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詭辯

聽的貞武這話,蘇瞻心裡一陣惶恐,馬齊、王掞和趙申喬隨後就到?看來揆敘猜的不錯,貞武不會在山西久留,不過他只猜對了一半,他沒猜道貞武會對山西大動干戈,竟然同時遣出兩位上書房大臣和人憎鬼嫌的‘官屠’趙申喬來查這起案子。

這案子落到趙申喬手中,會是什麼下場?只怕連陳穀子爛芝麻的事情都會翻出來,想到這裡,他臉色不由變的異常蒼白,好歹也是一省大員,他馬上就穩住了心神,很快就察覺貞武這話有問題。

什麼叫要查山西的虧空?難道他本無心追查?還是有意袒護?他既然是有備而來,自然不可能是無心追查,那就是有意袒護了,他越想越覺有理,貞武剛剛纔大力推行滿漢聯姻以消弭滿漢之爭,這當口若是大張旗鼓的追查山西的虧空,必然有大批的滿蒙官員落馬,此舉會引起滿員大臣恐慌,再度掀起滿漢之爭。

想到這裡,蘇瞻稍稍鬆了口氣,貞武既是有意袒護,事情就還未到最壞的地步,就該給他臺階下,若是硬扛着,只會激怒貞武,等到清查出虧空來,還得再加上一條欺君罔上的罪名。

見蘇瞻俯伏在地,半晌不吭聲,貞武也不着急,審案他也算是老手了,知道這時候得給對方時間權衡利弊,之所以言語含糊,就是要給對方一絲希望,這跟圍師必闕是一個道理。

默然半晌,蘇瞻才磕了個頭,沉聲道:“皇上,奴才罪該萬死,山西藩庫錢糧以及各府縣倉庫於災前實則皆有不同程度的虧空,原因頗爲複雜,有爲公務移緩就急之挪移,有假公濟私之侵盜,有軍興公用,不得已而借用之透支。有藉端開銷之冒破,種種情形不一而足。

此番賑災錢糧充裕,各層官吏鮮有剋扣,落入災民手中之錢糧甚爲豐厚,奴才等着實擔憂災民因逸生墮,是以便欲藉以工代賑之治河工程錢糧填補所有之虧空,太原城屢受水患之苦,若能徹底根治。亦不失利國利民之一大盛事,是以揆敘提出這方案,奴才等皆是極力贊成。

此番賑災,奴才等實未從中貪侵一絲一毫,如今藩庫和周邊府縣倉庫之錢糧亦確實都填入了治河工程,爲此,不僅向地方縉紳商賈募捐,還徵發徭役,而且還借了不少銀子。如今藩庫和周邊府縣倉庫之錢糧皆是治河民工之工錢和口糧。”

聽的蘇瞻竹筒倒豆子一般全部都招了出來,貞武臉上卻無絲毫輕鬆之色,虧空。山西之虧空絕非是個別現象,江南富庶之地尚且連年虧空,更何況其他各省?這虧空不僅是一筆糊塗帳,而且是陳年的糊塗帳,追究起來,耗時費力不說,也容易導致朝局不穩,朝中大臣,但凡在地方任過職的誰任上沒拉下虧空?

但若不追究。虧空必然越演越烈,最終出現積重難返之局面,這不僅助長了官員貪賄的風氣,也害苦了百姓,最終爲虧空買單的還是百姓。眼下山西的情形就是如此,以賑濟錢糧填補虧空。

此事該如何處理?貞武一時間也拿捏不定,他之前也未料到這事竟會因爲山西的虧空而起,放任不管,顯然是不行的。那會加劇各地的虧空規模,嚴懲亦不行,山西大員之所以冒險填補虧空,便是擔心朝廷追查。

一旦嚴懲山西官員,各省官員勢必全力填補虧空,指望那些齷齪官員自個掏腰包是不可能的,他們只會千方百計的壓榨百姓,這不僅不利於朝局穩定,也會弄的民怨沸騰。

這事情着實讓人糾結!貞武不由微微皺了皺眉頭,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拖,拖延時間,清理虧空必須得尋求一個穩妥的法子,不能讓官員害民,不能攪得朝局上下不安。

微微沉吟,他才瞥了一眼仍是俯伏在地的蘇瞻,道:“在門外侯着。”

聽的是在門外侯着,蘇瞻不由大爲詫異,難道就此輕輕揭過?他瞥了一眼揆敘留在地上的頂戴,趕緊打消了這分僥倖,忙磕頭,躬身退了出去,在門外他也不敢挺腰候立,而是規矩的跪在臺階下。

瞥了一眼地上的兩頂官帽,貞武才吩咐道:“宣蘇克濟覲見。”

“皇上有旨,召蘇克濟覲見。”一名身穿黃馬褂的三等侍衛急步跨出範家大院的大門,掃了一眼衆官員,才揚聲喝道。

心神不定的蘇克濟聽的這一嗓子,忙上前跪下道:“奴才遵旨。”爬起身,便快步尾隨那侍衛進了大門。

一溜大小官員皆是驚恐不安的盯着範家的大門,這一個接一個的大員進去了便不見出來,這情形可是大爲不妙,瞧貞武今兒進城這架勢,怕是會有一番雷霆之怒,他們不由的憂心忡忡,借治河工程填補虧空,他們可是都有份,不知道貞武會如何懲處?

一進貞武所住的院子,蘇克濟便看到蘇瞻光着個頭跪在階前,心裡不由一沉,難道蘇瞻已經被革職了?可爲何未見揆敘?難道還在房裡?提心吊膽的進了房間,他雖是低着頭,卻仍是一眼就瞅見了地上那兩頂官帽,心裡登時一片冰涼,心中揆敘、蘇瞻兩人已經說出了原委,他忙磕頭道:“奴才蘇克濟恭請皇上聖安。”

不待他起身,貞武便直接道:“正己風羣吏,精心理庶民,蘇克濟,你對住太上皇的褒獎嗎?”

正己風羣吏,精心理庶民,這是康熙巡幸太原時賜給蘇克濟的匾額,聽的這話,蘇克濟忙自覺摘下頂戴,連連磕頭道:“奴才有負聖恩,愧對太上皇,愧對皇上,懇請皇上從重懲處,以肅朝廷綱紀。”

貞武冷冷的問道:“你任上虧空了多少?”

聽的這話,蘇克濟心裡一驚,在他手上虧的可不少,這要如實交代,那絕對沒好下場,他猛的想到才借了如此多銀子,當下便理直氣壯的回道:““回皇上,奴才在任四年,只收應得之款項,不敢貪侵一絲一毫公帑,因公務緩急或是軍務借調或有之,然絕無半文進入奴才私囊。”

聽他說的如此坦然,貞武不由微微點了點頭,道:“叫蘇瞻進來。”

待蘇瞻進來跪下,貞武才道:“山西上任巡撫噶禮乃是清理虧空的模範巡撫,在調任兩江總督之時,奏報山西已無虧空,何以才六年光景,山西藩庫及各府縣皆有不同程度之虧空?”

聽的這話,二蘇都是一呆,兩人都說未貪侵,這賬如何平?該死的噶禮,蘇克濟不由一陣肉痛,剛纔說的倒是正氣凜然,這下好了,好不容易貪侵了數十萬兩的銀子又得原封不動的填還回藩庫了。

微微沉吟,蘇瞻便躬身道:“回皇上,藩庫及地方倉庫錢糧虧空,實則是年年有之,無可避免,奴才來山西五年,竊以爲,山西之地,不可能無虧空,欲使山西無虧空,非得敲骨吸髓,壓榨百姓不可。”

貞武聽的不由一愣,還有這種說法,盯着二人看了片刻,他才緩聲道:“免禮,起身回話。”

二人聽的一喜,忙謝恩爬了起來,蘇瞻已經跪了半晌,早就腿腳發麻,因擔心君前失儀,也不敢活動,微微沉吟,他才接着道:“稟皇上,錢糧虧空,實爲官侵、吏蝕、民欠等三種情形引起。

山西不比其他省份,前任清理虧空的模範巡撫噶禮抹平了所有虧空之後,合省上下官吏鮮有敢肆意貪侵者,山西之虧空,主要來自民欠。

地方各級倉庫之儲糧非是僅用於備荒,凡倉谷,春夏初糶,秋冬糴還。平糶之類有三,有歉收之後發糶以濟民食者,有青黃不接減糶以平市價者,有谷難久貯出糶以易新者。

山西地狹民稠,春旱頻發,青黃不接減糶,向百姓出借種糧以及歉收濟民,乃穀倉損耗的的主要原因,推陳易新亦是行之甚難,當青黃不接時將倉谷散去,倘值秋成歉收便不能還倉。若再如此一年,則倉谷必多虧缺。

當然,官侵、吏蝕亦是在所難免,概因地方倉庫監管不力,儲於倉庫中的糧食,總是處於不斷的出糶入糴、出陳易新的循環之中,一則損耗,一則吏蝕,皆有可能。

山西之地旱災澇災頻發,罕見大豐之年,若欲杜絕虧空,實乃妄想,自世祖章皇帝以來,山西沒有虧空的,僅只見於清理虧空的模範巡撫噶禮任上。”

這話確實有理,倉儲虧空實是在所難免,江南魚米之鄉尚且好說,北方各省,十年倒有九年旱,如何能不虧空?貞武臉色稍稍和緩了一些,看來虧空也不全是官員貪侵的緣故,處理虧空必須慎之再慎。

這虧空還真是件極其棘手之事,不僅清理虧空難度大,如何杜絕虧空更是個老大難問題,這不僅僅是監管制度上的問題,倉儲谷糧除了備戰備荒的功效之外,它還有着穩定糧價,賑濟,借貸的綜合作用,管理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未完待續。。)

第289章 天津兵演(一)第479章 十三出征第92章 德妃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632章 攪局第157章 調將不調兵第114章 分工合作第699章 自做孽第695 章 反應第63章 老八解凍第675章 下馬威第718章 西班牙戰俘第570章 天道後記四第89章 眼紅第506章 捷報第693 章 炒房地產第335章 秘密立儲第266章 特權待遇第525章 宗藩關係第62章 狠師爺第557章 荒誕之言第496章 徵日(五)第7章 分府第386章 意外之喜第687章 清理虧空第594章 輸捐熱潮第9章 票號(上)第681章 植樹造林第214章 老八孝心第552章 佈局第4章 初露崢嶸第387章 康熙暗招第678章 敲打第583章 從諫如流第622章 棘手第333章 龍生九子第227章 四大恆模式第653章 尋開心?第72章 君心難測第68章 潑天大案第327章 老四的野望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121章 西洋戰艦後記八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718章 西班牙戰俘第49章 白送?第189章 京報籌備第672章 應對第480章 孝心可嘉第318章 太子未路第441章 啓用年羹堯第59章 金本位概念第178章 摘桃子第506章 捷報第356章 清官之論第410章 吃早茶第611章 棘手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619章 綠營兵制第338章 分封影響第694章 規劃第678章 敲打第431章 唱白臉第190章 老十三第208章 子嗣問題第82章 九門提督第336章 索要太子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354章 羣封第520章 太子無私帳第190章 老十三第545章 奪權第507章 報喜第678章 敲打第489章 出征第108章 各方反應(下)第362章 什麼香?第258章 嗜戰之主第57章 戰功封爵第494章 徵日(三)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37章 滿漢之爭?第46章 胤楨的反擊第639章 若昂五世的算盤第9章 票號(上)第29章 抽絲剝繭第194章 老四反應第129章 刺殺(上)第294章 康熙生死第410章 吃早茶第455章 宴請第216章 四方天第121章 西洋戰艦第366章 澤被天下第34 章 上帝,我沒聽錯吧第29章 抽絲剝繭第363章 打秋風
第289章 天津兵演(一)第479章 十三出征第92章 德妃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632章 攪局第157章 調將不調兵第114章 分工合作第699章 自做孽第695 章 反應第63章 老八解凍第675章 下馬威第718章 西班牙戰俘第570章 天道後記四第89章 眼紅第506章 捷報第693 章 炒房地產第335章 秘密立儲第266章 特權待遇第525章 宗藩關係第62章 狠師爺第557章 荒誕之言第496章 徵日(五)第7章 分府第386章 意外之喜第687章 清理虧空第594章 輸捐熱潮第9章 票號(上)第681章 植樹造林第214章 老八孝心第552章 佈局第4章 初露崢嶸第387章 康熙暗招第678章 敲打第583章 從諫如流第622章 棘手第333章 龍生九子第227章 四大恆模式第653章 尋開心?第72章 君心難測第68章 潑天大案第327章 老四的野望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121章 西洋戰艦後記八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718章 西班牙戰俘第49章 白送?第189章 京報籌備第672章 應對第480章 孝心可嘉第318章 太子未路第441章 啓用年羹堯第59章 金本位概念第178章 摘桃子第506章 捷報第356章 清官之論第410章 吃早茶第611章 棘手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619章 綠營兵制第338章 分封影響第694章 規劃第678章 敲打第431章 唱白臉第190章 老十三第208章 子嗣問題第82章 九門提督第336章 索要太子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354章 羣封第520章 太子無私帳第190章 老十三第545章 奪權第507章 報喜第678章 敲打第489章 出征第108章 各方反應(下)第362章 什麼香?第258章 嗜戰之主第57章 戰功封爵第494章 徵日(三)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37章 滿漢之爭?第46章 胤楨的反擊第639章 若昂五世的算盤第9章 票號(上)第29章 抽絲剝繭第194章 老四反應第129章 刺殺(上)第294章 康熙生死第410章 吃早茶第455章 宴請第216章 四方天第121章 西洋戰艦第366章 澤被天下第34 章 上帝,我沒聽錯吧第29章 抽絲剝繭第363章 打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