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李衛

從宮裡出來,胤禎便徑往宣武門的大兒衚衕而去。 шшш◆тт kΛn◆¢Ο

京報發賣,一時間召集不到放心的人,鄭世昌昨日連夜到府上請示的時候,胤禎就想到了希望義學的那羣孩子。這一出宮自然是要趕過去看看,順帶也看一看義學該如何擴建。

胤禎才進大兒衚衕巷口,白子云就得到了訊報,他清楚十四爺只要回京,都會來義學轉一圈,今日學生出去賣報,他更爲上心,一早就安排人留意着,聞報後,他連忙召集了一衆丈夫到門外迎接。

白子云、丁善、潘祥、武安邦、揚敏、宋時凡等六個舉子現在對胤禎已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一年未見,十四爺又晉封親王了,康熙四十八年,他們六個進入義學時,胤禎不過纔是貝子,三年時間不到,就由貝子爺一步步晉封到了親王,可真是罕見。

胤禎在江南和京師的所作所爲,亦讓義學裡所有的丈夫都引以爲傲,現在出門,這些個丈夫早跟以前大不相同了,開口閉口都是,“在十四爺辦的希望義學任教。”就連走在大街上,一個個都自覺高人一等。

胤禎一到門口,一衆丈夫,不管是白身還是有功名在身的,都心悅誠服的跪下請安見禮,就連西洋的一衆傳教士亦是學得有摸有樣。

聽到那羣西洋傳教士怪聲怪調的請安,胤禎強行忍住大笑的衝動,很是親和的讓衆人免禮平身,掃了一衆丈夫們一眼,他才朗聲道:“一晃又是一年,辛苦各位了,眼見已是年關,這個月發三倍的薪酬,讓大家熱熱鬧鬧過新年。”

一聽胤禎表態發三倍的月例,一衆丈夫興奮的又跪了一地,“謝王爺厚賞。”

進入義學,胤禎照例在裡面視察了一圈,方纔進入白子云的辦公室,一應丈夫也自行散去,揚敏、丁善等六人卻是跟了進來。

胤禎落座後,看了六人一眼,才道:“會試在即,各位可有信心?”

仍舊是揚敏先開口道:“回王爺,上萬的舉子參與會試,錄取的名額卻不足一百八十名,不僅講究才學,亦講究氣運、機緣,不怕王爺見笑,學生心中着實忐忑。”

這科舉取士確實是埋沒人才,這一點,胤禎亦是深有同感,他微微點了點頭,道:“你們今年與往年不同,今年你們沒有壓力,你們本已有舉人身份,能中進士更好,不中亦無所謂,跟着本王,還能少了前程?只管放手一博。”

聽聞胤禎的承諾未變,幾個舉子心裡都是一鬆,好歹在拼一科,實在不行,跟着十四爺也不愁沒機會出仕,幾人齊齊躬身道:“謝十四爺激勵。”

“恩,離會試還有三個月。”胤禎道:“你們六人,都把手頭的課程挪挪,從現在起,不用在授課,月例給你們照舊。另外,也不要死讀書,多出去走走,各地的舉子現在已經開始陸續的進京了,多跟他們交流交流。”

說到這裡,胤禎微微一頓,才接着道:“本王手下人才奇缺,各式各樣的人才都要,算學、農學等一應雜學人才都來者不拒,德才兼備的士子自然更歡迎,明年,你們就開始要跟本王辦差了,這義學的舉子只能多,不能少,現在就告訴你們,皇上已經批准義學擴建了,義學的規模至少要翻一倍。”

一聽這話,白子云、揚敏等六人都明白過來,十四爺竟然是要把義學做爲一個培養人才的基地,要他們去拉人,這倒是容易,只要亮出十四爺這塊金字招牌,放出風聲,不知道有多少舉子會哭着喊着要進來,問題是,他們拉來的人要德才兼優,以後出了問題,他們可是逃不了干係的。

躬身謝過之後,揚敏才遲疑着問道:“王爺,有沒有名額規定?”

胤禎輕笑道:“沒有,多少不限,一個沒有,本王亦不會責怪,多了,本王自有地方安置,不至於委屈了他們,但要注意甄別,但凡給你們送禮的,全部不要,既是行賄者,則必是受賄者。”

“學生謹尊王爺訓誨。”六人齊齊躬身回道。

胤禎點了點,道:“好了,你們先下去吧。”

待其他五人退出後,白子云便躬身說道:“王爺,學生對這科實在沒信心,義學又面臨擴建,學生還是留下來料理義學的事吧。”

胤禎頗爲讚賞的瞅了他一眼,含笑道:“能沉下心來辦事,這是你的長處,不過,會試還是要參加,十年寒窗苦讀,爲得便是一朝金榜題名,豈能未戰先怯?義學擴建的事,你不用操心,再說,義學是本王培養人才的地方,不是埋沒人才的地方,義學的事,會試之後,你亦要交接,你心中可有適合的人選?”

白子云沉吟了下才道:“回王爺,湯生貴這二年一直協助學生打理,對義學的情況很熟悉,此人清廉本分、性情嫌和、善與人交,不過,他只是個秀才。”

此人怕是隻適合做副手,胤禎心中暗忖,稍稍沉吟,他才道:“讓他先代管一段時間,看看再說。”說完,又道:“走,一起去看看,擴建該從何處着手?”

繞着義學外轉了一圈下來,胤禎心裡大致有了個底,正欲啓程回府,護衛孫查齊急步趕過來稟報道:“稟王爺,抓了個可疑的人,不過,這人自稱是江蘇豐縣人,說京報的虧損,他有辦法解決。”

京報的虧損,那是本王成心要虧損的,用得着他來解決什麼?胤禎眉頭一蹙,心裡卻是又有點好奇,京報才發行半天,這傢伙就找來了,而且還知道來這地方找,看來是個機靈人,不知道他準備用什麼辦法來解決京報的虧損?沉吟片刻

支持大清弊主請到各大書店或網店購買閱讀。

第130章 刺殺下第314章 太子的轉機第332章 康熙心思第580章 官缺第463章 糊塗康熙第117章 黑到姥姥家了第174章 回京第326章 鬱悶的老四第150章 不如人意第389章 旗民生計第106章 各方反應(上)後記三第479章 十三出征第177章 破除文字獄第255章 煎熬上海第12章 匯通天下第459章 千叟宴第318章 太子未路第344章 扳腕子第399章 微服私訪(二)第724章 騙小女孩第538章 公示第649章 滿漢之爭第468章 立皇太孫第270章 康熙發飆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129章 刺殺(上)第727章 康熙病情第460章 康熙中風第107章 各方反應(中)第676章 詭辯第21 圈錢第596章 平衡第667章 微服私訪?第298章 今夜無眠第457章 壽禮第322章 強勢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466章 進退兩難第259章 丁銀革新第289章 天津兵演(一)第180章 朝會(一)第501章 徵日(十)第353章 師出有名第450章 曠世慶典第299章 追殺老八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702章 密謀第678章 敲打第420章 請君入甕第78章 投桃報李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180章 朝會(一)第361章 驅虎吞狼第355章 陛辭第228章 十三驚心第422章 家務事第509章 突破點第54章 帝王心術第98章 白費勁第19 忽悠康熙第285章 有得有失第507章 報喜第84章 回京第398章 微服私訪(一)第687章 清理虧空第469章 意外第587章 準備第216章 四方天後記九第378章 重金懸賞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424章 御筆福字第644章 暢春園第133章 祈雨第254章 功高震主第47章 順勢而爲第597章 監生日記第406章 京師嚴打第600章 有雨第4章 初露崢嶸第298章 今夜無眠第730章 皇見皇第655章 滿漢通婚第396章 插手第628章 困境第456章 萬壽慶典第503章 徵日(十二)第470章 立儲制度第161章 南山集案(一)第88章 廢了他第697章 輿論之戰第516章 小議第123章 旱情第41章 厲害的康熙第552章 佈局第323章 中庸之道第30章 釜底抽薪第274章 喧鬧的京城第197章 替罪羊
第130章 刺殺下第314章 太子的轉機第332章 康熙心思第580章 官缺第463章 糊塗康熙第117章 黑到姥姥家了第174章 回京第326章 鬱悶的老四第150章 不如人意第389章 旗民生計第106章 各方反應(上)後記三第479章 十三出征第177章 破除文字獄第255章 煎熬上海第12章 匯通天下第459章 千叟宴第318章 太子未路第344章 扳腕子第399章 微服私訪(二)第724章 騙小女孩第538章 公示第649章 滿漢之爭第468章 立皇太孫第270章 康熙發飆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129章 刺殺(上)第727章 康熙病情第460章 康熙中風第107章 各方反應(中)第676章 詭辯第21 圈錢第596章 平衡第667章 微服私訪?第298章 今夜無眠第457章 壽禮第322章 強勢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466章 進退兩難第259章 丁銀革新第289章 天津兵演(一)第180章 朝會(一)第501章 徵日(十)第353章 師出有名第450章 曠世慶典第299章 追殺老八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702章 密謀第678章 敲打第420章 請君入甕第78章 投桃報李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180章 朝會(一)第361章 驅虎吞狼第355章 陛辭第228章 十三驚心第422章 家務事第509章 突破點第54章 帝王心術第98章 白費勁第19 忽悠康熙第285章 有得有失第507章 報喜第84章 回京第398章 微服私訪(一)第687章 清理虧空第469章 意外第587章 準備第216章 四方天後記九第378章 重金懸賞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424章 御筆福字第644章 暢春園第133章 祈雨第254章 功高震主第47章 順勢而爲第597章 監生日記第406章 京師嚴打第600章 有雨第4章 初露崢嶸第298章 今夜無眠第730章 皇見皇第655章 滿漢通婚第396章 插手第628章 困境第456章 萬壽慶典第503章 徵日(十二)第470章 立儲制度第161章 南山集案(一)第88章 廢了他第697章 輿論之戰第516章 小議第123章 旱情第41章 厲害的康熙第552章 佈局第323章 中庸之道第30章 釜底抽薪第274章 喧鬧的京城第197章 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