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調整軍官

斬殺軍官,目的是爲了能夠提升邊軍的戰鬥力,殺人絕不是目的,軍官對於軍隊的重要性來說,是無法替代的,一將無能,累死三軍,馬上要離開遼東的蘇天成,重點的目光,還是對準邊軍軍官的。

遼東的穩定是不能夠動搖的前提,一切的調整和部署,都要圍繞這個目的展開,可蘇天成面臨的實際情況,也是有些棘手的。

雖然裁撤了大量的邊軍,絕大部分的軍屯戶,都直接離開軍隊了,但邊軍之中,衆多的軍官依舊是存在的,軍官多了可不是什麼好事情,浪費軍餉不說,還會影響到邊軍的戰鬥力,特別是以前駐守山海關的邊軍,估計吳三桂是爲了能夠籠絡住軍隊,配備足了軍官,基本沒有什麼空額,這在大明軍隊中間,是非常少見的情況,就算是江寧營,也沒有按照明軍軍官配置的要求,來安排那麼多的軍官,江寧營注重的基層軍官的配置,對於總旗和小旗這類的軍官,是非常看重的,但對於衛指揮使機關這一類型的高級軍官,反而不要求配備完全,一個衛指揮使機關,有着不少的指揮同知、指揮僉事等等軍官,這些軍官的配置,追求能幹高效的原則,而且地位越高,軍餉越多,消耗的銀子也是越多的。

裁撤邊軍之後,空餘下來大量的軍官,他們無所事事,手下幾乎沒有什麼軍士了,祖大壽、吳三桂、祖大弼、祖大樂等人,對於這樣的情況。也是無可奈何的,他們不可能自己動手來裁撤軍官。只能夠是這樣放着,加之督師府也沒有提出來要求,只是在臘月的時候,督師府斬殺了三十餘名軍官,對這些軍官,形成了巨大的震撼。

離開遼東之前,蘇天成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他思考了很長的時間。都沒有找到很好的解決辦法,裁撤了十幾萬的邊軍,牽涉到的軍官,好幾千了,這是一支龐大的隊伍,而且這裡面很多的軍官,都是出身軍官世家的。

這個任務。落實到了渠清澤的頭上。

一段時間過去,渠清澤急的頭髮都要白了,也想不到好的辦法。

進入廂房的時候,渠清澤聳拉着腦袋。

“大人,邊軍軍官的事情,下官實在想不到好的辦法。一共有八千多人,不知道該怎麼安置啊,下官調查過了,這些軍官中間,能征善戰的。只有少部分,大部分都是沒有多少戰鬥力的。想要安排他們,可能性是沒有的,那些能征善戰的軍官,名單下官都統計了。”

“這些人有多少?”

“一千一百人左右,餘下還有七千的軍官,如此龐大的數目,實在不好安排啊。”

“這一千一百人,我待到登州去,餘下的軍官,按照你最初的想法,準備如何的處置。”

“下官最初的想法,就是解甲歸田,和被裁撤的邊軍一樣,可惜這樣的辦法,不知道是不是可行,也不知道會形成多大的影響啊,要是沒有充足的把握,是不敢動手的。”

蘇天成點點頭,時間很是緊迫,必須要做出來選擇了。

他最初的想法,同樣是讓這些軍官解甲歸田,這些軍官,文化水平不高,進入官府更是不可能,但總是這樣放着,肯定也是不行的,能夠給這些軍官一部分的銀兩,讓他們全部都解甲歸田,是最好的辦法,但這樣的做法,直接在遼東做是不行的,如此衆多的軍官,要是出現什麼騷動了,恐怕會鬧出事情來,也是難以應付的。

“老渠,你認爲,讓這些軍官,單獨成爲一支軍隊,派駐到大同去,怎麼樣啊。”

渠清澤連連搖頭。

“大人,下官說實話,這些軍官,本事沒有什麼,架子倒是不小的,自視甚高,這樣的人,到什麼地方,都是令人頭疼的,放到大同去了,張鳳翼大人肯定是要頭疼了,要是換做下官,就想着讓他們解甲歸田。”

“這個辦法,我也想過,但還是有些問題啊,貿然裁撤這麼多的軍官,恐怕會引發轟動,還是需要慎重的,督師府裁撤了那麼多的軍士,朝廷裡面,已經有不少的議論了,恐怕今年的軍餉,會削減下來的,當時也想着,連同這些軍官,一併裁撤下去,可惜這一步沒有做到,現在來處理,難度大了很多啊。”

“大人,下官以爲,沒有多大的問題,要求他們直接解甲歸田,不算是什麼大的問題,再說了,年前殺掉了一批作惡多端的軍官,引發的震撼是很大的,藉着這個機會,裁撤軍官,他們也是不敢多說的。”

蘇天成搖了搖頭。

“老渠,不能夠僅僅看到有利的一面,還有不利的一面,我們裁撤了那麼多的邊軍,引發的震動不小了,這次斬殺了作惡多端的軍官,同樣是一種震懾,做事情需要伸弛有度,一味的採取高壓的政策,肯定是會引發一些怨氣的,這種怨氣是很致命的,弄得不好,就會形成怒火,起到很大的破壞作用了。”

“這些軍官,在遼東還是有些影響的,不管怎麼說,他們長期駐守在遼東,以前手下還是有些軍士的,這種影響,不是短時間能夠消除的,若是我們不能夠順利的予以疏導,採取強硬的措施嗎,不合適啊。”

渠清澤不說話了,朝廷裡面的情況,他也是知道一些的,若是遼東引發了大規模的波動,正好給朝廷裡面口實,說不定朝廷會迅速做出來反應的,派人到遼東來也是有可能的。

廂房裡面有些沉默了。

過了好一會,蘇天成終於開口了。

“我看還是按照我的想法,這些軍官,悉數派到榆林去,加入榆林營,讓盧象升大人來訓練這些軍官,若是他們能夠經過嚴酷的訓練,今後慢慢的補充到軍官隊伍之中去,若是不能夠經過嚴酷的訓練,那就只好被淘汰了。”

“好的,大人決定了,下官馬上就去辦理,這些軍官目前也是人心惶惶的,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的安排,下官這就和盧象升大人聯繫。”

“聯繫的事情,還是我來直接辦理,我給盧象升大人寫信,專門說明情況,請求他嚴格訓練這些軍官,有一點你要記住,這些軍官,不能夠留在遼東,必須全部離開遼東,一個都不能夠留下來,全部到榆林去。”

“大人需要留下的軍官,暫時安排到什麼地方啊。”

“全部進入江寧營軍營。”

渠清澤離開之後,蘇天成陷入了沉思之中。

軍官的事情解決了,剩下就是祖大壽、祖大弼、祖大樂和吳三桂的問題了,這幾個人是關鍵,一段時間的接觸下來,蘇天成感覺到了,軍官中間的很多問題,還是出在這幾個人的身上,祖大壽的認識有些粗狂,對於軍官中間的一些細節方面的問題,不是很注意,這就造成了軍紀不是很好的問題,而且在祖大壽的內心裡面,對於這些事情,沒有清醒的認識,這樣最終對於增強邊軍的戰鬥力來說,是肯定有大障礙的,至於說祖大弼,性格沉穩,但不是軍隊中間的主官,在祖大壽的領導之下,很少關注這些方面問題,祖大樂的性格直爽,一般不注意軍官的建設。

問題最大的還是吳三桂,吳三桂的心思深沉,做事情有板有眼,一直都是致力於軍隊的建設,重點在於培植自身的勢力,而且在軍中有着很多的心腹,這是不容忽視的事情,蘇天成來到了遼東,整頓邊軍,其實就是最大限度的削弱了吳三桂的力量。

如何的處理這幾個人的事情,蘇天成需要思考的,全部都留在遼東,肯定是不行的,特別是吳三桂,但若是想着將吳三桂帶到登州和萊州去,這也需要極大的勇氣,依靠着歷史上的知識,蘇天成知道,吳三桂是反覆無常的小人,這樣的人留在身邊,如果沒有強大的掌控能力,那就等於在身邊放了一顆定時炸彈。

可蘇天成又不得不考慮,將吳三桂放在遼東,問題恐怕是更大的,裁撤了那麼多的邊軍,吳三桂表面上沒有透露出來什麼態度和不滿,不像祖大壽一樣,還說出來內心的不滿和擔憂,吳三桂的想法,都是在內心裡面,恐怕在機會成熟的時候,就會顯露出來的。

遼東堅決不能夠出現波動,這樣的情況下,蘇天成必須要想辦法,讓吳三桂離開遼東,或者到大同,或者到榆林,或者到登州,相比較之下,讓吳三桂到登州,是最好的選擇。

如此的情況下,吳三桂和邊軍的聯繫,基本被割斷了。

蘇天成是薊遼督師,對於下去的總兵官,有着調配的權力,一旦做出來決定,只要呈報朝廷就可以了。

應該說,這件事情,蘇天成已經思考了一段時間了,因爲邊軍軍官的問題,蘇天成不得不迅速做出來決定,帶着吳三桂離開遼東,直接到登州去,讓吳三桂直接進入水師,同樣擔任總兵官,不管吳三桂如何的厲害,在他的面前,是無法做出來多少小動作的。

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669章 心結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703章 遠見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127章 密旨第847章 慘敗(5)第57章 下狠手(2)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127章 密旨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210章 廷議第71章 鹿鳴宴第158章 籌謀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106章 禮儀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29章 從容應對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268章 敵情第483章 抉擇第51章 遊歷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239章 故人來(1)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384章 說情團第1118章 硬骨頭(3)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653章 預判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448章 誓師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809章 前兆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703章 遠見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884章 對決(6)第247章 協調會(1)第23章 些須情況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78章 重要情報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65章 現實第809章 前兆第70章 發榜(2)第844章 慘敗(2)
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669章 心結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703章 遠見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127章 密旨第847章 慘敗(5)第57章 下狠手(2)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127章 密旨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210章 廷議第71章 鹿鳴宴第158章 籌謀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106章 禮儀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29章 從容應對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268章 敵情第483章 抉擇第51章 遊歷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239章 故人來(1)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384章 說情團第1118章 硬骨頭(3)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653章 預判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448章 誓師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809章 前兆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703章 遠見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884章 對決(6)第247章 協調會(1)第23章 些須情況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78章 重要情報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65章 現實第809章 前兆第70章 發榜(2)第844章 慘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