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算計

胡川老實了,不得不老實,面對知府大人,他要是繼續狂妄,恐怕就不用端飯碗了,雖說巡檢司巡檢的官職,剛剛入流,實在是微不足道,但有總比沒有好。何況河南府一帶,特別是陝州一帶,飽受流寇侵襲,能夠披着這樣一張做事情方便很多的。

知府大人提出來的問題,他開始老老實實回到,身爲巡檢司巡檢,從九品的官員,胡川不可能知道太多的內幕。

胡川的回答,令蘇天成和渠清澤都感覺到了吃驚。

巡檢司收取進城費用,目的竟然是爲江寧營剿匪的開支。

江寧營到達河南府之前,陝州也巡檢司也收取費用,只不過沒有這樣厲害,能夠收到的就收了,收不到就算了,名目依舊是剿滅流寇需要的開支,從正月初十開始,按照州衙的要求,所有進城的農民,必須要收取費用,特別是正月,進城的農民,大都是想着賣些東西,要求嚴格了,是能夠收到錢的。

至於說收到的錢,巡檢司留下五分之一,補貼平日的費用,餘下的悉數交到了州衙府庫。

當然,州衙也沒有派人監督,每天收到多少銅錢和碎銀子,根本就沒有過問。

聽見胡川這樣的解釋,蘇天成感覺到匪夷所思。

朝廷都沒有負擔江寧營的開銷,難道河南府所轄的州縣,會負責江寧營的開銷,依靠着貧苦農民擠出來的幾文錢,能夠解決江寧營龐大的開銷,這豈不是笑話了。

很快,蘇天成就感覺到了問題。江寧營到河南府的時間不長,正月初六才進入軍營,陝州從正月初十突然改口,說是爲江寧營徵收費用,就算是拍馬屁。這速度也太快了一些,府衙根本沒有安排這等事情,下面就主動做了,哪裡有那麼好的事情。

最大的問題是,陝州巡檢司每日裡收取的費用,沒有人監督。沒有人過問,具體收了多少,應該上交多少,完全是糊塗賬,自己剛剛也經歷到了,被訛詐一兩銀子。這樣的銀子,不可能歸入收取到的進城費用裡面的。

蘇天成正月初六到河南府上任,並未見一州十三縣的知州和知縣,沒有佈置什麼具體的工作,重點還是在考慮河南府面臨的現實情況,以及如何改進的問題,而且一州十三縣的知州和知縣。都沒有到府衙來拜訪自己。

蘇天成感覺到了一種不尋常的味道。

陝州知州李子雄很快趕到了巡檢司。

李子雄四十多歲,長着一縷山羊鬍子,麪皮白淨,顯得很是富態。

看見李子雄這幅模樣,蘇天成不是很舒服,想到城外的那些老百姓,面帶菜色,衣着褸襤,再看看這位李子雄,白白胖胖。保養的很是不錯,兩者比對,反差太大了。

李子雄的臉上,帶着恭謙的笑容,一再說自己不知情。來遲了。

蘇天成還沒有說到巡檢司的事情,李子雄就開口了,要求胡川嚴格越是手下,不能夠胡來,同時對王大治看押的軍官,提出了嚴懲的措施。

蘇天成習慣性的眨了眨眼睛,自己還沒有說到這件事情,李子雄是怎麼知道的,消息泄露怎麼如此之快,難道李子雄未卜先知。

初次見面,蘇天成不好發脾氣,巡檢司出現的問題,你不能夠直接怪到知州的頭上去,人家管着的事情太多,不一定能夠操心到這一塊。

前往州衙的路上,蘇天成內心的疑點越來越多了。

蘇天成沒有坐轎子,步行到衙門。

一路上走馬觀花,大致看了看州城的面貌。

州城的情況,勉強算是可以,肯定是比不上洛陽城的,但大街上行人的神色,令人有些不舒服,看上去大都是漠然的,似乎對生活沒有多少的追求了。

進入了州衙,同知、判官、吏目等官員,都在等候。

這等的情形,顯然是早做好準備了。

李子雄稟報陝州情況之時,蘇天成走神了。

自己出來微服私訪,知道消息的,也就是通判譚長洛,洛陽距離陝州,接近三百里地,正月十七的下午,自己告訴了譚長洛要下來看看,但沒有說具體的地方,也沒有說走哪條線路,正月十八一大早就出發了,僅僅一天的時間,譚長洛沒有那麼大的本事,能夠通知到一州十三縣,也就是說,自己到陝州來的消息,應該是剛剛泄露出去的,也就是在巡檢司的時候,泄露出去了消息。

還有一點說不通的是,自己到陝州來的消息,若是真的泄露出去了,陝州巡檢司的表現,也顯得過於愚鈍了,屬於找死的行爲。

思來想去,他排除了泄露消息的想法。

接下來就是李子雄如此充裕的準備了,這裡面有好壞兩個方面的分析,好的方面,李子雄做事情干脆利落,很好的掌控了陝州,得知知府大人到來的消息,迅速做好了準備。壞的方面,那就是李子雄有些做賊心虛的味道,時時刻刻關注上司的動態,害怕自己的惡性暴露出去了。

經歷了巡檢司的事情,蘇天成當然是朝着壞的方面考慮了。

他不會隨意做出來判斷,關鍵是李子雄自己的表現,出現了問題。

在巡檢司的時候,李子雄沒有等到他開口,就說嚴懲那個胡作非爲的小軍官,甚至沒有問是什麼事情,直接將人押進大牢裡面了,如此的着急幹什麼,至少需要開口問問,既然想着討好上司,問問情況之後,接着處理,豈不是更好。

再說了,巡檢司收錢的事情,有着很多說不清楚的東西,這些東西,肯定不能夠忽略,必須要弄清楚原因。陝州距離洛陽,距離是很遠的,本來就是相對貧瘠的地方,朝廷給予了不少的恩賜了,如此貧窮的地方,還想着名目,加重百姓的負擔,會不會因爲官府的橫徵暴斂,致使老百姓活不下去了。

午時,到了吃飯的時間了。

蘇天成堅持,安排在寅賓館吃飯,不要到酒樓去了。

李子雄沒有堅持,帶着衆人,來到了寅賓館。

寅賓館既可以吃飯,也可以住宿,條件比之官驛,要好一些,官驛一般都沒有在縣衙或者是州衙,寅賓館卻在衙門裡面。

還沒有等到李子雄開口,蘇天成再次提出來,住宿就安排在官驛,不要安排在寅賓館了。

上面來的官員,不大喜歡住在寅賓館,這也很正常,寅賓館畢竟在衙門裡面,所有的活動,都有些不自由,官員下來視察,總是要擺出來姿態,要接近百姓,若是住在衙門裡面了,算是與外界失去聯繫了。

吃飯的時候,蘇天成僅僅喝了一杯酒,藉口疲勞,不再喝酒。

這頓飯,很快吃完了。

蘇天成沒有興趣繼續道州衙去了,看看眼前的情況,自己不要想着知道什麼真實的情況了,前後左右都有人陪着,稟報的情況,肯定是一派大好的。

他暗自慶幸,幸好蘇客柳敬亭提前走了,去了解情況了,要不然所有人都到衙門來了,怎麼可能摸到情況。、

蘇客柳敬亭兩人,各有各的優點,蘇俊靈活,因爲是家生子出身,身上帶着百姓的氣息,柳敬亭一直都生活在社會的底層,熟悉底層的情況,通過交談,能夠分析判斷出來諸多的情況,有了兩人下去了解情況,蘇天成也不需要親自去看了。

李子雄陪着蘇天成等人,直接來到了官驛。

安排妥當之後,蘇天成叫李子雄回衙門去,有什麼事情,自然是要通知的。

李子雄離開的時候,渠清澤去送了。

很快,渠清澤回來了,進入了蘇天成的房間裡面。

“大人,官驛外面,有巡檢司的軍士,在附近巡邏。”

蘇天成的臉上,露出了冷笑的神情。

“不知道是想着保護我,還是監視我啊,初來乍到,就發現了巡檢司的問題,要是繼續這樣下去,還不知道發現多少的問題,情急之下,就讓人守住官驛,尋常人等,都是無法進來的,好一個李子雄,有些意思啊。”

“大人,蘇客柳敬亭都出去了,想來沒有多大問題的。”

“嗯,老渠,今日遇見的事情,你是怎麼看的啊。”

“早就知道大人會這麼問了,我已經考慮過了,這裡面有些不正常,從老百姓手裡收錢,藉此來維持江寧營的開銷,這樣的說法太離譜了,江寧營不是地方民團,開支本應該是朝廷直接負責的,朝廷沒有撥付軍餉,河南府的官吏,應該是不知道的,就算是地方上補貼江寧營的開銷,給予一些銀兩,那也是需要仔細商議,稟報朝廷之後,方可進行的,陝州如此的做法,實在令人費解。”

“你說說,會不會河南府所轄的州縣,都存在這樣的情況。”

“說不準,若是都存在這樣的情況,那就有猩怕了。”

“老渠,你說的很多啊,看來我的要求沒有錯,你迅速通知暗線,摸清楚河南府所轄州縣的情況,迅速稟報,這件事情不能夠拖延了,越快越好,否則我們陷入到漩渦中間,被人家暗算了,還摸頭不知腦啊。”

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1106章 自作孽(2)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492章 宿命論(1)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885章 對決(7)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504章 平衡術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1012章 誤判?(1)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181章 幕僚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159章 剿匪(1)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58章 後續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421章 佈置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317章 大比武(2)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204章 敵情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728章 江湖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1106章 自作孽(2)第822章 準備(1)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490章 近憂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844章 慘敗(2)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1273章 驚奇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184章 行動(1)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704章 隱患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211章 江寧營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108章 恩榮宴第405章 募捐(1)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882章 對決(4)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321章 聖旨下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1239章 鉅變第1141章 如何的抓住機會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509章 刺激(1)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696章 官員問題
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1106章 自作孽(2)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492章 宿命論(1)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885章 對決(7)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504章 平衡術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1012章 誤判?(1)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181章 幕僚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159章 剿匪(1)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58章 後續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421章 佈置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317章 大比武(2)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204章 敵情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728章 江湖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1106章 自作孽(2)第822章 準備(1)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490章 近憂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844章 慘敗(2)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1273章 驚奇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184章 行動(1)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704章 隱患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211章 江寧營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108章 恩榮宴第405章 募捐(1)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882章 對決(4)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321章 聖旨下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1239章 鉅變第1141章 如何的抓住機會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509章 刺激(1)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696章 官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