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報喜

小湯山行宮在昌平州東南十五里處,是在前明的行宮基礎上擴建而成,小湯山溫泉水質甘甜秀美,淡黃清澈,與一般顏色混濁,帶有硫磺味的溫泉水截然不同,故享有‘一盆金湯’的美譽。

康熙原本就頗喜歡這裡,每次前往清東陵祭拜順治帝的孝陵,都會在此駐留,中風偏癱之後,聽從胤禎的建議從暢春園搬過來之後,在一衆太醫小心翼翼的護理之下,浸泡了幾次,未發現有任何不妥之處,當然,也並無明顯的益處,不過,在水中,他活動起來卻要自如的多,完全不需要人扶持。

這讓康熙頗爲的興奮,他每日裡堅持步行之後都是大漢淋漓,在溫泉中浸泡一番更覺神清氣爽,搬過來近半個月時間,他能夠明顯的感覺到自己恢復速度在加快,如今雖然仍要人扶持,但原來沒知覺的半邊身體已經有明顯的感覺,而且勉強可以輕微的控制。

這讓康熙的心情日趨好轉,一衆太醫和他身邊的近侍如李德全等人對此最爲敏感,見這情形也都是暗暗鬆了口氣,康熙這種情況,康復的機會很大。

胤禎趕過來時,康熙剛剛泡完溫泉,正在喝茶休息聽書,得到稟報後,他不由微微楞了下,胤禎如今都是每隔五日纔來請安彙報,今日趕來,所爲何事?略一沉吟,他才命人稍稍整理了下,而後才宣胤禎進來。

進來請安之後,胤禎便笑吟吟的道:“兒臣今日特來恭賀皇阿瑪,大清又得一藩國。”

一聽這話,康熙立刻反應過來,欣喜的問道:“日本稱臣了?”

“恭賀皇阿瑪。”胤禎沉穩的道:“剛收到十三哥飛鴿傳書,已於昨日正式簽定中日《江戶條約》日本俯首稱臣,賠款七千萬,繼長崎外,另開放大阪、江戶兩地通商。”

賠款七千萬!康熙感覺自己的手開始有點發抖,胤禎一見這情形,生怕刺激的康熙來個二次中風,忙說道:“皇阿瑪,這筆賠款是分批分期賠償的。”

康熙也察覺到了情緒有些激動,忙強行壓制住了,沉聲問道:“首批是多少?”

“二百二十萬兩黃金。”胤禎輕聲道。

“好!”康熙點頭讚道,在沉吟半晌之後,他才道:“自大清立國,便一直欲將日本納入宗藩體系,卻始終不得入願,今日可算是得嘗夙願。”稍稍停頓,他才接着道:“前明餘孽有不少人逃往日本,日本對我大清亦素來敵視,多次資助前明反清餘孽及臺灣鄭氏,朕曾經兩次派人秘密出使日本,欲和平解決此事,皆遭拒絕,哼,還真是敬酒不吃,吃罰酒。”

見康熙情緒還是有點激動,胤禎忙道:“十三哥說在江戶有場大戰,殺敵數萬,兒臣馬上去信,讓十三哥回京給皇阿瑪細說一番。”

康熙微微頜首道:“此乃國戰,一應有功將士要大賞。”說完,他頗爲擔心的道:“海軍傷亡如何?”

“回皇阿瑪,傷亡不大,戰死二十三人,傷了二百四十餘人。”胤禎含笑道。

康熙驚訝的半晌沒做聲,這差異竟然如此懸殊?這仗怎麼打的?聽聞日本的鐵炮在前明就已經很不錯了,真要讓老十三來好好細說一番,半晌,他才道:“好,不影響出征歐洲就好,儘快把有功將士名單報上來,趕在出徵歐洲之前封賞,以激勵士氣。”

“兒臣尊旨。”胤禎忙躬身道。

康熙略微休息,又接着問道:“你爲何要那麼多黃金?二百二十萬黃金,按市價兌換,足有三千萬白銀,這筆銀子,你有何打算?”

胤禎心裡不由暗暗鄙夷,這才說了幾句話,就開始打起這筆銀子的主意了?好在他一路上早有盤算,當下便從容道:“回皇阿瑪,自美洲白銀大量開發之後,歐洲的銀價已經一落千丈,而大清現有的白銀已經足夠流通,歐洲是大清的主要貿易對象,繼續使用白銀與歐洲貿易,必然導致白銀源源不斷的流入,後果則是銀賤物貴,損國殘民。

是以,兒臣計劃積攢黃金,準備與歐洲各國一致,逐步以金本位代替銀本位,如此,咱們在與歐洲各國的貿易中就不會吃虧。”

金本位?康熙一楞,那要多少黃金?大清的市場有多大,流通的白銀數以十億計,那得要多少黃金才能滿足流通需要?

見康熙不解的表情,胤禎忙解釋道:“皇阿瑪,這是個漫長的過程,隨着澳洲金礦的開採,隨着美洲、非洲的分封,流入大清的黃金會逐年增加,咱們先推動黃金的流通,一邊定製出稍高一點的金銀比,一邊限制白銀大量流入,以此吸納各地黃金,達到一定的儲備,就可推出金本位制。”

康熙微微點了點頭,看來,是不關他的事了,在這方面,他自問及不上老十四的見識和眼光,也懶的費神,總之,海外黃金大量流入,總是件好事,不過,聽老十四左一句儲備,右一句儲備,難道這些黃金要存入國庫?

“對於這筆黃金,兒臣打算存入‘四大恆’,兌換銀票。”胤禎接着道:“海軍建設、澳洲移民、低息放貸,發展西學、農學院、整頓旗務處處要銀子,兒臣還得與戶部好好合計一番。”

聽的這話,康熙微微點了點頭,七千萬不是小數目,他就擔心胤禎一把揣入腰包,這筆銀子畢竟是海軍掙來的,朝廷可沒出一個大子兒,現在連東征日本的事兒,朝廷那幫大臣還矇在鼓裡呢。

聽的老十四這番話,康熙不僅放下心來,而且感慨不已,老二當太子,是拼命的從國庫撈銀子以收買人心,與朝廷無半分益處,老十四當太子也是拼命的撈銀子,從國內撈到海外,但卻是用於朝廷,不否認他有私心,但朝廷卻是受益菲淺,百姓商賈都跟着受益,從密摺上看,大清這幾年的變化很大,還真想再下江南去看看。

略微沉吟,康熙才微微笑道:“光顧着高興了,李德全,去切一碟金邊蓮藕賞太子。”

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622章 棘手第279章 刺殺康熙第224章 白銀動人心第647章 選秀女貓膩第518章 蹊蹺第259章 丁銀革新第696章 顧慮第714章 大局第552章 佈局第604章 晾幾天第357章 回上海第167章 舞弊手段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647章 選秀女貓膩第184章 十五入黨第280章 海軍陸戰隊第346章 二廢太子第436章 東南亞預案第212章 不甘心第435章 意外收穫第179章 堅韌八阿哥第181章 朝會(二)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650章 醞釀第630章 無意第499章 徵日(八)第13章 敲打老九第62章 狠師爺第407章 宗室反應第327章 老四的野望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500章 徵日(九)第233章 掃盲第318章 太子未路第628章 困境第514章 打了再講第262章 教訓老四第162章 胤禩反擊第325章 老八的決斷第521章 天下共主第724章 騙小女孩第143章 手銃第702章 密謀第717 章 女工第77章 胤楨印象第595章 嚴懲第637章 搶劫運金船第613章 拿捏第436章 東南亞預案第669章 啓程第419章 敲打老四第175章 老十四太子?第3章 探病第685章 狗咬狗第94章 陳鵬年第9章 票號(上)第231章 上海青樓第609章 割地第668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721章 大清銀元第701章 反對新政第584章 出路第599章 使團第331章 十四出招第235章 經濟危機第690章 對回政策第612章 爭執第145章 移民入臺第540章 舉薦將領第21 圈錢第670章 驛站第619章 綠營兵制第453章 最好壽禮第482章 海軍反應第489章 出征第257章 振聾發聵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234章 火炮優勢第688 章 巡幸西安第120章 以寬爲政第592章 收兵權第412章 御門會議第21 圈錢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160章 江南科考案(三)第519章 朝會遇險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709章 失控第239章 西班牙入侵第539章 誤猜第312章 窘困局面第402章 康熙的糾結第490章 以禮立國第93章 探望十三第614章 分封非洲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195章 毒師爺第434章 再遇鄭盡心
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622章 棘手第279章 刺殺康熙第224章 白銀動人心第647章 選秀女貓膩第518章 蹊蹺第259章 丁銀革新第696章 顧慮第714章 大局第552章 佈局第604章 晾幾天第357章 回上海第167章 舞弊手段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647章 選秀女貓膩第184章 十五入黨第280章 海軍陸戰隊第346章 二廢太子第436章 東南亞預案第212章 不甘心第435章 意外收穫第179章 堅韌八阿哥第181章 朝會(二)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650章 醞釀第630章 無意第499章 徵日(八)第13章 敲打老九第62章 狠師爺第407章 宗室反應第327章 老四的野望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500章 徵日(九)第233章 掃盲第318章 太子未路第628章 困境第514章 打了再講第262章 教訓老四第162章 胤禩反擊第325章 老八的決斷第521章 天下共主第724章 騙小女孩第143章 手銃第702章 密謀第717 章 女工第77章 胤楨印象第595章 嚴懲第637章 搶劫運金船第613章 拿捏第436章 東南亞預案第669章 啓程第419章 敲打老四第175章 老十四太子?第3章 探病第685章 狗咬狗第94章 陳鵬年第9章 票號(上)第231章 上海青樓第609章 割地第668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721章 大清銀元第701章 反對新政第584章 出路第599章 使團第331章 十四出招第235章 經濟危機第690章 對回政策第612章 爭執第145章 移民入臺第540章 舉薦將領第21 圈錢第670章 驛站第619章 綠營兵制第453章 最好壽禮第482章 海軍反應第489章 出征第257章 振聾發聵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234章 火炮優勢第688 章 巡幸西安第120章 以寬爲政第592章 收兵權第412章 御門會議第21 圈錢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160章 江南科考案(三)第519章 朝會遇險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709章 失控第239章 西班牙入侵第539章 誤猜第312章 窘困局面第402章 康熙的糾結第490章 以禮立國第93章 探望十三第614章 分封非洲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195章 毒師爺第434章 再遇鄭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