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糾結的衍聖公

聽的法不責衆,一衆勳貴皆是精神一振,紛紛議論開來,上書房立刻便熱鬧的有若菜市場一般,見此情形,馬齊不由微皺了皺眉頭,側首看了蕭永藻、嵩祝二人一眼。

嵩祝是軍伍出身,威信頗高,性情也相對直爽,當下便站起身來,揚聲道:“諸位,這是上書房,宮中不得喧譁,仔細違儀。”

聽的這話,一衆勳貴立時便安靜下來,蕭永藻掃了衆人一眼,才含笑侃侃而道:“諸位別隻盯着眼前這丁點利益,大清如今正在快速擴張,兵額官缺亦將大幅增加,八旗官學自前年開始,便在逐步增加,如今京師的國子監、宗學、覺羅學、八旗官學、西學,不論是數量還是規模都早已擴大一倍不止,諸位想必都未留意到吧。

至於內城的人口,我不知人滿爲患是從何說起?這幾年,經海軍、禁衛新軍、天津軍工作坊的不斷抽調,特別是今年大批的人手被派遣去美洲,內城的人口已經急劇減少,便是再填補三、五萬旗人進來,也是相當的寬綽。”

微微一頓,他才接着道:“擴充八旗,絲毫不會侵害諸位的權益,諸位的風光和威風來自哪裡?不就是一呼百喏嗎?若是無人可用,又何來風光和威風可言?”

聽的這番話,一衆勳貴不由半晌做聲不得,這番話沒有半點水分,而且體貼入微,京師的各類官學他們平日裡極少留意,但官學擴建還是聽說過的,而內城的人口這兩年也確實是不斷的外調,如此看來,這擴充八旗倒是完全的爲他們着想。

見衆人不吭聲,馬齊接着道:“朝廷馬上又要推行非洲分封,美洲封國的規模亦會逐年擴大,各旗再不大規模補充人口,再過十年,你們將無人可用,再則,內城也不可能長期空置,旗人填補進來,總比民人填補進來要更安全吧?

更重要的一點,大清疆域如今正不斷的拓展,旗人的規模不壯大,如何能夠有效的統治?皇上有吞吐天下之志,要創建一個亙古未有的大帝國,你們安享尊榮也就罷了,難不成還要從中作梗?”

“說的好!”隨着話聲,貞武一身常服走了進來,他是真不放心這些個勳貴,送走了孔毓圻,便趕過來看看情況,並且制止了太監的稟報。

上書房內一衆人等誰也沒料到貞武會親自過來,一愣之後,都忙不迭的起身,馬蹄袖打的響成一片,規規矩矩的跪了一地,齊聲道:“奴才等恭請皇上聖安。”

“都平身。”貞武擺了擺手,才從容踱到就近的一張案桌後坐下,掃了衆人一眼,他纔開口道:“創業難,守成更難,列祖列宗起於微末,尚能創下這萬里江山,大清如今國力強盛,豈能安享其成,不思進取?

再則便是老生常談,居安思危,大清目前雖然太平,但北有俄羅斯虎視眈眈,西有準噶爾蠢蠢欲動,更有歐洲各海上強國對我大清的富庶垂涎三尺,咱們豈能高枕無憂?

不論是遠征歐洲還是分封美洲、非洲,都是爲了大清的強盛和穩定,朕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們,與俄羅斯、歐洲,遲早必有一戰,這也是朕急於擴充八旗規模的原因。另外,隨着澳洲的開發、美洲的分封,八旗兵額也急需擴張,不擴充八旗規模,兵從何來?”

說到這裡,貞武掃了衆人一眼,放緩了語氣道:“我大清首重軍功,諸臣工的爵位皆是世襲遞減,想要晉爵,想要子弟封爵,想要世襲罔替的爵位,這是你們百年難逢的機會,朕希望你們能夠好好把握。”

見貞武以爵位激勵他們,一衆勳貴登時都大爲振奮,大清的爵位實在是太難得了,一般的王公勳貴晉爵的機會可說是微乎其微,都是代代遞減,即便是公爵,不出三代也就成了侯爵,要想晉爵,除非是立下大功,而最容易的便是軍功了。

輔國公塞勒立時便躬身道:“奴才等必定盡心竭力,爲國效力,不負皇上聖恩。”

馬齊亦緊跟着道:“皇上聖慮深遠,未雨綢繆,贊畫周詳,必然四夷賓服,萬國來朝,開創亙古未有之盛世。”

一見這情形,一衆勳貴自然是不甘落後,紛紛奉承,上書房立時便是一片頌聖之詞。

朝廷推行滿漢一體,倡議滿漢聯姻的消息很快就在京城傳揚開來,貞武鼓勵滿漢聯姻的舉措,漢女嫁與滿人者,擡入夫家旗籍,旗女嫁與民人者,夫婿子女皆擡入相應各旗的漢軍旗,更是被傳的沸沸揚揚。

雖然都知道這消息的來源絕對可靠,京城的大小漢官仍然是將信將疑,漢人大規模擡籍的情形,僅僅只出現在大清入關之前和入關之初,入關前是大量的降兵入籍,入關之初則是滿蒙勳貴大量圈地,不少無地農民被迫投充到勳貴名下,以包衣等情式入籍。

在廢除投充法之後,漢人擡籍的情形便十分罕見,基本都是因功勳姻戚擡旗,歷經順治、康熙兩代七十餘年的勵精圖治,大清早已被視爲正統,漢人擡入旗籍也逐步變成了一種殊榮,非有顯著功勳,根本無法獲此殊榮。

當然,開後門擡籍的情況也並不鮮見,不過,那基本都是宗室勳貴爲犒賞有功下屬或者是納妾所需,數量極少,外人根本不得聞知。

如今突然傳出,聯姻便可擡旗籍,一衆官員自然是將信將疑,以前千難萬難的擡籍,一轉眼竟然如此容易,着實是讓人生疑,會不會是貞武一時的口誤,又或者是誤聽?這事情還是親眼見到諭旨或者是京報刊載出來之後,才能確信。

然而,接踵而來的一道消息立刻讓他們對此事深信不疑,太僕寺街的衍聖公府傳出消息,皇室與衍聖公府聯姻,而且是公主下嫁衍聖公府!

這消息一傳開,立刻就引起了轟動,曲阜孔家是孔聖人的後裔,全天下都知道孔家是漢人,皇室公主下嫁漢人,這可是大清從未有過之事,由此可見,朝廷推廣滿漢聯姻的決心!既然朝廷決心如此之大,那麼,爲促進滿漢聯姻而大規模擡籍也不是不可能,當今這位主子,可是以革新出名的。

想清楚這點,京師一衆大小漢員都紛紛開始考慮自家子女的婚事,到適婚年齡的要考慮,未到適婚年齡的也都準備提早成親完婚,開什麼玩笑,誰知道過幾年又會是什麼光景?過了這個村,可就沒了這個店了,如此大好機會,是堅決不容錯過的。

衍聖公府,孔毓圻卻是毫無喜色,他進宮覲見,同意聯姻之時,並不知道貞武的鼓勵政策,回府聽的管家告知外面的傳聞,不由的暗暗叫苦,公主下嫁孔家,固然是榮耀無比,但若因此而把孔家擡入了旗籍,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孔家做爲上千年的世家巨族,雖然得益於祖宗餘蔭,但也有其生存之道,孔毓圻雖然樂意與皇室聯姻,與朝中親貴聯姻,但要孔家擡入旗籍,他是極不願意的,聯姻是爲了鞏固孔家的地位,入旗籍,則是風險大於收益,一則有可能影響孔家的聲譽,二則,改朝換代,可能因此而招致覆巢之災。

雖然心裡極不願意,但孔毓圻卻不敢去找貞武,若是貞武一心要將孔家擡籍,貿然去解說,立時便是大禍,大清雖然尊崇孔孟,但孔家除了他北宗外,還有個南宗,這事必須謹慎處之。

默然半晌,他才沉聲問道:“現在是什麼時辰?”

見孔毓圻神情不對,管家一直小心翼翼的侯在門外,聽的發問,他微愣了下,才恭聲道:“回公爺,已過了申時四刻。”

孔毓圻點了點頭,便吩咐道:“備轎,去廉親王府。”

去廉親王府?管家不由微微一愣,衍聖公曆來不問政事,日常極少與宗室往來的,他忙躬身道:“還請公爺示下,是乘官轎,還是。”

略一沉吟,孔毓圻才沉聲道。“二人擡,青布小轎。”

廉親王府。

胤禩回府剛剛稍事洗漱,還未及坐下喝口涼茶,太監四喜子便匆匆進來稟報道:“王爺,衍聖公孔毓圻在外求見。”

胤禩聽的不由一愣,今日剛剛傳出皇室與衍聖公府聯姻,而且是公主下嫁曲阜孔家,這衍聖公孔毓圻怎得就巴巴上門求見?一轉念,他便猜到孔毓圻定然是不願意擡籍,這事情可不好插手,畢竟不清楚貞武心裡是如何想的。

不過,衍聖公地位尊崇,不見是極不妥當的,稍一沉吟,他才吩咐道:“開中門,迎接衍聖公。”

“喳。”四喜子躬身應道,起身才道:“王爺,衍聖公是乘的二人擡青布小轎而來。”

胤禩點了點頭,卻未做聲,站起身淡淡的吩咐了一句,“更衣。”一見這情形,四喜子忙躬身退了下去,立刻吩咐下人大開中門。

孔毓圻的二人擡小轎在廉親王府大門前落轎,出得轎來,一見廉親王府中門大開,廉親王胤禩帶着人在門口恭迎,他不由暗暗苦笑,暗忖這趟怕是白跑了。

第2章 恩威並施第606章 接見第51章 海關制度第155章 太子的橄欖枝第4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389章 旗民生計第151章 招撫第129章 刺殺(上)第682章 糾結的揆敘第670章 驛站第548章 太子心思第70章 海盜與海商第367章 歐洲威脅論第39章 暗中出手第225 章賞第620章 下血本第519章 朝會遇險第421章 不養閒人第558章 傳位第530章 順水人情第528章 不賣帳第356章 清官之論第718章 西班牙戰俘第499章 徵日(八)第394章 黃帶子第1章 胤禎第39章 暗中出手第32章 牛B總督第708章 空頭支票第648章 又起波瀾第202章 李衛第665章 大清鄉紳第187章 王頊齡第651章 選秀女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416章 登龍十二術第578章 蠲免第40 章 圍爐品酒賞美人第297章 天津之變第342章 一石二鳥第359章 鄔思道的謀劃第657章 反響激烈第115章 施世驃第583章 從諫如流第461章 放不下第430章 秀才造反第11章 火器人才第19 忽悠康熙第438章 客竄海盜第351章 試探第704章 錢法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366章 澤被天下第679章 利誘晉商第328章 裂土分封第116章 海軍學院掛牌第243章 永不加賦第612章 爭執第313章 合流第425章 推廣西學第501章 徵日(十)第341章 老四出局第435章 意外收穫第338章 分封影響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269章 新式禁衛軍第629章 戰與不戰第366章 澤被天下第659章 新黨第552章 佈局第542章 刺激農業第419章 敲打老四第608章 老大解封第522章 遊說第204章 李衛請客第205章 糾結第381章 和好如初第20 送禮也要講策略第22章 錢多遭人嫉第450章 曠世慶典第707章 滿漢有別第235章 經濟危機第99章 立威第275章 康熙發狠第639章 若昂五世的算盤第361章 驅虎吞狼第667章 微服私訪?第568章 直隸總督第549章 穩定人心第321章 善後第84章 回京第417章 對號入座第294章 康熙生死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348章 終日惕惕-第445章 對日貿易第306章 強悍隆科多第207章 再生波折第451章 **老五第664章 貪官之論
第2章 恩威並施第606章 接見第51章 海關制度第155章 太子的橄欖枝第4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389章 旗民生計第151章 招撫第129章 刺殺(上)第682章 糾結的揆敘第670章 驛站第548章 太子心思第70章 海盜與海商第367章 歐洲威脅論第39章 暗中出手第225 章賞第620章 下血本第519章 朝會遇險第421章 不養閒人第558章 傳位第530章 順水人情第528章 不賣帳第356章 清官之論第718章 西班牙戰俘第499章 徵日(八)第394章 黃帶子第1章 胤禎第39章 暗中出手第32章 牛B總督第708章 空頭支票第648章 又起波瀾第202章 李衛第665章 大清鄉紳第187章 王頊齡第651章 選秀女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416章 登龍十二術第578章 蠲免第40 章 圍爐品酒賞美人第297章 天津之變第342章 一石二鳥第359章 鄔思道的謀劃第657章 反響激烈第115章 施世驃第583章 從諫如流第461章 放不下第430章 秀才造反第11章 火器人才第19 忽悠康熙第438章 客竄海盜第351章 試探第704章 錢法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366章 澤被天下第679章 利誘晉商第328章 裂土分封第116章 海軍學院掛牌第243章 永不加賦第612章 爭執第313章 合流第425章 推廣西學第501章 徵日(十)第341章 老四出局第435章 意外收穫第338章 分封影響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269章 新式禁衛軍第629章 戰與不戰第366章 澤被天下第659章 新黨第552章 佈局第542章 刺激農業第419章 敲打老四第608章 老大解封第522章 遊說第204章 李衛請客第205章 糾結第381章 和好如初第20 送禮也要講策略第22章 錢多遭人嫉第450章 曠世慶典第707章 滿漢有別第235章 經濟危機第99章 立威第275章 康熙發狠第639章 若昂五世的算盤第361章 驅虎吞狼第667章 微服私訪?第568章 直隸總督第549章 穩定人心第321章 善後第84章 回京第417章 對號入座第294章 康熙生死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348章 終日惕惕-第445章 對日貿易第306章 強悍隆科多第207章 再生波折第451章 **老五第664章 貪官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