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等你將來文官稱公

高務實與樑夢龍的會面時間不短也不長,一共一個時辰,外人皆不與聞。

用過一頓午宴之後,高務實便拜別樑夢龍,啓程往開平而去了。

開平有高務實在大明國內最大的“工業基地”,原先經常用開平三大廠來指代,實際上發展至今,開平何止於三大廠?

煤礦、鐵礦、鐵廠、水泥廠以及兩大兵工廠等,均以開平爲總廠,高務實爲此甚至在灤河河口修建了海港,專門爲開平的對外輸送服務。開平工業規模之巨大,在這個時代的大明,完全可以說冠絕全國,別無分號。

自從當年開平衛在高務實和戚繼光的聯手操弄下遷徙走後,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和經營,如今的開平城幾乎可以說是已經改姓高了。

根據一直負責京華集團財務審計的堂兄高國彥所上陳給高務實的統計報告,開平城“十之有七”已爲高務實所有,當地民衆有時候甚至把開平城稱之爲‘高家城’或者‘龍文城’。

這一點讓高務實有些警惕,雖然他自己親自來開平的時候極少極少,但開平畢竟離京師只有兩百里左右,如今朱翊鈞倒是不懷疑他,可以後呢?甚至,朱翊鈞以後的皇帝呢?

所以這一次,高務實就趁着順路之便,特意來到開平城看一看,也好確定自己究竟是稀釋手中控制的開平土地,還是引入其他勳貴或官員等來開平設廠。

這樣的擔心絕非多餘,除非高務實真能像朱應楨和張元功那倆沒心沒肺的國公爺所說的那樣,將來得以文官稱公,那纔不必擔心——因爲一旦封了國公,即便掌權,基本上也就到他自己這一輩爲止了,後人襲爵之後按例是不大可能出來爲官的,哦……確切的說是不會通過科考去做文官的。

就好比王守仁的後人,即便世襲新建伯,也是去做了漕運總兵。

當然,文官稱公估計就是那倆哥們兒順口一說,算是個吉祥話罷了,能跟王守仁一樣封個世襲伯就已經很牛了。

蟒袍玉帶的高務實來到開平時,高瑞早已帶着一大幫人在城外等候。

高瑞就是高小壯,高務實留在開平的頭號心腹。高務實一看高瑞迎接他的陣勢,就明白爲何當地人把開平稱之爲“高家城”了。

因爲開平原本是個衛所,屬於軍管地,當開平中屯衛移防之後,開平城卻沒有改制——也就是說,開平本身沒有官員直接管轄,它的上級單位是灤州,在開平以東五十里左右。

換句話說,開平城整個就是高家自行管理,只要灤州知州不插手,這地方就是高務實的自留地。

臥槽……危險。

開平城可不是一般的城,這裡不僅是個工業基地,還是高家家丁的“練兵”之所,每年得有至少三萬人次以上的高家家丁來這裡輪訓,其中騎丁就差不多有一半。如果單從這個角度說事,朝中有人要栽贓陷害的話,甚至可以說高務實在京師以東兩百里處陰謀準備了三萬大軍,能夠隨時突入燕京。

高務實一陣後怕:幸好東廠提督是老子的盟友,要不然這事指不定什麼時候就要出麻煩。

其實這也幸好現在還是萬曆初年,而且是因爲高務實之故,與原歷史上有所變化的萬曆初年,朝廷之中的黨爭還不算特別激烈,沒有搞到“非此即彼”的地步,實學派和心學派之爭,還大致糾纏在國家大政的施用之上,沒有演化到動輒人身攻擊。

因爲這樣的局面,所以心學派也還不至於齷蹉到去污衊高務實意圖造反,畢竟文官不謀反這個思想,還是要不斷地給皇帝強化洗腦的……

如果跳出來指責高務實意圖謀反,那這個說法也就不攻自破了,而這個說法一旦破滅,後果有可能是顛覆性的——哦,原來文官也是會造反的,那文臣監軍看來也靠不住,文官統兵就更靠不住了,要不還是用勳貴、武臣吧。

天下文官,沒有誰敢於承擔這個後果,這麼做的話,能不能整死高務實還不確定,但整死自己估計輕而易舉——你這話說出口,就是個文臣公敵啊,你還有沒有一點階級立場了?

高務實不是不知道這些,他之前敢於這麼做就是仗着這一點,不過現在看來,他還是覺得自己在開平的獨霸地位過於顯眼,的確有必要找人前來一起分擔一下,比如海貿同盟就可以來吸引一下火力,而且他們來,高務實還不必擔心開平城失控。

在聽了高瑞、高翊等人就開平城的發展做出的簡略彙報之後,高務實稍稍透露了一點關於稀釋自己在開平城的掌控力的事。

幾個高務實的親信都顯得有些不太樂意,但他們也知道高務實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京華現在對開平城的掌控力實在過於突出了,這在大明朝的確是很危險的事,大夥兒勉爲其難地接受了這個說法。

不過,高瑞還是表示,希望引入的勳貴們能夠服從京華在開平已經實行了十多年的管理制度,不要把在京裡的那些小手段帶過來,否則的話,恐怕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煩和糾紛。

這件事高務實答應了下來,開平城的管理制度本來就是按照他所設計的綱領做出來的,實際上的“行政機構”是一個“管理委員會”,由他任命高瑞等人爲管委會主任、副主任等職。

但與此同時,還有一個“監督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的成員比較有意思,是“公選”出來的,且管委會的成員不得參選,乃是各廠礦的工人們自行選出,平時不負責管理,只負責監督。

監委會擁有監督和舉報的權力,監督不用解釋,舉報就是向高陌、高國彥舉報,如果他們不受理或者辦事拖拉,甚至能直接向高務實本人舉報,同時高務實還會不定期地召他們去向自己彙報監督情況。

開平城之所以發展順利,也沒有出現過內部大案,這種制度應該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

召見結束之後,高務實便帶人出了城,去城外的家丁大營拜訪馬芳和劉顯這兩位老將。

第073章 召見第086章 凱旋而歸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002章 翰林清貴(上)第4更第015章 新鄭鐵廠(下)第104章 高務實依賴症第095章 流言與三件事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143章 致謝?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041章 議編衛隊(下)第036章 散財童子第157章 鄭鬆的決斷(4更破萬)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242章 神兵天降鐵壁關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041章 議編衛隊(下)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099章 高拱秉國(下)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122章 鹿鳴之宴(下)第053章 善後安排(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四)第117章 意外第083章 宮外反應(下)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079章 無品閒官(下)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第093章 博碩克圖的野望第048章 收個蒙古學生(3更破萬)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101章 殺意已決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124章 奉旨觀政(二)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上)第096章 馮保倒臺(三)第093章 博碩克圖的野望第153章 利用之法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002章 張四維丁憂第036章 同往別院(上)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043章 繞開祖制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024章 政績量化(上)第032章 少年劉綎(下)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下)第四更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16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067章 決戰沙城(六)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132章 遇刺!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194章 高務實最重視的對手第168章 蒲元毅的投名狀(二合一)第034章 軍制改革的第一步第169章 十萬大軍圍清化(4更破萬)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037章 高忽悠再次上線第032章 全權欽使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三)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125章 卻之不恭第142章 以退爲進第094章 請你迴避第071章 火藥遭掠案第138章 戰爭賬(4更破萬)第125章 可戰方和(九)第082章 上任之前(上)第054章 翻雲覆雨等閒間第244章 千帆覆海(中)第049章 殷去郭來(下)第002章 翰林清貴(上)第4更第044章 巡按到,巡撫病第291章 內閣調整計劃第085章 讓麻貴跟我走第043章 威逼(4更破萬)第155章 青春叛逆[第4更]第280章 驚喜連連第216章 天賜之寶也
第073章 召見第086章 凱旋而歸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002章 翰林清貴(上)第4更第015章 新鄭鐵廠(下)第104章 高務實依賴症第095章 流言與三件事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143章 致謝?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041章 議編衛隊(下)第036章 散財童子第157章 鄭鬆的決斷(4更破萬)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242章 神兵天降鐵壁關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041章 議編衛隊(下)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099章 高拱秉國(下)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122章 鹿鳴之宴(下)第053章 善後安排(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四)第117章 意外第083章 宮外反應(下)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079章 無品閒官(下)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第093章 博碩克圖的野望第048章 收個蒙古學生(3更破萬)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101章 殺意已決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124章 奉旨觀政(二)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上)第096章 馮保倒臺(三)第093章 博碩克圖的野望第153章 利用之法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002章 張四維丁憂第036章 同往別院(上)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043章 繞開祖制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024章 政績量化(上)第032章 少年劉綎(下)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下)第四更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16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067章 決戰沙城(六)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132章 遇刺!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194章 高務實最重視的對手第168章 蒲元毅的投名狀(二合一)第034章 軍制改革的第一步第169章 十萬大軍圍清化(4更破萬)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037章 高忽悠再次上線第032章 全權欽使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三)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125章 卻之不恭第142章 以退爲進第094章 請你迴避第071章 火藥遭掠案第138章 戰爭賬(4更破萬)第125章 可戰方和(九)第082章 上任之前(上)第054章 翻雲覆雨等閒間第244章 千帆覆海(中)第049章 殷去郭來(下)第002章 翰林清貴(上)第4更第044章 巡按到,巡撫病第291章 內閣調整計劃第085章 讓麻貴跟我走第043章 威逼(4更破萬)第155章 青春叛逆[第4更]第280章 驚喜連連第216章 天賜之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