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天下己任

自從高務實搞的水泥問世,大明已經逐漸接受了水泥這種新型建築材料,這幾年來,光從朝廷的角度來說,大同邊牆整修、薊北邊牆整修等工程都大量運用到了水泥。而河工方面也同樣如此,連續數年都大量購入水泥,用於加固關鍵河段以及新挖河段。

按照魏學曾和高務實交底所言,光是今年一年,河工方面用來購入水泥的款項就達到二十七萬兩,而本年河工的朝廷總撥款也只有七十一萬兩,購入水泥的花費佔比達到了38%之多。

這就很好理解魏學曾爲此來找高務實商議賒賬的事宜了——工部尚書魏學曾與河總潘季馴都是高拱提拔起來的,他們或許敢於將其他款項延後撥付,但對於京華水泥的貨款,未經高務實同意,他們肯定不敢隨意延後,這太影響內部團結了。

不過,既然是內部,相對來說也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私下商議,於是就有了魏學曾今日之行。

高務實知道,京華水泥廠的水泥賣得其實是挺貴的,他並沒有因爲要“支援國家建設”就在這方面自己壓價。高務實的思路一直都是希望大明朝廷建立起有效可行的新財政體系,能夠在正常的商業運作範圍下完成國家的各項工程,而不是他高某人從頭到尾學**。

他說自己願意繳稅,這是心裡話,因爲在他看來繳稅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沒有國家給於的良好商業環境,商人怎麼可能取得好的利潤率?好比一旦國家動盪,或許有部分商人能發財,但更多的商人肯定只能破產,這就是商業大環境的影響。

但繳稅歸繳稅,正常的商業行爲卻不該被扭曲——當然在大明,扭曲的東西太多了,倒也不差這一塊。比方說歷史上萬曆三大徵,很多後世之人都知道,那三場仗戶部根本沒有投多少錢進去,主要是靠萬曆帝的內帑在支撐。

事實上這種國家層面的戰爭,戶部出軍費難道不是理所應當的事?

還有萬曆中後期的各種因災免稅,免來免去也是內帑幫忙出錢,萬曆甚至不得不下詔警告戶部“不要單恃內帑”。

這其實就是典型的財政制度扭曲:地方不肯收稅——戶部沒錢所以不肯出錢——皇帝拿內帑補貼國用——內帑沒錢所以廣派中官收取礦稅(商稅爲主)——地方上疏罵皇帝貪財——皇帝批評戶部不作爲並繼續收礦稅——地方越不肯繳稅。

如此迴圈往復,局面越來越糟,地方官員覺得皇帝貪婪成性,皇帝也嫌這些官員屁用沒有,於是整個國家大局越來越差,皇帝也越來越不待見這些官員。

說到底,關鍵還是官員覺得天下是皇帝的天下,哪怕是朝廷缺錢,不夠了也得你皇帝掏腰包補上。而皇帝覺得你們光知道說這裡要減稅,那裡要減稅,減來減去戶部窮得老鼠都不肯去,一旦國家有事,一個大子都拿不出來,盡要朕自掏腰包?朕難道會法術,無中生有便拿得出真金白銀來?那行,收稅這件事你們乾脆就別管了,朕自己派家奴去收!

而太監們到了地方,除了肯定要完成皇帝交待的任務之外,當然也還得自己撈一筆“辛苦費”,於是壓榨地方那也是常有的。這時候再加上地方官府的冷眼旁觀甚至暗中慫恿,地方上鬧出對抗礦監的亂子又有什麼好奇怪?

說穿了,就是八個字:自私自利,權責不分。自私自利主要指官員,權責不分倒是可以怪萬曆自己——連帶他的祖宗們。大明朝這麼多年,居然沒有一個皇帝覺得這套財政體系有問題,該改革!

在萬曆之前的皇帝們,竟然大多沒有認識到稅收不起來是件十分要命的事,到了萬曆,他其實還稍微“進步”了一點,認識到了錢對於國家的重要性,因爲不管辦什麼事,都得要有錢。只是他也沒從制度上想辦法,只能靠着“不要臉”去撈錢補貼這個千瘡百孔的財政體系。

歷史上的萬曆“貪財”到了什麼程度?有些商人竟敢身穿明黃服飾,而有官員報告給萬曆的時候,萬曆居然說:只要他們交錢就行。

高務實簡直不知道該怎麼評價,這是心大,還是哀莫大於心死?爲了撈錢補貼國用,連這樣在其他時代能被當做謀逆的大事,在萬曆眼中也只是錢的問題了!

當然,至少魏學曾現在還沒有跟他商討免費使用水泥,只是希望將付款時間延遲一些,這還是可以商量的。

“魏部堂,其實京華水泥廠也好,京華的其他產業也罷,具體的生意晚生是很少過問的。但是在商言商,生意歸生意,延遲付賬或者說賒賬……不是說一定不可以,但水泥廠方面會不會因爲款子沒有到位而影響開工,這個暫時晚生也還不清楚,因此具體的事情要具體商議。”

這是題中應有之義,魏學曾不是熱血少年,不會不懂其中含義,也不會要求高務實破家爲國。他輕輕點頭,道:“求真所言,我自然是理解的,不過我還有另外的建議,不知求真可願聽上一聽?”

高務實笑道:“願聞高論。”

“算不上什麼高論。”魏學曾擺手道:“原本前次開港,無論是北方的天津,還是南方的寧波、泉州、廣州三地,其官港都是朝廷所開。雖然眼下天津港因爲求真你的大筆投入,現在已經形成了京華私港爲主,朝廷官港爲輔的局面,但官港始終是存在的。”

高務實心中一動,但沒有表露出來,而是略帶詫異地問:“不錯,那又如何?”

“那些官港都是工部營建,產權也是掛在工部的。”魏學曾果然說到了高務實心動的點:“工部的意思是,這些官港在工部手裡只能勉強保本,甚至南方三港居然還要賠錢,所以不如乾脆賣出去……不知求真是否願意接手?”

高務實知道魏學曾所說的“南方三港居然還要賠錢”並不是指開港本身賠錢,問題是那個引稅和進出口稅並不是工部的收益,工部能拿到的只是單純的港口運營收益。但工部哪裡會運營什麼港口?

天津港靠着高務實的私港帶動,形成了一些些規模效應,所以工部還能混個勉強保本,而南方那邊流行的是各大家都有自己的小港口——這裡要補充說明一下,這個時期的開港並不是向後世那樣基本只有一個巨大的主港,而是很多私人都可以自己建個碼頭就號稱一港。

比如泉州開港,私人港口居然有好幾十個,而其中絕大部分都只是有一兩個碼頭而已。

如此分散,自然也就很難形成規模效應,從而讓官港也跟着沾光了。

雖然心動不已,但是在商言商,高務實還是故作爲難地道:“既然魏部堂也說南方三港都在虧錢,您還把這個當做交換提供給晚生?”

誰知魏學曾搖頭道:“在工部手裡虧錢是不假,但在求真你手裡,哪能虧錢?求真,我雖然不會做買賣,但這點眼光自信還是有的,這三處官港營建費用超過二十五萬兩,再加上天津官港,總的營建費用接近四十萬兩。現在雖然過去幾年,但估算三十五萬應該沒問題吧?你再饒我一點,我把四大官港打包賣給你,你免了今年河工的水泥款,再給工部湊足十萬兩,你看如何?”

第119章 下馬威(4更破萬)第193章 要打得先問錢(4更破萬)第079章 無品閒官(下)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079章 無品閒官(下)第173章 將計就計(上)第101章 殺意已決第106章 臣以爲當殺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120章 架子就是這麼大第056章 漠南之戰(四)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八)頭鐵就會白給第003章 這是唱哪出?第129章 複雜第086章 麻桿打狼第057章 支持(4更)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083章 活佛的智慧第16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056章 漠南之戰(三)第278章 敵疲我打第086章 提督西北軍務第011章 靠山吃山(下)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064章 曹淦歸來(上)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050章 擔當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130章 開平潛流(下)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下)第058章 互爲倚仗(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一)第273章 倒臺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第033章 京營生產建設兵團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191章 爭做狗王莫茂洽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039章 靠山吃山(下)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上)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225章 三策(上)第053章 君臣相商第086章 麻桿打狼第123章 俺答封貢(一)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087章 岑凌到訪第107章 努爾哈赤出兵第139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140章 威勢漸成第188章 巡撫遼東(二合一)第043章 威逼(4更破萬)第032章 京師潛流(上)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212章 誤解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102章 一擲千金(下)第235章 臨別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193章 女真局勢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029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113章 高戚之會(四)第196章 我會等你的第069章 何爲實力(下)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082章 暗箭就位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050章 皇帝暈倒第053章 善後安排(下)第012章 誰有這樣的面子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023章 意氣高於百尺樓第068章 輿論造勢(下)第128章 青黃接否第100章 胡鬧!第043章 威逼(4更破萬)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049章 殷去郭來(下)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051章 賊酋叩首(上)第072章 緊急磋商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
第119章 下馬威(4更破萬)第193章 要打得先問錢(4更破萬)第079章 無品閒官(下)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079章 無品閒官(下)第173章 將計就計(上)第101章 殺意已決第106章 臣以爲當殺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120章 架子就是這麼大第056章 漠南之戰(四)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八)頭鐵就會白給第003章 這是唱哪出?第129章 複雜第086章 麻桿打狼第057章 支持(4更)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083章 活佛的智慧第16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056章 漠南之戰(三)第278章 敵疲我打第086章 提督西北軍務第011章 靠山吃山(下)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064章 曹淦歸來(上)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050章 擔當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130章 開平潛流(下)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下)第058章 互爲倚仗(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一)第273章 倒臺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第033章 京營生產建設兵團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191章 爭做狗王莫茂洽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039章 靠山吃山(下)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上)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225章 三策(上)第053章 君臣相商第086章 麻桿打狼第123章 俺答封貢(一)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087章 岑凌到訪第107章 努爾哈赤出兵第139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140章 威勢漸成第188章 巡撫遼東(二合一)第043章 威逼(4更破萬)第032章 京師潛流(上)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212章 誤解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102章 一擲千金(下)第235章 臨別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193章 女真局勢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029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113章 高戚之會(四)第196章 我會等你的第069章 何爲實力(下)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082章 暗箭就位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050章 皇帝暈倒第053章 善後安排(下)第012章 誰有這樣的面子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023章 意氣高於百尺樓第068章 輿論造勢(下)第128章 青黃接否第100章 胡鬧!第043章 威逼(4更破萬)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049章 殷去郭來(下)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051章 賊酋叩首(上)第072章 緊急磋商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