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節 三個奇蹟

火槍騎兵,火槍在前,東南軍騎兵得來不易,賣少見少,爲了保存珍貴的騎兵部隊,東南軍參謀部制定的策略是保守的,要騎兵們遇敵時,下馬列陣以火槍作戰。

刀劍無眼,火槍則是東南軍的強項

也不是不給他們用馬刀,如果遇到敵軍敗退時可以用馬刀追斬。

條文是死的,軍官們大膽敢戰,不拘一格,也就取得了相應的戰果。

目前,東南軍派往埃及的騎兵部隊有六千人,分駐開羅與蘇伊士城,兩支騎兵部隊沒有呆坐城裡,而是開出城外,趁奧斯曼帝國之時,與先行到達的部族騎兵展開了廣泛的野戰,均能戰而勝之。

可能是經驗稍遜色於部族軍,在其他方面,包括訓練、力量與速度、軍紀、士氣等,東南軍騎兵輾壓部族騎兵。

部族騎兵首要是求財與保命,有了這樣的觀念,遇到強敵時,他們望風披麾。

如果在奧斯曼帝國立國之初,部族騎兵敢這樣畏敵如虎,蘇丹會將他們找來,立斬當場!

然而奧斯曼帝國成立已過二百年,變得腐朽,長於深宮婦人後的蘇丹豈有當年蘇丹的雄才大略,殺伐果斷,因此,部族騎兵心安理得地該逃,以保存實力爲上,不敢進攻。

到來的部族兵馬越來越多,已達三萬人,在戰火中成長的東南軍規定誰在西奈半島就打誰,誰也就老老實實地聽話,不敢越雷池一步。

區區六千人東南騎兵,竟然把部族騎兵給壓制在西奈半島以東,可謂威風八面。

至於埃及及以西的昔蘭尼加、的黎波里、突尼斯、阿爾及利亞等部族,東南軍人少,防守如篩子一般,很容易被奧斯曼帝國派出的使者穿越防線,找到那些部族,要他們起兵反抗東南軍,然而響應者寥寥無幾,多是做做樣子,有姿勢沒有實際。

埃及地區竟然是水靜河飛,沒有奧斯曼帝國所想象的遍地烽火,沒有攏亂埃及,沒給奧斯曼帝國爭取時間。

東南軍同樣也在做工作,對那些部族說道:“除了尼羅河地區,我們華人對於象土耳其人那樣的統治沒有任何興趣!”

意思是說給部族自由,各部族欣然,那感情好!

誰會想在自己頭上安多一個太上皇?

奧斯曼帝國徵召大家打仗,不發工資和補給,戰後雖說可以任意掠奪來幫補幫補,可大頭又給土耳其人拿走,這樣的活沒法幹。

於是他們面對着奧斯曼帝國的徵召而置若罔聞,按兵不動,如此就給東南軍爭取了時間。

修葺加固城防!

把開羅民衆遷走!

東南軍不在開羅舊城設防,而另建一座新城以迎強敵,這座城池建立的時間短,工程量極大,華人以排山倒海勢,廢寢忘食,每天三班倒,拼命地幹活,只用了三個月,就讓一座堅固耐用的華人新城聳立在尼羅河三角洲邊。

這是不可想象的工程,換作其他人來做,可能要三年,甚至十年才能夠完工,而華人竟然做到了!

這是一個奇蹟,埃及民衆明白了華人的厲害,懂得了什麼叫做基建狂魔。

另一個奇蹟是起建伊初到完工,竟然沒有一支部族騎兵到來騷擾,開羅地區水靜河飛,工程不受任何影響,也就順利完工。

事實上,奧斯曼帝國的反應不可謂不快,當開羅失守後,他們的使節就已經派出,向各部族下達命令,要他們出動,爲奧斯曼帝國爭取時間,然而他們失望了!

部族苦土耳其久矣!

各部族隔山觀虎鬥,等的是兩強相爭,分出一個勝負來,至於怕土耳其人治罪?

如果土耳其人勝出,也必然實力大損,反倒對他們要懷柔以待,不能追究他們的罪過,頂多是認個錯,給土耳其人一個面子罷了

要是華人勝出,他們可是說過允許部族獨立的哦。

反正怎麼都有好處,部族拿小板凳當起了吃瓜羣衆,等着看好戲。

話說回來,打鐵還須自身硬!

如果不是東南軍奪取了開羅,顯示了自身的強大,各部族心存忌憚,否則早就進攻拿人頭向伊斯坦布爾請功了。

就拿東南軍騎兵來說,只要稍一軟弱,表現不佳的話,部族騎兵同樣會來進攻。

第三個奇蹟就是東南軍把開羅舊城十萬民衆盡皆遷移!

管轄開羅的東南軍第四軍的軍長李來亨召見了開羅市政委員會的委員們---這是華人設立的傀儡政權,但也有相當的權力,畢竟華人表示尊重他們的宗教習俗,這個委員會是必要的,通過他們來管理開羅,因此他們也有權力,受到尊重,工作愉快。

李來亨說道:“新城建立,土耳其人就要來了,一旦開戰,你們不能留在這裡,否則性命難保!”

一點沒錯,在市政委員會的組織下,開羅人給予華人很大的支持,他們出動了大量的人力,幫助華人建城。

大工做不來,打下手做做小工還是可以的,幫助華人填補了人力短缺的缺口,幫助非常大!

三個月建城的奇蹟不是說笑的,動員了大量的開羅民工來幫忙,此外,開羅給予華人的物資非常多,單是每天的新鮮食物就是一個天量。

有了新鮮食物,吃下去幹勁大,工作時有力。

還有其他的建築物資如砂石、木頭,開羅人也提供不少。

開羅人幫助“敵人”幹活?

那是因爲華人按市場價給錢!

出工,給錢,買東西,給錢,買賣公平,可不象土耳其人那樣光收稅沒好處。

這手幹得漂亮,開羅民衆賺了不少錢,他們喜歡華人。

要是你來橫徵暴斂,開羅民衆就算不揭竿而起,至少也會消極怠工了。

如今土耳其人就要來了,他們會徵召當地人從戎,要不運送物資、要不就是填溝壑、或者乾脆給他們發兵器,要他們上前攻打他們參與建造的開羅新城。

土耳其人不會心善,不會給大家發錢的!

這城有多堅固,開羅民衆是清楚的,所以李來亨說要遷走他們,委員們紛紛點頭表示贊成。

市長阿卜杜拉·費薩爾是個帶路黨,徹頭徹尾的華粉,尤其擔心自家安危,他請教李軍長該怎麼辦?

於是李來亨不慌不忙,說出一番話來!

第1104節 驚雷戰役第1060節 我的命還是值錢的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1166節 新遣唐使!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第2004節 美女愛英雄第821節 鳳凰樓坍了第500節 東南府放出大殺器!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153節民衆需要崇拜第483節 萬丹內鬨第209節劉之鳳的質問第815節 不可與之爲敵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138節中倭高峰會議(二)第807節 秦淮嫩三姝第846節 細節令人誠服第792節 蘇州調研(一)第1090節 夜襲第1419節 試探不利第699節 先說服第257節到呂宋之陳府家事第799節 朱慈焌在行動第622節 三進士見孫承宗第1906節 包頭佬攻阿三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第1513節 一封家信第501節 沒人要的閩撫位置第1203節 鑫方盛人力資源市場來由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1704節 李定國的二件事第1309節 部隊出動第193節顏大少又被賣了第97節一夜變天第345節 孫元化脫身第2054節 戰前心思第1897節 我好難吶第1759節 炮火紛飛(三)第2011節 驚天三炮!第344節 有炮了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1444節 三將軍備戰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863節 戰爭的臨近(二)第1112節 呸!第1340節 互相吹捧第1611節 外蒙古攻略第469節 安汶登陸戰(二)第1719節 進藏難!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2169章 不能停第21節軍魂立第854節 展會中第255節到呂宋之不急第1172節 漕運改海運之成功第610節 阿里·帕夏是明白人第828節 三天內破城第1260節 猛將兄過時了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363節 殺倭!第1317節 樹立信心第1338節 江戶之花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709節 誰可爲帝?第307節 狙殺嶽託!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1748節 在昌都過冬第1772節 你有的選擇還好說!第390節 楊鶯兒給顏大少立規矩第239節文趙氏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攻略第670節 屎尿之都巴黎城第1326節 草原帶路黨在行動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938節 戰5渣的三鍋第1011節 視察長塘鄉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322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殤痛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第696節 準備再準備第1031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法奧港城第62節打進廈門港!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1619節 老毛子的狂飆突進第1721節 楊璟新屁股會飄移第280節 從軍記之陳玉雪第68節白米飯收伏好漢心第698節 東南情報局已建成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1299節 瞎操心的蒙古人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第1716節 《中俄向陽村條約》第2019節 郝搖旗對羅季姆·貝伊的禮遇第768節 無法下手第1452節 心情如坐過山車第1547節 香菸(一)第1255節 難逃一劫第108節前往臺北
第1104節 驚雷戰役第1060節 我的命還是值錢的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1166節 新遣唐使!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第2004節 美女愛英雄第821節 鳳凰樓坍了第500節 東南府放出大殺器!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153節民衆需要崇拜第483節 萬丹內鬨第209節劉之鳳的質問第815節 不可與之爲敵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138節中倭高峰會議(二)第807節 秦淮嫩三姝第846節 細節令人誠服第792節 蘇州調研(一)第1090節 夜襲第1419節 試探不利第699節 先說服第257節到呂宋之陳府家事第799節 朱慈焌在行動第622節 三進士見孫承宗第1906節 包頭佬攻阿三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第1513節 一封家信第501節 沒人要的閩撫位置第1203節 鑫方盛人力資源市場來由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1704節 李定國的二件事第1309節 部隊出動第193節顏大少又被賣了第97節一夜變天第345節 孫元化脫身第2054節 戰前心思第1897節 我好難吶第1759節 炮火紛飛(三)第2011節 驚天三炮!第344節 有炮了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1444節 三將軍備戰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863節 戰爭的臨近(二)第1112節 呸!第1340節 互相吹捧第1611節 外蒙古攻略第469節 安汶登陸戰(二)第1719節 進藏難!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2169章 不能停第21節軍魂立第854節 展會中第255節到呂宋之不急第1172節 漕運改海運之成功第610節 阿里·帕夏是明白人第828節 三天內破城第1260節 猛將兄過時了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363節 殺倭!第1317節 樹立信心第1338節 江戶之花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709節 誰可爲帝?第307節 狙殺嶽託!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1748節 在昌都過冬第1772節 你有的選擇還好說!第390節 楊鶯兒給顏大少立規矩第239節文趙氏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攻略第670節 屎尿之都巴黎城第1326節 草原帶路黨在行動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938節 戰5渣的三鍋第1011節 視察長塘鄉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322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殤痛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第696節 準備再準備第1031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法奧港城第62節打進廈門港!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1619節 老毛子的狂飆突進第1721節 楊璟新屁股會飄移第280節 從軍記之陳玉雪第68節白米飯收伏好漢心第698節 東南情報局已建成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1299節 瞎操心的蒙古人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第1716節 《中俄向陽村條約》第2019節 郝搖旗對羅季姆·貝伊的禮遇第768節 無法下手第1452節 心情如坐過山車第1547節 香菸(一)第1255節 難逃一劫第108節前往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