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滿漢之爭?

女兒從側面瞭解到,張伯行爲官清廉剛直,而且忠於職守,克勤克儉,有江南第一清官之稱,聖上對他也是多次表彰擢升,四十五年,他由江蘇按察使升福建巡撫就是聖上親自擢升提拔的,聖上讓他巡撫江蘇,是何意圖?

噶大人這次出手太狠,打擊面也太寬,一舉將兩江的漢族官員都得罪完了,此舉無異於挑起滿漢之爭,女兒住在兩江總督府這段時間,暗暗留意了下,往來多是滿族官員,漢族官員寥寥無幾,市井百姓,但凡談到噶大人,也無不咬牙切齒恨之如骨。

倘若噶大人爲官清廉正直,女兒也不用擔心,可偏偏他卻貪婪跋扈,他與張伯行之間必起爭執,也就是所謂的督撫之爭,這可與尋常的督撫之爭不同,儼然就是江南的滿漢之爭,女兒料想,這最後的失敗者必定是噶大人。

爹爹要早做準備,儘量的與噶大人撇清,一切手尾都要料理乾淨,一則以防池魚之殃,二則也要防備有人從您這裡找到攻訐噶大人的把柄。”

張元隆聽到女兒這番絲絲入扣的分析,心裡登時一片冰涼,他這個女兒從小就表現出了驚人的判斷能力,這些年來,看人看事極少有走眼的時候,當初把她送到總督族弟那裡,一來是讓她長長見識,二來也想讓她幫着探聽消息,當然最主要的原因則是想看看張夢嬌能不能攀上高枝。雖說他張家的女兒不愁嫁,可張夢嬌高不成低不就的折騰了好些年,今年已經二十一了,她的婚嫁已經成了張元隆最大的心病,偏生她自己一點也不在意。

張元隆沒想到張夢嬌從江寧居然帶回來這麼個壞消息,登時就皺眉思索起來,當時用水師戰船偷運稻米,不僅規模大,而且時間長,經手的人也多,這手尾哪能夠一一料理乾淨,如果有人成心追查,那是無論如何也瞞不了的,想到這裡,他大感煩悶,本以爲是找到了一個靠山,哪裡知道卻是一座冰山,還是快沉了的那種。

見張元隆一籌莫展的樣子,張夢嬌輕聲說道:“私賣稻米一事,女兒多少也知道一些情況,要想完全遮掩,不僅棘手,而且事必讓噶大人察覺,這事極難善了,但我們也不能束手待斃,總得找出一個兩全齊美的法子來,女兒一路上冥思苦想,也未能理出頭緒,進了縣城,卻是找到了一條出路。”

“哦,什麼出路?”張元隆就象是一個溺水之人突然看到一塊木板一樣,兩眼登時放光,“快說來聽聽。”

張夢嬌輕笑道:“爹爹是走進了死衚衕,這件事靠咱們自己的能力很難解決,爲何不借助外力,咱們換個靠山,一切不都迎刃而解了?”

“兩江總督都靠不住,還能靠誰?”說到這裡,張元隆狐疑的看着張夢嬌,“你是說十四皇子?”他接着搖了搖頭,“不行,那是個吃人不吐骨頭的主,找他,咱們張家只怕連渣子都不會剩下。”

“爹爹怎麼對他印象那麼差?”張夢嬌不解問道。

“‘四大恆’你知道吧。”張元隆沒好氣的說道,“‘四大恆’開始是兩百多萬的本金,那胤楨當初僅僅投了二十萬兩就將‘四大恆’連骨頭帶肉吞的連渣都不剩,別看現在‘四大恆’獨霸整個大清的票號業,風光不可一世,可原來的東家現在只佔了一成的股。

再有了,這個胤楨現在坐鎮上海建造遠洋艦隊,那種艨瞳鉅艦你也見過,可你知道那種艨瞳鉅艦一艘就要花多少銀子嗎?一百萬以上,一支艦隊少說也得十來艘鉅艦吧,另外至少還要五、六十艘稍小點的大型戰艦,這得花多少銀子?我可是聽說了,這筆費用全部是這個胤楨私人掏錢,他哪裡來這麼多的銀子?還不是從我們這些人身上敲,找他,那無異於送羊入虎口。”

待張元隆氣咻咻的說完,張夢嬌卻是“噗嗤”一聲輕笑道,“爹爹,你這可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了。”

“哦?”張元隆疑惑的看着自己女兒,“難道我聽到的消息不實?”

“也不盡然。”張夢嬌忍住笑,正容說道,“江寧最近一段時間,談論的最多的就是這位十四爺,因爲他坐鎮上海,所以有關他的話題女兒也格外注意,他吞併‘四大恆’的事也是人們最爲津津樂道的,爹爹前面說的沒錯,可後面爹爹就完全弄錯了,‘四大恆’原東家鄭世昌現在是隻佔有一成的股份,可你知道這一成股份值多少嗎?

五百萬!而且聖上還賞了他六品頂戴,將他的長房擡入旗籍,現在連帶着鄭世昌都被說成了傳奇商人,江寧已經有說書先生把這件事編成了段子在四處說唱呢。

另外,江寧現在正準備修建農學院,就是專門教種田務農的官學,也是這個十四爺的主意呢,聽說他在京城還辦了所義學,專門請傳教士教授西洋的學問,這麼個人,怎麼傳到上海就走了樣呢?”

張元隆聽的有點不好意思,卻仍然說道,“就算是這樣,可他建遠洋艦隊這事可是真的吧,他哪裡來那麼多的銀子?”

張夢嬌微皺了皺眉頭,“這事我也不清楚,不過從十四爺做事的風格和手段來看,不至於那麼貪婪殘暴吧。”

“哼,自朝廷頒佈《整頓規範票號的細則法案》以來,整個江南的票號業都被清理一空,獨剩一家‘四大恆’,不知道有多少票號銀號血本無歸,家破人亡,這算不算貪婪殘暴?”

“爛船還有三斤釘呢,那些票號銀號哪家不是賺的盆滿鉢滿的,就是倒閉,又何至於血本無歸,家破人亡?再說了,‘四大恆’一家獨大有什麼不好?最起碼出門不要帶現銀了,而且票號市場現在也規範安全的多,不慮被搶丟失僞造,也不用考慮銀子成色問題,更難得的是全國通兌,多少商戶拍手叫好呢。”張夢嬌微嗔道,“爹爹,女兒一路顛簸,有些乏了,先下去休息。”

張元隆鄂然的望着張夢嬌離去的背影,“老子又是哪裡得罪這個寶貝女兒了?”

第107章 各方反應(中)第194章 老四反應後記八第221章 李衛下套第40 章 圍爐品酒賞美人第233章 掃盲第220章 生番熟番第151章 招撫第61章 不聽話的沒肉吃第422章 家務事第393章 大動干戈第4章 初露崢嶸第628章 困境第454章 縱容蒙古第296章 密謀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684章 牆倒衆人推第643章 捅馬蜂窩第101章 獎罰分明第441章 啓用年羹堯第686章 貞武的態度第546章 如出一轍第124章 未雨綢繆第313章 合流第23章 妖孽謀士第336章 索要太子第12章 匯通天下第153 章 曹寅的情報網第200章 機會第704章 錢法第244章 京師反應第24撩撥康熙第574章 謀劃晉商第406章 京師嚴打第92章 德妃第552章 佈局第158章 江南科考案一第532章 托兒第535章 海軍威武第251章 亂了第669章 啓程第17都是聰明人第394章 黃帶子第543章 出大事了第340章 脣槍舌箭第413章 一唱一和第479章 十三出征第169章 會審第105章 遠洋貿易船隊第34 章 上帝,我沒聽錯吧第331章 十四出招第120章 以寬爲政第87章 拿捏年羹堯第144章 福建佈局第446章 叩關第491章 珈寧有喜第522章 遊說後記一算是續集第145章 移民入臺第648章 又起波瀾第168章 天下第一案第659章 新黨第113章 抄襲無處不在第583章 從諫如流第556章 心結第147章 移臺之爭第146章 太子妙計第566章 收服第490章 以禮立國第347章 長篇大論-第704章 錢法第525章 宗藩關係第83章 酸第671章 老辣第664章 貪官之論第534章 意外收穫第365章 抱火鍋第289章 天津兵演(一)第574章 謀劃晉商第378章 重金懸賞第687章 清理虧空第38章 被人無視了第452章 海若心病第382章 康熙的憂慮第170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11章 火器人才第657章 反響激烈第37章 滿漢之爭?第75章 各自算計第444章 自找麻煩第545章 奪權第316章 兵油子第168章 天下第一案第558章 傳位第492章 徵日(一)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183章 門庭若市第7章 分府第684章 牆倒衆人推第390章 老八擔憂
第107章 各方反應(中)第194章 老四反應後記八第221章 李衛下套第40 章 圍爐品酒賞美人第233章 掃盲第220章 生番熟番第151章 招撫第61章 不聽話的沒肉吃第422章 家務事第393章 大動干戈第4章 初露崢嶸第628章 困境第454章 縱容蒙古第296章 密謀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684章 牆倒衆人推第643章 捅馬蜂窩第101章 獎罰分明第441章 啓用年羹堯第686章 貞武的態度第546章 如出一轍第124章 未雨綢繆第313章 合流第23章 妖孽謀士第336章 索要太子第12章 匯通天下第153 章 曹寅的情報網第200章 機會第704章 錢法第244章 京師反應第24撩撥康熙第574章 謀劃晉商第406章 京師嚴打第92章 德妃第552章 佈局第158章 江南科考案一第532章 托兒第535章 海軍威武第251章 亂了第669章 啓程第17都是聰明人第394章 黃帶子第543章 出大事了第340章 脣槍舌箭第413章 一唱一和第479章 十三出征第169章 會審第105章 遠洋貿易船隊第34 章 上帝,我沒聽錯吧第331章 十四出招第120章 以寬爲政第87章 拿捏年羹堯第144章 福建佈局第446章 叩關第491章 珈寧有喜第522章 遊說後記一算是續集第145章 移民入臺第648章 又起波瀾第168章 天下第一案第659章 新黨第113章 抄襲無處不在第583章 從諫如流第556章 心結第147章 移臺之爭第146章 太子妙計第566章 收服第490章 以禮立國第347章 長篇大論-第704章 錢法第525章 宗藩關係第83章 酸第671章 老辣第664章 貪官之論第534章 意外收穫第365章 抱火鍋第289章 天津兵演(一)第574章 謀劃晉商第378章 重金懸賞第687章 清理虧空第38章 被人無視了第452章 海若心病第382章 康熙的憂慮第170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11章 火器人才第657章 反響激烈第37章 滿漢之爭?第75章 各自算計第444章 自找麻煩第545章 奪權第316章 兵油子第168章 天下第一案第558章 傳位第492章 徵日(一)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183章 門庭若市第7章 分府第684章 牆倒衆人推第390章 老八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