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籠絡陳矩(上)

今兒一早,高拱自然早已去內閣當值,家裡卻來了一撥宮人,門子本以爲又是聖人有賞賜給高閣老,施施然上前一問,誰料對方竟說聖人的確有賞賜,不過是給小高先生的。

高拱自然不可能是小高先生,整個京城高府,目前有可能被宮裡稱之爲“小高先生”的,除了高務實不做第二人想。門子心頭雖然詫異非常,但腳底下可不敢怠慢,立刻派人通稟高務實。

高務實得知皇帝有賞,心裡也有些詫異,眼珠一轉,暗自琢磨:就算太子跟皇帝說起了那天自己給他做的“參謀”,皇帝也不該這麼明目張膽的打賞吧?這位隆慶天子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這麼多年熬過來的底子,怎麼也不會是個政治白癡。不過,不管皇帝什麼意思,這事兒倒也耽誤不得,忙不迭命人大開中門,親自出門將天使迎入領賞。

出了府門高務實才發現,今兒領頭的宦官居然還是個熟人,正是之前奉旨去河南迎回高拱的陳矩。

陳矩雖然一直都在司禮監任職,但迄今還只是個監丞,離後世普通人所熟知的“太監”,中間還隔着個“少監”一級,在宮裡的地位不算顯赫。當然了,在他這個監丞之下,也還有典簿、長隨、奉御等級別,所以他的身份雖然在高家看來不算高,但其實大小也是個宮裡頭的中高級頭面人物,如果有機會外放的話,也是能夠混個普通地界鎮守太監的。

陳矩今天過來,也是有說道的。因爲隆慶帝要是有賞賜給高拱,傳旨的就肯定是太監這個級別,多半還得是司禮監秉筆太監以上,雖然首席秉筆太監通常不至於會領到這個差事,但在首席秉筆太監往後排名的秉筆太監們就很有可能被皇帝點名傳旨。

而如果去的不是司禮監和御馬監的太監,而是這兩監之外的十監,那恐怕就得勞動掌印太監親自跑一趟了。這既與高拱在隆慶帝心目中的重要程度有關,也與內閣大臣的級別地位有關——之所以當初去新鄭接高拱回京時是陳矩跑這一趟腿,是因爲彼時高拱畢竟尚未正式起復,客觀的講只是布衣白身,所以讓大太監們出遠差就不妥了。

但既然今天只是給高務實賞賜,那就不用那麼隆而重之,可能是見陳矩前次去開封府接高拱的差事辦得還不錯,所以這次來傳賜也就仍讓他來了。

一番傳賜、領賞的套路按例走完,高務實才知道皇帝賞賜他的原因倒不見得是自己的參謀起了什麼作用,只是皇帝覺得他上次與太子“相談甚歡,言行出衆,於太子甚有啓迪,朕心甚慰。復念高氏歷代文範傳家,今有此佳兒,朕意當賞。”——其實這番話或許應該這麼理解:太子見了高務實之後心情很好,父子見面的時候提了一嘴,皇帝聽了就很高興,大手一揮:賞!

於是高務實就此得了御製新書兩部,御貢徽墨兩匣,御貢端硯兩方,御貢湖筆兩支,御貢宣紙兩刀。

這波賞賜價值固然不低,但那倒不是關鍵,畢竟這些東西不可能拿出去賣掉,真正重要的是這賞賜符合雙方身份。

按照歷代習俗,皇帝對下的賞賜,也是看碟下菜的,譬如以高務實的出身而言,如果直接賞錢,那就不僅是落了下成,而且幾乎可以算是侮辱了。對於他這等官宦世家的讀書人,通常情況下幾乎只能賞書和筆墨紙硯這些雅物,倘若高務實年紀再大些,又或是已經金榜題名過了的話,倒是還可以賞些諸如名家墨寶、畫作之類,但因高務實年紀尚小,不賞賜書法畫作,便有不使其玩物喪志之意。

當然,一般而言,賞賜什麼東西這種事,皇帝自己可能並不會說得那麼細,畢竟在做這些事情上面,宮裡的宦官們都是專業人士,早已輕車熟路,除非有人刻意從中作梗,否則斷然不會出什麼岔子,所以這些倒也無需贅言。

對於陳矩這個人,高務實是有印象的——不是指上次接高拱。

高務實當初學生時代文科相對略好,頗愛看歷史類的書籍,甚至參加工作之後也沒放棄看書這一愛好,具體一點說,對明史也還算有些瞭解。陳矩這個人,高務實記得最清楚的一點是:他將來會成爲司禮監掌印太監並提督東廠。

這裡就有一點需要特別說明:有明一朝,司禮監掌印和提督東廠這兩個職務,是很少集中在同一個人手裡的,因爲司禮監代皇帝審批閣票,與內閣對柄機要,算是掌握着行政權力;而提督東廠等於掌握特務組織,算是掌握着獨立在三法司之外的監察權。

那麼很明顯,如果這兩個權力被同一人掌握,則皇帝就很有可能會被架空——即便不說架空,起碼很有可能被“隔絕內外”。因此,一般情況下提督東廠的都是司禮監秉筆太監——通常是排名第一位的秉筆太監——歷史上天啓朝的魏忠賢“九千歲”,就是首席秉筆兼任東廠提督。

而司禮監以外,內廷十二監裡還有一個緊要所在,名叫御馬監。御馬監掌印太監這個職務可不是西遊裡的弼馬溫可堪比擬的。這個職務最關鍵的是與兵部及督撫共執兵柄,實爲內廷之“樞府”——即“提督十二團營”【注:所謂十二團營,不同時期有不同叫法,嘉靖二十九年後,因營制變化,多簡稱京營】。另外,御馬監還要管理草場和皇莊、經營皇店,與戶部分理財政,爲明廷的“內管家”;明時兩度設置的西廠,也由御馬監來提督,由此與司禮監提督的東廠分庭抗禮。

當然,東廠的設置是慣例,西廠的設置是特例,因此司禮監掌印太監在內廷仍然處在“一把手”地位,御馬監掌印太監則只能屈居二把手了。

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051章 夜會第114章 新的時代第145章 原來如此(四更1W1)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146章 朕來救你第018章 香皂廠址(上)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046章 冰底潛流(上)第105章 京師大局第008章 翰林面面觀第019章 高黨的底蘊!第080章 布日哈圖的殺招第162章 二段擊第070章 欽使來也第176章 佈置南下決戰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168章 戰象VS大炮第025章 熬夜加班忙(4更破萬)第149章 不急第060章 變生肘腋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201章 黃芷汀到來第146章 朕來救你第143章 致謝?第001章 曠世恩典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050章 四方會談(中)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140章 雷霆之前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下)第139章 兩位侍郎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168章 蒲元毅的投名狀(二合一)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038章 園內收支(上)第056章 水中望月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014章 務實讀書(上)第074章 文華召對(上)第088章 協助辦案[第四更!]第085章 讓麻貴跟我走第159章 會元之爭(上)第4更第018章 誰是王法?第079章 無品閒官(下)第070章 西北望第145章 《取用疏》第106章 鄭王使者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四)第018章 甥舅論隱憂第091章 討價還價第120章 指點還是暗示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080章 務實之請(上)第032章 京師潛流(上)第232章 大司馬之請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026章 官升兩級第011章 大閱很難啊第143章 聖眷無雙[第4更]第096章 馮保倒臺(五)第4更!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076章 “驕傲的孔雀”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上)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128章 恩憲?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070章 逐保倒張(五)第146章 閣老相商(下)第034章 劉顯述冤(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四)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001章 曠世恩典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108章 隱情(中)第089章 一支穿雲箭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197章 高孟男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087章 回京嘍第067章 倒高風波(八)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083章 活佛的智慧第056章 漠南之戰(六)第171章 大汗,臣確有一計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030章 勇父悍子(下)第100章 忽悠第280章 驚喜連連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第011章 靠山吃山(下)第061章 謎底揭曉【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107章 罷了,皇帝宸斷吧第017章 利益捆綁
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051章 夜會第114章 新的時代第145章 原來如此(四更1W1)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146章 朕來救你第018章 香皂廠址(上)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046章 冰底潛流(上)第105章 京師大局第008章 翰林面面觀第019章 高黨的底蘊!第080章 布日哈圖的殺招第162章 二段擊第070章 欽使來也第176章 佈置南下決戰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168章 戰象VS大炮第025章 熬夜加班忙(4更破萬)第149章 不急第060章 變生肘腋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201章 黃芷汀到來第146章 朕來救你第143章 致謝?第001章 曠世恩典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050章 四方會談(中)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140章 雷霆之前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下)第139章 兩位侍郎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168章 蒲元毅的投名狀(二合一)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038章 園內收支(上)第056章 水中望月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014章 務實讀書(上)第074章 文華召對(上)第088章 協助辦案[第四更!]第085章 讓麻貴跟我走第159章 會元之爭(上)第4更第018章 誰是王法?第079章 無品閒官(下)第070章 西北望第145章 《取用疏》第106章 鄭王使者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四)第018章 甥舅論隱憂第091章 討價還價第120章 指點還是暗示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080章 務實之請(上)第032章 京師潛流(上)第232章 大司馬之請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026章 官升兩級第011章 大閱很難啊第143章 聖眷無雙[第4更]第096章 馮保倒臺(五)第4更!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076章 “驕傲的孔雀”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上)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128章 恩憲?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070章 逐保倒張(五)第146章 閣老相商(下)第034章 劉顯述冤(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四)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001章 曠世恩典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108章 隱情(中)第089章 一支穿雲箭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197章 高孟男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087章 回京嘍第067章 倒高風波(八)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083章 活佛的智慧第056章 漠南之戰(六)第171章 大汗,臣確有一計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030章 勇父悍子(下)第100章 忽悠第280章 驚喜連連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第011章 靠山吃山(下)第061章 謎底揭曉【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107章 罷了,皇帝宸斷吧第017章 利益捆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