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 章 上帝,我沒聽錯吧

足足過了兩盞茶時間,胤楨才冷冷的說道“怎麼,現在知道怕了?私分錢糧的時候怎麼不知道怕?”。

聽到胤楨這句話,已經等的完全絕望渾身癱軟的朱延志立馬就象打了一針強心針似的,他俯伏在地一連磕了七八個響頭,額頭登時就磕破了皮,他也不顧流到眉間的血,哽咽着道,“下官從知縣一步步到知府,沒經歷過挫折,此番教訓,下官必定銘記終身。”

“可曾知道‘前令郭琇已死,今來者又一郭琇也’這句話?”胤楨緩緩問道。

這句話是當朝有‘鐵面御史’之稱的郭琇在貪賄悔過後說的話,朱延志豈能不記的,郭琇是什麼人?官居一品,廉名揚天下,朱延志沒想到,胤楨竟然以他來激勵自己,不過瞬間,他就醒悟過來,一、二品大臣的升任歷來是聖心獨裁,十四爺這是,有爭儲的心?

若真有那一天,這就是一段君臣際會的佳話,官居一品也不是遙不可及!他頓時只覺的全身熱血沸騰,也不顧額頭疼痛,“砰砰砰”又連磕了三下,而後立起身朗聲道:“十四爺如此看重下官,下官願以死抱效,死且不懼,何貪財?請十四爺拭目以待,我朝將再出一個郭琇。”

胤楨也沒想到,自己一句話,這朱延志竟然有這麼大的反應,當下輕笑道:“好,浪子回頭金不換,不過這次的懲罰是免不了的,革職留任吧。”

只要官還在,其它的一切都是浮雲,朱延志強行壓抑住內心的喜悅,沉聲道,“下官定不會辜負十四爺的期望。”

“既然有這個決心,就要拿出行動來。”胤楨徐徐說道:“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爺不要兩袖清風的清官,爺要的是能夠爲老百姓謀福利的清官,以後多留意民生,關心民事,民富才國強,回去慢慢琢磨吧。”

朱延志離去後,胤楨給康熙寫了份密摺,點明傳教士和西洋人在建遠洋艦隊中的作用,請求允准在上海駐留傳教士和西洋人。另外又給八哥胤禩寫了封信,把朱延志的情況說明,要他幫忙去吏部打招呼,接着又取出一張自己的名貼,在上面落了朱延志的名字,而後譴一親衛快馬送去江寧總督府,噶禮是八爺黨的人,這個面子諒他不敢不賣。

剛剛忙完,海鋒就進來報說,鄭清遠在外求見。

鄭清遠是胤楨派來打前站,搶購地皮的,進來後,他便彙報道,“稟十四爺,奴才在半個月前趕到的上海,在縣城城外東北向沿黃浦江而下買了兩百畝地,在縣城內和其它方向零散買了三十畝,由於買的比較急,所以價錢有點高,一共花了六千兩銀子。”

兩百畝,十三萬平方米?胤楨笑道:“不錯,現在先不要買了,等我把咱們的落腳點定下來再說。”

鄭清遠還沒走,五個傳教士後腳就來了。

胤楨與五人略微交談,才得知,這五人原來都是應閔明我邀請,前往北京去教書的,半路遇到閔明我的信差,這才轉道而來上海的。

考慮了片刻,胤楨笑道:“不好意思,各位神父,現在情況有了變化,上海馬上就將跟廣州一樣,成爲大清國第二個允許外國傳教士駐留的港口,而且這裡馬上將要開建東方最大的造船廠,我需要更多的外國朋友來這裡,商人,水手,機械師,各種工匠等,我,大清帝國十四皇子胤楨,對他們的到來將報以最熱情的歡迎,希望他們能跟我們一起見證上海的崛起,相信我,十年後,上海將成爲東方最大的貿易港口。我現在需要你們去廣州去澳門將這個消息散發出去,併爲我招募更多人過來,這裡,將成爲你們的天堂。”

五個傳教士楞了半天,爲首的彼得才驚呼道:“上帝,我沒聽錯吧?”

“我保證,絕對沒聽錯。”胤楨笑道:“對於你們的辛苦,我會付出相應的報酬,這樣吧,一年內,所有的匠工和水手,一兩銀子一個的介紹費,我可以先支付你們每人二十兩銀子,而且派人陪同隨行。”

說完,不待幾個傳教士說話,他就轉頭對鄭遠清吩咐道:“把手頭的事交給海鋒,到上海分號去開三千兩的會票,帶上爺的名貼,再挑二十個人,隨同他們去廣州澳門,知道該怎麼做吧?”

“奴才明白。”鄭清遠興奮的紮了一個千兒,他這個年齡正是喜歡四處亂跑的時候,更何況早就聽聞廣州的繁華了。

將幾個傳教士打發走之後,胤楨又叫過海鋒,“爺收的那些人,你讓他們都自己寫一份履歷,必須註明各自的擅長,愛好,舉薦人,明天我就要。”

次日一早,天上微亮,上海知縣徐世楨就帶了二十多衙役侯在留春園外面,京師早朝上的早,一衆大臣們都養成了早起的習慣,誰知道這位十四爺是不是也有早起的習慣,他可不想在胤楨心裡留下懶散的印象,只得早早的趕來侯着了。

沒想到,這一侯就足足侯了一個時辰,一直等到辰時五刻(八點多)才見胤楨在一衆親衛的扈從下施然而出,見到侯立在門外的徐世楨,胤楨笑道:“以後無須這麼早,我習慣辰時四刻開門辦事。你們還沒吃早餐吧,我讓他們給你們準備了一份,路上吃吧。”

徐世楨沒想到胤楨會如此體恤屬下,心頭暗喜,看來以後的日子不會太難熬,他忙拱手一揖,“下官代下屬們謝過十四爺。”

胤楨擺擺手道:“昨天忘了提醒你,還需要熟悉黃埔江水位的人員,這可是重中之重。”

“下官這就譴人去請。”徐世楨恭敬的回道。

名爲勘察建廠地點,實際上胤楨早就胸有成竹,不過他不得不裝模做樣四處跑跑看看,一天下來,一衆人等都累的要死,如此跑了四天,胤楨才初步把地點定了下來,而後他又是查資料又是聽取幾個資深水員的彙報,在確定黃浦江航道水位均在三丈四尺左右(10米)後,他才最終將地點定了下來,上海東北部距離縣城十多公里的沿江地段。

見胤楨最終定下來的地方沒什麼民居,徐世楨也鬆了口氣,在徵詢了胤楨的意見後,他立馬就帶人開始圈地,足足圈了兩千畝的地方。

胤楨在將地方定下來後,只留下一句,“年後這裡就要破土動工。”就摔手不管了,徵地拆遷不是他該管的事,想必康熙早就有密旨給這些地方官了。

第121章 西洋戰艦第536章 旗主擔憂後記一算是續集第299章 追殺老八第544 康熙病危第148章 建軍港第27章 小朝會第715章 捷報第236章 初步戰略第79章 食色性也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351章 試探第602章 三分天下第120章 以寬爲政第60章 下馬威第312章 窘困局面第332章 康熙心思第413章 一唱一和第85章 進諫有危險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596章 平衡第192章 十三歸心第145章 移民入臺第712章 變法實質後記四第715章 捷報第227章 四大恆模式第547章 人非草木第730章 皇見皇第154章 收曹顬第534章 意外收穫第597章 監生日記第468章 立皇太孫第568章 直隸總督第425章 推廣西學第590章 徹查第159章 江南科考案二第70章 海盜與海商第63章 老八解凍第115章 施世驃第102章 發飆第639章 若昂五世的算盤第138章 人口問題第162章 胤禩反擊第51章 海關制度第371章 老十要散夥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235章 經濟危機第654章 苦肉計第383章 方苞獻策第650章 醞釀第618章 觸底線第487章 不設防的江戶第384章 請立儲君後記三第698章 失控?第90章 兄弟同心第110章 力挺十四黨第71章 清官張伯行第661章 選秀革新第327章 老四的野望第637章 搶劫運金船第557章 荒誕之言第4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563章 放縱第319章 康熙密旨第64章 失算了第592章 收兵權第10章 票號(下)第439章 黃禍威脅論第289章 天津兵演(一)第715章 捷報第525章 宗藩關係第464章 應對第138章 人口問題第640章 傲慢的英國佬第387章 康熙暗招第244章 京師反應第448章 倭子國第518章 蹊蹺第460章 康熙中風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第596章 平衡第436章 東南亞預案第148章 建軍港第97章 站籠第445章 對日貿易第461章 放不下第660章 對比第713章 倭奴第264章 京師轟動第139章 滿漢比例第396章 插手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657章 反響激烈第167章 舞弊手段第378章 重金懸賞第561章 入營第699章 自做孽第73章 一折驚心
第121章 西洋戰艦第536章 旗主擔憂後記一算是續集第299章 追殺老八第544 康熙病危第148章 建軍港第27章 小朝會第715章 捷報第236章 初步戰略第79章 食色性也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351章 試探第602章 三分天下第120章 以寬爲政第60章 下馬威第312章 窘困局面第332章 康熙心思第413章 一唱一和第85章 進諫有危險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596章 平衡第192章 十三歸心第145章 移民入臺第712章 變法實質後記四第715章 捷報第227章 四大恆模式第547章 人非草木第730章 皇見皇第154章 收曹顬第534章 意外收穫第597章 監生日記第468章 立皇太孫第568章 直隸總督第425章 推廣西學第590章 徹查第159章 江南科考案二第70章 海盜與海商第63章 老八解凍第115章 施世驃第102章 發飆第639章 若昂五世的算盤第138章 人口問題第162章 胤禩反擊第51章 海關制度第371章 老十要散夥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235章 經濟危機第654章 苦肉計第383章 方苞獻策第650章 醞釀第618章 觸底線第487章 不設防的江戶第384章 請立儲君後記三第698章 失控?第90章 兄弟同心第110章 力挺十四黨第71章 清官張伯行第661章 選秀革新第327章 老四的野望第637章 搶劫運金船第557章 荒誕之言第4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563章 放縱第319章 康熙密旨第64章 失算了第592章 收兵權第10章 票號(下)第439章 黃禍威脅論第289章 天津兵演(一)第715章 捷報第525章 宗藩關係第464章 應對第138章 人口問題第640章 傲慢的英國佬第387章 康熙暗招第244章 京師反應第448章 倭子國第518章 蹊蹺第460章 康熙中風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第596章 平衡第436章 東南亞預案第148章 建軍港第97章 站籠第445章 對日貿易第461章 放不下第660章 對比第713章 倭奴第264章 京師轟動第139章 滿漢比例第396章 插手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657章 反響激烈第167章 舞弊手段第378章 重金懸賞第561章 入營第699章 自做孽第73章 一折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