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振聾發聵

?()

思忖了半晌,方苞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胤禎一直就留意着他的神情,見他眉頭微皺,不由大爲疑惑,難道這三點有問題??

方苞已是開口說道:“十四爺,皇上春秋漸高,太子二廢又已成定局,從皇上近期遷升、調整朝中大臣的情況來看,有望被立儲的是十四爺、八爺、三爺、四爺,皇上究竟屬意誰,眼下,誰也猜不透。?

十四爺這三個提議,主要是針對鞏固皇權而言,若是皇上屬意十四爺,那自然是皆大歡喜,上下安心,但若皇上屬意的不是十四爺,或者說,皇上心中並未確定儲君人選,如此,則十四爺您手中的海軍仍是顯得太過突兀。?

皇上親政四十餘載,經歷了無數大小黨爭,對於平衡朋黨之間的勢力,可謂是輕車熟路,定然會藉機打壓、削減王爺您的羽翼及實力,如此一來,未免得不償失。”?

得不償失?胤禎心裡微微一怔,方苞這是話裡有話,稍稍猶豫,他便輕喝道:“達春,警戒。”?

門外過道上的達春一聽,立刻手一揮,將船艙兩側過道及艙房都清理一空。?

胤禎聽聞腳步聲遠去,這才身子微微一傾,沉聲道:“先可是認爲,皇上目前並不屬意於我?”?

方苞輕嘆了一聲,才點了點頭,道:“至少在目前,皇上並不屬意十四爺您。這幾年十四爺所辦之事,樁樁件件皆是利國利民,影響深遠之舉,朝中文武大臣皆是有目共睹,皇上對您,亦是封賞不斷,並大力扶持十四黨的勢力。?

可正因爲此,方苞纔敢斷定皇上之前並不屬意於十四爺,十四爺您想想,太子因何被廢?皇上是何等英明神武,一衆成年皇子阿哥又個個皆是天資卓越之輩,皇上豈能容忍一個無德無才之輩在太子位一呆三十餘年?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太子被廢,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太子勢力太大,觸及到皇權安危。?

反過來再看十四爺您,這幾年,辦農學院、收四大恆,建海軍,革新海關福建招撫,北方賑災,移民入臺,低息放貸,推廣高產作物,建遠洋貿易船隊,工商雜稅革新、插手江南科考案,審理《南山集》案剿滅西班牙艦隊,這樁樁件件,隨便哪一件皆是曠世之功。?

十四爺,您可曾留意,您在軍隊、士子、縉紳、農民、商人中的聲望已經是如日中天,朝野上下,大江南北,如今誰不知聞十四皇子的大名??

皇上雖說是春秋漸高,可仍然是龍體康泰,十四爺不過一皇子,可聲威已是直逼九天,而且還握有朝中第二大黨——十四黨皇上要是立十四爺您爲儲君,您頃刻間便能形成龐大到皇上也無法遏制的黨系勢力,之前的太子黨,跟您根本就無法相提並論。?

皇上乃是一代雄主,雖然胸襟如海,氣魄宏偉但豈是甘於人下之人?如此尾大不掉之事,皇上豈會做?”?

方苞這一番話,可謂是振聾發聵,胤禎再也未料想到自己在朝野的聲望已經大到如此地步,仍然在不知不覺中危逼到康熙的皇權,他一直以來都極力壓制十四黨的擴張,便是怕勢力太大,步太子的後塵,沒想到仍舊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雖然清楚的知道康熙現在不會立太子,但康熙也絕不會容忍十四黨的聲望和實力一支獨秀,康熙在解決完了太子這個心頭之患之後,接下來會否拿他這個十四黨的領軍人物開刀?帝皇心術,帝皇心術,胤禎在心裡喃喃的唸叨着。?

方苞在喝了口茶之後,接着又道:“十四爺才能超凡,才智卓越,治軍治國皆屬難得之人選,於皇上而言,亦是兩難,立您爲儲君,威脅皇權,不立您爲儲君,不僅於國於民是一大損失,而且會埋下鬩牆之禍,這亦是皇上不願意看到的。?

方苞竊以爲,即便廢了太子之位,在短期內,皇上也不會立儲君,但皇上未必不會打壓十四爺您,之前,十四爺種種奇思妙-想層出不窮,不僅利國利民,亦大利皇上,而且那時十四爺的勢力並不強,且皇上正解決太子這個心頭之患,亦無暇抽身。?

但廢太子之後,局勢則爲之一變,雖然八爺黨看起來勢力最盛,但對皇上而言,不過是空中樓閣,翻手之間,便可輕易瓦解,不過,對十四爺,皇上則不會等閒視之,雖然十四黨聚附的官員不及八爺黨,但十四爺手中握有天下雄兵,更是富可敵國,在朝野聲望亦是如日中天,不打壓十四爺,還真是沒理由。?

目前情形,十四爺亦是騎虎難下,一旦被削了權柄,或者是失了皇上寵信,費盡心血的舉措都將半途而廢,付之東流。這是十四爺無法容忍的,因此,爭!已是必然,不是與諸皇子爭,而是與皇上爭!只是,與皇上相爭,這其中的難度、分寸,實在是難以把握到了極點。?

方苞料想,於皇上而言,架空十四爺對海軍的掌控,是首要之務,十四爺之前所說三點,並不足以讓皇上打消解除您海軍兵權的念頭,如此,十四爺又將何以應對?”?

如何應對?康熙若是鐵了心要解除他海軍的兵權,還能怎麼着?造反不成?那豈不是找死?抗旨是不可能的,陽奉陰違呢?海軍可不比陸軍,想到這裡,不由瞅了方苞一眼,見他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不僅微微笑道:“我已命劉志生、林衛帶領海軍大部南下,若是三年五載不回來,或者是沒有音訊,不知道皇上會如何想?”?

“妙!”方苞大笑道:“以皇上之精明,豈會做無謂之舉,然海軍並非無根之萍,這後勤補給,十四爺還的有個萬全之策。”?

“這容易辦,鳳山、馬尼拉皆是好地方。”胤禎脫口說道。?

方苞沉吟着道:“還是馬尼拉好,一則朝廷鞭長莫及,二則,便於海軍控制南洋。”?

“恩,那就馬尼拉。”胤禎笑道:“如此,亦可絕了西班牙再搶回馬尼拉之心。”糹?

第410章 吃早茶第402章 康熙的糾結第344章 扳腕子第264章 京師轟動第337章 撂挑子第134章 各有盤算第157章 調將不調兵第642章 聖喬治旗第644章 暢春園第414章 舉重若輕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152章 海軍首屆淘汰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165章 膽大包天第426章 擔心譁變第217章 仇人相見第611章 棘手第181章 朝會(二)第604章 晾幾天第75章 各自算計第519章 朝會遇險第6章 都是精英第689 章 明確兵制第603章 出紅差第553章 收買人心第237章 康熙憂心第644章 暢春園第72章 君心難測第483章 十三當家第200章 機會第616章 江南第568章 直隸總督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105章 遠洋貿易船隊第300章 胤礽的手筆第296章 密謀第659章 新黨第605章 後宮後記十第279章 刺殺康熙第142章 鉅額虧空第227章 四大恆模式第730章 皇見皇第586章 糧價暴漲第505章 條約草本第427章 胤禛私訪第390章 老八擔憂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80章 十四爺冷竈第679章 利誘晉商第486章 沙俄貿易第687章 清理虧空第103章 考察人才第240章 人心慌亂第139章 滿漢比例第621章 反應第231章 上海青樓第172章 託合齊會飲案(一)第189章 京報籌備第462章 迴光返照第485章 你來我往第402章 康熙的糾結第444章 自找麻煩第611章 棘手第676章 詭辯第88章 廢了他第l85章 京報第566章 收服第475章 冊封皇太子第632章 攪局第499章 徵日(八)第645章 內務府第362章 什麼香?第225 章賞第224章 白銀動人心第333章 龍生九子第633章 揚威第289章 天津兵演(一)第218章 上海知縣第212章 不甘心第349章 開禁採金第455章 宴請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616章 江南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138章 人口問題第55章 國家名器第284章 比竇娥冤第621章 反應第721章 大清銀元第325章 老八的決斷第269章 新式禁衛軍第556章 心結第39章 暗中出手第345章 十四賊狠第145章 移民入臺第249章 搶劫艦隊(一)第453章 最好壽禮第712章 變法實質
第410章 吃早茶第402章 康熙的糾結第344章 扳腕子第264章 京師轟動第337章 撂挑子第134章 各有盤算第157章 調將不調兵第642章 聖喬治旗第644章 暢春園第414章 舉重若輕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152章 海軍首屆淘汰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165章 膽大包天第426章 擔心譁變第217章 仇人相見第611章 棘手第181章 朝會(二)第604章 晾幾天第75章 各自算計第519章 朝會遇險第6章 都是精英第689 章 明確兵制第603章 出紅差第553章 收買人心第237章 康熙憂心第644章 暢春園第72章 君心難測第483章 十三當家第200章 機會第616章 江南第568章 直隸總督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105章 遠洋貿易船隊第300章 胤礽的手筆第296章 密謀第659章 新黨第605章 後宮後記十第279章 刺殺康熙第142章 鉅額虧空第227章 四大恆模式第730章 皇見皇第586章 糧價暴漲第505章 條約草本第427章 胤禛私訪第390章 老八擔憂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80章 十四爺冷竈第679章 利誘晉商第486章 沙俄貿易第687章 清理虧空第103章 考察人才第240章 人心慌亂第139章 滿漢比例第621章 反應第231章 上海青樓第172章 託合齊會飲案(一)第189章 京報籌備第462章 迴光返照第485章 你來我往第402章 康熙的糾結第444章 自找麻煩第611章 棘手第676章 詭辯第88章 廢了他第l85章 京報第566章 收服第475章 冊封皇太子第632章 攪局第499章 徵日(八)第645章 內務府第362章 什麼香?第225 章賞第224章 白銀動人心第333章 龍生九子第633章 揚威第289章 天津兵演(一)第218章 上海知縣第212章 不甘心第349章 開禁採金第455章 宴請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616章 江南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138章 人口問題第55章 國家名器第284章 比竇娥冤第621章 反應第721章 大清銀元第325章 老八的決斷第269章 新式禁衛軍第556章 心結第39章 暗中出手第345章 十四賊狠第145章 移民入臺第249章 搶劫艦隊(一)第453章 最好壽禮第712章 變法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