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發賣滿城

聽的這話,鄂海不由一陣默然,西安城也就十餘萬人口,有五千綠營,若還是鎮壓不住,他這總督也就不用當了,實則旗兵撤離出城,對於西安而言,亦有不少好處,他主要是不願意拆除滿城,當下,他便瞥了陝西巡撫綽奇一眼。

綽奇卻是低頭看着自己的腳尖,恍如未覺,他當然也不願意拆除掉滿城,但他卻巴不得旗兵撤出城去,那羣丘八大爺在西安可沒少給他添麻煩。再則,貞武如今正是大力推行滿漢一體,倡議滿漢聯姻,促進滿漢融合,拆除滿城,不過是藉以展示朝廷的決心,一開口肯定是要碰釘子的。

見兩人皆是默然不語,貞武又緩聲道:“如今天下太平,四海歸心,正是大力促進滿漢融合的大好時機,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國亦如此,自古以來就沒有不亡的朝代,改朝換代,猶如人之生老病死,無可避免,朕亦不諱言,融合滿漢,這是爲後世子孫種福田。”

“主子......。”鄂海詫異的擡起頭望着貞武,如今大清正是國力鼎盛,兵鋒強勁,貞武怎的會有這種想法?

貞武擺了擺摺扇,道:“朕非是消極,而是未雨綢繆,有些事,必須在朕手裡解決,否則逾往後逾難邁出這一步,滿漢一體,融合滿漢,在朕手裡,必須大力貫徹,所有的滿城必須在朕手裡消失。”

見貞武態度如此堅決,鄂海、綽奇哪裡還敢多言,齊齊躬身道:“主子聖慮深遠,實乃大清之福。”嘴裡如此說,二人心裡卻是大不以爲然,拆除了滿城,西安的兵力又要擴充到三萬,移駐城外,同樣是要構築新城。純粹是勞民傷財,不過,這主子有錢,由的他去折騰。

轉念想到西安兵力要擴充到三萬。兩人心裡不由又興奮起來,貞武口中的兵力肯定不會是綠營,必然是八旗或者是禁衛新軍,這足以說明貞武對西安的重視,由此亦能看出,貞武確實有心在西北大動干戈,這對他們來說。是件大好事。

貞武微微點了點頭,便轉了話題,道:“朕推行滿漢一體,倡議滿漢聯姻,允許迎娶旗人女子者擡入旗籍,在京師頗受歡迎,但朕留意到太原、西安兩地對此反應相當冷淡,是何原因?可是宣揚不力?”

見貞武一來就扣頂大帽子。鄂海心裡暗自腹誹,忙躬身如實回道:“回主子,地方與京師情形有別。朝廷有定製,旗人不得在所駐外省置辦產業,再則,旗人不得在駐防之地置墓地,旗人死後其遺骸必須運回京師。

還有,旗子不得在駐防地參加科考,必須回京科考,有此三條限制,地方民人並不樂意入旗籍。”

原來是這些個原因,貞武微微點了點頭。這些制度是爲了避免旗人地方化,漢化,也是出於更好的掌控旗人,看來,得一條一條的取消這些禁律,才能徹底的促進滿漢融合。

wωω★ тт kдn★ ¢Ο

貞武一行折回滿城將軍府已經是申時。西安將軍席柱、固原提督潘育龍、嶽鍾琪早就在將軍府恭候,貞武稍事洗漱休息之後,便召見了幾人。

待的幾人見禮之後,貞武便含笑問道:“兩軍已經較量過了?”

西安將軍席柱躬身道:“回皇上,奴才等輸的心服口服。”原來,所謂的兩軍對抗演練,根本就是禁衛新軍的表演,嶽鍾琪帶出來的隨駕的這批禁衛新軍皆是優中選優,即便沒有火炮協助,西安八旗騎兵兩倍的兵力在三段式輪流射擊方式前面也是完全被屠殺的局面,不論是騎射還是步射,都毫無還手之力,就更別提近身肉搏了。

固原提督潘育龍亦躬身道:“回皇上,火槍不僅射的遠而且準,發射速度亦快,微臣懇祈能大量裝備陝西之八旗綠營。”

貞武微微頜首道:“火器雖好,但消耗亦大,不僅是彈藥的消耗,火槍的消耗亦很大,火炮的消耗更是倍於火槍,陝西八旗綠營要大量列裝火器,必須得在西安建立軍工作坊,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席柱聽的心頭一喜,天津的軍工作坊他是聽說過的,都是用的旗人,而且開的工錢亦是相當的高,若是在西安建立軍工作坊,不僅是旗兵受益,八旗子弟也將跟着收益,如此一來,八旗的生計就不再用擔心了。

他當即便躬身道:“皇上,西安乃軍事重鎮,不僅能鉗制西北,而且還能震懾四川、湖廣、河南、山西,奴才懇祈皇上提高西安駐防八旗綠營之戰力,西安建立軍工作坊,奴才以下,所有八旗兵丁寧願減去半餉大力支持。”

潘育龍瞥了席柱一眼,暗道沒必要如此誇張吧,綠營加餉的消息才傳開,減爲半餉,怕是立刻就的兵變,但八旗都表態了,他綠營沒理由不吭聲,當下也硬着頭皮道:“皇上,綠營也願意半餉支持在西安建立軍工作坊。”

貞武聽的微微一笑,道:“朕不僅要在西安建軍工作坊,而且還要在西安建禁衛新軍,兵額暫定三萬,現有八旗綠營兵丁,考覈合格者,皆轉入禁衛新軍,另在八旗子弟中擴招,西安限二萬兵額,朕從京師再抽調一萬過來。

禁衛新軍兵餉高,但招收條件亦嚴,新兵徵召,無須你們過問,亦不准你們插手,優先陝西八旗子弟,剩餘名額,面向陝甘寧晉豫青川各省之旗人和民人,不分滿漢蒙回,一經錄用,不在旗的,全部擡入漢軍旗。”

在座幾人聽的都是一呆,誰也沒想到貞武竟然會突然在西安大規模擴兵,而且還是禁衛新軍,亦就是全火器營,這得多少銀子。

貞武掃了衆人一眼,才道:“禁衛新軍的徵招條件一律循順義大營例,嶽鍾琪,你下去後跟他們說清楚,一年內之新兵沒有兵餉,這一條要特別註明。”

“微臣遵旨。”嶽鍾琪忙躬身道,心裡卻是一陣激盪,西安如此大規模擴軍,這統兵將領會派誰來?不消說,西北之戰的兵將肯定是出自西安了,看這架勢,西北是要大打,三萬禁衛新軍,不可能只是用來打準噶爾,殺雞焉用牛刀?多半是針對沙俄了。

回過神來,席柱忙躬身道:“皇上,貿然擴招至三萬人,滿城根本無法容納得下,奴才懇祈皇上擴大滿城的規模。”

“再擴,這西安城就全部變成滿城了。”貞武瞥了他一眼,道:“禁衛新軍循順義大營例,不駐紮城內,在城郊構築大營,滿城留着亦無意義,城外大營建好,便拆除滿城城牆,將一應地皮房屋發賣,所得銀兩用於構築新城和軍工作坊。”

鄂海、綽奇兩人聽到這裡,不由暗自腹誹,難怪貞武要拆除滿城,這算盤實在是打的太精了,西安擴兵至三萬,再加上軍工作坊的建立,增加的人口就不僅僅只是二萬,連帶家眷一起,可能會增加到十萬,西安城立時便會人滿爲患,而且商機無限,兩三年內便會繁華無比。

滿城的房屋地皮不用說,必然會賣出極好的價錢,如此,不僅是城外大營,就連軍工作坊怕是都不用朝廷掏一個大子兒,難怪都說這主子長袖善舞,生財有道,今兒可真算是開了眼界了。

席柱卻是聽的傻了眼,拆除滿城?發賣滿城?城郊哪有城內住的舒適?而且天知道這城郊到底離城有多遠?他有心反對卻又說不出口,貞武說的很明白,發賣滿城所得的銀子用於修築城外大營和軍工作坊,自個方纔還要扣半餉來支持軍工作坊的,如何能開得了這個口?他不由看向鄂海、綽奇兩人。

誰知鄂海、綽奇兩人根本就不看他,他登時就明白過來,貞武事先已經與兩人通了氣,情知事情已經沒有挽回的餘地,他自然不會自找沒趣,西安駐防旗兵改爲禁衛新軍,而且擴充到三萬,還不知道他這個西安將軍是否能夠繼續做下去,實在是沒必要自找不痛快。

微一沉吟,他便躬身道:“皇上天資明睿,聖慮深遠,廟算周詳,實令奴才等敬服不已,奴才謹尊聖諭。”

見席柱如此識趣,貞武亦是頗覺滿意,當下便對鄂海道:“馬上通知西安‘四大恆’分號,將用滿城置換城外大營和軍工作坊以及擴軍的消息傳出去,滿城經統一規劃後,將採取分片分區的方式公開競價發賣。”

“喳,奴才遵旨。”鄂海忙躬身道。

貞武這纔看向席柱和嶽鍾琪兩人,道:“城外大營設兩座或是三座,選址事宜由席柱、嶽鍾琪二人負責,朕額外提兩點,火炮火槍的實彈訓練聲音極大,須的離城稍遠,再則就是,要兼顧對軍工作坊的防護,軍工作坊選址,另有專人負責。”

“喳,奴才,微臣遵旨。”席柱、嶽鍾琪齊齊躬身道,兩人心裡都是大喜,貞武雖未明言,但無疑是傾向於讓他二人來統領西安的禁衛新軍。(未完待續)

第567章 不解第458章 點撥年羹堯第143章 手銃第454章 縱容蒙古第123章 旱情第146章 太子妙計第670章 驛站第533章 過河拆橋第426章 擔心譁變第107章 各方反應(中)第728章 又見分封第542章 刺激農業第11章 火器人才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619章 綠營兵制第485章 你來我往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419章 敲打老四第260章 攤丁入畝第330章 龍虎鬥第578章 蠲免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603章 出紅差第706章 割辮子第612章 爭執第142章 鉅額虧空第75章 各自算計第470章 立儲制度第630章 無意第593章 禍水西引第325章 老八的決斷第686章 貞武的態度第12章 匯通天下第497章 徵日(六)第409章 宗室制度革新第204章 李衛請客第211章 鐵桿支持者第311章 太子進京第460章 康熙中風第122章 二級戰列艦第507章 報喜第182章 朝會(三)第664章 貪官之論第50章 各方反應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437章 補給問題第298章 今夜無眠第183章 門庭若市第700章 金融控制第541章 允准出京第569章 大旱第462章 迴光返照第151章 招撫第441章 啓用年羹堯第594章 輸捐熱潮第677章 薄懲第453章 最好壽禮第731章 貞武元寶第71章 清官張伯行第293章 地震惹的禍第465章 封鎖消息第208章 子嗣問題第198章 太子心思第538章 公示第41章 厲害的康熙第697章 輿論之戰第336章 索要太子第108章 各方反應(下)第51章 海關制度第234章 火炮優勢第353章 師出有名第242章 出征第148章 建軍港第103章 考察人才第473章 老四出手第649章 滿漢之爭第460章 康熙中風第368章 舉棋不定第559章 年號第456章 萬壽慶典第661章 選秀革新第356章 清官之論第704章 錢法第367章 歐洲威脅論第199章 風雲變幻第439章 黃禍威脅論第222章 放貸第299章 追殺老八第227章 四大恆模式第688 章 巡幸西安第277章 僱傭軍第477章 升級第30章 釜底抽薪第543章 出大事了第504章 和談第267章 八黨危機第694章 規劃第404章 一捅到底第445章 對日貿易第533章 過河拆橋
第567章 不解第458章 點撥年羹堯第143章 手銃第454章 縱容蒙古第123章 旱情第146章 太子妙計第670章 驛站第533章 過河拆橋第426章 擔心譁變第107章 各方反應(中)第728章 又見分封第542章 刺激農業第11章 火器人才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619章 綠營兵制第485章 你來我往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419章 敲打老四第260章 攤丁入畝第330章 龍虎鬥第578章 蠲免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603章 出紅差第706章 割辮子第612章 爭執第142章 鉅額虧空第75章 各自算計第470章 立儲制度第630章 無意第593章 禍水西引第325章 老八的決斷第686章 貞武的態度第12章 匯通天下第497章 徵日(六)第409章 宗室制度革新第204章 李衛請客第211章 鐵桿支持者第311章 太子進京第460章 康熙中風第122章 二級戰列艦第507章 報喜第182章 朝會(三)第664章 貪官之論第50章 各方反應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437章 補給問題第298章 今夜無眠第183章 門庭若市第700章 金融控制第541章 允准出京第569章 大旱第462章 迴光返照第151章 招撫第441章 啓用年羹堯第594章 輸捐熱潮第677章 薄懲第453章 最好壽禮第731章 貞武元寶第71章 清官張伯行第293章 地震惹的禍第465章 封鎖消息第208章 子嗣問題第198章 太子心思第538章 公示第41章 厲害的康熙第697章 輿論之戰第336章 索要太子第108章 各方反應(下)第51章 海關制度第234章 火炮優勢第353章 師出有名第242章 出征第148章 建軍港第103章 考察人才第473章 老四出手第649章 滿漢之爭第460章 康熙中風第368章 舉棋不定第559章 年號第456章 萬壽慶典第661章 選秀革新第356章 清官之論第704章 錢法第367章 歐洲威脅論第199章 風雲變幻第439章 黃禍威脅論第222章 放貸第299章 追殺老八第227章 四大恆模式第688 章 巡幸西安第277章 僱傭軍第477章 升級第30章 釜底抽薪第543章 出大事了第504章 和談第267章 八黨危機第694章 規劃第404章 一捅到底第445章 對日貿易第533章 過河拆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