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公示

次日,早朝之後,胤禎便出了宮趕往小湯山行宮。

順天府、五城兵馬司的衙役兵丁卻同時出動,在內城的大街小巷,四處張貼告示,公佈天津軍工作坊在各旗首批招收五百名旗民,禁衛新軍十日後開始徵招新兵,並且只從進入軍工作坊的家屬中徵招。

告示中詳細列有招收進軍工作坊旗人以及徵招新兵的條件,新兵的條件與八旗禁旅沒什麼區別,只是註明只要馬兵。而最吸引人的卻是告示中詳細介紹了軍工作坊工匠的等級劃分及相應的工錢,最低的學徒一兩銀子一個月,最高的一個月工錢十二兩銀子。

告示一經張貼,立時就在內城引起了轟動。

進軍工作坊做工匠一個月最高可以拿到十二兩銀子!這一點立刻就成了衆人議論的焦點,一名四品京官一年的俸銀才一百零五兩,加上五十石米,也才摺合一百六十餘兩,而一個頂級工匠一年也能夠拿到一百四十四兩工錢,這自然是引了不小的議論。

批甲領餉一個月纔多少?一個馬甲的月餉才三兩銀子,如此一比較,做工匠似乎比披甲更有前途,工匠可是能夠終身爲業的,說不定年紀越大,級別越高,最高的工匠工錢沒幾個人敢奢望能夠拿到,但除了學徒,卻是二兩銀子的工錢起底,一衆旗人都忍不住細細盤算。

進軍工作坊有工錢。入禁衛新軍披甲有兵餉,這可是兩份薪俸,加起來一年至少是五十多兩銀子。二十三石米的收入,摺合下來一年就是八十兩銀子,而且,海軍擴招還有優先權,海軍就暫且不說,僅是這一年八十兩銀子,就能徹底改變底層旗人的一家生計窘迫的狀況。一舉步入中等人家。

這筆帳人人都會算,不僅是底層旗人心動,就是一些富裕人家也是心動不已,一年八十兩銀子可不是個小數目,因此,消息一傳開,各旗旗主、王公大臣的府邸門口就擠滿了要求報名去天津進軍工作坊的旗人,面子也好,身份也罷。都不及白花花的銀子現實。更何況,皇太子還給他們安排了最好的藉口和理由——進軍工作坊就是愛國愛子弟兵。

旗人一天無所事事,每日都是天南地北的胡吹海侃。個個都練就了一副好口才,這在京師那可是出了名的,誰都知道旗人會說話。於是乎,這進軍工作坊務工經一衆旗人一加工,這意義立刻就被無限放大,入軍工作坊也就變成了忠君愛國,保護大清的江山社稷,自立更生。減輕朝廷負擔,熱愛子弟兵。尊老愛幼的行爲,說的你不入軍工作坊都沒臉出來見人一樣。

各旗旗主、王公大臣都未料到平日裡遊手好閒,喜歡擺譜裝大爺的這些個旗民竟然對入軍工作坊做那苦哈哈趨之若騖,聞報之後都有些驚訝,他們平日裡高高在上,哪有心情去了解調查底層旗民的生活情況,自然也不會去算這筆細帳,不過在弄清楚具體的情況之後,一個個心裡都只嘀咕。

給工匠分等級,工錢還那麼高?這事也就皇太子做的出,京城雖然物價高,但一年八十兩銀子,不是個小數目,一個七品官一年的朝廷俸祿也才四十多兩呢。

仔細想想,一衆王公勳貴不由暗自腹誹,皇太子這一手可真叫厲害,他這可不是收買人心,而是挑撥鼓動一衆旗民來督促他們,若是敢玩花樣或者是拒絕,這些知道真相的旗民首先就不會答應,正所謂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這些生計艱難的旗人絕對不會容忍他們毀掉這個能夠改變窘困局面的機會。

下五旗各旗旗主在聞知這個情況後,都不由暗暗心驚,太子爲何如此迫不及待?是口是心非,還是擔心康熙不允許派人到天津去管理旗務?

這手公開告示,明擺着是想挑起旗民與他們的矛盾,明着反對已是不可能,那樣的話,會激起衆怒,若是旗民聚衆鬧事,可就正好給了朝廷機會。拖,也不行,一共就五天時間,能拖得幾天?用老弱病殘塞搪,也不可能,招收的條件寫是明明白白,旗民們肯定有意見。

一衆旗主和王公大臣心裡都是腹誹不已,卻也大感無奈,歷經皇太極、順治、康熙這三朝上百年的不斷打壓削弱,如今的各旗旗主權利早已大副縮水,已經無力與皇權抗爭。

爲了穩定住旗民的情緒,一衆旗主只得一邊安排人下去挑選合格的旗民,一邊靜靜的等候着太子的消息,若是允許各旗派人去天津管理各旗的旗務,他們還必須得領太子這個人情,若是不允許呢?他們又該如何?逼急了也只有聯手抵制這一條路了。

胤禎之所以要一早就將這些情況以告示的形式公告出來,心裡確實是沒把握說服康熙不打這幾萬旗民的主意,所以只好先讓旗民知道真相,爭取民心,這樣,即便康熙不同意,他也能挑動旗民與各旗旗主和王公勳貴爭鬥,穩立於不敗之地。

朝廷挑選旗民進入天津軍工作坊的消息很快就由內城傳到了外城,立時就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爭議,歷來處處高人一等,享受着種種特權的旗人竟然進入作坊做工匠,這實在是有悖於常理之事。

對軍工作坊的工匠的進行分級,並且還配以如此高的工錢,更是聞所未聞之事,而且更爲可慮的是,軍工作坊規模龐大,工匠衆多,如此一帶頭,會否帶動所有的官辦作坊,進而影響到私人作坊?其他行業會否被衝擊,暫時還不得而知,但是與軍工作坊息息相關的制鐵業、造船業、鑄造業等行業必然會大受影響,這些行業的工匠待遇必然要水漲船高,否則就留不住人。

朝廷此舉,不論是意還是無意,都在無形中擡高了工匠的地位,做工匠既有面子又有那麼高的工錢,必然會吸引大量的人轉行。

士農工商各階層雖然對朝廷此舉大爲關注,但最爲關注和感興趣的還是士子,喜歡雜學、對雜學有研究的就不用說了,一些對科舉感到灰心的士子也是大爲動心,一年數十兩,上百兩的銀子收入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京城的大大小小茶樓歷來是消息的集散地,不僅是旗人喜歡泡茶館,京師的士紳也喜歡泡茶館,這幾日,又是海軍徵日大捷,又是旗人入作坊做工匠,大小茶樓都是生意興隆,宣武門外的‘雲來茶樓’生意也是出奇的好,纔是上午就已人滿爲患。

二樓靠窗的一張茶桌上,兩名士子打扮的年青人一邊喝着茶一邊靜靜的聽着一衆茶客高談闊論,海軍徵日大捷已是過時的新聞,一衆茶客談的正是旗人入作坊做工匠的話題。

聽了半晌,身形稍胖的年青士子纔開口道:“明安兄,這世道怕是要變了,咱們何不投到軍工作坊去?”

“投軍工作坊?”王運山微微一怔,道:“恆之難道不知,這軍工作坊的待遇只是針對旗人的?”

李清明微微一笑,壓低了聲音道:“明安兄,上海、天津兩地軍工作坊現有工匠就已上萬,以皇太子的行事風格,自然會一視同仁,咱們可去上海,聽聞上海有專門從事火藥和槍炮改良的機構。年前,那個盔甲衚衕火藥作坊的羅天雲,聽說就是被調去了上海,我與羅天雲也算相熟,託他引見,定無問題。”

王運山聽的沉吟不語,他兩人皆是科場不順,連着兩屆都是名落孫山,如今仍是個秀才,對於科舉前途,兩人都是信心渺渺,對於雜學和算學,兩人都頗有涉列,若能去軍工作坊發展,自然比繼續科考要強上不少。

見王運山沉吟不語,李清明繼續鼓動道:“明安兄,你想想皇太子這些年所倡導之事,建農學院、建海軍、提倡西學,鼓勵雜學,如今又重視軍工作坊,提高工匠待遇,我敢斷言,皇太子一登基,這世道定然要大變,科舉不會再是唯一的出路。

農學院不就是明證?以前誰能想到,學農還能入仕?皇太子既然將這工匠定級發工錢,就絕不會僅限於如今這規模,今年會試剛過,咱們現在去,若是不合意,也可及時抽身,不至影響下屆的會試。”

經這一說,王運山是真有些動心了,略微沉吟,他才道:“恆之,這旗人大規模的進軍工作坊,日後難免要大舉排擠漢人工匠,這事你想過沒有?”

“明安兄此言差矣。”李清明說着遞過今日的京報,低聲道:“你看看京報上怎麼說的,評價徵日大捷那一段。”

王運山迅速的看了一遍,擡頭疑惑道:“有何不妥之處?”

微微搖了搖頭,李清明才蘸了點茶水將‘徵日大捷,非僅是朝廷之勝,海軍之勝,乃是我大清滿人、漢人、蒙古、回人、藏人等所有臣民之勝利。’這段話劃了一下,而後遞過去,道:“朝廷這些年勝仗不少,亦大勝俄羅斯,可曾見朝廷如此說過?”(未完待續)

第487章 不設防的江戶第351章 試探第89章 眼紅第220章 生番熟番第381章 和好如初第233章 掃盲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608章 老大解封第423章 通房丫頭第176章 勸諫康熙第391章 毫無價值第658章 糾結的衍聖公第209章 計謀老四第586章 糧價暴漲第703章 勞務輸出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540章 舉薦將領第730章 皇見皇第601章 藩屬之議後記七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636章 猜不透第114章 分工合作第345章 十四賊狠第251章 亂了第495章 徵日(四)第508章 出手第171章 江南科考案(六)第415章 探望廢太子第159章 江南科考案二第228章 十三驚心第126章 又見站籠第569章 大旱第332章 康熙心思第194章 老四反應第183章 門庭若市第333章 龍生九子第546章 如出一轍第138章 人口問題第554章 自保第110章 力挺十四黨第233章 掃盲第468章 立皇太孫第545章 奪權第299章 追殺老八第267章 八黨危機第501章 徵日(十)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464章 應對第101章 獎罰分明第241章 胤祥請戰第92章 德妃第161章 南山集案(一)第282章 到天津去第642章 聖喬治旗第349章 開禁採金第611章 棘手第50章 各方反應第532章 托兒第28章 恂貝勒第606章 接見第26 提點老八第722章 解惑第625章 解禁胤礽第34 章 上帝,我沒聽錯吧後記九第312章 窘困局面第69章 海盜鄭盡心第428章 遠航準備第674章 泄露第292章 大變第641章 吹號,進攻第645章 內務府第195章 毒師爺第640章 傲慢的英國佬第190章 老十三第255章 煎熬上海第181章 朝會(二)第129章 刺殺(上)第718章 西班牙戰俘第119章 機會第698章 失控?第468章 立皇太孫第143章 手銃第564章 發作第24撩撥康熙第618章 觸底線第680章 民富國弱第512章 意外反應後記九第514章 打了再講第244章 京師反應第368章 舉棋不定第334章 鼓吹分封第516章 小議第475章 冊封皇太子第630章 無意第491章 珈寧有喜第225 章賞第317章 破城
第487章 不設防的江戶第351章 試探第89章 眼紅第220章 生番熟番第381章 和好如初第233章 掃盲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608章 老大解封第423章 通房丫頭第176章 勸諫康熙第391章 毫無價值第658章 糾結的衍聖公第209章 計謀老四第586章 糧價暴漲第703章 勞務輸出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540章 舉薦將領第730章 皇見皇第601章 藩屬之議後記七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636章 猜不透第114章 分工合作第345章 十四賊狠第251章 亂了第495章 徵日(四)第508章 出手第171章 江南科考案(六)第415章 探望廢太子第159章 江南科考案二第228章 十三驚心第126章 又見站籠第569章 大旱第332章 康熙心思第194章 老四反應第183章 門庭若市第333章 龍生九子第546章 如出一轍第138章 人口問題第554章 自保第110章 力挺十四黨第233章 掃盲第468章 立皇太孫第545章 奪權第299章 追殺老八第267章 八黨危機第501章 徵日(十)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464章 應對第101章 獎罰分明第241章 胤祥請戰第92章 德妃第161章 南山集案(一)第282章 到天津去第642章 聖喬治旗第349章 開禁採金第611章 棘手第50章 各方反應第532章 托兒第28章 恂貝勒第606章 接見第26 提點老八第722章 解惑第625章 解禁胤礽第34 章 上帝,我沒聽錯吧後記九第312章 窘困局面第69章 海盜鄭盡心第428章 遠航準備第674章 泄露第292章 大變第641章 吹號,進攻第645章 內務府第195章 毒師爺第640章 傲慢的英國佬第190章 老十三第255章 煎熬上海第181章 朝會(二)第129章 刺殺(上)第718章 西班牙戰俘第119章 機會第698章 失控?第468章 立皇太孫第143章 手銃第564章 發作第24撩撥康熙第618章 觸底線第680章 民富國弱第512章 意外反應後記九第514章 打了再講第244章 京師反應第368章 舉棋不定第334章 鼓吹分封第516章 小議第475章 冊封皇太子第630章 無意第491章 珈寧有喜第225 章賞第317章 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