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

由於鄭洛不便出言反對,賈應元終究不能說服帶着密旨而來的高務實,只能憂心忡忡地去安排防務。

高務實知道鄭洛心裡其實也是擔心甚至反對的,便主動告訴他幾個消息,以安其心。

一是俺答死後,京華便以順義王去世爲由暫停了兩次小市和一次月市,現在張家口等互市地點附近有大批等待交易的蒙古人,他們都是急切盼望開市的,結果都成了大明手中的籌碼——因爲一旦蒙古高層拒絕大明的冊封人選,這些人不僅白跑一趟、白等月餘,而且還要面臨生路被斷的後果。

開市十年,有多少人已經離不開大明的“供貨”了?走慣了小路的人肯定能走得慣大路,但走慣了大路的人,可未必走得慣小路。

這就是高務實當年計劃中的“經濟控制”——這十年來土默特部加大了農耕投入,到處墾荒,又習慣於從大明獲得糧食布帛以及其他各種各樣的日常生活用品,眼下又恰好在春耕之前,所以一旦大明卡死糧食輸出和種子輸出,土默特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要餓肚子,而絕種又代表絕收,半年之內,就一定會出現大規模饑荒!

打仗?那只是沒有其他手段之下的最後手段,而高務實有的是手段!

後世紅朝發展起來之後,經常以“最大的市場”逼得某些人不能不低頭,而現在的大明對於土默特而言,不僅是他們畜牧產品的“最大市場”,還是他們生產生活用品的最大且幾乎唯一的供應商。

你不聽我的?打算餓死一半人嗎?你承擔得起這樣的後果嗎?

當然,這一切還有一個基本前提,那就是必須具備不怕對方掀桌子的實力。

通俗一點說,就是不怕對方的戰爭威脅。

爲什麼朱翊鈞在指派高務實爲冊封順義王全權欽使的同時,還下達了那麼一長串的備戰命令?因爲這就是在告訴對方:我要攤牌了,而且我不怕你掀桌子!

顯然,這些舉措都是高務實提醒朱翊鈞之後,他才依葫蘆畫瓢照辦的,否則此時的朱翊鈞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的執政經驗,卻肯定還不至於有這樣的周全的準備。

但備戰並不僅僅是給邊臣邊將們打個招呼就算完成的事,隨着朱翊鈞的備戰令下達,京華也隨之動了起來。

除了早就按下暫停鍵的互市,京華開平基地的大批軍火,包括隆慶二式火槍(庫存品)、萬曆一式火槍、四個型號的火炮,以及新近研發成功還沒有量產的“京華飛炮”(早期火箭炮,明朝本來就有類似產品,如神火飛鴉、震天雷炮、火龍出水,尤其這個火龍出水,甚至是個二級火箭)等,也在源源不斷地往北邊各鎮輸送。

當然,高務實還不至於大方到免費贈送,他只是提前運過去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京華商社作爲邊境貿易的壟斷型巨無霸,貿易量大到驚人,自然在各地都有足夠的倉庫。

高務實還告訴鄭洛,鑑於宣大山西和陝西三邊等地近年來少經大戰,皇上並沒有計劃給宣大等地多少進攻任務,只要謹守邊關不失,無論冊封事宜進展如何,都是大功。

鄭洛聽罷,果然安心了不少,心中盤算一番,霍然發現,這件事雖然一咋看有些異想天開,但根據雙方所處的形式,倒還真有很大的機會能成功。

而且高務實剛纔又跟他說了,皇帝並不要求他們出兵塞外、封狼居胥什麼的,只要守住邊關即是大功。

如果只是這樣,鄭洛覺得問題還是不大的。

因爲戰鬥力衰退這件事,並不單單是宣大山西三鎮會有,蒙古人自己也一樣會有。而且相應來說,大明的邊軍打仗本來就更擅長於守,也更多依賴於火器的威力,現在皇上要求他們依然保持守勢,這已經是揚長避短的決定了。

同時,宣大邊軍這十年來雖然缺乏實戰鍛鍊,可是也不是所有方面都處於下降狀態,至少火器的配備就明顯進步了——光以京華所提供的隆慶二式火槍舉例,在這十年裡分配到宣大三鎮的一共就有四萬來支,尤其是宣府和大同,各有大概一萬五千支。

按照京華方面提供的使用說明來說,只要排成密集隊型輪番射擊,火力之強,應該遠超前代!這一點鄭洛覺得有些道理,因爲這個戰法有點像大明當年的“三段擊”。

當然,京華方面隨槍械提供的那個什麼“空心方陣”,鄭洛覺得就有點不靠譜了——他們居然說這個陣勢可以破騎兵!這麼傻兮兮的四方陣怎麼就能破騎兵了啊?

不過,反正大明文官吹的牛多了去了,高務實又是自己派系的未來領袖,鄭洛倒也不會耿直到去點破,他就只把這個“空心方陣”當成是高務實忽悠皇帝的說法了。

高務實只說宣大山西等地防守即可,但鄭洛已經明白過來,主動保持進攻態勢的,看來又是薊遼方面。不過,這不關他的事,薊遼打得再差,他也不會跟着倒黴;薊遼打得再好,也不會有他什麼功勞,與其關心薊遼的樑夢龍和戚繼光、李成樑,他還不如老老實實加強防衛。

現在,他已經不擔心自己了,反而有點擔心高務實這個出塞北上的冊封順義王全權欽使的安全,不禁關心了幾句,尤其是問高務實身邊的隨行兵馬會不會太少。

高務實笑道:“不少了,五千大軍出塞,規模已經夠大,如果再多的話,土默特就要人人自危了,甚至說不定連把漢那吉和鍾金哈屯都要生出誤會來,那可反而不美。”

鄭洛聞絃歌而知雅意,一下子就明白過來,如果高務實帶去的兵力再多一些,恐怕把漢那吉和鍾金哈屯就要擔心他“反客爲主”了。

尤其是,這兩位的聯合現在還在紙面上,高務實隨時有可能反悔,到時候他帶的兵力過於充足的話,就有可能選擇其中一派扶植,而吞併另一派。

至於爲什麼這樣做,那自然是打算立一個傀儡了——這在高務實手中實力足夠強大的情況下,那絕對是有可能發生的。就算把漢那吉和鍾金哈屯都是大明的恭順之臣,恐怕也還不會到這個程度,那不是恭順的問題了,那是蠢。

宣府到大同只有三百多里路,麻貴帶領麾下最精銳的“達兵”騎軍一千人,從接令到抵達只花了三天時間,讓高務實深感欣慰,覺得這總算可以說不負精銳之名。

此事宜早不宜遲,尤其是需要與把漢那吉、鍾金哈屯和恰臺吉等土默特實力派進行深入磋商,更是越早越好,遲了的話,辛愛方面也就有更多的時間準備和串聯。

因此,僅僅第二日,高務實與麻貴一行便直接拔營北上了。

單從地形上來看,從大同直奔歸化城,最好的出關地點是殺胡口,不過殺胡口這個名字不太符合高務實此次北上的政治意圖,所以他稍微改道,從寧虜堡出關,一路往西北方向進發。

蒙古方面當然不會對一支高達五千人的明軍騎兵視而不見,但這支明軍的旗幟讓他們有些拿不定主意——除了中軍打着大明欽差使臣的代天出使龍旗之外,周圍的軍隊全部高舉京華騎丁的“雙劍護書”旗和京華商社的“書中黃金屋”旗。

這兩面大旗,土默特的蒙古人再熟悉不過了,根據大汗的金箭令,打着這兩面旗幟的商隊可以在整個土默特控制下的任意地區自由行走——從永謝布到青海,哪裡都能去。

所以……現在該怎麼辦?

第一個跟高務實接觸上的土默特貴族,是青把都,全稱應該是青把都兒臺吉。

這是位熟人,當初曾經代表俺答來和高務實商談放回把漢那吉的事,然後被高務實忽悠得不輕,以爲土默特當初那些年的災害都是因爲跟大明打仗鬧的,後來居然跟把漢那吉一樣,成了典型的親明派。

當然,他和把漢那吉的親明不同,把漢那吉是真的喜歡大明的漢人文化,而他是害怕跟大明打仗會引起神靈震怒而降災。

歷史上的青把都,是蒙古右翼永謝布萬戶喀喇沁部領主。又稱昆都侖歹成臺吉,簡稱青把都。孛兒只斤氏,巴爾斯博羅特濟農之孫,昆都力哈的次子。駐牧於張家口至獨石口以北塞外地區。

隆慶五年,明蒙達成封貢協議之後,受明封爲指揮同知。隆慶六年,其父卒,遂控制喀喇沁部,擁部衆數萬(部落全部男丁數)。萬曆元年,升金吾將軍。以其女嫁給朵顏衛首領長昂,結爲姻親,與大明通貢互市不絕,能節制其弟哈不慎、滿五索、滿五大與大明維持和平往來,故爲明朝倚重。

不過原歷史上,他也有時與明軍發生衝突,曾聯合察哈爾部襲擊明邊。其屬衆多娶漢地婦女,在近塞地區修築房舍(板升)安置眷屬。與內喀爾喀巴林部首領速把亥不和,萬曆十一年的時候,甚至打算謀殺速把亥,不過未遂。

這一世因爲高務實的忽悠,他倒是沒有出現聯合察哈爾進攻明邊,但其他情況與原歷史類似。

“類似”的意思就是,他以土默特部臺吉的身份,除了本部之外,還掌握着一部分永謝布西遷青海後留下的人馬。理論上來講,他的頂頭上司是辛愛。

然而,現在的青把都是把漢那吉一夥的。

他雖然名義上是把漢那吉的長輩,但跟把漢那吉年紀相差不大,關係一直很好,這一世又同把漢那吉一起成爲親明派,因此在高務實聯繫把漢那吉之後,把漢那吉就想盡辦法在拉攏他。

從他此刻出現在高務實面前這個情況來看,他應該是被把漢那吉說動了。

果然,青把都雖然帶着三千多騎兵前來,卻把大軍留在後面,自己僅帶了百餘騎上前求見高務實,說要來拜見欽差。

高務實痛快地接見了他,在代表皇帝接受他的拜禮之後,便大笑着將青把都扶了起來,彷彿面對多年舊友一般拉着他的手道:“青把都兄弟,這些年來可好?我可是特意跟曹淦說過,每次商隊前來都要爲你準備最好的美酒,你都收到了吧?”

青把都一聽這事,一張圓盤子臉笑得那叫一個春光燦爛,連連道:“收到了收到了,高公子的厚禮,青把都一直記在心上,沒有一刻忘記過!這不,一聽大成臺吉說你要來蒙古,我二話不說帶着身邊的人馬就先趕過來迎接了。”

高務實大笑,依然抓着他的手臂,一副親密無間地模樣,說道:“大成臺吉有沒有跟你說過我此行是來做什麼的?”

青把都面色微微一變,左右看了一眼,欲言又止。高務實笑道:“無妨,這都是我身邊的親信和家丁,青把都兄弟有話只管直言。”

青把都鬆了口氣,但還是下意識稍稍壓低了一點聲音,道:“大體上我已經知道了,不過我還知道一件事,很重要很重要,一定要親自告訴你,所以才連部衆都來不及召集就趕來見你了。”

高務實面色一肅,道:“何事?”

青把都一臉的鄭重,壓低了聲音道:“辛愛黃臺吉的使者前日從我的領地經過,去見恰臺吉了。”

高務實微微皺眉,點了點頭,問道:“有一件事我一直沒有明確的認知,希望青把都兄弟幫我介紹一下。”

青把都點頭道:“我們是好朋友,你有什麼想知道的,儘管問我,只要是我知道的,都可以告訴你。”

“好,多謝。”高務實皺着眉頭問道:“我想知道恰臺吉爲何對大汗——我是說俺答汗——那般忠誠。另外,我還想知道,恰臺吉自己的本部並不算強大,卻爲何能夠影響那麼多的部落,請青把都兄弟爲我介紹一番。”

青把都一聽,釋然道:“原來你想問這個,這倒是我知道的,不過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要不……”

高務實哈哈一笑,道:“來,青把都兄弟,來我營中細說——我營中可是有御賜的美酒,只是平日裡我一個人獨飲卻沒什麼意思,今日正好,能與青把都兄弟這樣的當世英雄對飲,這纔是人生樂事啊。”

青把都大喜過望,一是喜美酒在望,二是喜高務實稱他爲英雄,當下連忙跟着高務實進了大營。

----------

感謝書友“單騎照碧心”的月票支持,謝謝!也順便求下訂閱和各種票票~

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109章 喜與憂第143章 致謝?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045章 務實御下(上)第131章 急,不急第190章 京華十六條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十)第025章 熬夜加班忙(4更破萬)第012章 劃分檔次(下)第071章 黃芷汀的大度第019章 開港前提第130章 立威第212章 誤解第108章 隱情(中)第284章 設計第019章 高黨的底蘊!第226章 朱翊鈞的花樣賜婚第122章 蒙疆風雲(九)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106章 鄭王使者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088章 切盡二子之決斷第083章 馮保心思第080章 務實之請(下)第096章 馮保倒臺(二)第136章 兵來將擋第019章 你敢對咱家無禮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071章 黃芷汀的大度第105章 各有所求(上)第071章 火藥遭掠案第059章 絕代雙嬌(中)第084章 新任廠督[第4更!]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148章 一個好機會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第263章 密議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081章 高宮保的信第160章 給升龍報捷!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120章 初戰告捷(下)第109章 喜與憂第157章 鄭鬆的決斷(4更破萬)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上)第158章 庚辰春闈(二)第131章 御前閣議(上)第132章 遇刺!第116章 推辭第098章 貴州總兵(下)第043章 誰是奸商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032章 連降三級第132章 萬夫莫當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193章 要打得先問錢(4更破萬)第117章 銷售火爆(上)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第095章 國色天香(下)第043章 繞開祖制第053章 善後安排(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268章 揭謎(上)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154章 將至第053章 善後安排(上)第025章 河運海運(下)第082章 暗箭就位第046章 商政相連(下)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038章 園內收支(上)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027章 鉅富之家(下)第201章 黃芷汀到來第053章 善後安排(上)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049章 鍾金哈屯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一)第023章 意氣高於百尺樓第225章 三策(下)
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109章 喜與憂第143章 致謝?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045章 務實御下(上)第131章 急,不急第190章 京華十六條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十)第025章 熬夜加班忙(4更破萬)第012章 劃分檔次(下)第071章 黃芷汀的大度第019章 開港前提第130章 立威第212章 誤解第108章 隱情(中)第284章 設計第019章 高黨的底蘊!第226章 朱翊鈞的花樣賜婚第122章 蒙疆風雲(九)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106章 鄭王使者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088章 切盡二子之決斷第083章 馮保心思第080章 務實之請(下)第096章 馮保倒臺(二)第136章 兵來將擋第019章 你敢對咱家無禮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071章 黃芷汀的大度第105章 各有所求(上)第071章 火藥遭掠案第059章 絕代雙嬌(中)第084章 新任廠督[第4更!]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148章 一個好機會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第263章 密議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081章 高宮保的信第160章 給升龍報捷!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120章 初戰告捷(下)第109章 喜與憂第157章 鄭鬆的決斷(4更破萬)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上)第158章 庚辰春闈(二)第131章 御前閣議(上)第132章 遇刺!第116章 推辭第098章 貴州總兵(下)第043章 誰是奸商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032章 連降三級第132章 萬夫莫當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193章 要打得先問錢(4更破萬)第117章 銷售火爆(上)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第095章 國色天香(下)第043章 繞開祖制第053章 善後安排(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268章 揭謎(上)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154章 將至第053章 善後安排(上)第025章 河運海運(下)第082章 暗箭就位第046章 商政相連(下)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038章 園內收支(上)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027章 鉅富之家(下)第201章 黃芷汀到來第053章 善後安排(上)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049章 鍾金哈屯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一)第023章 意氣高於百尺樓第225章 三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