造一個新的大財源。

至於漁業,爲什麼會被高務實如此看重呢?不僅僅是漁獲問題,更重要的是,高務實希望在北方培養出一批熟悉海洋的漁民,因爲漁民本身就是海員的最佳兵源池。

高務實的南洋艦隊是不怕找不到海員的,兩廣也好,閩浙也罷,都有大批的人願意出海,但是在北方,這個問題就要嚴峻得多。

南船北馬,南人對船隻很少有畏懼心態,而北方就有不少人,對江河湖海都抱持敬而遠之的態度,本來這只是環境影響導致的心態不同,是個無所謂的事,但在大航海時代,高務實又大力經營海貿,這就有所謂了。

河北山東等地,自然條件比較好,地理位置上也不容易遭兵災,想在那邊培養大把的漁民、海員,是比較麻煩的,但在遼東就方便多了,因此高務實搞漁業,其實首先看重的是這一點。

當然除此之外,漁獲也很有用,畢竟魚類的蛋白質相當豐富,對於改善遼南百姓、衛所兵的體質大有幫助,不過漁獲的利用是一件需要好好處理的事。

冬天比較好辦,高務實以前看雜書,學到過一種手段,就是先製作成魚糜,然後密封凍起來,這樣可以避免過快腐爛變質,雖說這年頭沒法搞出真空罐頭,但在遼東的冬天,還是可以保證幾個月的保質期的。

麻煩在於夏天,這年代夏天的食物儲存都很難,魚類更是如此,想要保存,最穩妥的辦法就只有一個:醃製並風乾。

風乾好說,遼南的日照充足得很,但是醃製就有一個大麻煩:這需要大量的鹽,然而鹽卻很貴。

所以,這裡頭就牽扯出了高務實在“工業”這一塊的一項計劃。

這項計劃,前文有提到過,就是開鹽場。

之前高務實甚至還說通了朱翊鈞參股,朱翊鈞唯一的前提要求是不能影響到現有鹽場的鹽巴銷路,高務實答應了。

當時高務實的思路主要是把新的遼南鹽場產鹽用於出口,這一條現在也沒有問題,完全可以照計劃來辦,但他後來打算來遼南之後,仔細想了想,發現還有其他用處。

比如說醃製鹹魚——也不僅僅是魚,各種海產品都可以,這就可以一舉搞定三件事:

一是海產品不會浪費,可以儲存起來,不管是做軍糧還是發放給普通老百姓渡過萬一出現的饑荒都行。

二是在出口銷路還沒有完全打開的情況下,不會導致遼南產鹽大規模囤積滯銷。畢竟鹽雖然基本上沒有保質期一說,但囤積大量的鹽也是需要管理費用的,包括倉庫、人員等各個方面,所以少量囤積無所謂,但大量囤積就是在浪費錢了。

三是有了大把的食鹽產量擺在這裡,高務實跟南方的某些人說話時,底氣就更足了。如今南方的某些人,之所以還敢對京華的進入明裡暗裡進行抵制,有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在鹽業這一塊優勢很大。

長蘆鹽場固然強,但這個時代的北方產鹽量跟南方還是不能比的,更何況長蘆鹽場畢竟是舅舅家的產業,他高務實雖有一定的影響力,可說話總歸不會有在京華那般一言九鼎,有時候這也會造成一定的問題。

因此,自己掌握一處超大產量的鹽場,就顯得很重要了。

遼東,或者說遼南,就有這個先決條件。遼東灣鹽場,那可是後世紅朝四大鹽場之一,尤其是營口鹽場,素有“百里銀灘”美譽。

營口這個名字,在原歷史中出現很晚,但現在高務實讓它提前出現了——高大財神在這裡打造了營口港,朝廷方面也沒管他爲何這般命名,反正在各項相關公文中都直接採用了。

但這個地方,從事鹽業的歷史卻很長,差不多有兩千年的歷史:漢代實行鹽鐵由國家專賣政策,營口這個地方就成爲當時遼東的海鹽生產和專賣中心。

那時候漢朝朝廷設立鹽鐵官,駐平郭(熊嶽鎮溫泉村漢城遺址)。這是漢代中央政府在東北設立的唯一一處負責鹽鐵的機構,彼時營口海鹽生產達到了歷史上的新高點。

此後的發展不一一詳述,總之直到大明,營口的海鹽生產都很著名。

大明朝廷在很早以前,就強制遼東25個衛和兩個自在州都要生產額鹽(由朝廷限定生產鹽的數量),這個制度顯然有點蠢,所以一些不在海邊的衛州,就紛紛在營口地區開設鹽場百戶所,由軍卒生產海鹽。

而蓋州衛本身也是遼東海鹽生產的中心(營口屬蓋州衛),理論上——劃重點,是理論上——每年生產額鹽200多萬斤,要佔遼東總產量的58.3%。

早年間,大明遼東鹽場甚至與兩淮鹽場齊名,所產食鹽由商人轉運各地行銷,遼東的軍餉由商人“運粟易引”得到一定的補充。當時在營口地區設有三個“關”,即樑房堡關,治所在後世營口市南;連雲島關,治所在後世蓋州市西;石門關,治所在後世蓋州市東石門水庫遺址。這三處關口都與海鹽運輸有一定的關係。

既然又是“理論上”,又是“早年間”,說明那都是往事了。

爲啥呢?這制度不挺好的嗎?因地制宜,靠海就吃鹽啊。

思路沒問題,問題出在這些鹽場的歸屬——它們的上級是衛所,再上一級是遼東都司,但神奇的是,其在中央層面,是歸戶部山東清吏司管。

哦豁,完蛋。【我省略了,因爲這個問題一萬字也說不清,所以有興趣的朋友還是自行找論文或專著看吧。】

總之,這裡頭牽涉了很多糊塗賬,戶口數、運輸難、鹽價低、鹽丁逃亡等等,不一而足,其導致的結果就是鹽產量逐漸降低,原本是爲了以鹽產來供給衛所、養活衛所,最後……看看遼東的衛所混成什麼樣子,也就知道這個制度破壞到了什麼程度。

朱翊鈞對此是有所瞭解的,所以他同意了高務實在遼東新開鹽場的計劃,甚至對於跳出衛所窠臼來搞商辦鹽場,他也表示支持。

至於說皇帝親自下場參股,朱翊鈞表示他沒有心理負擔——朝廷需要用錢的時候,不也要朕從內帑掏錢?憑什麼你們做臣子的都能做生意,朕這個皇帝倒不能了?朝廷要用錢的時候也沒見你們捐錢啊!

至於捱罵,朱翊鈞也有心理準備,而且實際上如果真要捱罵,可能高務實捱罵會比他還多呢。

但在這個問題上面,高務實也不怕捱罵——我實學宗門,爲國理財乃是傳統,我當年的狀元策論寫的也是這個,你不服也沒用。再說,這鹽場建成之後的好處多得是,又不僅僅是我和皇帝賺錢這麼簡單,甚至可以說,我跟皇帝在裡頭賺了點錢,那只是附帶的一點收益,真正得利的是誰,你們動動腦子好好想想。

----------

完了,工業這塊還只寫了個鹽場就已經“中”了,還有剩下的部分,甚至商和兵還沒寫,看來上中下不夠用……

第089章 暗殺高務實(4更破萬)無·番外·慎重訂閱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044章 人才不少(上)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054章 明修棧道(中)第067章 決戰沙城(六)第110章 何時可以回京第037章 高珗獻策第087章 翰林清貴(上)第247章 變色龍也有堅持第056章 漠南之戰(八)頭鐵就會白給第047章 愚兄恭候多時了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067章 倒高風波(七)第159章 會元之爭(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八)第008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082章 寧夏之變(中)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108章 所爲何事(上)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萬)第159章 會元之爭(下)第034章 高黨大隱憂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下)第022章 輕取案首(中)第207章 女真頭號忠臣第148章 謗君案(下)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206章 弒嶽(下)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198章 二位“貝勒”第120章 新的任命第039章 催婚那是真的煩第069章 戰略與降溫第114章 獨家代理(上)第102章 一擲千金(上)第215章 大燈泡第128章 青黃接否第056章 棘手第163章 臺吉快走!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054章 翻雲覆雨等閒間第045章 諭德上疏(下)第058章 互爲倚仗(上)第103章 高文正公(中)第082章 莫做寒號鳥第207章 女真頭號忠臣第043章 繞開祖制第134章 給朕辦他!第248章 超級誤會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三)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056章 棘手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下)第069章 戰略與降溫第048章 叛軍舊事(上)第006章 留宿安肅(上)第015章 劉項各有策(第4更)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019章 你敢對咱家無禮第009章 安陽之行(五)第123章 俺答封貢(三)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198章 二位“貝勒”第163章 冠絕京華(下)第056章 漠南之戰(四)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151章 枕邊風(下)第117章 振興北瓷第124章 奉旨觀政(八)第045章 務實御下(上)第119章 《黃芷汀條約》第045章 務實御下(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二)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122章 鹿鳴之宴(下)第038章 盛名之下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126章 安得倚天抽寶劍第121章 以勤致仕(下)第179章 “刑天”行動第086章 凱旋而歸第042章 滿堂影帝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125章 可戰方和(九)
第089章 暗殺高務實(4更破萬)無·番外·慎重訂閱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044章 人才不少(上)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054章 明修棧道(中)第067章 決戰沙城(六)第110章 何時可以回京第037章 高珗獻策第087章 翰林清貴(上)第247章 變色龍也有堅持第056章 漠南之戰(八)頭鐵就會白給第047章 愚兄恭候多時了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067章 倒高風波(七)第159章 會元之爭(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八)第008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082章 寧夏之變(中)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108章 所爲何事(上)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萬)第159章 會元之爭(下)第034章 高黨大隱憂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下)第022章 輕取案首(中)第207章 女真頭號忠臣第148章 謗君案(下)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206章 弒嶽(下)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198章 二位“貝勒”第120章 新的任命第039章 催婚那是真的煩第069章 戰略與降溫第114章 獨家代理(上)第102章 一擲千金(上)第215章 大燈泡第128章 青黃接否第056章 棘手第163章 臺吉快走!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054章 翻雲覆雨等閒間第045章 諭德上疏(下)第058章 互爲倚仗(上)第103章 高文正公(中)第082章 莫做寒號鳥第207章 女真頭號忠臣第043章 繞開祖制第134章 給朕辦他!第248章 超級誤會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三)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056章 棘手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下)第069章 戰略與降溫第048章 叛軍舊事(上)第006章 留宿安肅(上)第015章 劉項各有策(第4更)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019章 你敢對咱家無禮第009章 安陽之行(五)第123章 俺答封貢(三)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198章 二位“貝勒”第163章 冠絕京華(下)第056章 漠南之戰(四)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151章 枕邊風(下)第117章 振興北瓷第124章 奉旨觀政(八)第045章 務實御下(上)第119章 《黃芷汀條約》第045章 務實御下(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二)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122章 鹿鳴之宴(下)第038章 盛名之下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126章 安得倚天抽寶劍第121章 以勤致仕(下)第179章 “刑天”行動第086章 凱旋而歸第042章 滿堂影帝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125章 可戰方和(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