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殿試金榜(中)

這道題雖然很長,表達的意思也很多,但是歸根結底,無非兩個字:迷惘。

皇帝讀書日久,學問日深,卻發現書本里說的道理,和實際操作出來的結果根本對應不上。而且先聖前賢所說的話,似乎也有衝突矛盾之處,這讓他感到無比困惑,所以便出了這麼一道題,希望新科進士們能夠有所闡發,解開他心底的迷惘。

這道題,真正的問題全在倒數第二段,這段話之前,全是皇帝自己讀書時的領悟和疑惑,最後一段則是套話,意思是你們有說得好的,朕必用之。

只有倒數第二段,纔是皇帝希望新科進士們回答的問題。

都有哪些問題呢?其實頗爲實際,皇帝是說,我登基八年,一直兢兢業業、時刻反省,生怕做錯什麼,可是明明我經常強調整飭綱紀,然而吏治仍然腐敗;明明我經常要求重農,而民生仍然困頓;明明我經常整頓學校,而士子仍然偷懶;明明邊境頗爲安寧,而士兵常常鬧事;明明我經常強調法度,而羣盜依舊蜂起……問題到底出在哪呢?

是朕德薄不能爲天下表率?還是朕處事不明?又或者朕臨機不能果斷決斷?

可是朕又不敢光強調法治以免仁義不興;也不敢專講仁義以免法度不嚴;若朕以仁厚爲本,小事不論,恐怕藏汙納垢,以至於清明不興;若朕大小事務一律嚴格,又恐過於嚴苛,鬧得天下紛擾,國家不復承平……朕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總而言之,皇帝很迷惘,很糾結,不知道到底是仁義厚道爲好,還是法度嚴謹爲重。

說實話,高務實看見這道殿試題的時候,心底竟然生起一種欣慰。

這個自己陪伴、引導了十年的小皇帝……真的開始長大了啊。

他開始認真的思索治國的策略,開始認真的思索各種理念的好壞,乃至施行後的影響。

他已經從當年那個因爲肥皂泡泡而喜歡和自己玩的小小太子,變成了今天這個心懷天下的大明至尊。

這是好事嗎?

應該是吧,或許這樣的他,會變得“不好騙”了,但這樣的君主,總比“何不食肉糜”的那種要好。

至少,他知道吏治腐敗,知道民衆困頓,知道學風不肅,知道士卒不滿,知道羣盜蜂擁……他知道他的江山有很多不穩定的因素!

總要先知道情況不對,纔會生起改變之心,倘若連“知道”都沒有做到,談何改變呢?就像崇禎,兢兢業業倒是兢兢業業了,可是他連問題出在哪都不知道,還能指望他能解決問題嗎?

至少,萬曆已經踏出了他的第一步,現在他需要一個能引導他走出迷惘的引路人。

高務實自問,此事我當仁不讓!

研墨,鋪紙,提筆,運腕……高務實開始書寫他正式進入大明官場的第一次答卷。

“今天下之大患在於貧:吏貧則黷,民貧則盜,軍貧則鬧,國貧則弱。”

“古之言貧,首言不儉,乃以爲儉則自富,富則自安,臣獨不以爲然也。”

“所謂貧也,於小民而言,其產不足自給,其易(貿易)不足自用,如是究其所源,無非生產不豐、交易不暢。”

“所謂貧也,於國家而言,其榷不足歲出,其費遠超歲入。官吏低俸而欲活,如何不貪?小民低產而欲活,如何不盜?軍餉不足而欲活,如何不鬧?國家歉收而欲活,如何不弱?”

“因是故,欲使官吏不貪,先加其俸;欲使小民不盜,先富其收;欲使士卒不鬧,先足其餉;欲使國家不弱,先豐其庫。”

“陛下或問:此皆費也,國用既不足,何以爲之?若徵其賦,官或足俸、兵或足餉、國或足庫,而民豈益困乎?”

“臣聞歷代榷稅之少,無過本朝。前宋南渡,偏安江南一隅,歲入尚以千萬計;本朝兩京十三省,朝貢之國數十,遠邁漢唐,奈何歲入不過五百萬耳。華夏自古富庶,何以本朝獨貧?”

……

高務實的這篇策論,根本不去跟朱翊鈞糾結什麼仁義厚道、什麼法度莊嚴,他的全部目標只瞄準一個點:財用!

按照他的觀點,正是財用不足,才導致官員動輒貪腐——他若不貪,只能養活他自己一人,辛苦讀書半生難道能滿足於此?

正是財用不足,才導致小民動輒落草爲寇——他不落草,連自己都養不活,何不乾脆爲盜,搶一個是一個,快活逍遙?

正是財用不足,才導致士卒動輒騷亂——他不鬧餉,怎麼養活自己和妻兒,反正法不責衆,鬧一次賺一點,不鬧不是傻?

正是財用不足,才導致國家積弱久矣——要糧缺糧,要布缺布,要盔甲缺盔甲,要武器缺武器,能不弱嗎?

然而高務實文中卻又鄙視了過去歷代一貫的思路,即缺錢就想着節省的思維方式,他認爲當今財用不足的根源,根本就不在於朝廷用度奢靡——朝廷用度在歷代之中都是最儉樸的了,皇宮壞了修補一下都能一拖再拖,皇帝一頓飯也不過幾道菜,談什麼奢靡,哪就奢靡了!

用度之不足,根源在於稅收得少,稅收得少,根源在於收的範圍少!南宋的商稅收得有多重?幾曾看見“與民爭利”就爭得商人死絕的?

高務實的這篇策論,就差把一句話明確寫出來了:“自來農民造反者衆矣,而商賈造反者幾人?”

殿試時間不算太久,當然皇帝也沒一直站在大殿外頭傻等,他是直到用了午膳纔回到中極殿的,此時已經有一批貢士已經交了卷,在殿外或閉目養神,或東張西望。

朱翊鈞回到中極殿時,發現中極殿內幾乎要吵架了。

“若是按照此文所言,天下官員從此不必奢談教化,但會徵稅可也!這也能算進士文章麼?”

“國用之不足,以種地小民補之,無非官逼民反,以富商大賈補之,其誰欲反?”

“荒謬!今日之富商大賈,早已是士紳名流居多,我朝之所以‘遠邁漢唐’,便是朝廷與士大夫一體同心之結果,而今朝廷欲添財用,竟拿士紳開刀,豈不是殺雞取卵之舉?”

朱翊鈞咳了一聲,衆臣一起朝他望去,見是皇上駕到,連忙請罪。

“誰的文章引起這麼大爭議,拿來朕看。”朱翊鈞坐回御座,身邊的陳矩則把那篇文章接了過來,但丹陛下的衆臣只是分做兩三派,互相你瞪着我,我瞪着你,卻都不說話。

朱翊鈞面無表情地接過文章,只看了一眼,心中便是一動,然後一字一句看完,沉吟片刻,吩咐陳矩道:“研朱墨。”

陳矩沒有二話,立刻備好硃批用的丹砂墨。

朱翊鈞掃視了丹陛下的重臣一眼,淡淡地道:“此爲狀元卷。”

然後也不理臺下的一陣譁然,直接提筆就在卷頭寫下“第一甲第一名”六個硃紅大字。

第113章 高戚之會(五)第118章 差別競爭第132章 萬夫莫當第067章 倒高風波(三)第146章 陛下,出大事了!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088章 御駕親臨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057章 戚李出兵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184章 變色龍第117章 銷售火爆(下)第031章 你下罪己詔吧第277章 逆轉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112章 東返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172章 漢計蒙用第008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44章 內因第085章 官場百態(下)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067章 茶樓聽報(下)第079章 拉下帷幕?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067章 倒高風波(七)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107章 科學巨匠(下)第039章 靠山吃山(下)第113章 李如鬆式的勝利第144章 工匠學堂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122章 蒙疆風雲(八)第058章 互爲倚仗(上)第129章 關係第020章 老祖宗的威嚴(第4更)第130章 故事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046章 冰底潛流(下)第099章 高拱秉國(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015章 劉項各有策(第4更)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027章 鉅富之家(下)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115章 封爵?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013章 大明癥結所在第215章 大燈泡第056章 漠南之戰(二)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四)第135章 蟻穴第208章 剿殺第068章 現在知道要乖了?第093章 撲朔迷離(4更破萬)第157章 人事調整(下)第104章 高務實依賴症第252章 兄妹第020章 暢論鹽鐵(下)第068章 現在知道要乖了?第026章 官升兩級第042章 護衛定製(上)第148章 降明總好過降黎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臺吉第118章 駕臨凌雲城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193章 女真局勢第221章 抵京第002章 張四維丁憂第159章 東昌堡的現狀第101章 殺意已決第106章 臣以爲當殺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130章 開平潛流(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三)第130章 開平潛流(下)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052章 邊市秘聞(上)第126章 二位老帥第132章 遇刺!第208章 剿殺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046章 商政相連(下)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040章 荊州張府第279章 王儲之死第171章 大汗,臣確有一計第086章 麻桿打狼
第113章 高戚之會(五)第118章 差別競爭第132章 萬夫莫當第067章 倒高風波(三)第146章 陛下,出大事了!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088章 御駕親臨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057章 戚李出兵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184章 變色龍第117章 銷售火爆(下)第031章 你下罪己詔吧第277章 逆轉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112章 東返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172章 漢計蒙用第008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44章 內因第085章 官場百態(下)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067章 茶樓聽報(下)第079章 拉下帷幕?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067章 倒高風波(七)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107章 科學巨匠(下)第039章 靠山吃山(下)第113章 李如鬆式的勝利第144章 工匠學堂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122章 蒙疆風雲(八)第058章 互爲倚仗(上)第129章 關係第020章 老祖宗的威嚴(第4更)第130章 故事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046章 冰底潛流(下)第099章 高拱秉國(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015章 劉項各有策(第4更)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027章 鉅富之家(下)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115章 封爵?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013章 大明癥結所在第215章 大燈泡第056章 漠南之戰(二)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四)第135章 蟻穴第208章 剿殺第068章 現在知道要乖了?第093章 撲朔迷離(4更破萬)第157章 人事調整(下)第104章 高務實依賴症第252章 兄妹第020章 暢論鹽鐵(下)第068章 現在知道要乖了?第026章 官升兩級第042章 護衛定製(上)第148章 降明總好過降黎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臺吉第118章 駕臨凌雲城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193章 女真局勢第221章 抵京第002章 張四維丁憂第159章 東昌堡的現狀第101章 殺意已決第106章 臣以爲當殺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130章 開平潛流(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三)第130章 開平潛流(下)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052章 邊市秘聞(上)第126章 二位老帥第132章 遇刺!第208章 剿殺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046章 商政相連(下)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040章 荊州張府第279章 王儲之死第171章 大汗,臣確有一計第086章 麻桿打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