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試探

“好一個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老十四已可謂是至善的境界。”康熙暢快的笑道:“既有此孝心,朕收回成命。”對於老十四的意圖,康熙自然是心知肚明,立儲一事,他一直顧慮重重,老十四破家成全他身前身後名,讓他大感欣慰。

一衆上書房大臣聽胤禎說要在澳洲找個大金礦做爲康熙六十大壽的壽禮,都不由咋舌不已,這禮雖然俗,卻也是異想天開,僅這份手面,就不是其他皇子能比的,一衆皇子聽聞之後,估計要愁壞了。

“恭喜皇上,不出數年,澳洲便可全面開墾出來,開拓如此遼闊富庶之海外疆域,實乃亙古未有之創舉,皇上千古一帝之稱號,乃是實至名歸!”張鵬翮不失時機的站起躬身奉承道,身爲十四黨的大旗,他自然要及時的爲胤禎錦上添花。

王掞亦緊跟着道:“豈止是千古一帝,開拓澳洲之功績,完全足以功蓋三皇五帝。”

二人這一開頭,胤禎幾人哪裡還坐的住,紛紛起身恭賀湊趣。

康熙心裡着實得意,有老十四這財主大力支持移民,不過三、五年,澳洲便可發展鞏固下來,如此大的海外富庶疆域,確實是亙古未有,名垂千古,已是不容置疑,若是海外分封再推廣開來,這番功績,說功蓋三皇五帝,亦毫不爲過。

待得幾人紛紛恭賀完,康熙才招手讓幾人坐下,含笑道:“澳洲之事,暫不宜宣揚,隨軍的五千移民最好擇自陝西,給老十四留下足夠的時間發賣呂宋。”說着,他話題一轉,道:“海外分封一事,亦是亙古未有,既是確定推行,這分封的具體章程,必須先議定下來,你們先議議。”

幾個上書房大臣一聽這話,全都齊齊的望向胤禎,海外分封可是十四爺提議的,而且又已經與康熙談過,這具體的章程,肯定有,而且肯定與康熙探討過,他們無非是拾遺補缺而已。

一見衆人都望了過來,胤禎含笑點了點頭,當仁不讓的從容說道:“海外分封,不過是開拓海外疆域的另一種方式,如今新大陸、新航線纔開闢不久,西洋諸國對新大陸的瓜分亦才處於起步階段,但隨着航海技術的發展,新興海上強國的崛起,西洋諸國必然加快對新大陸瓜分的速度。

有鑑於此,我們亦不能因循守舊,以往那種打下一地鞏固一地的模式,無法適應對新大陸的佔領速度,考慮到朝廷精力有限,對新大陸鞭長莫及,這才推出海外分封的法子以圖最大限度的搶佔新大陸。

因此,我建議對海外封國予以最大限度的權力下放,各封國的疆域在短期內允許無限拓展。皇族宗親是大清的根本,全部分封出去,會動搖大清的根本,慮及此點,方纔提議受封者不侷限於宗室,一應二品爵位者,不分滿漢蒙回,全部都有機會受封。”

話一落音,張鵬翮就贊成道:“既是要最大限度的佔領、開拓大清在新大陸的疆域,這權力下放、疆域無限,則極爲必要,如此,方能鼓勵各封國積極開疆拓土。”

馬齊亦沉吟着道:“即便是分封皇族宗親,奴才提議是否只封給其子嗣,這樣,可以加強大清的凝聚力,亦可以加強封國與大清的聯繫。”

蕭永藻則緊接着道:“新大陸與大清距離遙遠,動輒上萬裡,一年一朝覲,實屬不易,但亦不能因此放縱,三年一朝覲,歲歲貢賦是必須的。”

“各封國之間相互侵吞的事如何防範?”嵩祝皺着眉頭問道。

“十年甚至二十年內,可以不考慮此問題。”胤禎簡短的回道:“在這段時間之內,各封地估計不會接壤。”

王掞接着問道:“海外分封,十四爺打算從哪個洲開始?”

“自然先從地廣人稀的地方開始,南美洲、北美洲、非州。”胤禎侃侃說道:“西班牙人在美洲有領地,不管是俘虜的水手,還是馬尼拉,都有不少水手熟悉馬尼拉至美洲的航線,不出意外,美洲,將是最先分封的。”

說着,胤禎輕嘆了口氣,接着又道:“自鄭和下西洋之後,西洋人就佔據了南洋,壟斷了西洋與大清的海外貿易,大清的海船,最遠也就只到達南洋,至西洋、非洲的航線,只能是跟在西洋商船之後摸索了。

如今是大航海時代,大清必須開闢自己的海外新航線,由日本到北美洲,由澳洲到南美洲,由南洋到莫臥爾帝國、到波斯、到阿拉伯等地的新航線都必須開闢出來。”

一衆大臣雖然都是頂尖兒的人物,可數十年來,眼睛就只盯着大清的疆域,確切的說是內陸各省,以及西北各蒙古部落,對海外的關注,完全是對西班牙宣戰之後的事,對於胤禎所說的要開闢的這些航線有什麼意義、價值,他們基本上都是茫然無知,胤禎是故妄說之,他們亦是故妄聽之。

見衆人對全權下放,疆域無限都無多大異議,康熙卻是問了一個衆人都極爲關心,卻又不敢開口問的問題,“對於海外受封者,你有何建議?”

李光地聽的心裡一緊,卻是不敢去看胤禎,康熙這是試探,如此直接的試探,十四爺應該不會看不出來,去提醒反而不美。

聽的康熙如此一問,胤禎不覺微微一怔,望了康熙一眼,才謹慎的道:“海外分封,全憑皇阿瑪聖決,兒臣豈敢逾越?”

康熙微微頜首,含笑道:“不算簪越,大膽說,無妨。”

胤禎略一沉吟,才道:“海軍是大清與各封國之間的聯繫紐帶,也有不少宗室子弟在海軍,兒臣以爲對於此點必須嚴防,簡單說,北洋艦隊負責巡視北美洲,那麼有子弟在北洋艦隊者,不能分封在北美州,若要分封,須將子弟調離北洋艦隊。”

見胤禎言猶未盡,康熙點了點頭,道:“慮的周詳,接着說。”

“接下來就是平衡了,分封在同一洲相鄰的,能夠相互制衡自然最好。”胤禎謹慎的回道。

“此乃題中應有之意。”康熙微微笑道:“海軍纔是制衡各封國的主要力量,海軍的陸戰隊要大力發展。”

“兒臣尊旨。”因忙躬身道。

第370章 嚴打?後記八第618章 觸底線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332章 康熙心思第484章 口是心非第648章 又起波瀾第650章 醞釀第313章 合流第468章 立皇太孫第530章 順水人情第196章 隆科多請客第647章 選秀女貓膩第307章 朝陽門第90章 兄弟同心第446章 叩關第641章 吹號,進攻第669章 啓程第514章 打了再講第70章 海盜與海商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l85章 京報第688 章 巡幸西安第365章 抱火鍋第9章 票號(上)第71章 清官張伯行第441章 啓用年羹堯第581章 返京第662章 伴君如伴虎第231章 上海青樓第492章 徵日(一)第673章 滿城第583章 從諫如流第336章 索要太子第316章 兵油子第50章 各方反應第514章 打了再講第518章 蹊蹺第698章 失控?第493章 徵日(二)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387章 康熙暗招第165章 膽大包天第422章 家務事第239章 西班牙入侵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594章 輸捐熱潮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35章 呵呵 女主出場了第288章 馬尼拉的白旗第148章 建軍港第562章 開局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457章 壽禮第231章 上海青樓第38章 被人無視了第511章 工人?第644章 暢春園第566章 收服第528章 不賣帳第579章 捐納第603章 出紅差第312章 窘困局面第l85章 京報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422章 家務事第605章 後宮第128章 公行第550章 掌控局面第581章 返京第85章 進諫有危險第83章 酸第460章 康熙中風第598章 士子監督第646章 以誠侍君第330章 龍虎鬥第162章 胤禩反擊第425章 推廣西學第381章 和好如初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513章 俄羅斯館第709章 失控第67章 可憐的二世祖第356章 清官之論第601章 藩屬之議後記6第665章 大清鄉紳第610章 海軍陰影第66章 關係網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715章 捷報第114章 分工合作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544 康熙病危第520章 太子無私帳第340章 脣槍舌箭第379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22章 錢多遭人嫉第139章 滿漢比例
第370章 嚴打?後記八第618章 觸底線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332章 康熙心思第484章 口是心非第648章 又起波瀾第650章 醞釀第313章 合流第468章 立皇太孫第530章 順水人情第196章 隆科多請客第647章 選秀女貓膩第307章 朝陽門第90章 兄弟同心第446章 叩關第641章 吹號,進攻第669章 啓程第514章 打了再講第70章 海盜與海商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l85章 京報第688 章 巡幸西安第365章 抱火鍋第9章 票號(上)第71章 清官張伯行第441章 啓用年羹堯第581章 返京第662章 伴君如伴虎第231章 上海青樓第492章 徵日(一)第673章 滿城第583章 從諫如流第336章 索要太子第316章 兵油子第50章 各方反應第514章 打了再講第518章 蹊蹺第698章 失控?第493章 徵日(二)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387章 康熙暗招第165章 膽大包天第422章 家務事第239章 西班牙入侵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594章 輸捐熱潮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35章 呵呵 女主出場了第288章 馬尼拉的白旗第148章 建軍港第562章 開局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457章 壽禮第231章 上海青樓第38章 被人無視了第511章 工人?第644章 暢春園第566章 收服第528章 不賣帳第579章 捐納第603章 出紅差第312章 窘困局面第l85章 京報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422章 家務事第605章 後宮第128章 公行第550章 掌控局面第581章 返京第85章 進諫有危險第83章 酸第460章 康熙中風第598章 士子監督第646章 以誠侍君第330章 龍虎鬥第162章 胤禩反擊第425章 推廣西學第381章 和好如初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513章 俄羅斯館第709章 失控第67章 可憐的二世祖第356章 清官之論第601章 藩屬之議後記6第665章 大清鄉紳第610章 海軍陰影第66章 關係網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715章 捷報第114章 分工合作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544 康熙病危第520章 太子無私帳第340章 脣槍舌箭第379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22章 錢多遭人嫉第139章 滿漢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