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節琉球人竟勝東南府一籌

且說這邊明人與琉球人密議,那邊倭人也在圖謀。

散了宴席,尚讓秘密召集蔡令飛和阮元沅,告訴兩人等到明晚,可以去找明人,給他們帶路!

兩人大喜,被告誡要保密,萬不可講與家人聽。

不過這講與不講並無影響,因爲倭人準備明天動手,刺殺顏常武!

以大島根、三鬼隆和田中煙這“三小鬼”回到住地,開會商量,覺得十分地棘手!

他們已經派人坐了快船出海,往倭島而去,向薩摩藩報信,只是遠水救不了近火,他們唯有自救!

“看明人對琉球人十分友好,只怕對我們不利!”大島根

“那是必然的!”田中煙贊成道。

三人作賊心虛,知道平時把琉球人得罪得狠了,今天琉球人來了救星,豈能不作報復!

其實他們還是有出路的,只要連夜上船,離開琉球,諒來琉球人和明人不會斬盡殺絕。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倭人自個兒認慫了,那琉球人也不會把娃往死裡整。

但三小鬼豈能這樣做,倭國行事極端,要是三小鬼灰溜溜地回國,沒有好果子給他們吃,所以他們不得不鋌而走險。

大島根緩緩地道:“明日明人的行程是參觀久米村,當可從中行事!”

原來,琉球奉中華爲主,朱元璋賜琉球以閩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往來兩國行朝貢之事。這三十六姓中,在琉球聲名顯赫者有樑、蔡、毛、鄭、陳、曾、阮、金等姓。

明三十六姓後裔當時聚居的久米村,座落在王都首裡側畔。首裡、泊、久米、那霸四府爲王畿,是琉球國王直接管轄的地方。

他們等於是歸化琉球的華僑,母國有來人,當然要看望華僑,是以定下了明天參觀久米村之事,而倭人則想從中取事!

三鬼隆一直沒有作聲,此時才冷厲地道:“待到明日,就在久米村,由我出手,取那明人督軍之命!”

“我的刀,渴求人血很久了!”他投出兩把倭刀,皆寒光照人,鋒利無比。

大島根和田中煙一起贊成,蓋因三鬼隆是位刀法大家,擅長刺殺,由他出手最好不過。

大島根微一思忖地道:“光是三鬼君出手,尚是單薄,我有一計。”

他定下了明天由倭人穿着琉球服裝,冒充琉球人到碼頭區找明人衝突,擾亂視線,最好激起明人與琉球人不和,雙方大打出手就是好事。

再有由田中煙親自駕船,裝了火油,去燒明人大艦。

“一旦成功,我等是挑戰明人的功臣!”

“對!”三倭用中國話道:“不成功,就成仁!”

他們沒有留下退路,倭人的狂熱和不顧一切可見一斑。

……

上午八時許,東南府的大艦徐徐靠岸,顏常武上岸,在高級軍官、親衛隊和陸戰隊員的保護下,在琉球副國相曾銑的陪同下,前往久米村參觀。

曾銑者,正是居琉球閩人三十六姓之後人,說得一口好漢語,實際就是閩南話!

述起因緣,曾銑乃是海澄人,這下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因同行還有倭人跟隨,不便深談,遂由陳衷紀說起東南府之事,聽得曾銑兩眼放光。

放下心來!

東南府這麼有錢,想來不會打實管我們琉球的主意,給我們琉球當保護神,多好!

一行人往久米村而去,這裡居住着文化素養、經濟狀況和社會地位相對優越的中國移民,所以遠望久米村,“人煙輻輳”,“竹籬剪剔可入畫”。

大明,還是有點威力的!

十九年前,倭國薩摩藩入侵琉球,無惡不作,琉球國王淪爲階下囚,民衆任由魚肉,但久米村,倭人不敢進入!

這是明人的地盤,萬一惹怒明人,須知豐臣秀吉就是兵敗在明軍手裡!

取代豐臣秀吉的德川幕府非常清楚這個典故的,是以嚴令薩摩藩有兩大雷池不可動:

一是不得滅絕琉球國祚;

二是不可動明民居住的久米村!

因此久米村得存,其人多爲士大夫,很注重園藝,精心經營庭院,種植奇花異卉,迭砌假山池苑,”率有丘壑,可供人遊覽。”

曾銑得意地說起久米村之事,言村有兩座園中大廟,一爲孔子廟,一爲天后、關帝廟,都頗具規模。

因出身中華,久米村文風很盛,特別是官吏和士大夫家庭。久米村的學堂就設在孔廟之堂北。

“久米士之秀者,皆肄業其中,擇文理精通者爲之師,歲有稟給。”曾銑解釋道。

學堂教育以漢語漢文爲基礎。會說話,就教以漢語,會寫字,就教以漢文。十歲時稱“苦秀才”,國王賜給大米一石;到十五歲剃髮,先拜謁孔子,再晉見國王。國王把他的名字登錄在籍,稱爲“秀才”,賜給大米三石。

那時大米是琉球稀缺的珍貴食品,只有王族和官吏才能享用,老百姓只能吃地瓜。

”稻田少,薯田多。國人以薯爲命,米則王官始得食。”

擔任中國冊封使陪臣的久米人子弟,還有資格與王族子弟一起進入北京的太學讀書。

“琉球有琉球語,但漢語乃上層語言,是上層必會的,王族、高官皆通漢語,他們漢語的教授,也請久米村的先生!他們的詔書、曆法、正史,家譜,皆以漢字記載。”曾銑沉醉地道:“我中華語言文字之美,冠於諸語,爲天下第一!”

“那是,那是!”顏常武附和道,瞥見陳衷紀微微笑,遂狠瞪他一眼。

他自家知道自家事,陳衷紀在笑他哩。

軍力雄厚,銀子多多的東南府,居然沒有一家象樣的、拿得出手的學堂!

他建立有兩家學院,一是海軍學院,二是工程學院,皆以實務爲主,而務虛的學堂,建立不起來。

嗯嗯,孔廟都沒立呢。

無他,投奔他的都是那些窮苦的讀書人,最高者不過是秀才。

其他人,那些官宦、進士和舉人們,都是人生贏家,豈會從賊!

如此一來,窮困窘困的琉球,在這方面居然勝過了東南府。

……

正說得融洽,他們經過村口的一處大牌坊,是那種城樓飄角風格,金色琉璃瓦所制,非常醒目。柱石堅固碩大,上有”德平波濤“四字,乃國王尚真王所寫,當時琉球在中國移民的幫助下,國勢進入了黃金時期,徹底統一了整個琉球列島,島嶼衆多,即“三省並三十六島”,又行內政,確定了琉球國的政治體系,因感念中國移民的用途,遂賜字,並給予他們用了王家的金色琉璃瓦建牌坊,是難得的殊榮。

顏常武騎馬經過大牌坊,風聲響起,一片金雲自上壓下!

第413節 安排爪哇事務第1159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906節 開國諸事第69節無農不穩第1211節 王的欣悅第323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大之怒也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1965節 進烏魯木齊城(二)第1993節 沒帶路黨就寸步難行第2106節 拿下阿拉伯半島第437節 新兵一枚之接風的湯麪第1578節 鬧劇一場第1089節 一個巴掌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1889節 戰鬥白熱化第1672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一)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1736節 唱歌給藏人聽第1737節 政治攻勢很動心第1452節 心情如坐過山車第812節 韃靼人的戰術第854節 展會中第2009節 哈立德·奧利夫帕夏的不解第477節 大街血戰第1572節 幸運的普通人陳蝦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203節南虜顏常武第1647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四)第1095節 攻城戰四之捅了馬蜂窩第1036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印度人躺槍第822節 攻打盛京!第2006節 艱苦的戰鬥第2200章 贈別手書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1035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鎩羽而歸第343節 大賢孫元化第951節 馬士英的報告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1236節 南柯一夢第1187節 針鋒相對的戰鬥第706節 甲申之變(二)第622節 三進士見孫承宗第435節 新兵一枚之到爪哇第2069節 發財伊斯坦布爾!第2100節 執行處決地計劃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1177節 中將,我將槍斃您!第380節 戰海盜第1029節 開羅新城(一)第537節 和西班牙人好上了第472節 安汶入手第2008節 大吉之兆第1351節 殺,不殺!第196節我喜歡造艦!第2102節 徐孚遠放響頭炮第1818節 鑽臭水溝的上將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540節 怪夢之我不殺東林黨第1200節 回來就開心第1230節 十二艘戰列艦第88節定鼎之戰(三)第156節當官的好處第1754節 在加塔角海域的追逐第2075節 超大份豬肉第4節得位第1029節 開羅新城(一)第1330節 他先上,我就來!第488節 狂毆可憐的馬打籃人第1396節 年輕中校到果阿港第1874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二)第1869節 中國兵不是羅馬兵第1041節 藉口有了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2058節 陳子升見蘇丹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1344節 千葉合戰之戰鬥歷程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861節 大改造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1274節 心靈炸彈第551節 在南京之董小宛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1083節 如此窘境?!第204節己巳之變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1869節 中國兵不是羅馬兵第382節 陳玉雪勇破海盜船第2075節 超大份豬肉第610節 阿里·帕夏是明白人第686節 過大洋第357節 我要帶你們去死第849節 史鄉長第411節 建立國家觀念!民族觀念!第72節 洗個澡帶來的好處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261節這是神戰第288節 李倧放心了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
第413節 安排爪哇事務第1159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906節 開國諸事第69節無農不穩第1211節 王的欣悅第323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大之怒也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1965節 進烏魯木齊城(二)第1993節 沒帶路黨就寸步難行第2106節 拿下阿拉伯半島第437節 新兵一枚之接風的湯麪第1578節 鬧劇一場第1089節 一個巴掌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1889節 戰鬥白熱化第1672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一)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1736節 唱歌給藏人聽第1737節 政治攻勢很動心第1452節 心情如坐過山車第812節 韃靼人的戰術第854節 展會中第2009節 哈立德·奧利夫帕夏的不解第477節 大街血戰第1572節 幸運的普通人陳蝦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203節南虜顏常武第1647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四)第1095節 攻城戰四之捅了馬蜂窩第1036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印度人躺槍第822節 攻打盛京!第2006節 艱苦的戰鬥第2200章 贈別手書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1035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鎩羽而歸第343節 大賢孫元化第951節 馬士英的報告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1236節 南柯一夢第1187節 針鋒相對的戰鬥第706節 甲申之變(二)第622節 三進士見孫承宗第435節 新兵一枚之到爪哇第2069節 發財伊斯坦布爾!第2100節 執行處決地計劃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1177節 中將,我將槍斃您!第380節 戰海盜第1029節 開羅新城(一)第537節 和西班牙人好上了第472節 安汶入手第2008節 大吉之兆第1351節 殺,不殺!第196節我喜歡造艦!第2102節 徐孚遠放響頭炮第1818節 鑽臭水溝的上將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540節 怪夢之我不殺東林黨第1200節 回來就開心第1230節 十二艘戰列艦第88節定鼎之戰(三)第156節當官的好處第1754節 在加塔角海域的追逐第2075節 超大份豬肉第4節得位第1029節 開羅新城(一)第1330節 他先上,我就來!第488節 狂毆可憐的馬打籃人第1396節 年輕中校到果阿港第1874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二)第1869節 中國兵不是羅馬兵第1041節 藉口有了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2058節 陳子升見蘇丹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1344節 千葉合戰之戰鬥歷程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861節 大改造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1274節 心靈炸彈第551節 在南京之董小宛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1083節 如此窘境?!第204節己巳之變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1869節 中國兵不是羅馬兵第382節 陳玉雪勇破海盜船第2075節 超大份豬肉第610節 阿里·帕夏是明白人第686節 過大洋第357節 我要帶你們去死第849節 史鄉長第411節 建立國家觀念!民族觀念!第72節 洗個澡帶來的好處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261節這是神戰第288節 李倧放心了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