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0節 國號南華帝國

所有的人精神大振,他們盼來盼去,不就是今天嘛!

立即召開了軍政聯席會議,商討陛下加冕爲帝事宜。

陳衷紀老爾彌辣,說話乾脆利落,指出道:“陛下爲帝,乃我中國歷史大事,必須隆而重之!”

“首先是定國號、立國旗與建國徽!”陳衷紀說道。

“你們在前線打仗,開疆拓土,我們在後方思索,想來想去。”陳衷紀微笑道:“我國原名爲東南國,但東南一隅,已不足以顯映陛下不世之功勳,且陛下爲大明東南王,若國號仍有‘東南’字眼,則低大明一等。”

“所以我等思來想去,這國號當以‘南華帝國’爲上!”陳衷紀說道。

然後他聽到某個不識好歹的軍頭在小聲地念叨着:“那張角本是個不第秀才,因入山採藥,遇一老人,碧眼童顏,手執藜杖,喚角至一洞中,以天書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術》,汝得之,當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異心,必獲惡報。’角拜問姓名。老人曰:‘吾乃南華老仙也。’言訖,化陣清風而去。”

唸的正是《三國演義》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的情節,這聲音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虧他背得那麼好!

剛提起“南華帝國”,就有人說“南華老仙”,頓時,殿內的大臣們、將軍們都忍俊不禁。

陳衷紀黑了臉,他雙眸一凝,衝着發聲的方向,找到那傢伙,低喝道:“竇名望,你給勞資我站起來!”

竇名望其實是中了招,當時陳衷紀說起“南華”時,坐在他身邊的馬寶捅捅他道:“竇老賊,上面叫你說說‘南華’有什麼典故嗎?”

當時竇名望正昏昏欲睡,他是個資深煙客,抽雪茄煙其兇無比,只要有煙抽,打起仗來就生龍活虎,一個打百個不在話下。

沒煙抽的時候就蔫了,今天的會議有點長,顏常武與戴維先生不抽菸,所以會議嚴禁抽菸。

別人能忍,他則沒了精神,挨馬寶一說,竇名望下意識地背了起來。

還背得搖頭晃腦地,沾沾自喜地覺得自已背得不錯嘛,豈料聽到陳衷紀的吼聲,才知道大事不妙。

陳衷紀沉下臉,手指門口道:“竇名望,到門口站班!”

“是!資政大人!”竇名望老老實實地道,狠狠地瞪了馬寶一眼,乖乖地離位,到了門口邊充當大漢將軍站班。

陳衷紀是軍中元老,威望高企,竇名望雖有大功,豈能與陳衷紀比!

馬寶低頭,嘿嘿暗笑起來:“誰叫你居然上書讓我充當你的副手,當什麼‘摸金校尉’!”

想想就有氣,竇老賊被軍部任命爲“發丘中郎將”,居然向軍部申請馬寶當他的副手,職位爲“摸金校尉”,共同主持中東地區的“考古”事宜。

結果軍部允了,將他們送作堆,馬寶成爲摸金校尉!

馬寶知曉這個職位是作什麼的,肺都氣炸了。

如今馬寶報了一箭之仇,讓竇名望出了個醜,這對活寶還有得糾纏。

內閣總理大臣洪昇出來道:“南華帝國是國號的上上之選,與我中華一脈相承,我東南國地處南方,是南方的中華,可爲南華!”

“至於帝國”洪昇傲然地道:“我國不爲帝國,哪一個國家敢稱帝國!”

凡是帝國,皆爲大國與強國,打倒一個強國,稱爲帝國才能夠名正言順。

東南國土地廣大,現在打敗了奧斯曼帝國,踩着包頭佬的屍體上位,可以稱爲帝國了。

中國向來講究以德治國,打敗邪惡的奧斯曼帝國是爲德政,德行足夠,配得上帝國兩個字。

“我贊成!”戴維先生舉手道。

“我們也都贊成!”所有的軍官一致同意道。

“我們統統贊成!”殿內的文臣們齊齊點頭。

“竇名望,該你說時你不說,不該你說時你偏講,剛纔你沒說,難道有不同的意見?”陳衷紀語氣不善地問道。

在門邊站着的竇名望陪笑道:“哪會啊,資政大人說什麼就是什麼,說什麼都是對的,職部全都同意。”

“算你識相!”陳衷紀滿意地點點頭,繼續道:“國號大家沒意見了,那麼就說國旗吧!”

從人上前,展示國旗,正是藍色的底,黃色的三座山峰和銀色的星辰,脫胎於東南國的大海、山峰與星辰旗,沒多大的區別。

還以爲有什麼新意思,大夥兒木然地同意了。

洪昇說道:“大明的國旗是藍色的底,紅色的日,黃色的月組成,與我國藍色的底,黃色的山峰,銀色的星星正好對上,互相匹配!”

然後展示國徽,陳衷紀說明這是南華帝國主權的象徵和標誌,中間是金色的三座山峰,其上是藍色底,上有金色星辰,最外圈周圍是五爪金龍纏繞。

金龍象徵皇權,五爪龍則表示皇帝,建立帝國,顏常武也可以用上五爪金龍了。

不然,他的東南國按制只能是四爪,當然在東南亞,他早就用上了五爪龍,但他回到大明時,還是老老實實地用回四爪龍,而大明那些道貌岸然的君子們對他在外的僭越行徑視而不見。

接下來定國歌,還是用回了東南國的《假如明天戰爭》作爲南華帝國的國歌。

歌詞爲:“假如明天戰爭,假如敵人進攻,假如他膽敢來攻打我們,帝國的全體臣民團結得像一個人把敵人打得他落花流水。

在天空,在地下,在海洋中,唱着歌真雄壯,真豪邁。假如明天戰爭,假如明天開仗,我們今天準備好戰爭!……”

這其實是首不折不扣的軍歌,殺氣騰騰,國內有不少人反對它當作國歌,認爲它有違中華民族的中庸之道,且目前是兩中華吊打全世界諸國,沒必要弄得劍撥弩張。

但顏常武力排衆議道:“我們的征途是星辰與大海,戰爭一日未息,都須枕戈待發,就用回它吧!”

他的話有理,因此國歌就定爲它了。

再有其他的事宜,包括國體與政體,包括有帝國的法律制度、文武官員制度、爵位制度等等。

正如陳衷紀所言,前線軍人打仗,後方文臣已經思慮好南華帝國建國之諸事,如今拿出來通過,大家都認同。

因此接下來就是籌辦開國大典,正式立國!

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630節 多爾袞慫了第2043節 包頭佬的逆襲第280節 從軍記之陳玉雪第767節 拖手第1865節 帕夏的詩第286節 見孫承宗第1816節 入城前的鋪墊第336節 賀勝利第2168章 很香!第947節 亞丁灣之光第2106節 拿下阿拉伯半島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821節 鳳凰樓坍了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序成爲大海盜之子第2100節 執行處決地計劃第63節風向改了?第686節 過大洋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333節 好看第1060節 我的命還是值錢的第544節 鬥倭倭(二)第1848節 炮轟的後果很嚴重第2045節 炮兵在行動第30節是戰是降?第380節 戰海盜第1196節 海盜本色(二)第1710節 談判的工作語言第922節 七天下城之烈火焚城第1833節 西雷斯馬要摸老虎屁股第208節婦女頂上半邊天第2199章 西洋人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1286節 王爺威武!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943節 華人在印度的攻略第1992節 聰明的葉素甫·烏依古爾第1124節 宏運來了擋不住第812節 韃靼人的戰術第194節敲荷蘭人竹槓第1941節 一首詩,一個故事第1542節 叄蹶帕夏第1556節 被阿三嚇到的黃淳耀第1679節 去往阿拉斯加第2073節 顏常武謎之微笑第664節 差點決鬥!第1774節 奧斯曼人要和平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1693節 廷議風聞奏事(二)第905節 想當初第299節 裝B挨雷劈第1516節 撤退(一)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1485節 伏擊之緬兵絕不後退第648節 君臣欲談和第884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一)第3節火併第2164章 自行車發明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1674節 聰明的肖洛霍夫第929節 兩盈司鉛的用法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1997節 大明封刀十年第1297節 火槍出世界變(二)第109節和氣交易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1191節 槍與甲第1899節 煙客必勝!第1754節 在加塔角海域的追逐第741節 新朝讓鬼變成人第81節洪熙官出使官軍第754節 阿濟格圖川第1023節 不能據險而戰第1206節 美女如雲第739節 亂亂亂第586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四)第417節 珍珠鏈戰略第1098節 攻城戰六之欣悅第201節劉之鳳的三板斧第1771節 伊斯坦布爾驚變第1059節 麥斯歐德的悲喜劇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925節 華人很強第841節 風起於紅毛番跳樓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第1215節 不同尋常的下馬威第567節 驅虎吞狼之龍咬虎第178節戰列線交戰第247節到呂宋之劫持第1430節 攻打德里第1031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法奧港城第209節劉之鳳的質問第434節 新兵一枚之加入工程兵第111節誘惑部族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
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630節 多爾袞慫了第2043節 包頭佬的逆襲第280節 從軍記之陳玉雪第767節 拖手第1865節 帕夏的詩第286節 見孫承宗第1816節 入城前的鋪墊第336節 賀勝利第2168章 很香!第947節 亞丁灣之光第2106節 拿下阿拉伯半島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821節 鳳凰樓坍了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序成爲大海盜之子第2100節 執行處決地計劃第63節風向改了?第686節 過大洋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333節 好看第1060節 我的命還是值錢的第544節 鬥倭倭(二)第1848節 炮轟的後果很嚴重第2045節 炮兵在行動第30節是戰是降?第380節 戰海盜第1196節 海盜本色(二)第1710節 談判的工作語言第922節 七天下城之烈火焚城第1833節 西雷斯馬要摸老虎屁股第208節婦女頂上半邊天第2199章 西洋人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1286節 王爺威武!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943節 華人在印度的攻略第1992節 聰明的葉素甫·烏依古爾第1124節 宏運來了擋不住第812節 韃靼人的戰術第194節敲荷蘭人竹槓第1941節 一首詩,一個故事第1542節 叄蹶帕夏第1556節 被阿三嚇到的黃淳耀第1679節 去往阿拉斯加第2073節 顏常武謎之微笑第664節 差點決鬥!第1774節 奧斯曼人要和平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1693節 廷議風聞奏事(二)第905節 想當初第299節 裝B挨雷劈第1516節 撤退(一)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1485節 伏擊之緬兵絕不後退第648節 君臣欲談和第884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一)第3節火併第2164章 自行車發明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1674節 聰明的肖洛霍夫第929節 兩盈司鉛的用法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1997節 大明封刀十年第1297節 火槍出世界變(二)第109節和氣交易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1191節 槍與甲第1899節 煙客必勝!第1754節 在加塔角海域的追逐第741節 新朝讓鬼變成人第81節洪熙官出使官軍第754節 阿濟格圖川第1023節 不能據險而戰第1206節 美女如雲第739節 亂亂亂第586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四)第417節 珍珠鏈戰略第1098節 攻城戰六之欣悅第201節劉之鳳的三板斧第1771節 伊斯坦布爾驚變第1059節 麥斯歐德的悲喜劇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925節 華人很強第841節 風起於紅毛番跳樓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第1215節 不同尋常的下馬威第567節 驅虎吞狼之龍咬虎第178節戰列線交戰第247節到呂宋之劫持第1430節 攻打德里第1031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法奧港城第209節劉之鳳的質問第434節 新兵一枚之加入工程兵第111節誘惑部族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