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通房丫頭

次日一早,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禮部漢尚書陳元龍,四人便趕至恂親王府登門拜訪。

難得放假,胤禎自然不會早起,包福全在門外稟報時,他正兀自好睡,聞報禮部尚書陳元龍也來了,自然明白是爲了何事,當即就吩咐道:“帶他們去銀安殿奉茶,我馬上就來。”

一聽這話,完顏海若立即就帶了秋分、香巧兩個貼身丫鬟過來侍侯胤禎起牀,胤禎一邊任兩個丫鬟擺佈,一邊抱怨道:“被你們侍侯慣了,我出京可就不習慣了。”

“王爺是想帶這倆丫鬟出京不是?”完顏海若抿着嘴打趣道。

秋分、香巧兩個丫鬟聽的臉一紅,手腳頓時都慢了下來,兩人都在十七、八歲之間,早就到了嫁人的年齡,海若卻從不提給二人指婚的話頭,對嫡福晉的想法,她二人也是心知肚明,王爺這幾年時間,由貝子一路晉到親王,如今又是有實無名的儲君。

閤府上下雖然不敢明說,但誰心裡沒數?這府裡上上下下,內內外外,哪個不是暗着較勁兒,就圖能得到王爺賞識,一旦王爺御極登基,他們可都是藩邸舊人,前程自是不可限量。

府裡一衆丫鬟,但凡有幾分姿色的,哪個心裡不是想着能夠梳頭開臉做個通房丫鬟?福晉身邊的貼身丫鬟可是近水樓臺,佔盡了優勢,無奈王爺一年到頭不在府中,回府後也是沒完沒了的見人說事,很晚才從書房回到後院,幾個福晉他都忙不過來,哪有精力招惹她們。

但是能夠跟着出京可就不同了,因此一聽這話,秋分、香巧都是臉紅心跳,既有點害羞又有點緊張,手上的動作自然是慢了下來。

胤禎很是敏感的察覺到了,不由暗自好笑,秋分、香巧這兩丫鬟,他是極熟的,不論相貌還是身材都沒得說,他也清楚這倆丫鬟是完顏海若特意栽培的,爲的便是爭寵,這倆丫鬟都是她身邊出來的,若是受寵,她的地位自然也就穩固。

想不到,昨日才說張夢嬌要來,海若今兒就把倆丫鬟給推了出來,以後,御極登基了,這後宮爭寵怕是不得了,倒是要跟康熙好好學點經驗,海若性子柔和,也得適當偏一點。

想到這裡,胤禎不由輕笑道:“我出京都是領兵,帶兩個丫鬟象什麼話?”

聽得這話,秋分、香巧固然是大失所望,完顏海若也微有失落,胤禎卻是接着又道:“不過,秋分、香巧也老大不小了,二人若是有心儀的,也該給她們指婚了,省得別人閒話。”

一聽這話,秋分、香巧登時就是一楞,而後趕緊的退後兩步跪下道:“王爺,奴婢自小就跟在福晉身旁,還望王爺千萬不要趕我們出府。”

“趕緊的起來侍侯,爺還要急着見人。”胤禎和煦的說道,而後看向完顏海若道:“這幾年,我一直沒要丫鬟侍侯,這倆丫鬟既是沒心儀的人,就撥過來侍侯我吧,您另物色兩個。”

完顏海若聽的一喜,忙蹲了個萬福,道:“謝爺體恤。”說完,又對兩丫鬟道:“還不謝王爺恩典?”

一出門,胤禎才發現天空又開始飄雪了,雪不大,地上都還未全溼,仰頭望了一眼陰暗的天空,暗道怕又是一場大雪。

步入銀安殿,八阿哥胤禩等四人都起身虛迎了兩步,胤禎含笑與四人見禮之後,又伸手讓座,落座之後,胤禩便笑道:“有關皇阿瑪六十聖壽的慶典一事,陳宗伯(大宗伯,禮部尚書的尊稱。)心裡不塌實,因此一早便前來拜訪。”

禮部尚書陳元龍立即就掏了兩份摺子呈上來,並沉聲道:“十四爺,這是今年十一月,禮部奏請聖壽慶典和京師大臣的公請皇上就尊號的兩份摺子,還請十四爺過目。”

禮部早就已經奏請了?胤禎頗感驚訝的接過來,翻開上面那份摺子一看,是禮部上的奏摺,禮部奏請:

“康熙五十二年,恭遇皇上六旬大慶,中外臣民,莫不欲竭尊親之戴,上無疆之頌,臣等職任秩宗,應行典禮,謹會同大學士、九卿、詹事、科道、詳議奏請隆重舉辦萬壽慶典。”

下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康熙的御批:

“朕御極以來,惟欲萬國乂安,上則敬天法祖,下則垂令名於後世,孜孜然以至鬚髮盡白,心血耗散,歷盡憂勤,蕩平險阻。自古帝王在位不久,享自不遐者,論者往往歸於別故,而未諒帝王實不勝其難,實不堪其勞,憂懼所迫以致享祚之不永也。

朕反覆思維,昔帝堯固辭華封之祝,必似朕臨蒞年久之君,方能知聖人言之有實也,餘則斷不能知矣。朕本涼德,惟賴祖考得國之正,積福之深,在位五十餘年,壽屆六十今憂勞倍增,血氣漸憊,惟恐愈久而力不支、願不遂,以至不全終始,一世勤瘁,俱屬徒然,朕惟兢兢惕厲,並無留心祈求甲子之周也。

覽禮部之奏,悉屬虛文,無有實際。朕惟願臣清子孝、兄友弟愛、人人皆讀正書、勉盡職業、國安民治、盜賊寧息、各以至誠實意、爲朕六秩慶祝,朕即嘉納。此外儀文,朕無所嗜,亦無所好。這所奏不準行。”

康熙駁斥了禮部奏請聖壽慶典?胤禎眉頭一皺,又從頭看了一遍,康熙語氣誠懇,並非虛辭,他不由亦是一楞,傳聞有誤?康熙並不願大辦六十壽慶?他又打開另一本摺子,這是諸臣公奏上尊號的。

諸王、貝勒、貝子、公、文武大臣官員等公奏:“欽惟我皇上至聖至神,允文允武。道貫三極,勳配兩儀。御極以來,敬天法祖,勤政愛民,聖敬日躋,乾行不息,宵衣旰食,勵精圖治者五十餘年,厚澤深仁,向風被化者,千百餘國。

論功,則超越三王。語德,則包涵二帝。蕩蕩巍巍,麟麟炳炳,自生民以來聰明天亶,、學問性成,篤敬純孝,仁至義盡,聲教暨訖未有如我皇上者也,是以運際昌期,一人有慶,天錫純嘏,萬壽無疆,率土咸寧,兆民永賴,洵乎德福兼隆,成平極至。

臣等曾率文武大臣官員軍民等,屢表請上聖神文武大德廣運尊號,我皇上聖德謙沖未蒙俞允,今欣逢萬壽六旬正誕。禮部奏請慶賀,又未蒙俞允,臣等何敢再奏?

惟是聖德崇隆,臣民愛戴,萬方普慶千載一時,敢竭愚忱,籲懇我皇上俯順輿情,允上尊號,綸音特沛,鉅典聿昭,則臣等幸甚,天下幸甚。”

這份摺子上康熙御批迴復較短,“朕臨蒞日久,每於讀書鑑古之餘,念君臨天下之道,惟以實心爲本,以實政爲務。若侈陳功德,加上尊號,以取虛名,無益治道,朕所不喜。前諸王大臣等屢有奏請,朕曾手書批示,諭以斷不允行。所奏知道了。”

胤禎看完,半晌沒有做聲,康熙一生未就尊號,他是清楚的,但康熙六十大壽確是熱熱鬧鬧大辦慶典的,終清一朝,著名的千叟宴,便是自康熙六十聖壽開始的,可爲何康熙如此言辭懇切的駁斥了禮部聖壽慶典的奏摺?

在宮裡,李德全也親口說了,康熙有大辦的意思,而且還準備別開生面的邀請天下六十五歲以上的耆老,不論官民,進京慶祝,這不是就是第一次千叟宴?

見胤禎沉吟不語,八阿哥胤禩沉聲道:“聽聞十四弟要爲皇阿瑪大辦六十聖壽慶典,陳宗伯實揣摩不透皇上心意,特來請十四弟拿個主意。”

陳元龍亦道:“皇上歷來崇尚節儉,大辦慶典,必然鋪張浪費,下官着實擔心惹皇上不痛快,白花銀子花精力尚在其次,惹的聖顏不悅,可就是我等臣子的罪責了。”

默然半晌,胤禎才掃了幾人一眼,問道:“八哥您們是怎麼看的?”

憋了這半晌,十阿哥胤誐早就不耐煩了,聞言立刻說道:“民間六十大壽,都要大辦,何況皇上?”

“十弟這話有理。”老九胤禟亦附和着道:“皇阿瑪不欲大辦,那是體恤,咱們不能不自覺。”

“我亦主張大辦。”八阿哥胤禩點了點頭道:“不過,陳宗伯的擔心亦並非多餘,若是因此反而敗壞了皇阿瑪心情,咱們可就得不償失,那可真成了花錢買罪受。”

康熙會否是在試探?胤禎猛的冒出這個想法,想想又覺的可能性不大,沉吟片刻,他才道:“大清以孝治天下,皇阿瑪六十大壽,豈能循尋常萬壽之禮,必須得大辦,再說,此次大辦慶典所有費用不耗國帑,乃是所有皇子公主籌資慶祝,皇阿瑪斷不至不喜。”

一聽所有皇子公主籌資慶祝,老八幾人不由一楞,老十四不是說他獨自承辦嗎?這得攤多少銀子?三人都齊齊望向胤禎,心裡直打鼓。

胤禎微微笑了笑,道:“不過是借你們的名義而已,讓皇阿瑪高興高興,八哥您們一人出二千兩吧,要爲難,我替您們墊上?”

一聽只二千兩,三人都放下心來,八阿哥胤禩笑道:“皇阿瑪六十聖壽,咱們豈能一毛不拔?這二千兩也太少了,定個二萬兩吧,否則也說不出口。”

第121章 西洋戰艦第648章 又起波瀾第600章 有雨第270章 康熙發飆第30章 釜底抽薪第38章 被人無視了第486章 沙俄貿易第624章 生財有道第261章 十四覲見第73章 一折驚心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378章 重金懸賞第308章 三方聚京師第287章 炮口集合第210章 十三解封後記一算是續集第611章 棘手第140章 朝堂暗爭第86章 衣冠禽獸第518章 蹊蹺後記七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121章 西洋戰艦第633章 揚威第634章 各有盤算第715章 捷報第655章 滿漢通婚第611章 棘手第315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第9章 票號(上)第389章 旗民生計第370章 嚴打?第37章 滿漢之爭?第609章 割地第409章 宗室制度革新第722章 解惑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665章 大清鄉紳第639章 若昂五世的算盤第538章 公示第334章 鼓吹分封第165章 膽大包天第676章 詭辯第195章 毒師爺第112章 超前引導第242章 出征第619章 綠營兵制第246章 澎湖之戰(一)第208章 子嗣問題第610章 海軍陰影第338章 分封影響第544 康熙病危第494章 徵日(三)第268章 肥水不落到外人田第578章 蠲免第13章 敲打老九第687章 清理虧空第675章 下馬威第409章 宗室制度革新第494章 徵日(三)第637章 搶劫運金船第339章 再陰老四第727章 康熙病情第186章 述職第33章 貪污也是有定例的第653章 尋開心?第310章 老四的反應第658章 糾結的衍聖公第420章 請君入甕第265章 心狠手黑第611章 棘手第663章 出巡陝甘?第497章 徵日(六)第233章 掃盲第652章 相親的第331章 十四出招第287章 炮口集合第135章 聚焦福建第552章 佈局第606章 接見第516章 小議第324章 攻心第436章 東南亞預案第727章 康熙病情第132章 高產作物第317章 破城第94章 陳鵬年第180章 朝會(一)第30章 釜底抽薪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248章 澎湖之戰(三)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第386章 意外之喜第316章 兵油子第248章 澎湖之戰(三)第314章 太子的轉機第404章 一捅到底第161章 南山集案(一)
第121章 西洋戰艦第648章 又起波瀾第600章 有雨第270章 康熙發飆第30章 釜底抽薪第38章 被人無視了第486章 沙俄貿易第624章 生財有道第261章 十四覲見第73章 一折驚心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378章 重金懸賞第308章 三方聚京師第287章 炮口集合第210章 十三解封後記一算是續集第611章 棘手第140章 朝堂暗爭第86章 衣冠禽獸第518章 蹊蹺後記七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121章 西洋戰艦第633章 揚威第634章 各有盤算第715章 捷報第655章 滿漢通婚第611章 棘手第315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第9章 票號(上)第389章 旗民生計第370章 嚴打?第37章 滿漢之爭?第609章 割地第409章 宗室制度革新第722章 解惑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665章 大清鄉紳第639章 若昂五世的算盤第538章 公示第334章 鼓吹分封第165章 膽大包天第676章 詭辯第195章 毒師爺第112章 超前引導第242章 出征第619章 綠營兵制第246章 澎湖之戰(一)第208章 子嗣問題第610章 海軍陰影第338章 分封影響第544 康熙病危第494章 徵日(三)第268章 肥水不落到外人田第578章 蠲免第13章 敲打老九第687章 清理虧空第675章 下馬威第409章 宗室制度革新第494章 徵日(三)第637章 搶劫運金船第339章 再陰老四第727章 康熙病情第186章 述職第33章 貪污也是有定例的第653章 尋開心?第310章 老四的反應第658章 糾結的衍聖公第420章 請君入甕第265章 心狠手黑第611章 棘手第663章 出巡陝甘?第497章 徵日(六)第233章 掃盲第652章 相親的第331章 十四出招第287章 炮口集合第135章 聚焦福建第552章 佈局第606章 接見第516章 小議第324章 攻心第436章 東南亞預案第727章 康熙病情第132章 高產作物第317章 破城第94章 陳鵬年第180章 朝會(一)第30章 釜底抽薪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248章 澎湖之戰(三)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第386章 意外之喜第316章 兵油子第248章 澎湖之戰(三)第314章 太子的轉機第404章 一捅到底第161章 南山集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