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各方反應(中)

紫禁城,養心殿。

康熙習慣的在殿裡踱着步子,老十四可真是好膽識,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果斷迅捷,竟敢公然喊出自成十四黨的口號,並以此爲由放手清洗、整飭海軍,不愧爲好手段,倒真是個領兵的好苗子。

至於在海軍中推行滿漢一家,倒是早在他的預料之中,他戎馬多年,豈能看不出其中的弊端,更何況老十四對海軍的航行、作戰說的很透徹,海軍中確實不能出現滿漢對立的情況。

大清遠洋貿易船隊股份的售賣,他亦早有預料,一百萬一分,朕有四成,老十四密信中還建議秘密拿出一成來賣給宗親皇族,一來可以套取現銀一千萬兩,二來亦可增強宗室的凝聚力,這主意倒是不錯,有一千萬現銀在手,能辦多少大事?另外,他既然以增加專營出口商品爲幌子,少不了要配合一番,省得腹誹朕光拿錢不做事。

這幾件事他雖是早有預料,但短短几日接踵而至,卻就有些蹊蹺了,表面看來老十四是想混淆視聽,保他的郡王爵位,可即便如此,也沒必要那麼大的動靜,他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

兩年前老十四便有自立門戶之心,可這兩年來,朕給他機會,卻未見他有何動靜,反而頻頻爲老八出謀劃策,如今卻又爲何在毫無根基的情況下,突然倉促的自立門戶?僅僅只爲清洗整飭海軍?這可不是他一慣的風格,這小子,越來越有意思了。

毓慶宮,

胤禎自八黨破門而出自立十四黨,最高興的就應該是太子胤礽,自證實這個消息後,他一直就顯得很是亢奮,老十四的這一舉動不僅大大削弱了八黨的勢力,也打擊了老八的威信,連自家兄弟都駕馭不了,又如何能夠駕馭羣臣,更爲難得的是,老十四的這一番舉動,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正好方便他暗中行事。

胤礽正自心中盤算,朱天保卻是趕了過來,見禮之後便試探着問道:“太子爺,十四爺現在根基淺薄,新近又接連出事,卻兀自狂妄,公然自立一黨,咱們是否乘機發力,狠狠打壓他一番,以免其他皇子羣而效之。”

“呵呵,那倒不必。”胤礽輕笑着擺了擺手,“九如,看事情得從大處着眼,老十四這一自立,最受打擊的是老八一黨,不僅嚴重損害老八的聲譽,而且勢必引起老八一黨的內亂,老十四這兩年拳打腳踢可是折騰出了好大一份家業,在老八一黨中也很得人心,看好他的人不少,他一自立,八黨內部就面臨分化,對我們而言,這可是大好事。

若是現在出手將他一棒打死,豈不是倒幫了老八的忙?老八稍一整合,八黨豈非鐵板一塊?對我們更是沒一點好處,現在是三股勢力,要想利益最大化,最好是拉老十四打老八,這纔是對我們最爲有利的,別忘了,老十四可是要錢有錢,要兵有兵。

至於其他兄弟仿效,哼,不是小看他們,還真沒人有老十四這份膽氣,也沒老十四那個能耐,真要有這份膽量,何用等到現在?”

朱天保卻是擔憂的道:“十四爺畢竟是從八黨中分離出去的,而且以前又是我們的對頭,想拉他,怕是不容易。”

“這有何難,無非是利益而已。”胤礽胸有成竹的道,“他既然有野心,就不怕聯合不了他,只要捨得下本錢,絕對沒問題,着噶禮去跟他談談,看他有什麼條件?”

東城區臺基廠廉貝勒府。

胤禎在京城過年時,還跟八哥胤禩等三兄弟相談甚歡,還爲胤禩出謀劃策,拱手送了他們三兄弟一份大禮,誰也沒料想到他一回上海便毫無徵兆的公然自立門戶,消息一傳到京城,胤禩幾乎是不敢相信。

半月前,四兄弟在‘澹泊居’喝酒時,老十四還一臉真誠的說‘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此情此景猶歷歷在目,轉眼間,卻已是反目成仇,這讓胤禩既尷尬又痛心,更多的卻是失落。

老九、老十兩人一得到消息就匆匆趕了過來,一進書房,胤禟就恨恨的罵道:“這個老十四就是一條養不家的白眼狼,咱們對他還不夠好?嘴裡說的響亮,兄弟同心,其利斷金,一轉身,就在背後捅刀子下黑手,我胤禟這輩子跟他沒完!”

胤誐也是輕嘆了一聲,“平日裡還真沒看出來,老十四竟是一個滿嘴仁義道德,實則滿肚子男盜女娼的主,這也忒不是東西了。”

胤禟陰沉的說道:“八哥,他既然不仁在前,咱們也無須顧念兄弟之情,借這機會,咱們發力將他踩的永無翻身的機會。”

胤禩一直未發一言,聽了這話卻是緩緩搖了搖頭,胤禟騰的一下就站起身來,滿臉憤怒的說道:“八哥,都這樣了,你還護着他?他自立的時候,可曾有一絲爲八哥着想?他這是打臉,當着滿朝文武大臣的面打八哥的臉啊。”說着,已是眼眶發紅。

胤誐也激動的說道:“八哥,九哥說的對,咱們就是要殺雞劾猴,讓所有人都看看背叛八哥是什麼下場!”

胤禩輕嘆了一聲,才緩緩開口說道,“十四弟一言不發就自立出去,我也很痛心,咱們四兄弟早就有言在先,誰上位,其他三個都必須全力扶持,十四弟有爭儲的心,我早知道,可難道跟我們在一起他就不能爭了嗎?非得自立門戶,就算要自立門戶,難道就不能夠先打聲招呼?我胤禩難道連自己兄弟也容不下?”說着,他直覺的鼻子發酸,忙扭過頭去。

老九胤禟見了,忙連聲勸慰,“八哥不必爲這種沒良心的東西傷心。”

老十也安慰道:“是啊,八哥,你還有我們兩兄弟呢,咱們能有現在的局面,他老十四可沒出多少力。”

胤禩長吁了一口氣,控制住了自己的感情流露,才沉聲道,“不是我袒護十四弟,眼下這種情形,我們不能出手打壓十四弟。”

“爲什麼?”胤誐一楞,脫口問道。

第689 章 明確兵制第287章 炮口集合第707章 滿漢有別第12章 匯通天下第579章 捐納第238章 大亂將起第564章 發作第6章 都是精英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173章 託合齊會飲案(二)第234章 火炮優勢第355章 陛辭第372章 老八低頭第596章 平衡第677章 薄懲第121章 西洋戰艦第675章 下馬威第603章 出紅差第204章 李衛請客第480章 孝心可嘉第682章 糾結的揆敘第483章 十三當家第701章 反對新政第565 章 鐵帽子王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433章 航線專營後記6第264章 京師轟動第275章 康熙發狠第99章 立威第450章 曠世慶典第521章 天下共主第588章 試探第331章 十四出招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482章 海軍反應第319章 康熙密旨第709章 失控第677章 薄懲第454章 縱容蒙古第702章 密謀第464章 應對第55章 國家名器第364章 歐洲攪局?第50章 各方反應第168章 天下第一案第318章 太子未路第517章 殘酷真象第30章 釜底抽薪第480章 孝心可嘉第493章 徵日(二)第728章 又見分封第376章 一錘定音第417章 對號入座第626章 捆綁海商第487章 不設防的江戶第37章 滿漢之爭?第236章 初步戰略第497章 徵日(六)第662章 伴君如伴虎第643章 捅馬蜂窩第194章 老四反應第312章 窘困局面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504章 和談第170章 江南科考案(四)弟111章旁觀者清第248章 澎湖之戰(三)第127章 不賣帳第302章 康熙回津第65章 戴梓第600章 有雨第24撩撥康熙第238章 大亂將起第593章 禍水西引第219章 打狗港第326章 鬱悶的老四第194章 老四反應第168章 天下第一案第351章 試探第428章 遠航準備第730章 皇見皇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607章 想不通第630章 無意第17都是聰明人第431章 唱白臉第253章 無條件投降第25 百利而無一害第144章 福建佈局第351章 試探第698章 失控?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488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459章 千叟宴第169章 會審第276章 得寸進尺第107章 各方反應(中)第184章 十五入黨第123章 旱情
第689 章 明確兵制第287章 炮口集合第707章 滿漢有別第12章 匯通天下第579章 捐納第238章 大亂將起第564章 發作第6章 都是精英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173章 託合齊會飲案(二)第234章 火炮優勢第355章 陛辭第372章 老八低頭第596章 平衡第677章 薄懲第121章 西洋戰艦第675章 下馬威第603章 出紅差第204章 李衛請客第480章 孝心可嘉第682章 糾結的揆敘第483章 十三當家第701章 反對新政第565 章 鐵帽子王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433章 航線專營後記6第264章 京師轟動第275章 康熙發狠第99章 立威第450章 曠世慶典第521章 天下共主第588章 試探第331章 十四出招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482章 海軍反應第319章 康熙密旨第709章 失控第677章 薄懲第454章 縱容蒙古第702章 密謀第464章 應對第55章 國家名器第364章 歐洲攪局?第50章 各方反應第168章 天下第一案第318章 太子未路第517章 殘酷真象第30章 釜底抽薪第480章 孝心可嘉第493章 徵日(二)第728章 又見分封第376章 一錘定音第417章 對號入座第626章 捆綁海商第487章 不設防的江戶第37章 滿漢之爭?第236章 初步戰略第497章 徵日(六)第662章 伴君如伴虎第643章 捅馬蜂窩第194章 老四反應第312章 窘困局面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504章 和談第170章 江南科考案(四)弟111章旁觀者清第248章 澎湖之戰(三)第127章 不賣帳第302章 康熙回津第65章 戴梓第600章 有雨第24撩撥康熙第238章 大亂將起第593章 禍水西引第219章 打狗港第326章 鬱悶的老四第194章 老四反應第168章 天下第一案第351章 試探第428章 遠航準備第730章 皇見皇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607章 想不通第630章 無意第17都是聰明人第431章 唱白臉第253章 無條件投降第25 百利而無一害第144章 福建佈局第351章 試探第698章 失控?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488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459章 千叟宴第169章 會審第276章 得寸進尺第107章 各方反應(中)第184章 十五入黨第123章 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