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康熙的糾結

胤禎在府中接到康熙在步軍統領衙門召見他的諭旨後,心裡不由大喜,康熙既然已經出宮,那自然是要微服私訪,他特意問了下前來傳旨的御前侍衛,不過,康熙的行蹤,那侍衛根本就不敢有絲毫透露,含笑塞搪過去,便告辭離去。

見這情形,胤禎也自覺問的孟浪,當下不敢耽擱,立即快馬趕往崇文門,在步軍統領衙門下馬之後,他才發現,這裡早已警戒森嚴,御前侍衛、親軍營、護兵營的兵士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站得都跟釘子似的。

胤禎不由暗自詫異,康熙這副架勢,哪裡是微服私訪的樣子,難不成已經私訪完了?見胤禎下馬,領侍衛內大臣伊德急忙快步迎了上來,躬身見禮之後,便道:“十四爺,皇上在簽押房,着您隨到隨傳。”

對於十阿哥的這位舅舅伊德,胤禎並不熟悉,僅是微微點了點頭,便快步進了步軍衙門。康熙實則亦是剛到不久,佔了隆科多的簽押房,卻並未召見他,隆科多消息靈通,早已知道康熙微服私訪遇到些什麼事情,心裡忐忑,一直就跪在簽押房外。

見到胤禎快步而來,隆科多象是撈到一根救命稻草,急忙殺雞抹脖子的使眼色,胤禎一見這情形,便知康熙確實已經微服私訪回來了,而且肯定遇上不開心的事情了,當下就存了幾分小心,在門外稟報道:“兒臣胤禎,給皇阿瑪請安。”

“請來。”康熙簡短的說道。

聽得康熙語氣平穩,胤禎稍稍放下心來,進屋行禮起身,這才發現康熙竟然還未換裝,仍然是一副縉紳裝扮,不由多看了一眼,康熙本就清瘦,這一身裝扮,乍一看,倒不象縉紳,反象私塾先生多一些。

康熙今日心情着實不好,淡淡的道:“坐吧。”

胤禎掃了一眼,這簽押房並未備有小杌子,他可不敢與康熙坐的一般高低,忙躬身道:“謝皇阿瑪,兒臣不累,站着就行。”

康熙微微頜首,道:“朕今日帶了幾個侍衛微服在外城走訪了一番,確實令人觸目心驚,對於整治京城治安,你有何具體章程?”

胤禎未料到康熙開口就問如何整治京城治安,看來他微服私訪,很受刺激,略微想了下,才躬身道:“回皇阿瑪,兒臣幼讀史書,對歷朝歷代之開國君主殘殺功臣很是不恥,如今,稍歷政務,方知如此不得人心,青史永留罵名之舉,何以會不絕於史。”

一聽胤禎竟以這番話開頭,康熙不由頗爲詫異,轉念便已明白胤禎是何心意,眉頭登時便皺了起來,胤禎躬着身,哪裡能看到康熙的表情,微微一頓,見康熙未出聲,便接着說道:“大清入主中原,對一應宗親功臣皆是封賞有加,即便叛軍部將,投降之後亦一律受到優待,開國元勳,無論滿漢,多得善終,此實乃世祖爺與皇阿瑪胸襟如海,仁厚如天。

然天下承平日久,日趨昌盛,宗親功臣幾經繁衍,其後世子弟不思進取,依仗祖宗福廕,日漸驕奢狂妄,更有甚者,無視朝廷綱紀,無視國家律法,擅做威福,殘民自肥,已成竭民膏血之國之巨蠹。

兒臣竊以爲,可藉此次整治京城治安之機,大肆整頓宗親功臣之後,降其爵,削其權,弱其勢,一則促使宗室子弟奮發上進,二則警醒功臣子弟遵紀守法,三則爲整頓吏治打下良好基礎。

基於此點,此次整治京城治安必須對打架鬥毆,聚賭抽成,盤剝商鋪、欺壓百姓,聚衆滋事,觸犯刑律的宗室功臣子弟,八旗勳貴,文武大臣子弟進行全面的嚴厲懲處。”

康熙聽完,不由半晌無語,這個老十四還真是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大手筆,按他這個整治法,京城宗室勳貴子弟怕是有一半都將被懲處,那還不人心惶惶,朝野不安,大大違背朕以寬爲政的宗旨,但若是不整治,這情形又確實是觸目驚心,京城尚且如此,地方怕是更甚。

若是雷聲大,雨點小,這效果怕是更壞,還不如不整治,一時間,康熙亦覺甚是棘手,正自權衡,一等侍衛關保在外稟報道:“稟皇上,小市街一應值巡兵士衙役,毆鬥潑皮都已解押至此此,短火銃也已經繳獲,不過,聽聞這把短火銃是報廢品。”

報廢品?康熙聽的一怔,原本還打算追問老十四的,不料竟然是報廢品,看來,是那些宗室子弟借出來嚇唬人用的,他略微沉吟,仍是說道:“呈上來。”

關保聞言,立即躬身而入,將短火銃呈了上來,並且提醒道:“稟皇上,這把短火銃槍管已有細微裂紋,不堪再用,否則有炸膛的危險。”

康熙細細審看了一番,卻未看出如何不妥,便對胤禎道:“你來看看。”

胤禎雖然不知道出了何事,但是短火銃流入潑皮之手,那確實是極大的隱患,難怪康熙震怒,他上前捧起短火銃拿到窗前,細細查看了一番,便雙手奉回,稟道:“回皇阿瑪,確實是廢品,按正常藥量,隨時有炸膛的可能。”

康熙眉頭一皺,那就說,也有不炸膛的可能,瞥了一眼胤禎,他才道:“明日叫工部主官遞牌子覲見。”

“喳。”關保躬身應道,卻是沒有退出。

康熙接着便吩咐道:“解押回來的一應人等,就地審訊,追問短火銃的來龍去脈,調查私徵雜稅事宜,並追查幕後之人,一定要徹查。”

一聽康熙下令查私徵雜稅事宜及幕後之人,胤禎不由暗暗鬆了口氣,只要你肯查,就不怕你不一查到底,此事影響極爲惡劣,牽扯又廣,而且還關係到京城的穩定,一旦徹查,便不可能罷手。

“喳。”關保躬身應道,隨後又稟道:“九門提督隆科多,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田從典,奉天府府尹戴夢麟,巡城中城御史穆克,巡城南城御史登額等在外跪候。”

“哼,他們現在倒來的快。”康熙輕哼了一聲,道:“讓他們跪着。”

第453章 最好壽禮第534章 意外收穫第335章 秘密立儲第450章 曠世慶典第475章 冊封皇太子第410章 吃早茶第117章 黑到姥姥家了第140章 朝堂暗爭第236章 初步戰略第75章 各自算計第235章 經濟危機第323章 中庸之道第507章 報喜第10章 票號(下)第553章 收買人心第12章 匯通天下第328章 裂土分封第519章 朝會遇險第153 章 曹寅的情報網第308章 三方聚京師第660章 對比第198章 太子心思第490章 以禮立國第106章 各方反應(上)後記四第426章 擔心譁變第124章 未雨綢繆第281章 西班牙人的野望第580章 官缺第665章 大清鄉紳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8章 傳教士第17都是聰明人第662章 伴君如伴虎第393章 大動干戈第158章 江南科考案一第226章 玉佩第312章 窘困局面第661章 選秀革新第238章 大亂將起第190章 老十三第42章 女人是要追的第166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681章 植樹造林第16章 提點隆科多第318章 太子未路第423章 通房丫頭第492章 徵日(一)第169章 會審第516章 小議第145章 移民入臺第420章 請君入甕第702章 密謀第337章 撂挑子第23章 妖孽謀士第182章 朝會(三)第94章 陳鵬年第544 康熙病危第64章 失算了第435章 意外收穫第432章 客大欺店第14章 調教舉子第85章 進諫有危險第368章 舉棋不定第59章 金本位概念第213章 十四的致命之處第202章 李衛第485章 你來我往第729章 去熱河第520章 太子無私帳第20 送禮也要講策略第470章 立儲制度第710章 揉搓第348章 終日惕惕-第434章 再遇鄭盡心第269章 新式禁衛軍第383章 方苞獻策第216章 四方天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458章 點撥年羹堯第566章 收服第501章 徵日(十)第404章 一捅到底第90章 兄弟同心第340章 脣槍舌箭第621章 反應第446章 叩關第615章 撫卹第255章 煎熬上海第477章 升級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399章 微服私訪(二)第113章 抄襲無處不在第44 章 造船木材第298章 今夜無眠第372章 老八低頭第523章 士農工商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90章 兄弟同心第577章 勸輸
第453章 最好壽禮第534章 意外收穫第335章 秘密立儲第450章 曠世慶典第475章 冊封皇太子第410章 吃早茶第117章 黑到姥姥家了第140章 朝堂暗爭第236章 初步戰略第75章 各自算計第235章 經濟危機第323章 中庸之道第507章 報喜第10章 票號(下)第553章 收買人心第12章 匯通天下第328章 裂土分封第519章 朝會遇險第153 章 曹寅的情報網第308章 三方聚京師第660章 對比第198章 太子心思第490章 以禮立國第106章 各方反應(上)後記四第426章 擔心譁變第124章 未雨綢繆第281章 西班牙人的野望第580章 官缺第665章 大清鄉紳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8章 傳教士第17都是聰明人第662章 伴君如伴虎第393章 大動干戈第158章 江南科考案一第226章 玉佩第312章 窘困局面第661章 選秀革新第238章 大亂將起第190章 老十三第42章 女人是要追的第166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681章 植樹造林第16章 提點隆科多第318章 太子未路第423章 通房丫頭第492章 徵日(一)第169章 會審第516章 小議第145章 移民入臺第420章 請君入甕第702章 密謀第337章 撂挑子第23章 妖孽謀士第182章 朝會(三)第94章 陳鵬年第544 康熙病危第64章 失算了第435章 意外收穫第432章 客大欺店第14章 調教舉子第85章 進諫有危險第368章 舉棋不定第59章 金本位概念第213章 十四的致命之處第202章 李衛第485章 你來我往第729章 去熱河第520章 太子無私帳第20 送禮也要講策略第470章 立儲制度第710章 揉搓第348章 終日惕惕-第434章 再遇鄭盡心第269章 新式禁衛軍第383章 方苞獻策第216章 四方天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458章 點撥年羹堯第566章 收服第501章 徵日(十)第404章 一捅到底第90章 兄弟同心第340章 脣槍舌箭第621章 反應第446章 叩關第615章 撫卹第255章 煎熬上海第477章 升級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399章 微服私訪(二)第113章 抄襲無處不在第44 章 造船木材第298章 今夜無眠第372章 老八低頭第523章 士農工商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90章 兄弟同心第577章 勸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