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

高務實只是“愕然”,這已經是有很大剋制力的表現了,至少陳思育陳掌院見高務實只是有些“愕然”的時候,心裡就是十分佩服的,因爲之前他聽潘晟說起這件事的時候都大吃了一驚,甚至一度以爲是自己耳背聽錯了。

修史本就是大事,而重修《大明會典》就更是大事中的大事了,尤其是大家都知道“盛世修史”這句話,譬如弘治年間於大明而言堪稱盛世,於是開始編纂會典,嘉靖七年和二十四年,嘉靖帝打贏了“大禮議會戰”,於是重修會典,這都是“盛世修史”的表現。

而此次萬曆朝再次編纂會典,則是因爲高拱挽回了嘉靖末年的各種頹勢,無論財政、邊防、吏治,都大有起色,所以纔會有重修大明會典的呼聲。

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重修大明會典,既是爲隆慶、萬曆二帝記功,也是爲高拱記功,這在高黨秉國的當下,有着重大的政治意義。高務實私下估計,讓自己參與此事並擔任纂修官,可能也是考慮過自己的身世。

但是這不能解釋潘晟這句讓他負責,因爲不管怎麼看,他都負不起這個責。

無所謂才華不才華,真正導致他負不起這個責的主要原因,就是他高務實資歷不夠——而且是遠遠不夠。

剛纔潘晟已經說過,在高拱時代《大明會典》的編纂事宜排場有多大:高拱親自掛帥總裁官;大學士馬自強,禮部左右侍郎兼侍讀學士汪鏜、林士章,時任吏部右侍郎、少詹事兼侍讀學士申時行,詹事府詹事兼侍讀學士王錫爵擔任副總裁官,可謂最高規格級別的文官中,但凡和修史能扯上一點關係的人物全部赫然在列。

而當時充纂修官的都是些什麼人?記有左右中允兼編修陳經邦、何洛文,右贊善兼檢討許國、陳思育,修撰趙志皋、田一俊、徐顯卿、張位、韓世能、于慎行、朱賡、李changchun、孫繼皋,編修沉淵、習孔教、範謙、黃鳳翔、劉瑊、盛訥、黃洪憲、劉虞夔、劉元震、公家臣、史鈳、餘孟麟、王應選,檢討劉克正、劉楚先、王祖嫡、趙用賢等。

看看這個豪華配置,把高務實換進去,別說正副總裁官鐵定沒他什麼事,就算是纂修官裡頭,他也排不上號啊!

雖然正副總裁官其實大多隻是掛名,不到最後審覈,估計連稿子都不會去看一眼,但是光看纂修官裡就有這麼多高品官、老資格,他高務實一個新科進士,嫩秧兒一般的小修撰,能去他們中間負責?

怕不是要被人嫌棄死!

所以高務實愕然過後,連忙出言婉拒:“潘部堂,下官不過一個新晉的修撰而已,初入玉堂,才疏學淺,諸事不懂,還是多看多學纔是正理。”

潘晟勸道:“此事雖有些難辦,但畢竟事關高文正公,有你參與,庶幾公私兩便。”

高務實沉吟不語。

陳思育見他還算上路,沒有一聽此事就大包大攬,自以爲自己是高拱之侄,就把這樁大功直接往自己身上攬,心中暗歎一聲:要不是聖意難違,哪有這般好事給你?眼下皇上把最大的麻煩都給你掃清了,旁人便是想拿這大功,也只能跟在你後頭喝點湯。

他心中感慨了一番,也出言勸道:“高修撰,從某個程度上來講,你在翰林院的資歷倒也不淺,只是未有真箇考滿轉遷一說罷了。至於說學識這個方便,呵呵……且不說你是六首狀元之身,就說皇上御筆親題的‘二百年來真魁首,朕爲文曲落書丹’,光憑這一句,誰好說你學識淺薄?”

高務實見掌院也這麼說,只好稍稍退了一步,道:“既然部堂和掌院都如此勸下官,下官也不敢太過推辭,以免被人說是尸位素餐……下官可以答應出任纂修官,不過負責之說還請二位上官莫要再提,德不配位且不去說,萬一壞了大事,下官可就百死莫贖了。”

陳思育見他還是不肯擔負大任,深知皇帝安排的掌院不禁有些着急,當下還要再勸,誰知潘晟在一邊笑呵呵地介面道:“高修撰謹言慎行,本部堂已知你心意,這負責之說便不再提了,不過你既答應任這纂修官,那可不能偷懶,明日便要開工辦事的。”

陳思育詫異地看了潘晟一眼,暗道:皇上可不是這麼交待的,你這般答應下來,到時候怎麼和皇上交差?

高務實卻已經站起身,朝潘晟和陳思育拱手一禮:“部堂和掌院可以放心,明日下官便來參與編纂,不過此事下官新近參與,恐怕一開始只能從查閱典故文案開始,還請二位上官知悉。”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潘晟笑呵呵地應了下來,又朝陳思育道:“掌院還有什麼事情吩咐麼?”

這句話意思很明顯,陳思育自然聽得出來,微笑着搖了搖頭,朝高務實道:“倒是沒有什麼要交待的了,高修撰可先回檢討廳熟悉熟悉。”

高務實於是規規矩矩辭別這二位上官,先去熟悉環境了。

待高務實一走,陳思育便一臉憂鬱地朝潘晟道:“大宗伯,皇上召見我二人時,可是清楚明白地交待過……”

“莫急,莫急。”潘晟依舊一副笑呵呵的模樣,捋須道:“此事現在的總裁官是郭閣老,副總裁官們也不會在編纂初成之前插手參與,而纂修官又有如此重大的調整,凡事在高修撰任太子伴讀及觀政期間做過經筵日講官的諸位,都被調離了……只要明日高修撰上任,剩下的纂修官們誰還不明白其中含義?到時候不管有沒有這句‘負責’,他都得把責任扛起來。”

“可是……”陳思育依然皺着眉頭:“萬一有人看不出內中含義,那卻如何是好?”

潘晟一對老眼微微一眯:“雖然不太可能,但既然掌院說‘萬一’,那就按‘萬一’算吧,真有這樣的人,說不得也只好點撥點撥了。”

陳思育苦笑道:“就怕有強項令呀。”

潘晟“哼”了一聲,卻沒說話。

陳思育又皺眉道:“大宗伯,這裡頭或許還是有一點不妥的地方。”

“哦?”潘晟皺眉道:“何處不妥?”

“負責一說,其實只是擔個名頭,可眼下高修撰不肯擔這個名頭,參與此事的同僚雖然心裡多少會少些牴觸,但將來皇上要論功行賞之時……豈不是也少了個名頭?”

潘晟呵呵一笑,擺手道:“無妨,纂修會典這樣的大事,到最後還不是一層一層網上報功?翰林院纔是第一個向上報功的衙門,這事兒說到底,第一個經手的還是你呀。”

陳思育稍稍一怔,但馬上回過味來,微微點頭。

潘晟又指點了一句:“所以你看,皇上現在的意思很明顯,而你掌握着這件事的主動,如果你抓住機會,到時候豈不也是有功、有大功的?”

陳思育眼前一亮,連忙朝潘晟拱手道謝:“多謝部堂點撥,下官知道如何做了。”

潘晟笑了笑,站起身來,道:“好了,老夫在這裡也待得夠久了,該回部了。”

“下官恭送部堂。”

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114章 獨家代理(上)第136章 三員大將第097章 奪城殺兄第16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051章 賊酋叩首(下)第277章 逆轉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122章 蒙疆風雲(七)第146章 朕來救你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025章 要不你去?第034章 遭遇流民第135章 師徒再會[第4更]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055章 霧裡觀花(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六)第141章 沒轍了第115章 封爵?第115章 封爵?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二)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084章 西暖閣中第015章 新鄭鐵廠(下)第007章 張氏例錢(上)第101章 定調子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114章 獨家代理(上)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122章 鹿鳴之宴(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二)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021章 天下爲棋第071章 火藥遭掠案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136章 兵來將擋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094章 目的第161章 三路圍清化!(4更)第110章 兩個倒黴蛋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100章 別有所圖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五)第125章 可戰方和(二)第036章 臨行前的準備第212章 誤解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015章 新鄭鐵廠(下)第049章 鍾金哈屯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104章 復寧夏(完)第093章 口蜜腹劍(上)第225章 三策(下)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091章 討價還價第095章 時不我待了啊第014章 務實讀書(下)第072章 姐弟相商(上)第112章 東返第114章 新的時代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190章 去遼陽第117章 總能找到茬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052章 邊市秘聞(上)第047章 愚兄恭候多時了第112章 東返第182章 勢不由人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090章 降服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173章 將計就計(下)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048章 叛軍舊事(上)第046章 商政相連(下)第097章 再會劉顯(上)第085章 議定第003章 徽州異相(上)第099章 莫與爲敵第055章 碧湘樓閣(上)第004章 京營第198章 二位“貝勒”
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114章 獨家代理(上)第136章 三員大將第097章 奪城殺兄第16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051章 賊酋叩首(下)第277章 逆轉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122章 蒙疆風雲(七)第146章 朕來救你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025章 要不你去?第034章 遭遇流民第135章 師徒再會[第4更]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055章 霧裡觀花(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六)第141章 沒轍了第115章 封爵?第115章 封爵?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二)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084章 西暖閣中第015章 新鄭鐵廠(下)第007章 張氏例錢(上)第101章 定調子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114章 獨家代理(上)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122章 鹿鳴之宴(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二)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021章 天下爲棋第071章 火藥遭掠案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136章 兵來將擋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094章 目的第161章 三路圍清化!(4更)第110章 兩個倒黴蛋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100章 別有所圖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五)第125章 可戰方和(二)第036章 臨行前的準備第212章 誤解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015章 新鄭鐵廠(下)第049章 鍾金哈屯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104章 復寧夏(完)第093章 口蜜腹劍(上)第225章 三策(下)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091章 討價還價第095章 時不我待了啊第014章 務實讀書(下)第072章 姐弟相商(上)第112章 東返第114章 新的時代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190章 去遼陽第117章 總能找到茬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052章 邊市秘聞(上)第047章 愚兄恭候多時了第112章 東返第182章 勢不由人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090章 降服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173章 將計就計(下)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048章 叛軍舊事(上)第046章 商政相連(下)第097章 再會劉顯(上)第085章 議定第003章 徽州異相(上)第099章 莫與爲敵第055章 碧湘樓閣(上)第004章 京營第198章 二位“貝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