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章 病起蠱毒

“而且本撫支持將八寨地區改土歸流,哪有瑤人肯爲我解蠱?”

張任此言一出,高務實心中不由一喜。原來張任居然不是“以夷制夷”派,反而是“改土歸流”派,這可太好了!

可是這喜色卻一閃而逝,因爲他忽然想起,張任剛纔說他已經只剩兩個多月好活了。

蠱蟲什麼的,完全超過了高務實的認知範疇——當然了,他連中醫都沒什麼瞭解,對於更神秘一些苗醫、瑤醫、僮醫就更加茫然無知了。相對應的,他對於蠱蟲,也只能基於聽到的一些傳說,再綜合前世的基本醫學思維來思考。

這也是他之前認爲蠱蟲可能是某種或者某些寄生蟲這一想法的來源。

但問題在於,不論是或者不是,目前都沒有意義。現在的問題在於不管這蠱是什麼,他都沒法幫張任“治療”。

也就是說,只能相信那兩個苗女的手段和判斷,張任只能活兩個多月了。

但高務實總覺得,堂堂一省巡撫,如果這麼死掉,也未免太窩囊了些,總得想點辦法纔是。

他皺眉思索了一會兒,問道:“撫臺,瑤人與漢人並不能單從長相上來區分,實際上只要瑤人穿上漢人的服飾,根本就與漢人一般無二……你能否回憶一下,在可能中蠱的那段時間裡有沒有見過什麼陌生人?或者換句話說,有沒有陌生人接近過你?”

張任既在偏沅任過職,又在廣西做了好幾年的巡撫,心裡對苗人、瑤人、僮人都已經形成了慣性思維。在他眼裡,除了廣西的一些僮人土司因爲漢化嚴重,所以常常會穿得與漢人無異之外,苗人和瑤人都是身穿民族服裝的模樣,所以他缺乏高務實看待他們的這種思維。

高務實穿越前身處的時代,有太多少數民族平時完全與漢人無異,只要不看身份證,神仙都看不出他們的民族來,所以他沒有張任的這種慣性思維,又或者說,他的慣性思維與張任相差甚遠。

因此高務實這麼一問之後,張任稍稍思索,也就明白他的意思了。

張任頓時沉吟起來,皺眉思索了一會兒,緩緩道:“本撫雖然每日都要接見不少人,但在可能中蠱的那段時間,如果說見過什麼生人,那就只有三次。”

高務實眼前一亮,三次倒是不多,聽一聽也許能分辨出來,於是立刻問道:“敢問撫臺,是哪三次,都見了什麼陌生人?”

張任道:“第一次是與胡宗師一起,去新落成不久的廣西貢院查看,那一次見了不少府縣學正、教習。”

胡宗師就是提督廣西學政的胡涍,他肯定不是能種蠱的瑤人,反倒中蠱頗有希望。而那些府、縣學正,高務實認爲也不可能,僮人裡頭的一些土司或者貴人倒是有不少讀書的,漢化很重,甚至學問還不錯,可是瑤人……漫說能做到府縣學正了,便是教習也不可能,因爲他們一貫拒絕漢化,哪裡肯讀那些儒家的四書五經?

“這裡頭似乎不太可能有能給撫臺種蠱之人,不知另外兩次又是什麼人?”高務實搖了搖頭,又問道。

張任道:“第二次是見了安南都統司派來的使者。”

“安南使者?”高務實皺眉道:“他們來做什麼?”

張任解釋道:“他們是來向大明稟報近期國情的,說是他們的謙王莫敬典得了重病,希望能在大明延攬名醫去安南爲其診治。”

他說着,又怕高務實不瞭解情況,補充道:“嘉靖初年,安南因莫登庸篡位,被世廟派大軍討伐,結果莫登庸果斷投獻請附。世廟仁慈,接受其請降,封其爲安南都統使,子孫世襲此職,安南內政悉聽其管理,只是名義上受廣西節制。

此時安南南北對峙,實際上已經一分爲二,莫氏居北,可謂北朝。他們對內仍以一國自居,而莫敬典乃是其國近十年來第一能戰之人,遂掌軍權,多次討伐南朝,頗有戰果。若是莫敬典病死,對莫朝影響甚大,因此派人來大明延攬名醫,不過前兩日高直指你到達桂林之前,本撫聽說莫敬典仍是病死了。”

高務實想了想,安南莫朝在掌軍的王爺快要病死之時,應該不可能跑來廣西搞什麼幺蛾子,畢竟弄死一個廣西巡撫對他們有什麼好處呢?這兩者之間實在毫無關聯,他們應該是沒有動機做這件事的。

那就只剩下最後一次了,高務實深吸一口氣,問道:“莫朝雖受我冊封,卻實際自成一國,不說他們能不能找到會種蠱的瑤人爲他們服務,單從動機上而言,他們就應該不會對撫臺無故下手。”

張任嘆了口氣,道:“最後一次與陌生人相見,卻是與制軍相見。”

高務實目光猛地一凝。

制軍,就是總督。張任最後一次見陌生人,是在和劉堯誨會面的時候。

劉堯誨自然不是陌生人,張任說的肯定是劉堯誨身邊的人。

高務實忙問張任這是怎麼回事。

張任又嘆了口氣,道:“當時情況是這樣……”

原來當時劉堯誨派兵平定八寨之亂不久,先是在廣州通過書信與張任取得聯繫,希望張任堅持王守仁的“以夷制夷”政策不動搖,同意他在八寨地區建立新的行政體系,在此設立忻城縣,並設置新的土司來擔任忻城縣的世襲知縣和各土巡檢司的土巡檢。

然而張任在考慮之後並不贊同這一設想,張任覺得八寨地區本來就比較大,即便名義上新設置的只是一個縣,實際上很多土知州掌握的地盤也不如這個新縣大,這和設置一個新的土知州根本沒有區別。

而且八寨地區的以夷制夷政策到現在看來已經失敗了,那不如趁着大軍雲集的機會,乾脆趁勢改土歸流,把這塊亂了兩百年的地區徹底改造成朝廷直接統治區。

在張任看來,這既是在廣西擴大“直轄統治”範圍的機會,也是震懾桂西土司的好時機,一味的安撫不如剿撫並用來得有效。

結果這一來就惹惱了劉堯誨,不過劉堯誨並沒有直接興師問罪或者大發脾氣,而是親自從廣州趕來,召集了桂西各大土司齊聚桂林,並邀張任見面,名義是商討忻城縣究竟是設置土司,還是設置流官。

人家找上門了,張任自然不能不見,於是就去了。

這次會面衆多土司齊聚,還都帶着親信屬下,對於張任而言,自然是見了許多生人的。

第113章 京華銀行第089章 吾家寶駒(上)第085章 成交第034章 劉顯述冤(下)第148章 謗君案(上)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015章 新鄭鐵廠(上)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055章 霧裡觀花(下)第118章 鎮暹羅第077章 龍文鞭影(下)第246章 前鋒之戰(下)第131章 御前閣議(下)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008章 淡化處理第064章 圖們的決斷第003章 這是唱哪出?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044章 人才不少(上)第014章 務實讀書(下)第163章 冠絕京華(中)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065章 派系之爭(下)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206章 弒嶽(下)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125章 又見故人第107章 努爾哈赤出兵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115章 務實回京(上)第191章 副總兵人選第189章 安南太上皇(4更破萬)第065章 派系之爭(上)第125章 重陽大會(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117章 意外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萬)第067章 決戰沙城(一)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166章 艦隊大勝!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113章 世鎮的好處第064章 圖們的決斷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122章 特來求死第050章 四方會談(上)第074章 文華召對(上)第120章 新的任命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三)第113章 世鎮的好處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080章 布日哈圖的殺招第055章 碧湘樓閣(上)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076章 豪華配置(下)第212章 歸化戶籍制第117章 銷售火爆(下)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046章 商政相連(上)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066章 務實回京(上)第141章 誰的雷霆第144章 內因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047章 有詔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010章 優劣利弊(下)第093章 博碩克圖的野望第030章 萬曆一式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二)第128章 戰前準備(上)第005章 無關道理(下)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146章 閣老相商(下)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014章 北洋海貿同盟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22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21章 河南解元第112章 初會戚帥(下)第118章 太子出閣(上)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
第113章 京華銀行第089章 吾家寶駒(上)第085章 成交第034章 劉顯述冤(下)第148章 謗君案(上)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015章 新鄭鐵廠(上)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055章 霧裡觀花(下)第118章 鎮暹羅第077章 龍文鞭影(下)第246章 前鋒之戰(下)第131章 御前閣議(下)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008章 淡化處理第064章 圖們的決斷第003章 這是唱哪出?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044章 人才不少(上)第014章 務實讀書(下)第163章 冠絕京華(中)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065章 派系之爭(下)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206章 弒嶽(下)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125章 又見故人第107章 努爾哈赤出兵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115章 務實回京(上)第191章 副總兵人選第189章 安南太上皇(4更破萬)第065章 派系之爭(上)第125章 重陽大會(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117章 意外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萬)第067章 決戰沙城(一)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166章 艦隊大勝!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113章 世鎮的好處第064章 圖們的決斷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122章 特來求死第050章 四方會談(上)第074章 文華召對(上)第120章 新的任命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三)第113章 世鎮的好處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080章 布日哈圖的殺招第055章 碧湘樓閣(上)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076章 豪華配置(下)第212章 歸化戶籍制第117章 銷售火爆(下)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046章 商政相連(上)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066章 務實回京(上)第141章 誰的雷霆第144章 內因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047章 有詔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010章 優劣利弊(下)第093章 博碩克圖的野望第030章 萬曆一式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二)第128章 戰前準備(上)第005章 無關道理(下)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146章 閣老相商(下)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014章 北洋海貿同盟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22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21章 河南解元第112章 初會戚帥(下)第118章 太子出閣(上)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