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開禁採金

“兒臣謹尊聖諭。”胤禎聞言大爲欣喜,連忙起身回道,雖然康熙對民族融合隻字不提,但卻允准在海軍做嘗試,這至少說明康熙並不牴觸,而且有此一言,他亦不會再糾纏於海軍中的漢員提拔,看來,他對八旗子弟的腐化墮落亦是深有感觸,對此亦是憂心不已。

康熙伸手指了指桂花糕,道:“你先充飢。”說着便起身在殿內緩步踱了起來,眼下,攻佔南洋,佔領開發澳洲、海外分封是急務,不料老十四一番話,卻又引出了旗務整頓,這事卻甚是棘手,沒有合適的人選。

老十四點子多,行事果毅,不僅有錢,還掌着海軍,一衆皇族宗親、勳貴大臣皆有求於他,由他出面整頓旗務,最爲理想,不過,他身上兼的差事已經夠多了,海軍南洋一戰這才拉開序幕,又還要兼顧佔領澳洲之事,實在無法分心。

老八卻是一味只知籠絡人心,整頓旗務,只能是越整越亂,老四倒是不錯的人選,可惜遠在廣東,想到老四,康熙不由一陣煩悶,如何對待老四,他一直還未拿定主意,對於李光地的推測,他亦大爲贊同,但殘害骨肉兄弟,乃十惡不赦之罪,毫無憑據,如何能讓老四認罪?徒給皇家臉面抹黑而已。

“皇上,李光地等一衆上書房大臣在外候見。”李德全進來躬身稟道。

康熙停住腳步道:“叫進。”說着,便坐了回去。

見一衆上書房大臣覲見,張廷玉便跟了進來,小心的覷了一眼康熙的臉色,見他神色平和,又見十四爺在吃桂花糕,便徹底放下心來,看來,十四爺此番進言,並未犯禁。

李光地、蕭永藻、張鵬翮、嵩祝、王掞、馬齊等六人進來見禮之後,康熙便命人賜座賞茶,一俟衆人落座,他邊開口說道:“南洋噶羅巴,在冬季之前便能攻克並鞏固下來,對澳洲的佔領、開發今冬便將實施,你們有何想法?”

一聽澳洲的佔領開發今冬天便要實施,幾人都是微微一怔,這事情他們根本就未來的及考慮,一個個立時便擰眉思索。

嵩祝率先說道:“澳洲地域遼闊,又有牧場,奴才以爲譴八旗、蒙古騎兵前往最爲適合,但若譴騎兵前往,則時間最好定在開春之後,否則糧草補給難以爲繼。”

蕭永藻接着便道:“澳洲地域遼闊,牧草豐美,奴才建議可以自蒙古各部抽調牧民騎兵隨同前往,一則便於日後宣揚澳洲,吸引更多的蒙古人移民澳洲,二則亦可相應減少譴往澳洲之兵力。”

康熙聽的微微頜首,澳洲地域遼闊,長期駐守,騎兵最爲適合,既有牧場,遷移蒙古人前往,可謂一舉數得。

撒了彌天大謊的胤禎卻是老神在在的聽着,澳大利亞肯定是存在的,這不用擔心,問題是,要趕緊的派船去將航線探出來,這問題應該不大,記的不錯的話,自噶羅巴沿海岸往東南方向走,隨便都能夠到達澳洲。

澳洲的牧場他也不擔心,既然是稱爲羊背上的國家,那能沒牧場?金礦他就更不擔心了,澳洲的礦藏豐富,那可是出了名的,不可能沒金礦。

王掞此時開口說道:“澳洲地域遼闊,如欲儘快全面佔領澳洲,非得有數萬大軍不可,糧草補給路程太遠,不知十四爺能否組織起大規模的海船南下?”

見問到自己頭上來了,胤禎略微一頓,便從容說道:“考慮到糧草補給及兵力抽調問題,譴往澳洲的兵馬最好控制在三萬以內,江浙閩粵諸省從事南洋商貿的海船數目不少,運送三萬兵馬的糧草補給,斷無問題。

考慮到時間問題,最好能隨軍移民三、五千人同去,如此,三、五個月之後,便能自給自足。另外,必須派遣大量的勘探測繪人員前往,以測繪地圖、記錄航線、勘探礦藏。”

“當地不是有土著嗎?何以還要移民三、五千人?”張鵬翮瞥了一眼蕭永藻,沉聲說道:“四川、臺灣移民,尚且難以滿足,澳洲遠在海外,哪有人願意拖家帶口前去?”

聽的張鵬翮語中帶刺,蕭永藻追問道:“十四爺,澳洲不是還有土著嗎?完全可以大量擄掠俘虜耕種。”

“既是土著,又如何會耕種?”胤禎淡淡的解說道:“之所以只要移民三、五千,便是打算利用土著的勞力。”稍一沉吟,他才接着道:“至於如何吸引人前往澳洲,只能是朝廷給政策了,荒地開懇永準爲業,十年內不許分毫斂派差徭,免費提供開荒的農具、耕牛、種子,半年的口糧,不相信沒人前去。不過,此政策得稍稍押後再公佈,以免衝擊呂宋的發賣。”

聽到最後一句,幾個上書房大臣都是頗爲古怪的瞥了胤禎一眼,十四爺還真是肆無忌憚,這事你稍後囑咐一句就成,怎得在康熙面前說了出來?

康熙見了這情形微微笑道:“老十四發賣呂宋,爲的是低息放貸,此乃利國利民之舉,非是爲一己之私利,此事稍後再談。澳洲移民一事,老十四的提議不錯,朝廷在十年甚至二十年內都不會在乎澳洲的賦稅。佔領澳洲的意義在於開拓大清在海外的疆域,朝廷在澳洲的獲利重在礦藏。”

康熙說着,掃了衆人一眼,甚爲得意的道:“在澳洲土著手上發現了拳頭大的狗頭金,據此預測,澳洲可能存在大金礦。”

一見康熙神情甚是自得,一衆上書房大臣皆是心頭一喜,康熙欲在澳洲大力開採黃金礦了?

大清並不缺金礦,但自立國以來,鑑於前明競言礦利,中使四出,暴斂病民,於是對金銀礦開採大肆封禁,並且十分嚴格,對違規私自盜採者的處罰,亦十分嚴厲,由此而導致金銀產量奇低,黃金最高年產量不足兩千兩。從而導致大清黃金奇缺,黃金也就格外顯的貴重。

在座的都是履歷豐富,位極人臣的大臣,誰心裡都門清,之所以封禁金銀礦,最主要原因,還是怕聚衆生事,但澳洲的金礦可就不同了,根本無須擔憂這些,儘可大采特採。

第643章 捅馬蜂窩第549章 穩定人心第288章 馬尼拉的白旗第299章 追殺老八第512章 意外反應第53章 遭彈劾第450章 曠世慶典第707章 滿漢有別第132章 高產作物第285章 有得有失第115章 施世驃第343章 神仙鬥法第534章 意外收穫第599章 使團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355章 陛辭第70章 海盜與海商第410章 吃早茶第484章 口是心非第13章 敲打老九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559章 年號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100章 公開審判第63章 老八解凍第78章 投桃報李第33章 貪污也是有定例的第197章 替罪羊後記九第378章 重金懸賞第291章 皇家科學院第96章 過年第333章 龍生九子第402章 康熙的糾結第64章 失算了第380章 利益交換第156章 敲竹槓第682章 糾結的揆敘第102章 發飆第5章 投康熙所好第33章 貪污也是有定例的第403章 老十四的算盤第676章 詭辯第236章 初步戰略第201章 趕考的舉子第687章 清理虧空第715章 捷報第275章 康熙發狠第675章 下馬威第655章 滿漢通婚第246章 澎湖之戰(一)第103章 考察人才第95章 軍民械鬥第74章 海軍招兵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第475章 冊封皇太子第124章 未雨綢繆第324章 攻心第311章 太子進京第227章 四大恆模式第338章 分封影響第628章 困境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70章 海盜與海商第282章 到天津去第560章 考覈第58章 海關改革第509章 突破點第637章 搶劫運金船第304章 老父教子第18章 發行銀票第156章 敲竹槓第159章 江南科考案二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477章 升級第322章 強勢第43章 危機第193章 老十的主意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308章 三方聚京師第310章 老四的反應第524章 豆汁飯第85章 進諫有危險第27章 小朝會第480章 孝心可嘉第353章 師出有名第380章 利益交換第618章 觸底線第350章 花錢買太子第357章 回上海第258章 嗜戰之主第683章 晉和盛第673章 滿城第181章 朝會(二)第315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520章 太子無私帳第330章 龍虎鬥第270章 康熙發飆第228章 十三驚心
第643章 捅馬蜂窩第549章 穩定人心第288章 馬尼拉的白旗第299章 追殺老八第512章 意外反應第53章 遭彈劾第450章 曠世慶典第707章 滿漢有別第132章 高產作物第285章 有得有失第115章 施世驃第343章 神仙鬥法第534章 意外收穫第599章 使團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355章 陛辭第70章 海盜與海商第410章 吃早茶第484章 口是心非第13章 敲打老九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559章 年號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100章 公開審判第63章 老八解凍第78章 投桃報李第33章 貪污也是有定例的第197章 替罪羊後記九第378章 重金懸賞第291章 皇家科學院第96章 過年第333章 龍生九子第402章 康熙的糾結第64章 失算了第380章 利益交換第156章 敲竹槓第682章 糾結的揆敘第102章 發飆第5章 投康熙所好第33章 貪污也是有定例的第403章 老十四的算盤第676章 詭辯第236章 初步戰略第201章 趕考的舉子第687章 清理虧空第715章 捷報第275章 康熙發狠第675章 下馬威第655章 滿漢通婚第246章 澎湖之戰(一)第103章 考察人才第95章 軍民械鬥第74章 海軍招兵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第475章 冊封皇太子第124章 未雨綢繆第324章 攻心第311章 太子進京第227章 四大恆模式第338章 分封影響第628章 困境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70章 海盜與海商第282章 到天津去第560章 考覈第58章 海關改革第509章 突破點第637章 搶劫運金船第304章 老父教子第18章 發行銀票第156章 敲竹槓第159章 江南科考案二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477章 升級第322章 強勢第43章 危機第193章 老十的主意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308章 三方聚京師第310章 老四的反應第524章 豆汁飯第85章 進諫有危險第27章 小朝會第480章 孝心可嘉第353章 師出有名第380章 利益交換第618章 觸底線第350章 花錢買太子第357章 回上海第258章 嗜戰之主第683章 晉和盛第673章 滿城第181章 朝會(二)第315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520章 太子無私帳第330章 龍虎鬥第270章 康熙發飆第228章 十三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