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章 茶樓聽報(上)

京師的趙記茶樓是一家多年老店,已在京師開了三十餘年,歷經父子兩代,是整個宣武門附近生意最好的茶樓。趙記茶樓開在大時雍坊的正西,其南面是象房,北面是燕山左衛衙門和含飯寺,西北面是大理寺,西南是王恭廠,可謂位置極佳。

這一日,正是高務實正式回到京師的次日。

借住在王恭廠邊承恩寺的劉顯父子二人,這日用過早餐之後,便在寺中知客僧的介紹下來到趙記茶樓“聽報”。

所謂聽報,“聽”指的是茶客們聽茶博士念報,“報”指的是朝廷邸報。“聽報”是趙記茶樓在京城獨樹一幟的特色項目,其於嘉靖末年開始試行推出,名聲大振於海瑞上疏罵皇帝那次事件。

京城百姓,可能因爲生活於天子腳下,歷來喜歡議論朝政,甚至到了後世也是如此。

大明朝廷對於民間的各種議論似乎看得很開,無論其荒唐離奇到何種程度,只要沒有達到“蓄意煽動百姓、意圖謀反”這個層次,朝廷就都是完全放任自流的。

邸報古已有之,是古代的一種官報,屬於原始意義上的新聞傳播媒介,據說肇始於漢,濫觴於唐,發展於宋,繁榮於明清。

明代邸報以記錄時事新聞爲職志,是朝廷下達政令、發佈政情的主要載體,也是各方官員瞭解朝廷動向的重要渠道。通過邸報,不僅可以傳知朝政,溝通中央和地方的訊息,而且明廷可以藉此控制官方輿情的出版和傳佈。

大明的邸報,其編輯發行主要通過通政司、六科和提塘三個機構。

這其中,通政司是一個溝通內廷與外廷、皇帝與臣民的中央行政機構,主要掌管章疏、封駁之事。百官章奏除了極少部分由宦官和鴻臚寺官員代收外,絕大部分由通政司遞進。“凡六科每日接到各衙門題奏,逐一抄寫成冊,五日一送內閣,以備編纂“,書成之後,“俱經通政司轉行”。

六科爲吏、戶、禮、乓、刑、工六科的簡稱。六科各設給事中,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監督各部運行,略有些類似於後世各部委內部的紀檢部門,但因爲在理論上直屬於皇帝,因此權力更大。六科官員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每日到會極門領取御批章奏或諭誥,並由內閣發至六科,供各部門逐日抄錄編輯成冊,稱爲“六科綸音冊子“,供各部門參考,此物也就是邸報的藍本。

提塘官,是各省巡撫、總兵派往京師處理文書、抄發邸報的官員。他們從六科抄得文報後,經過篩選和複製,由驛站每五日派遣驛卒接力傳送到各督撫、布政司輪流傳看。然後由各府、州、縣派駐省城的官員僱用書吏“各取所需“,摘抄邸報有關內容,再經驛站傳遞至各級地方官府。

在邸報的傳抄、發佈過程中.京官每日派書吏到通政司抄傳,故他們能較早知曉天下政事;而地方官員則需藉助驛站,僱用驛卒將邸報送至各督撫、布政司、府、州、縣衙門。由於邸報是層層傳遞,加及驛站傳遞需要時日,故地方官員不能像京官那樣先睹爲快,收到邸報的時間也有先後。大抵距京城、省府近者,收到邸報的時間早,反之則晚,而如川陝、遼東、雲貴等偏遠之地,官員往往數月才能獲悉朝廷新政。

其實若在早些年,區區一座茶樓是拿不到朝廷邸報的,也就是因爲嘉靖末年,皇帝迷信道教,一心只想長生不死,放任嚴嵩父子胡作非爲,才導致朝廷很多制度都變得鬆鬆垮垮。

早年間,大明朝廷就認識到“邸報爲國事所關”,所以除了對邸報傳送時間有所限定外,對邸報的抄錄也有嚴格限定,“非奉旨邸報不許抄傳”。

尤其是成化以前,對邸報的傳抄控制還非常嚴格,後來則日漸鬆散,經過嘉靖末年一折騰,再到隆慶,雖然提了好幾次要“禁科抄之報”,但邸報的傳抄實際已經呈現出控制不住的局面了。甚至一度出現了“抄傳邸報,刻錄盛行”的情形,甚至有些訊息在見諸邸報前,已在報房傳播開來,“近閱邸報,則有未及進呈而播之報房者矣”、“近日都下邸報,有留中未下先已發鈔者”。

除此之外,一些有地位的文人名士也可隨意傳閱邸報,但與本書關係不大,這裡就不多舉例了。

劉顯父子在這舉目無親的京師之中,總得給自己找點事做,不能光呆在寺廟裡養膘,反正說到底,他們都要等高務實那邊落實了之後纔好決定行止,因此今日便聽了知客僧的推薦,來趙記茶樓聽報,畢竟多瞭解一下朝廷動態總是好的。

劉顯此人不比戚繼光,他們兩個其實都經常想方設法撈錢,但戚繼光撈錢之後全投進了軍伍之中,而劉顯雖然也往自己的軍伍之中投了不少錢,卻還記得給自己留了一小部分,所以對比戚繼光而言,他還算得上宦囊頗豐。

不算很缺錢的劉顯父子二人在趙記茶樓二樓點了個小雅間,等着聽茶博士讀邸報。原本若只是乾巴巴的讀,其實也沒什麼意思,但趙記茶樓想客人之所想,除了讀之外,還會稍加分析和點評,這就引得不少京中閒人趨之若鶩。

當然,肆意品評邸報可能出現一些麻煩,這就是茶樓所需要自行把控的了。好在隆慶皇帝是個仁厚之君,所以至少到目前爲止,趙記茶樓的東家還沒有被請去任何衙門喝茶的記錄,這和滿清時代“莫談國事”相比——嗯,也沒什麼好比的。

劉顯父子坐下沒多久,剛剛端起茶盞,還沒開始喝呢,就聽到大堂當中,如說書人一般坐在一張紅布長桌後頭的茶博士一拍驚堂木,大聲說道:“昨日邸報第一事:順天巡撫報呈內閣,言有前狼山總兵官劉顯,借高氏家丁數百,出剿百里峽羣盜,百里峽盜匪攝於天威,舉手投誠!”

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第027章 把汝裁爲三截第202章 西班牙並不無敵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290章 蒲州急報第086章 麻桿打狼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013章 高龍文之邀(3更破萬)第041章 議編衛隊(下)第248章 超級誤會第027章 皇上,您的事兒發了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173章 將計就計(中)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161章 殿試金榜(上)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135章 蟻穴第102章 一擲千金(上)第16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164章 艦隊接戰第041章 議編衛隊(下)第131章 急,不急第098章 貴州總兵(下)第037章 高珗獻策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第156章 馬氏昆仲能救第214章 你即吾鄉(4更破萬)第041章 議編衛隊(下)第054章 明修棧道(中)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275章 勃固會戰(上)第023章 真“萬曆時代”來臨第096章 馮保倒臺(四)第143章 聖眷無雙[第4更]第071章 火藥遭掠案第178章 此乃詐降也第082章 莫做寒號鳥第046章 冰底潛流(中)第166章 艦隊大勝!第070章 逐保倒張(四)第061章 挑唆居正(下)第068章 隆慶託孤(五)第078章 丹砂之瞳第070章 逐保倒張(九)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211章 目標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157章 人事調整(上)第185章 安南規劃!第125章 涉水強攻!第038章 不是爲了忽悠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七)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126章 俺答求封(四)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133章 毒毒毒毒毒第077章 龍文鞭影(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六)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214章 你即吾鄉(4更破萬)第056章 漠南之戰(一)第067章 倒高風波(一)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067章 茶樓聽報(上)第075章 追擊第120章 架子就是這麼大第242章 神兵天降鐵壁關第104章 高務實依賴症第023章 連中三元(下)第075章 各家子弟(下)第075章 臣要要官了第136章 爲西南千秋永固!第207章 女真頭號忠臣第081章 我的“浩然之氣”(4更破萬)第046章 冰底潛流(下)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159章 東昌堡的現狀第053章 最後一課(下)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030章 萬曆一式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216章 天賜之寶也第031章 永寧公主(3更破萬)第276章 奔襲東籲第142章 代號:捕蛇第179章 “刑天”行動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完)第006章 老將凋零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115章 封爵?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055章 缺朝第081章 務實授徒
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第027章 把汝裁爲三截第202章 西班牙並不無敵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290章 蒲州急報第086章 麻桿打狼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013章 高龍文之邀(3更破萬)第041章 議編衛隊(下)第248章 超級誤會第027章 皇上,您的事兒發了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173章 將計就計(中)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161章 殿試金榜(上)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135章 蟻穴第102章 一擲千金(上)第16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164章 艦隊接戰第041章 議編衛隊(下)第131章 急,不急第098章 貴州總兵(下)第037章 高珗獻策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第156章 馬氏昆仲能救第214章 你即吾鄉(4更破萬)第041章 議編衛隊(下)第054章 明修棧道(中)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275章 勃固會戰(上)第023章 真“萬曆時代”來臨第096章 馮保倒臺(四)第143章 聖眷無雙[第4更]第071章 火藥遭掠案第178章 此乃詐降也第082章 莫做寒號鳥第046章 冰底潛流(中)第166章 艦隊大勝!第070章 逐保倒張(四)第061章 挑唆居正(下)第068章 隆慶託孤(五)第078章 丹砂之瞳第070章 逐保倒張(九)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211章 目標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157章 人事調整(上)第185章 安南規劃!第125章 涉水強攻!第038章 不是爲了忽悠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七)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126章 俺答求封(四)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133章 毒毒毒毒毒第077章 龍文鞭影(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六)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214章 你即吾鄉(4更破萬)第056章 漠南之戰(一)第067章 倒高風波(一)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067章 茶樓聽報(上)第075章 追擊第120章 架子就是這麼大第242章 神兵天降鐵壁關第104章 高務實依賴症第023章 連中三元(下)第075章 各家子弟(下)第075章 臣要要官了第136章 爲西南千秋永固!第207章 女真頭號忠臣第081章 我的“浩然之氣”(4更破萬)第046章 冰底潛流(下)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159章 東昌堡的現狀第053章 最後一課(下)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030章 萬曆一式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216章 天賜之寶也第031章 永寧公主(3更破萬)第276章 奔襲東籲第142章 代號:捕蛇第179章 “刑天”行動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完)第006章 老將凋零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115章 封爵?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055章 缺朝第081章 務實授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