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胤禩反擊

戴名世不過而立之年,便已文名動天下,所着《南山集偶抄》一經問世,即風行江南各省,其發行量之大,流傳之廣,在當時同類的私家着作中都是極爲罕見的,發行十餘年來,更曾屢次被翻印。

現在《南山集偶抄》被定爲禁書,而且被康熙親自定爲大逆案,江南地方官員不知道有多少會遭受牽連,江南各省駐京耳目一得到這個消息,立刻紛紛快馬傳報江南各省。

廉貝勒府。

《南山集》大逆案一傳開,繼戴名世之後,被抓捕的就是禮部侍郎汪灝,聽聞此訊,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就匆匆趕到了廉貝勒府。

胤禟一進屋正準備開口,就瞥見八哥胤禩面沉如水的端坐在書桌後,立時就閉了口,胤誐卻是大大咧咧的說道:“八哥,汪灝可是咱們籠絡士子的一杆大旗,得想個法子撈他啊。”

胤禩見他二人進來,勉強擠出個笑容,“九弟、十弟來了,坐。”

一落座,胤禟就關心的道:“八哥,是否有些棘手?”

胤禩點了點頭,沙啞着道:“莊廷瓏《明史》案株連近兩千餘人,入獄者上千,因此案奪職罷官者不計其數。《南山集》一案,皇阿瑪親定大逆,怕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依附咱們的官員,附庸風雅者不在少數,這次怕是有不少要被牽連進去,汪灝不過是第一個落馬而已。”

胤誐聞言一驚,“八哥,有那麼嚴重?”

胤禟卻是問道,“會不會連累我們?”

“難說。”胤禩微微搖了搖頭,“現在還不知道這案子會牽連多大,不過,何焯跟戴名世關係極好,怕是會被牽連。”

話剛落音,門外就有下人稟報,“主子,何學士來了。”

胤禩才迎到門口,何焯已是步履匆匆的進了院子,見了胤禩三人忙要上前請安,胤禩卻道:“別鬧那些虛禮了。”幾人進屋,一落座,胤禩就開口問道:“丈夫可跟《南山集》一案有關?”

何焯沉吟着道:“沒直接關係,不過,我跟戴名世交往過密,相互詩書往來不少,《南山集偶抄》我亦有一冊,出來時已經燒了。”

胤禩點了點頭,“當此之時,謹慎爲上。”

何焯卻說道;“八爺,刑部這次動作出人意料的迅捷,昨日皇上才下旨嚴查,今日就將此案定爲大逆,此事頗爲耐人尋味。”

“齊世武。”胤禟脫口道,“難道是太子背後搗鬼?”

“現在傳聞紛紛,皆說趙申喬與戴名世有過節。”何焯緩緩說道:“不一定是太子授意,但太子在其中推波助瀾,這是肯定的,如此好的機會,他豈會放過?我現在擔心太子會把這起案子有意擴大。”

“那我們怎麼辦?眼睜睜看着?”胤誐大爲擔心的問道。

“坐以待斃豈是大丈夫所爲?”胤禩聲音沙啞的說道:“此番不出手,必將人心渙散,太子既然將我們逼到了牆角,咱們也不用在藏着掖着了。”

胤禟驚喜的道:“八哥手上捏有太子的把柄?”

胤禩點點頭,沉聲道:“太子現在聖眷正濃,原本我還準備找個好時機的,現在卻是顧不上了,要亂咱們就好好亂一亂。”

次日,康熙就接到鎮國公景熙密摺,彈劾九門提督託合齊在安郡王馬爾渾喪事期間,多次邀集一些滿族官員於都統鄂善家宴飲,參加宴飲者約有二十餘人,除刑部尚書齊世武、兵部尚書耿額外,餘者也皆爲八旗都統、副都統等武職人員,都統鄂繕、都統牙圖、副都統悟禮皆在列。

康熙看完,半晌才起身在殿內疾走,大案竟然一個連着一個,江南科考案、南山集大逆案,現在又加了個託合齊會飲案,朕倒要看看你們還有些什麼牛黃狗寶。

轉了幾圈,康熙便停下腳步,吩咐道:“李德全,傳旨,步軍統領衙門責任重大,事務繁雜,步軍統領託合齊重病纏身,着以病解任。”

頓了一下,他又接着道:“着一等侍衛行走隆科多接任步軍統領一職。”

消息一傳出,原本還想乘此京城人心惶惶之機,策劃下一步行動的皇太子胤礽頓時就如當頭捱了一棒,半晌沒回過神來,託合齊的九門提督之職一離任,再想有所行動,難度可就不是一般的大。

再說康熙繼滿蒙八旗統領和護軍統領對調之後,又撤換了九門提督一職,其防範自己的意圖和心思已是相當明白,自己還能,還敢有何企圖?想到這裡,胤礽立時間就面如死灰,想不到兩來的辛苦煎熬,到頭來仍然是一場空。

隆科多一接到聖旨,差點沒喜暈過去,九門提督,那可是他做夢也不敢想的職位,不僅位高權重,那油水也是一等一的,十四爺說的可真準,這不,轉眼間就飛黃騰達了。

賦閒在家的佟國維聽到這一消息,立馬就想起了十四阿哥胤禎在康熙四十八年提點隆科多的事,微微思忖了下,便着人將隆科多叫了進來,瞅了滿臉興奮之色的兒子一眼,他才緩緩問道,“可還記得十四爺?”

隆科多一聽這話,忙收斂了笑容,肅然說道:“阿瑪,孩兒這幾年不得志,可謂是嚐盡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十四爺在孩兒最落魄的時候提點、指引之恩,孩兒豈敢稍忘?”

佟國維微微頜首道:“知恩圖報乃是人之常情,不過,十四爺當初的指點,今**即便任了九門提督,也要牢記,你切記一點,九門提督就是皇上的看門狗,否則便是禍不旋踵。另外,十四爺當年說的是三、五年,爲父據此預計,就在這一、二年內,朝廷必有大變,你得小心謹慎辦差,對十四爺的恩情放在心裡便是,平日裡不要跟他往來,到用你時,他自然會找你。”

隆科多聽到這番叮囑,不由心頭髮熱,一直以來,他都認爲父親不重視他,沒想到竟然爲他想的這麼長遠,他忙跪了下來,叩頭道:“孩兒謹記父親教誨。”

第510章 胤祥回京第10章 票號(下)第685章 狗咬狗第212章 不甘心第574章 謀劃晉商第384章 請立儲君第440章 鴿信密碼第499章 徵日(八)第114章 分工合作第693 章 炒房地產第660章 對比第177章 破除文字獄第166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305章 十四的主意第74章 海軍招兵第84章 回京第727章 康熙病情第57章 戰功封爵第113章 抄襲無處不在第51章 海關制度第4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554章 自保第433章 航線專營第568章 直隸總督第1章 胤禎第725章 西花園第563章 放縱第670章 驛站第43章 危機第282章 到天津去第546章 如出一轍第593章 禍水西引第672章 應對第126章 又見站籠第238章 大亂將起第284章 比竇娥冤第174章 回京第237章 康熙憂心第537章 進退之道第445章 對日貿易第448章 倭子國第617章 不搶白不搶第54章 帝王心術第408章 有持無恐第370章 嚴打?第316章 兵油子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582章 倉鼠第219章 打狗港第302章 康熙回津第578章 蠲免第707章 滿漢有別第313章 合流第466章 進退兩難第341章 老四出局第648章 又起波瀾第246章 澎湖之戰(一)第16章 提點隆科多第296章 密謀第104章 沙船協會第515章 跋扈第17都是聰明人後記四第675章 下馬威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328章 裂土分封第10章 票號(下)第571章 試探第248章 澎湖之戰(三)第57章 戰功封爵第206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38章 被人無視了第588章 試探第164章 方苞第264章 京師轟動第683章 晉和盛第148章 建軍港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436章 東南亞預案第458章 點撥年羹堯第353章 師出有名第233章 掃盲第710章 揉搓第298章 今夜無眠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第46章 胤楨的反擊第168章 天下第一案第165章 膽大包天後記一算是續集第37章 滿漢之爭?第423章 通房丫頭第215章 海軍擴招第174章 回京第104章 沙船協會第268章 肥水不落到外人田第535章 海軍威武第315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635章 一拍即合第596章 平衡第405章 奉旨嚴打
第510章 胤祥回京第10章 票號(下)第685章 狗咬狗第212章 不甘心第574章 謀劃晉商第384章 請立儲君第440章 鴿信密碼第499章 徵日(八)第114章 分工合作第693 章 炒房地產第660章 對比第177章 破除文字獄第166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305章 十四的主意第74章 海軍招兵第84章 回京第727章 康熙病情第57章 戰功封爵第113章 抄襲無處不在第51章 海關制度第4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554章 自保第433章 航線專營第568章 直隸總督第1章 胤禎第725章 西花園第563章 放縱第670章 驛站第43章 危機第282章 到天津去第546章 如出一轍第593章 禍水西引第672章 應對第126章 又見站籠第238章 大亂將起第284章 比竇娥冤第174章 回京第237章 康熙憂心第537章 進退之道第445章 對日貿易第448章 倭子國第617章 不搶白不搶第54章 帝王心術第408章 有持無恐第370章 嚴打?第316章 兵油子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582章 倉鼠第219章 打狗港第302章 康熙回津第578章 蠲免第707章 滿漢有別第313章 合流第466章 進退兩難第341章 老四出局第648章 又起波瀾第246章 澎湖之戰(一)第16章 提點隆科多第296章 密謀第104章 沙船協會第515章 跋扈第17都是聰明人後記四第675章 下馬威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328章 裂土分封第10章 票號(下)第571章 試探第248章 澎湖之戰(三)第57章 戰功封爵第206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38章 被人無視了第588章 試探第164章 方苞第264章 京師轟動第683章 晉和盛第148章 建軍港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436章 東南亞預案第458章 點撥年羹堯第353章 師出有名第233章 掃盲第710章 揉搓第298章 今夜無眠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第46章 胤楨的反擊第168章 天下第一案第165章 膽大包天後記一算是續集第37章 滿漢之爭?第423章 通房丫頭第215章 海軍擴招第174章 回京第104章 沙船協會第268章 肥水不落到外人田第535章 海軍威武第315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635章 一拍即合第596章 平衡第405章 奉旨嚴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