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家務事

聽的珈寧將事情的經過細細說完,胤禎一陣無語,就那麼點小事情,至於嘛?說到底,還是對下人不寬厚,略微沉吟,他才道:“小孩子難免磕磕碰碰,照顧不周,訓斥一頓也就是了,大冷的天,跪在外面,她們纔多大?都是些孩子。

見胤禎不僅未責怪,反而爲幾個小丫頭說話,珈寧不由暗鬆了一口氣,含笑回道:“王爺寬厚仁愛,那就免了她們懲罰,不過,她們可不小了,都是十一、二歲的丫頭,再有兩年,都到了嫁人的年齡,現在對她們嚴點,日後,才能少吃點苦頭,而且,還要防着人家說閒話,咱們恂王府出去的丫頭,恁的沒規矩。”

胤禎沒料到道,珈寧竟然還說出了這麼一番道理,不由一陣語塞,倒是忘了,這年頭成婚早,十四、五歲便多已經成婚生子,他臉色不由和緩下來,道:“就你嘴利。”

說着已是枕着靠墊斜躺了下來,道:“上次爺教你的按摩手法練的怎麼樣了?來給爺捏捏揉揉,鬆鬆骨。”

珈寧瞟了一眼海若,嗔道:“穿的那麼周整,有力也使不上。”

胤禎起身便脫了外面的罩袍,而後,又對完顏海若道:“老四沒事吧?人呢?”

“沒事,哥倆又一起去玩了。”海若微微笑道,說着,她便站起身,想避出去。

胤禎卻伸手示意她坐下,輕笑道:“您想哪裡去了?按摩可以消乏,讓珈寧給你們貼身丫鬟教教,都可以試試,保證你們都喜歡。”

完顏海若被說的俏臉一紅,抿嘴笑道:“我纔沒多想,珈寧這幾年都被您帶壞了。”

“姐姐也來笑話我。”珈寧回身嗔了她一眼。

三人打趣了幾句,四個小丫頭已是換了衣服進來請罪,不言聲的跪了一溜,完顏海若看了四人一眼,才道:“你們也忒大意了,看個熱鬧竟然跑的一個不剩,幸虧是打着額頭,這要是打着眼睛什麼的,豈不是要禍及家人?”

一見嫡福晉開口,幾個丫鬟心裡都鬆了口氣,連忙叩頭認錯:“奴婢們知錯了,下次再也不敢。”

“這次有王爺爲你們求情,就免了責罰,下次再犯,數罪併罰,下去吧。”完顏海若淡淡的說道。

“謝福晉不罪之恩。”四個小丫頭連忙叩謝道,而後又對胤禎叩首道:“謝王爺寬宏大量。”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胤禎看着幾人道:“福晉責罰你們,也是爲你們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下去慢慢琢磨。”

待四個小丫鬟退出,胤禎才接着道:“雖說有主僕之分,但還是不要隨意體罰,不過才十一、二歲,正是發育的時候,落下病根就不好了。”

“王爺可真是菩薩心腸,”珈寧邊揉捏着,邊道:“滿京城誰不說咱恂王府寬厚,再寬,下人可就沒了規矩。”

“爺並未說要一味寬厚,可以改其它法子懲罰嘛。”

完顏海若對珈寧眨了眨眼,道:“王爺一天到晚見人說事,累極了的人,難得鬆泛一下,不說這些小事了,咱們慢慢改。”

胤禎閉着眼睛享受着,聽了這話,又道:“映兒暟兒雖說年紀還小,但也不能一味放縱,開年過後,從義學請位懂西學的外傅來府中教他們西學啓蒙。”

皇子皇孫學習西學並不是什麼稀罕事,不過,那麼小就開始,卻是有些早了,不過,這話完顏海若卻是不好說,她有兩個兒子,可不想讓胤禎覺得她太過溺愛兒子。

珈寧受寵極多,卻連生的三個女兒,她倒沒什麼顧忌,當下便道:“王爺,三爺、四爺才六歲,是不是太早了?”

六歲還早?我都嫌遲了,胤禎想了想,不好怎麼解釋,只得換了種說法道:“早什麼?西學日後能派上大用場,叫春兒、明兒兩人每天也抽一個時辰學西學。”

珈寧萬沒料到,一句話,竟然把大爺、二爺又捎進去了,登時不敢再吭聲,完顏海若雖是心痛兒子,卻也知道胤禎這是爲兒子們好,自然不好反對。

胤禎卻是又問道:“在廣州陣亡的那些親衛家屬,你們是怎麼料理的?”

聽胤禎突然提到這茬,完顏海若心裡不由一緊,胤禎難道又要出征?否則好端端的怎會問起這事?她急忙回道:“尊王爺吩咐,不僅厚恤,而且家屬都安排的優差,一應待遇在下人中是最好的。”

“這兩日,我得抽空去看看他們。”胤禎喃喃道。

“王爺可是又要出兵?”完顏海若着緊的問道。

“想多了您。”胤禎含笑道:“我最多就在南洋、澳洲轉轉,不礙事。”沉吟了陣,他才吩咐道:“這些家屬,逢年節,讓他們進府來請安,見見他們,隨時過問他們的生活情況,有困難的,多幫忖一點。另外,將這些家屬子弟十歲以下的,全部送進義學讀書府中下人子弟也一併送去吧,不差那點錢。”

“恩,開年,我就吩咐下去。”完顏海若說着,又輕笑道:“咱們府中,內內外外,有不少就是那些陣亡或者是殘疾親衛的家屬,爺不用擔心會寒了人心。”

胤禎卻是沉聲道:“不獨爲做給活着的親衛看,也是讓自己安心,跟着我出生入死的,其家屬子弟我自然要照顧好。”

聽胤禎話語沉重,海若,珈寧二人都半晌不敢接話,見氣氛有些沉悶,胤禎含笑逗她倆道:“兩個消息,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先聽哪一個?”

“好消息。”海若道。

珈寧幽幽的道:“我想聽壞消息。”

胤禎輕笑道:“好消息嘛,忙完這陣,我在京城的時間會長的多。”

這可真是個好消息,府中幾個福晉這六、七年都沒動靜了,胤禎長駐府中,機會自然要大的多,特別是珈寧,連生了三個女兒,她簡直都快鬱悶死了。

珈寧急急問道:“壞消息是什麼?”

“這壞消息嘛。”胤禎拉長聲音道:“有人跟你們爭寵來了,張夢嬌今年要搬來京城長住了。”

第267章 八黨危機第696章 顧慮第350章 花錢買太子第288章 馬尼拉的白旗第140章 朝堂暗爭第174章 回京第416章 登龍十二術第601章 藩屬之議第559章 年號第183章 門庭若市第291章 皇家科學院第267章 八黨危機第79章 食色性也第37章 滿漢之爭?第472章 十四的手筆第291章 皇家科學院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82章 九門提督第147章 移臺之爭第673章 滿城第33章 貪污也是有定例的第514章 打了再講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第688 章 巡幸西安第410章 吃早茶第370章 嚴打?第699章 自做孽第390章 老八擔憂第328章 裂土分封第347章 長篇大論-第149章 風雲再起第545章 奪權第227章 四大恆模式第107章 各方反應(中)第218章 上海知縣第699章 自做孽第182章 朝會(三)第500章 徵日(九)第26 提點老八第80章 十四爺冷竈第444章 自找麻煩第695 章 反應第73章 一折驚心第334章 鼓吹分封第114章 分工合作第237章 康熙憂心第508章 出手第509章 突破點第373章 十三重情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481章 太子難當第282章 到天津去第126章 又見站籠第681章 植樹造林第217章 仇人相見第652章 相親的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349章 開禁採金第176章 勸諫康熙第353章 師出有名第612章 爭執後記6第432章 客大欺店第542章 刺激農業第565 章 鐵帽子王第451章 **老五第258章 嗜戰之主第170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313章 合流第332章 康熙心思第134章 各有盤算第254章 功高震主第96章 過年第611章 棘手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32章 牛B總督第210章 十三解封第56章 出謀劃策第728章 又見分封第467章 各方猜疑第196章 隆科多請客第204章 李衛請客第619章 綠營兵制第466章 進退兩難第63章 老八解凍第115章 施世驃第148章 建軍港第579章 捐納第470章 立儲制度第141章 江寧織造府第661章 選秀革新第240章 人心慌亂第662章 伴君如伴虎第196章 隆科多請客第127章 不賣帳第732章 天意難測第488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25 百利而無一害第379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
第267章 八黨危機第696章 顧慮第350章 花錢買太子第288章 馬尼拉的白旗第140章 朝堂暗爭第174章 回京第416章 登龍十二術第601章 藩屬之議第559章 年號第183章 門庭若市第291章 皇家科學院第267章 八黨危機第79章 食色性也第37章 滿漢之爭?第472章 十四的手筆第291章 皇家科學院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82章 九門提督第147章 移臺之爭第673章 滿城第33章 貪污也是有定例的第514章 打了再講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第688 章 巡幸西安第410章 吃早茶第370章 嚴打?第699章 自做孽第390章 老八擔憂第328章 裂土分封第347章 長篇大論-第149章 風雲再起第545章 奪權第227章 四大恆模式第107章 各方反應(中)第218章 上海知縣第699章 自做孽第182章 朝會(三)第500章 徵日(九)第26 提點老八第80章 十四爺冷竈第444章 自找麻煩第695 章 反應第73章 一折驚心第334章 鼓吹分封第114章 分工合作第237章 康熙憂心第508章 出手第509章 突破點第373章 十三重情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481章 太子難當第282章 到天津去第126章 又見站籠第681章 植樹造林第217章 仇人相見第652章 相親的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349章 開禁採金第176章 勸諫康熙第353章 師出有名第612章 爭執後記6第432章 客大欺店第542章 刺激農業第565 章 鐵帽子王第451章 **老五第258章 嗜戰之主第170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313章 合流第332章 康熙心思第134章 各有盤算第254章 功高震主第96章 過年第611章 棘手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32章 牛B總督第210章 十三解封第56章 出謀劃策第728章 又見分封第467章 各方猜疑第196章 隆科多請客第204章 李衛請客第619章 綠營兵制第466章 進退兩難第63章 老八解凍第115章 施世驃第148章 建軍港第579章 捐納第470章 立儲制度第141章 江寧織造府第661章 選秀革新第240章 人心慌亂第662章 伴君如伴虎第196章 隆科多請客第127章 不賣帳第732章 天意難測第488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25 百利而無一害第379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