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5節 地圖開疆

這是一次壓倒性的戰鬥,相對於老毛子,明軍火力無與倫比,打得老毛子抱頭鼠竄,頭也不回地跑開了。

“我們勝利了?”官兵們面面相覷。

長官巴圖魯淡定地道:“是的,我們勝利了!”

他就算不清楚遠處巴爾古津城的情況,看老毛子參戰的人數也知道是怎麼一個回事。

他們絕對不可能人口過千!

事實上,老毛子向東方的進軍簡直是天上掉餡餅的,參加的人數都不到一萬人,卻從歐洲一直衝到了太平洋。

現在,遇到明軍也不多,可是老毛子更少。

死掉這麼多人,又跑掉那麼多,城裡還有多少人可想而知。

派了三百騎兵去“禮送”逃跑的老毛子出境,巴圖魯率五百人往巴爾古津城前進。

涉水到岸,沒有遇到什麼麻煩,無人阻擊城門是大開的!

先派了一些人手上城,城牆上空無一人,再進城內,一片靜悄悄,只是散發出一陣陣的臭味。

城裡的老毛子全走光了,在開戰前,他們已經把婦孺轉移,想跟明軍幹一架,好好打一場。

現在逃跑是乾手淨腳地把這座城鎮讓給了明軍,很好!

……

“我們現在佔領了北海,把這片土地納入了我們大明的版圖,現在,我宣佈,大明北海承宣布政使司正式成立!”就在伊爾庫茨克城舊址外的空地上,當着數千官兵和三位記者的面前,新上任的大明北海右布政使包爾康大言不慚地道。

勒石記錄,石碑上寫有“新伊城0公里”,即大明北海承宣布政使司從此開始。

兩中華即大明與東南國,其行政區劃是不同的,明朝時承宣佈政使的轄區是國家一級行政區,簡稱“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不稱“行省”,而東南國的國家一級行政區則稱“省”。

布政使司設左、右承宣佈政使各一人,即一級行政區最高行政長官。而一省之刑名、軍事則分別由提刑按察使司與都指揮使司管轄。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合稱爲“三司”,皆爲省級行政區最高機關。

全國除了北直隸、南直隸之外,定爲十三布政使,通俗稱爲“兩京十三省”。

如今大明增加了“內蒙古承宣布政使司”,主要管轄漠南,之後增加了“漠北自治區”,又稱外蒙古,讓喀爾喀蒙古人自治,但漢化得很嚴重。

最新成立了大明北海承宣布政使司,一個新的行省!

其管轄非常大,以北海即貝加爾湖爲中心,東到外興安嶺,北到勒拿河,南與外蒙古接壤,西到鄂畢河,面積比外蒙古還要大。

如今實轄的地盤就兩個城,新伊城和新古津城,兵不到五千,人口就是二千民夫,算是地圖開疆。

治所設在新伊城,即伊爾庫茨克城舊址上新建的城池,當家的正是包爾康。

他的名字起得好,包你健康,官運就不差,字宜壑,號石浪,松江(上海市西南)人,明崇禎十年科舉殿試二甲第24名進士,能詩善書,書法號爲湖南第一。

前明既沒,東南王顏常武率戰列艦艦隊入南京,立金華王朱由產爲永明帝,即爲新明。

這皇位上坐的還是姓朱的,大明宗廟香火不絕,包爾康找不出任何反對的理由,就在新明出仕任職,擔任過知縣、御史、主事之類的官職,逐步升遷,雖不顯貴,亦一步一腳印。

兩中華本爲一體,有官員互相交流的政策,包爾康遂在五年前坐了海船南下,到東南國任職三年,之後回國,如今受朝廷派遣,出任北海右布政使,乃北海布政使司的頭一位官員。

大明以左爲尊,包爾康不是左布政使,明擺着是朝廷對他的激勵,一旦他在北海乾出成績來,則能升遷爲左布政使。

雖然沒有正位,但在北海以他爲尊,在他的差事派遣上有“指揮北海軍事”的字樣,由他作全面負責軍政之事,一旦他用北海布政使司的大印給北海派遣軍司令馮雙禮下令,則馮雙禮也要遵守。

他就在馮雙禮的中軍坐鎮,但一路上非常安靜,只是讀書,聽取彙報,沒給馮雙禮下達任何的命令。

新明明顯是吸收了前明的教訓,拒絕“以文制武”舊轍,不搞什麼以文臣行武事的調調兒,對於馮雙禮的軍隊,包爾康只能指揮馮雙禮,再也指揮不動其他軍官,不存在他高坐軍帳主位給軍官們下令的場景,不會有外行指揮內行,他也不能決定軍官們的升遷貶職。

他的作用就是下達“戰略決心”,即達到什麼目的,要軍隊做些什麼,而過程則由軍官們具體實施。

比方說要清剿北海東面某個區域的老毛子,包爾康認爲有必要,那他就下令,就是出任務,而馮雙禮則接令,就是接任務。

任務執行過程中,包爾康可以監督,但不是監軍,不能指手劃腳,馮雙禮勝利,則論功行賞,主要功勞是他的,如果失敗,主要責任也是他的。

如果馮雙禮認爲任務沒必要或者任務過重,他可以提出來,包爾康不同意的話,馮雙禮還得執行。

萬一敗陣,則軍隊監察部門判定雙方責任,也不用擔心監察部門袒護軍官,監察部門人員都是專業人士,且有文官參與評判,比如在東南國,內閣總理大臣就是軍隊總監,而在大明,也有一個閣臣作爲軍隊總監,專門負責監督軍隊。

職責分明,是大明軍隊的新風氣。

事實上,大明高級軍官們的素質極高,遠遠地超過了前明軍官,很多時候在戰區作戰時,他們軍政雙肩挑幾乎都不成問題。

也不用擔心他們尾大不掉,形成唐朝時的藩鎮,因爲有許多功能分門別類,比如“收支兩條線”,雙肩挑的高級軍官負責收稅,但稅款不歸他來分配與管理,而是由朝廷決定;軍隊裡有政治軍官、參謀長、情報軍官等分薄了他的權力,雖然作戰時都得聽他的,但在平時肯定不是那麼一回事。

用一句精闢的語言概括:“部隊主官做好訓練與作戰,就稱職了!”

老毛子退出北海,戰鬥告一段落,接下來的事情由馮雙禮話事,他要承擔起建設北海的重任,從何着手?

“諸位,我們北海是有政策關照的,接下來我們大家要發財了!”在北海軍政高層會議上,包爾康神秘地道。

第1297節 火槍出世界變(二)第1330節 他先上,我就來!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249節到呂宋之時代不同了!第1698節 難打之城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1116節 皇帝最大第2004節 美女愛英雄第1968節 面子害人第995節 前途迥異的兩剎帝利第1723節 攻下關隘第1347節 千葉合戰之明軍參戰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1165節 倭人阿部賢六第208節婦女頂上半邊天第351節 男人外出,女人當家第1288節 九邊第2089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四)第65節議徵東南府第686節 過大洋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2020節 帶路黨很有用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729節 我想念東林黨了!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第201節劉之鳳的三板斧第1170節 大明史上第二奸臣第1333節 倭人一貫之心第437節 新兵一枚之接風的湯麪第1710節 談判的工作語言第1311節 行軍途中第2065節 得上第1538節 顛峰對決之國力差距第145節上帝是站在伙食最好的軍隊這邊第1769節 給臉不要臉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1419節 試探不利第1478節 世俗化埃及是必需的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2040節 飢餓的城市第3節火併第2019節 郝搖旗對羅季姆·貝伊的禮遇第1621節 科什圖尼察的匪幫第940節 遭三鍋BS的總督第1513節 一封家信第833節 勸降韃靼人(請訂閱好買麪粉制餅)第451節 華人很好對付!第2047節 城外包頭佬的努力第1816節 入城前的鋪墊第1479節 蘇丹攻略第1221節 武則天第二第1746節 父親的將令第1410節 兵不厭詐第55節終於等來了藉口第2042節 夜戰我最強第1843節 中國人在馬爾馬拉海第1324節 明軍騎兵欺負蒙古騎兵第1290節 全民發槍第2178章 許二牛度假(三)第1570節 運河之阻滯第1885節 狂魔特色大作第1086節 快與慢第53節造船(二)第1162節 告一段落第63節風向改了?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2002節 郝搖旗的春天第2040節 飢餓的城市第415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二)第250節到呂宋之見總督第553節 在南京之小宛之心第43節艦員結構(一)第973節 12月居仁堂會議第1231節 一念之差第358節 兩倭會戰第958節 王子體驗人生第1921節 求援之時疫(一)第789節 公主出降第1102節 領袖到來,戰爭亦來第1851節 超級巨炮發力第735節 紅果果的阮大鋮第629節 明軍雄起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1234節 戰鬥的反轉第1233節 艱難時分第986節 貿易重新煥發第763節 由天而定第1007節 王上萬歲!第1395節 洪昇上位第2173章 艱苦奮鬥的作風永不能丟第2028節 猥瑣流打法第301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二)第816節 韃靼人遇到麻煩第1257節 下戰書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997節 印度兵初備第766節 吳三桂咎由自取第1788節 天誅國賊
第1297節 火槍出世界變(二)第1330節 他先上,我就來!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249節到呂宋之時代不同了!第1698節 難打之城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1116節 皇帝最大第2004節 美女愛英雄第1968節 面子害人第995節 前途迥異的兩剎帝利第1723節 攻下關隘第1347節 千葉合戰之明軍參戰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1165節 倭人阿部賢六第208節婦女頂上半邊天第351節 男人外出,女人當家第1288節 九邊第2089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四)第65節議徵東南府第686節 過大洋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2020節 帶路黨很有用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729節 我想念東林黨了!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第201節劉之鳳的三板斧第1170節 大明史上第二奸臣第1333節 倭人一貫之心第437節 新兵一枚之接風的湯麪第1710節 談判的工作語言第1311節 行軍途中第2065節 得上第1538節 顛峰對決之國力差距第145節上帝是站在伙食最好的軍隊這邊第1769節 給臉不要臉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1419節 試探不利第1478節 世俗化埃及是必需的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2040節 飢餓的城市第3節火併第2019節 郝搖旗對羅季姆·貝伊的禮遇第1621節 科什圖尼察的匪幫第940節 遭三鍋BS的總督第1513節 一封家信第833節 勸降韃靼人(請訂閱好買麪粉制餅)第451節 華人很好對付!第2047節 城外包頭佬的努力第1816節 入城前的鋪墊第1479節 蘇丹攻略第1221節 武則天第二第1746節 父親的將令第1410節 兵不厭詐第55節終於等來了藉口第2042節 夜戰我最強第1843節 中國人在馬爾馬拉海第1324節 明軍騎兵欺負蒙古騎兵第1290節 全民發槍第2178章 許二牛度假(三)第1570節 運河之阻滯第1885節 狂魔特色大作第1086節 快與慢第53節造船(二)第1162節 告一段落第63節風向改了?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2002節 郝搖旗的春天第2040節 飢餓的城市第415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二)第250節到呂宋之見總督第553節 在南京之小宛之心第43節艦員結構(一)第973節 12月居仁堂會議第1231節 一念之差第358節 兩倭會戰第958節 王子體驗人生第1921節 求援之時疫(一)第789節 公主出降第1102節 領袖到來,戰爭亦來第1851節 超級巨炮發力第735節 紅果果的阮大鋮第629節 明軍雄起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1234節 戰鬥的反轉第1233節 艱難時分第986節 貿易重新煥發第763節 由天而定第1007節 王上萬歲!第1395節 洪昇上位第2173章 艱苦奮鬥的作風永不能丟第2028節 猥瑣流打法第301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二)第816節 韃靼人遇到麻煩第1257節 下戰書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997節 印度兵初備第766節 吳三桂咎由自取第1788節 天誅國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