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4節 帝國閱兵式

在插上伊斯坦布爾託普卡珀皇宮的勝利軍旗導引下,南華帝國參與西征的八個軍與海軍、炮兵、海軍陸戰隊、騎兵以及皇協軍的千人混成團順序前進,總共有一萬三千人的部隊通過檢閱臺,接受皇帝的檢閱。

隊列前面飄揚着曾被英雄的帝國軍人在攻克伊斯坦布爾城後插上了託普卡珀皇宮的勝利的軍旗,軍旗後面是三軍持刀軍官,分別是中間的陸軍,左邊海軍,右邊陸戰隊,他們率先通過了檢閱臺,持刀軍官之前是刀尖向下,當通過時就舉刀向上,通過後則是刀尖傾斜,隨手擺動。

行進的各個混成團,陣容空前強大。

本次閱兵,每個軍組成1個混成團大方陣,由1000名士兵組成,另有旗手36名、10名候補人員。

每個混成團指揮員共19人,包括團長1名、副團長2名、團參謀長1名、營長5名、連長10名。參加閱兵式的人員都在戰鬥中表現最爲突出並獲得過戰功獎章的官兵中選拔。

這個不難,軍隊發勳章發得勤。

所以,在方陣中的官兵人人胸前配戴閃亮的勳章,有的同志掛的勳章多,大有向勳章牆趨勢發展。

上午8時,各受閱部隊在皇宮廣場周圍列隊完畢,之後,接受了他們皇帝的檢閱,接下來,就依序走過閱兵臺。

依次是:

第一軍混成團,軍長爲張守雲,他鎮守埃及後方,確保蘇伊士運河安全,沒來,由袁宗第負責指揮。

第二軍混成團,軍長爲祖可法,副將是陳喬、張天龍殷有龍;

第三軍混成團,軍長爲周全斌,副將是賀藍、塔天保、張名振;

第四軍混成團,軍長爲李來亨,在馬爾馬拉海東岸作戰,沒來,由郝搖旗負責指揮。

第五軍混成團,軍長左夢庚,副將是黨守素、竇名望、馬寶;

第六軍混成團:軍長李成棟,副將是顏田、楊彥昌、胡一青;

第七軍混成團:軍長曾英,副將是李佔春、於大海、趙印選;

第八軍混成團:軍長賀珍,副將是張能、田虎、張鼐。

他們是南華帝國的軍隊主力,大部分來自於海那邊的大明,由於顏常武及早平定中原,大明的精英沒有在戰爭中損失,就打到了海外。

這次西征戰果之大,損失之小,超乎人們想象。

這也是在顏常武的統領下、支持下才能夠取得的不世之功勳。

他們邁着豪邁有力的步伐,軍官持軍刀,士兵們舉着火槍,以排山倒海之勢走來。

而在檢閱臺下的百人大嗓門方陣,則簡短地介紹每一個軍的戰績。

都是攻堅克難,從屍山血海中走出來呀。

相對而言,第一軍殺敵是最少的,但無人敢小看他們。

他們負責保衛東南軍的大後方,確保後勤,尤其是鎮守蘇伊士運河,這是大軍的生命線!

事實上,本來還有一個軍充當預備隊,與第一軍一起保衛後方,主要防守敘利亞,當前線戰事吃緊時,這個軍奉調前線,第一軍又接防敘利亞,與包頭佬的殘餘力量進行了戰鬥,居然消滅了二萬之多的包頭佬。

在通過檢閱臺前時,混成團方陣官兵的由齊步走變成正步走,胸膛挺得老高,上了刺刀的火槍高舉,精神抖擻,發出丹田之氣道:“皇帝萬歲!”

顏常武時而揮手呼喊口號:“南華帝國軍隊萬勝!”時而微笑,這是他人生最得意的一刻,他享受,他的部下也享受!

八個軍混成團走過去之後,就是海軍方陣,由顏東來、卡博特和肖長榮三位海軍上將率領,邁步走過了檢閱臺。

海軍的作用非常大,他們圍毆敵軍堡壘,爲陸軍保障海上運輸線。

接下來就是炮兵方陣,一輛輛的6磅野戰炮、輕便式飛雷炮由戰馬牽引,隆隆地駛過了檢閱臺。

炮兵是這場戰爭的主角,中國人使用伊城大炮摧毀了一座座城池,讓包頭佬聞聲喪膽。

野戰炮走過,就是手持火藥筒子的同志們走來,顏常武的臉上,又露出了謎之微笑。

他想起了他的前世,某個胖子因家中火力不足,就組建了火箭筒方陣,士兵扛着火箭筒上臺受閱。

“俺現在也是那個胖子!火力不夠,筒子來湊!”顏常武開心一笑!

炮兵過去,海軍陸戰隊方陣過來了。

作爲南華帝國中最年輕的軍種,在搶灘登陸中屢立戰功,他們具備了海陸作戰技能,能夠在長時間的航渡中很快地投入戰鬥,而陸軍部隊就比不上他們,作戰前需要休整,否則很多人暈船,無法參戰!

然後馬鈴聲清脆,騎兵方陣由將軍金聲恆、柯永盛率領下策馬過來。

這場戰爭,騎兵不是主角,但必不可少。

開戰前的斥侯,開戰後的參戰,迂迴穿插,掩護側翼,消息傳遞,都靠騎兵。

由於海路迢迢,馬匹缺乏,東南軍的騎兵是龍騎兵,即遇敵人騎兵時下馬作戰,遇敵人步兵時上馬打擊,比較少發生騎兵大戰的情形,象點樣子的是奧斯曼大維齊爾艾西木·帕夏進攻李來亨,兵力太劣,包頭佬騎兵挨東南軍騎兵打敗的戰例。

混成團方陣的最後一支是皇協軍!

他們有兩支部隊,一是阿三,二是倭人,每個官兵胸前都有勳章,表明他們立下的功勞,是皇協軍中的精英!

他們無比忠誠於中國,走在中國人面前消耗敵軍火力,面對着窮兇極惡的包頭佬,他們敢於作戰,沒有後退,也立下了不少功勞!

因此,顏常武把榮譽給了他們,讓他們也參加開國大典的閱兵,是對他們的肯定!

在他們參加過閱兵式之後,就給他們擡旗---這裡是借用,韃靼人有“入滿洲擡旗”,意思有二層,一是漢人擡旗,成爲漢軍八旗,成爲韃靼人中的一員,二是由下五旗擡升到上三旗。

這些皇協軍,全部授予南華帝國國籍!

皇協軍走過,隆隆的響聲中,三門伊城大炮以每門一百頭牛的牽引下壓軸登場,這是國之重器,攻下伊斯坦布爾的第一功臣!

伊城大炮口徑超過了八百毫米,重量達到了十五噸,非同小可。

一個最爲著名的瞬間是在軍隊遊行即將結束之時出現的,當時,200名南華帝國老兵倒持歷次戰爭中繳獲的200面奧斯曼軍隊旗幟到達檢閱臺,顏常武沒在高高的檢閱臺上,他走到了檢閱臺下。

隨着軍官的號令,老兵們就把繳獲的200面奧斯曼軍隊,拋在了他們皇帝的面前!

南華帝國,征服了奧斯曼帝國!

第413節 安排爪哇事務第950節 華人天下無敵的原因第451節 華人很好對付!第618節 過癮第659節 天津保衛戰之硬碰硬第1008節 你和我們同在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1780節 大維齊爾力挫三帕夏第1313節 滅虜會議(二)第758節 入川之大戰第56節草臺班子不草臺第1136節 名將伊哈桑·帕夏第1176節 孟買城之殤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464節 馬打籃人知錯第1912節 包頭佬進攻又受挫第257節到呂宋之陳府家事第1798節 我以後再也不衝動了第1050節 戰土耳其人之火力第1167節 大明史上第一奸臣!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裡?第2069節 發財伊斯坦布爾!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1592節 諮議局成立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1769節 給臉不要臉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1512節 威尼斯的特使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912節 包頭佬進攻又受挫第1918節 大維齊爾馬到功成第1158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五)第1079節 海黛入鄉隨俗第1977節 打過去!第2013節 猛攻堡壘第299節 裝B挨雷劈第1337節 茶事第743節 攻徐州第65節議徵東南府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932節 莫謂言之不預也第98節女婿強撐!第281節 從軍記之玉雪生猛第2196章 登臺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1477節 敵情介紹(三)第1243節 夜茶第630節 多爾袞慫了第1588節 回到南京第170節落子(五)第2186章 唱大風歌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1974節 不懂割須棄袍的後果第1077節 帥得過分的卡薩維拉第223節改造戰艦第478節 打進王宮第2186章 唱大風歌第611節 地中海邊第102節張龔氏(一)第514節 素丹的憤怒!第1692節 廷議風聞奏事(一)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第1297節 火槍出世界變(二)第876節 寶洞聖母號的下場第1041節 藉口有了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1584節 奧斯曼人在行動!第1046節 戰土耳其人(一)第1526節 不眠之夜(二)第532節 熊文燦破張獻忠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1977節 打過去!第49節過春節(二)第1527節 不眠之夜(三)第282節 從軍記之勝利原因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46節艦上一天(二)第797節 講述文之道第1947節 葉爾羌人的伏擊!第928節 錫蘭人的國寶第1661節 疲憊之兵第1273節 虜帝第908節 紅毛番的對策第694節 廣州之事第1307節 甘輝之野望第1232節 賊勢熾第1893節 銀元實在收人心第499節 崇禎皇帝不如女流之輩!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1912節 包頭佬進攻又受挫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605節 好客的內賈比第1395節 洪昇上位第325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以牙還牙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第1727節 又破一個關隘
第413節 安排爪哇事務第950節 華人天下無敵的原因第451節 華人很好對付!第618節 過癮第659節 天津保衛戰之硬碰硬第1008節 你和我們同在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1780節 大維齊爾力挫三帕夏第1313節 滅虜會議(二)第758節 入川之大戰第56節草臺班子不草臺第1136節 名將伊哈桑·帕夏第1176節 孟買城之殤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464節 馬打籃人知錯第1912節 包頭佬進攻又受挫第257節到呂宋之陳府家事第1798節 我以後再也不衝動了第1050節 戰土耳其人之火力第1167節 大明史上第一奸臣!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裡?第2069節 發財伊斯坦布爾!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1592節 諮議局成立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1769節 給臉不要臉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1512節 威尼斯的特使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912節 包頭佬進攻又受挫第1918節 大維齊爾馬到功成第1158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五)第1079節 海黛入鄉隨俗第1977節 打過去!第2013節 猛攻堡壘第299節 裝B挨雷劈第1337節 茶事第743節 攻徐州第65節議徵東南府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932節 莫謂言之不預也第98節女婿強撐!第281節 從軍記之玉雪生猛第2196章 登臺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1477節 敵情介紹(三)第1243節 夜茶第630節 多爾袞慫了第1588節 回到南京第170節落子(五)第2186章 唱大風歌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1974節 不懂割須棄袍的後果第1077節 帥得過分的卡薩維拉第223節改造戰艦第478節 打進王宮第2186章 唱大風歌第611節 地中海邊第102節張龔氏(一)第514節 素丹的憤怒!第1692節 廷議風聞奏事(一)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第1297節 火槍出世界變(二)第876節 寶洞聖母號的下場第1041節 藉口有了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1584節 奧斯曼人在行動!第1046節 戰土耳其人(一)第1526節 不眠之夜(二)第532節 熊文燦破張獻忠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1977節 打過去!第49節過春節(二)第1527節 不眠之夜(三)第282節 從軍記之勝利原因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46節艦上一天(二)第797節 講述文之道第1947節 葉爾羌人的伏擊!第928節 錫蘭人的國寶第1661節 疲憊之兵第1273節 虜帝第908節 紅毛番的對策第694節 廣州之事第1307節 甘輝之野望第1232節 賊勢熾第1893節 銀元實在收人心第499節 崇禎皇帝不如女流之輩!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1912節 包頭佬進攻又受挫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605節 好客的內賈比第1395節 洪昇上位第325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以牙還牙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第1727節 又破一個關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