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鐵桿支持者

一聽胤禎指責他府邸是賊窩,胤祥便知老十四已經知道了四哥在皇阿瑪面前爲他求情的事,他雖然豁達,卻是心細,這事關係到日後與老十四相處的問題,他不敢大意,忙收斂了笑容,解釋道:“十三分府的時候,年紀小,大多都是四哥爲我打點的,府中不少人都是四哥送來的。”

見胤祥收斂了笑容,一本正經的解說,胤禎也不以爲甚,對他來說,只要胤祥去了海軍,就難逃他手心,他微微笑道:“十三哥無須較真,十四隻是以此提醒你帶去上海的人,要細細甄別。”

“十四弟放心,我心裡有分寸。”胤祥說着已是轉了話題,“十四弟要去看大哥?奉旨問話?”

胤禎搖了搖頭,道:“皇阿瑪已經允准,所有兄弟,每逢年節,皆可去探望。”

胤祥一聽允准,便知又是胤禎求請,不由大爲感嘆,老十四這招實在是高明,不僅全了兄弟之情,也全了父子之情,此例一開,連帶着一衆宗室親貴對他都要感恩載德,微微沉吟,他才道:“大哥那裡,我就不陪十四弟去了,以免大哥見我尷尬。”

尷尬?胤禎隱隱感覺到一廢太子後,十三不被康熙所喜,應是與太子有關,難道是老大揭發的?這些事,他也不好深究,便笑道:“走走吧,皇阿瑪可是說了,老十三想要爵位,自個去海軍掙。”

一聽到這句話,胤祥只覺得熱血沸騰,爵位!一衆成年的兄弟都有爵位,就他老十三沒有,這幾年,他一直視此爲奇恥大辱,每次聽到兄弟們晉爵,心裡都要難受好些天,因爲沒有爵位,他即便是在一衆弟弟面前也擡不起頭來。

而更爲重要的是,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康熙對他的態度已經有了轉變,這怎不讓他興奮,回過神來,胤祥連忙緊趕幾步,跟上胤禎,急迫的問道:“十四弟,皇阿瑪真是如此說的?”

“那是自然,我豈敢矯旨?”胤禎說着,就一五一十的將康熙談及十三的情形說了一遍。

細細揣摩了一陣,胤祥長身一揖道:“十四弟,到了上海,十三一切唯您馬首是瞻。”

“十三哥不必多禮。這可還在京城呢。”胤禎一把拉起他笑道。

胤祥起身道:“說的是,那我就不陪十四弟了,我去探望一下陶庵先生(法海)。”

“陶庵先生聽聞你大好,必然欣喜,你自去吧。”胤禎輕笑道,法海被老十三牽連,從四品黜到七品,老十三心裡必然內疚之極,胤禎倒是不便陪他前去。

見胤祥升轎而去,胤禎也回身上了轎,沒老十三陪着,他獨自一人去探望老大胤禔,也怕遭惹閒話,起轎後,他便吩咐道:“回府。”

纔出外金水橋,李衛便折回來稟報道:“稟王爺,十五爺在前面候着呢。”

胤禎揭開轎簾瞅了一眼,果見老十五已是換了便裝遠遠的站在對街,微微一想,便知他不清楚老十三與自己的關係,不敢與老十三呆在一起,怕引起誤會,這才遠遠的等着,不由暗笑,老十五倒是可造之材,能有這份謹慎,在京中倒也足以自保,“着他跟上便是。”胤禎說着,放下了轎簾。

十三胤祥能如此順利的拉進海軍,胤禎也有些意外,他舒適的靠在軟墊上,默想着,能把十三拉到海軍,不僅是斷了老四的一大臂助,也保全了老十三,胤祥在朝務上可是一大人才,不知道在軍務上如何,既是號稱文武全才,應該也差不到哪裡去。

而康熙譴胤祥前往海軍效力,肯定有他的如意算盤,但他對海軍卻沒有深刻認識,還停留在水師的層面上,不能跨海遠征,胤祥在海軍中很難豎立威信,也難有作爲,更談不上對他形成制肘。

滿人對海洋似乎都有着天生的恐懼感,康熙也不例外,鄭和七下西洋都安然無恙,他們何至於就會出事,這年頭的海戰可很少有大規模的,西歐各國,此時正在歐洲爭霸,哪裡有暇東顧?

再說,胤禎還準備在南洋建立海軍基地,如何能不跨海遠征,說不得,只能來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了,拼着一頓責罰,南洋也是要親跑一趟的,已經大半年了,也不知道鄭清遠、張德才他們在南洋發展的如何了?

熙春園,靜心齋。

三阿哥胤祉與陳夢雷正在閒聊,幾乎是同時接到‘良妃娘娘薨了,八阿哥悲痛昏迷。’這兩個消息,胤祉聞報大喜,如此一來,老八就須得在家守制,再加上病痛纏身,差事肯定是沒有了的,僅靠老九、老十兩人是成不了氣候的,老八一黨這下可得偃旗息鼓一陣了,至少在二廢太子這段時期,是掀不起風浪了。

雖然胤祉神情如常,掩飾的很好,但陳夢雷卻從其眼睛中捕捉到了他內心的興奮,稍稍沉吟,陳夢雷才道:“三爺,八爺這一病一守制,八爺黨必然大爲收斂,而十四爺現在亦甚是安靜,雖說是絕妙的機會,但三爺風頭不宜過盛,以免得不償失,若皇上確是屬意三爺,定然會步步爲營的鞏固三爺的勢力,三爺只須順勢而爲即可,當然,這種大好機會,也不能就此放過,不過,還是暗中吸納,培植勢力爲宜。”

“則震言之有理。”胤祉緩緩點了點頭道:“皇上最善平衡,而且二廢太子亦需要一個安穩的局面,此時出頭攪風攪雨,定惹皇上厭煩。”

“還是三爺思慮深遠,太子廢立乃國之大事,廢而復立,立而又廢,時間不過才三年。”陳夢雷侃侃而道:“以王掞爲首的一些太子.黨餘孽及中立的幾個迂腐之輩,屆時定然會竭力阻擾二廢太子,若無一個安穩的局面,皇上必然會一拖再拖,時日一長,這變數可就難說了。”

東城區,羊毛衚衕,法海府邸。

法海是佟國綱次子,其兄爲領侍衛內大臣鄂倫岱,九門提督隆科多是其堂兄弟,雖然出身豪門,但法海生母乃微賤侍婢,自幼父不以爲子,兄不以爲弟,弟不以爲兄。其母去世後,鄂倫岱還不讓其母入祖墳,他與鄂倫岱亦就此成爲不共戴天的仇人。

母親過世後,法海就憤而搬出佟府,埋首苦讀,於二十四歲便考中進士,康熙對其大爲欣賞,特意選在身邊以做詞臣,四年後,便升侍讀學士,並擔任十三、十四阿哥的師傅,成爲大清最年輕的皇子師傅,躋身宿儒名流之列。

康熙四十七年,法海卻因十三阿哥犯事而遭牽連,被康熙貶黜爲從七品的翰林檢討,今年方又因十四阿哥有功,一舉遷爲正三品的大理寺卿,真可謂是大起大落,際遇之奇亦是堪稱大清之最。

法海的府邸並不大,三進四院的大瓦房,僕從也只寥寥數人,胤祥在府門通報後,守門的長隨不敢怠慢,躬身回道:“回十三爺,我們家老爺在衙辦差,並不在府,您老看……。”

胤祥含笑道:“你是新來的吧,我是陶庵先生的弟子,就在府上恭候先生。”

府中管家聞報,急忙趕了出來,將胤祥迎了進去,胤祥一路留心,見家中各種陳設皆是十分儉樸,心裡不由有些難受,這幾年,法海可着實被他牽累的苦。

法海一回府便聞報十三阿哥在府上恭候,心中自是詫異,胤祥這幾年不受康熙待見,加之腿有大疾,一直都悶在府中,怎得今日上府拜訪?想到自己的起復升遷,他心裡一喜,難道十四爺胤禎也爲十三阿哥求情了?十四爺好濃的聖眷!

一進中廳,胤祥便急迎上來,長身一揖,“十三胤祥見過先生,十三慚愧,這些年拖累了先生。”

法海急忙回禮,起身笑道:“怎得悶了三年,竟象是變了個人似的?”說着伸手讓座道:“坐下說。”

一俟落座,法海便含笑打量了胤祥一番,才道:“法海一生最爲得意之事,便是侍奉十三爺、十四爺讀書,十四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十三爺亦是當世奇男兒,不論榮辱,法海都甘之如飴,十三爺何須做小兒女態?”

見法海如此灑脫,胤祥亦一掃心頭沉悶,含笑道:‘先生胸襟寬闊,榮辱不驚,十三倒是讓先生見笑了。”

法海笑着點了點頭,問道:“腿痊癒了?可是有差事了?”

“謝先生記掛,已經痊癒,”胤祥回道,“皇上着十三去海軍效力。”

去海軍?法海心裡一沉,試探着問道:“可是十四爺爲您求的情?”

胤祥、胤禎跟隨法海讀書十餘年,相互之間感情深厚,又經歷了這一場波折,更爲親近,也不想瞞他,便如實說道:“這事是十四弟最先提起,四哥也在皇上面前爲十三求過情。”

法海很清楚胤祥與四阿哥的關係,他猜不透四阿哥從中插一腳,是單純的爲了十三好,還是另有目的,沉吟了片刻,方纔問道:“十三爺,你對儲位可有想法?”

胤祥笑道:“先生何有此問,十三尚有自知之明,對儲位毫無覬覦之心?”

第537章 進退之道第625章 解禁胤礽第38章 被人無視了第106章 各方反應(上)第648章 又起波瀾第562章 開局第68章 潑天大案第609章 割地第110章 力挺十四黨第410章 吃早茶第32章 牛B總督第353章 師出有名第448章 倭子國第697章 輿論之戰第520章 太子無私帳第697章 輿論之戰第434章 再遇鄭盡心第220章 生番熟番第110章 力挺十四黨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184章 十五入黨第709章 失控第635章 一拍即合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583章 從諫如流第43章 危機第77章 胤楨印象第520章 太子無私帳第710章 揉搓第117章 黑到姥姥家了第198章 太子心思第210章 十三解封第686章 貞武的態度第596章 平衡第439章 黃禍威脅論第583章 從諫如流第315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327章 老四的野望第317章 破城第35章 呵呵 女主出場了第572章 紫竹林第580章 官缺第50章 各方反應第521章 天下共主第219章 打狗港第251章 亂了第597章 監生日記第204章 李衛請客第506章 捷報第202章 李衛第214章 老八孝心第329章 奴隸農莊弟111章旁觀者清第360章 分田地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573章 大同婆娘第657章 反響激烈第209章 計謀老四第260章 攤丁入畝第160章 江南科考案(三)第313章 合流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151章 招撫第369章 敗家子兒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287章 炮口集合第559章 年號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604章 晾幾天第13章 敲打老九第270章 康熙發飆第614章 分封非洲第487章 不設防的江戶第482章 海軍反應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265章 心狠手黑第424章 御筆福字第170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545章 奪權第76章 康熙偏心第71章 清官張伯行第133章 祈雨第588章 試探第297章 天津之變第496章 徵日(五)第193章 老十的主意第98章 白費勁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597章 監生日記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33章 貪污也是有定例的第287章 炮口集合第574章 謀劃晉商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535章 海軍威武第679章 利誘晉商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257章 振聾發聵第106章 各方反應(上)第682章 糾結的揆敘
第537章 進退之道第625章 解禁胤礽第38章 被人無視了第106章 各方反應(上)第648章 又起波瀾第562章 開局第68章 潑天大案第609章 割地第110章 力挺十四黨第410章 吃早茶第32章 牛B總督第353章 師出有名第448章 倭子國第697章 輿論之戰第520章 太子無私帳第697章 輿論之戰第434章 再遇鄭盡心第220章 生番熟番第110章 力挺十四黨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184章 十五入黨第709章 失控第635章 一拍即合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583章 從諫如流第43章 危機第77章 胤楨印象第520章 太子無私帳第710章 揉搓第117章 黑到姥姥家了第198章 太子心思第210章 十三解封第686章 貞武的態度第596章 平衡第439章 黃禍威脅論第583章 從諫如流第315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327章 老四的野望第317章 破城第35章 呵呵 女主出場了第572章 紫竹林第580章 官缺第50章 各方反應第521章 天下共主第219章 打狗港第251章 亂了第597章 監生日記第204章 李衛請客第506章 捷報第202章 李衛第214章 老八孝心第329章 奴隸農莊弟111章旁觀者清第360章 分田地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573章 大同婆娘第657章 反響激烈第209章 計謀老四第260章 攤丁入畝第160章 江南科考案(三)第313章 合流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151章 招撫第369章 敗家子兒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287章 炮口集合第559章 年號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604章 晾幾天第13章 敲打老九第270章 康熙發飆第614章 分封非洲第487章 不設防的江戶第482章 海軍反應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265章 心狠手黑第424章 御筆福字第170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545章 奪權第76章 康熙偏心第71章 清官張伯行第133章 祈雨第588章 試探第297章 天津之變第496章 徵日(五)第193章 老十的主意第98章 白費勁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597章 監生日記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33章 貪污也是有定例的第287章 炮口集合第574章 謀劃晉商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535章 海軍威武第679章 利誘晉商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257章 振聾發聵第106章 各方反應(上)第682章 糾結的揆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