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賬有兩本,一本經濟,一本政治!(

扶蘇的到來,出乎所有人意料。

就算是杜赫,也是面上一驚,連忙小跑到了門口。

其他人也紛紛起身。

入殿。

扶蘇淡然的掃過全場,嘴角掠起一抹笑容,淡淡道:“看來諸位大臣對扶蘇的建議很有意見,不過這次這麼多經濟大臣都在,扶蘇不請自來,也想跟諸位爭論爭論。”

扶蘇大步進到殿中。

當仁不讓的坐在了主座上。

馮去疾跟杜赫也是連忙換到下面一點的位置。

這時。

令狐範開口道:“殿下,你的確該給臣等一個說法。”

“臣知曉殿下有做事之心,也有爲國分擔的想法,但國家大政不是兒戲,更不能腦子一熱,就拍板定下一些事,朝廷決定的每一件事,都是經過多次討論跟爭辯,最終才得出的,而非是殿下這般,毫無徵召就匆忙變更。”

“這不合大秦朝廷規矩。”

“而且大秦立國之初,就已定下了對關東的戰略,又豈能這麼輕率的變動?”

召平也道:“殿下。”

“關東本就人心不古,身懷狼子野心,若是在關東修建倉庫,以關東賊人之形勢,若是有朝一日落入他們手中,定會成爲朝廷心腹大患,而朝廷想借此清剿,也會付出更大代價。”

“這實在不妥啊。”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道:“殿下請三思啊。”

“殿下當以大秦爲重啊。”

“.”

聽着這些經濟大臣的質疑跟反對,扶蘇臉色如常,並沒有任何變化。

等他們的聲音漸漸小了下來,扶蘇這才正色道:“諸位大臣的想法,扶蘇又豈會不知?但正如扶蘇過去所做的一樣,所堅持的一樣,扶蘇始終認爲,天下一統之後,就不該再有新老秦人之分,更不該再有關中關東的嫌隙。”

“誠然。”

“立國初對關東進行嚴防死守是必要的。”

“但難道大秦要一直這樣?”

“這又何時是個頭?”

聞言。

馮去疾出言道:“殿下慎言。”

“殿下的不滿,臣可以理解,只是關東跟關中的裂隙由來已久,並非十年時間能緩和的,朝廷絕不可能一直這麼對待關東,但想讓朝廷放鬆對關東的管控,至少也等到關東徹底歸附,不然就關東現在的情況,給與關東更多支持,無疑是在養虎爲患。”

“所以朝廷過去算的都是政治賬。”扶蘇點頭道:“只是扶蘇有一事相問,這政治賬何時能算完?繼續用現在的區別對待,當真能讓關東跟關中緩和?裂隙縫合?”

扶蘇冷冷掃過全場。

並無人敢吭聲。

更沒有人敢接這個話茬。

因爲他們也不清楚。

扶蘇冷哼一聲,眼中閃過一抹不悅,怒聲道:“今日到場的基本都是經濟大臣,主管經濟纔是你們的分內之事,那我再問你們,伱們可曾對此算過經濟賬?”

殿內更加安靜了。

張蒼雙眼微動,臉上露出異色。

他突然感覺扶蘇似就在等,杜赫將這些經濟大臣召到一起。

扶蘇漠然道:“既然你們不肯說,那我扶蘇來說,治理天下,一直以來都當有兩個賬簿,一個是算經濟賬的,一個是算政治賬的,天下大事,更多情況以政治賬爲主。”

“大秦立國來,在天下興修各種工程水利,修長城、馳道直道等等。”

“這都是算的政治賬。”

“政治方面並不重經濟層次,只看重最終的政治得利。”

“但有些時候只看政治賬是不夠的。”

“必須得兼顧經濟。”

“我這次就想反其道而行之。”

“以經濟賬爲主。”

“我要做什麼事,諸位恐都知曉了。”

“而過往大秦只有一個大的總倉,即敖倉。”

“敖倉囤積着大秦近乎所有的徵收上來的糧食,朝廷官員、地方官吏,各種財政支出,都是從敖倉分發出去,換句話說,敖倉纔是大秦真正的國庫。”

“大秦一統天下時有三十六郡。”

“現在是四十八郡。”

“縣更是高達七八百的數量。”

“如此龐大的官署機構,錢糧支出都來自一個地方,僅是在路途上的損耗,都將是一個天文數字,在立國之初,大秦財政勉強充盈,尚且可以如此,但而今大秦財政已捉襟見肘,再將大量錢糧耗費在路途上,是否有些得不償失了?”

“也無疑是在加劇財政的無效損耗。”

“再則。”

“在關東修建倉庫。”

“可以從中減少很多的路途損耗,對於地方也好,對朝廷而言,都將減少很大的負擔跟開支,此外我的確是提議在關東修建倉庫,但我之倉庫,準備說來,只是充當一個臨時中轉的地方,裡面囤積的糧草鹽鐵,最多一年,就必須要交付到地方,絕不會讓其成爲第二個敖倉。”

“如此一來,這些倉庫,只是成了臨時倉庫,等大秦錢糧分配確定,再從這些倉庫,將地方所分配的錢糧等物搬運走,至於多餘的,一律再運送到敖倉,絕不會多留在關東分毫,如此諸位擔憂的事,無疑會少上很多。”

“倉庫分散,只做物資分轉,絕不進行積壓囤積。”

“這樣的倉庫對大秦利大於弊。”

聞言。

衆大臣目光微動。

他們已是語塞,說不出話來了。

扶蘇又道:“當然經濟政治,很多時候是不分家的,如果只算經濟,我扶蘇又豈會這麼大費周章,將自己關在書房數日?”

“不過我算的政治賬,跟諸位算的不一樣。”

“我摻雜着更多的經濟賬。”

“大秦立國以來,財政支出連年增加,地方徵收上來的租賦稅,已越來越不夠支撐,所以朝廷連年都要加徵賦稅,弄的底層苦不堪言,怨聲載道,這一切的一切,都源於財政上的巨大缺失。”

“竭澤而漁是不可取的。”

“大秦繼續以這般高壓態勢橫徵暴斂,能夠持續多久,只怕諸位心中也沒底,而大秦財政之所以捉襟見肘到如此地步,諸位作爲經濟大臣,恐怕比我還要清楚原由。”

“大秦地方官署,從開國以來,基本很少滿員。”

“一些不重要的官署更是個擺設。”

“在這種局勢下,繼續算所謂的政治賬,根本就是無濟於事,也只會讓局勢越來越糟,越來越積重難返,所以我扶蘇想要扭轉這個風氣,改變這個現狀。”“故這幾年,扶蘇我一直致力於緩和關東跟觀衆的矛盾衝突。”

“也一直有意提拔關東士人,只不過相較糜爛的關東,這些改變始終是微不足道的,不過我相信隨着朝廷對關東整頓的逐步加強,關東的情況會越來越好。”

“只是.”

“朝廷的這些舉動,也定會引起越來越多人忌憚跟不安。”

“這些人身懷二心,定會做出相應針對。”

“至於是哪些勢力針對,我跟朝廷諸位大臣,或許有不同看法。”扶蘇微微震袖,眼神多了幾分凝重跟肅然。

他沉聲道:“在諸位眼中,天下之惡疾,莫過於貴族跟士人。”

“但在扶蘇眼中,除了貴族跟士人,還有地方首鼠兩端的官吏跟豪強,只不過過去貴族跟士人太過猖狂,以至於讓很多人忽視了底層真正的黑暗。”

“至於我爲何會忌憚地方官吏跟豪強,以諸位大臣之見識,恐很快就能反應過來吧。”

扶蘇似笑非笑的看着衆人。

馮去疾等人對視一眼,在思索片刻後,隱隱猜到了一二。

只是他們都未想過主動說出。

扶蘇並不在意。

他看了看四周,卻沒有見到茶水,眼中露出一抹失望。

他搖搖頭,繼續道:“大秦的治國體制下,或者說華夏的爲政脈絡,一直以來都是以官府爲主。”

“官府決定着天下的一切。”

“過去官吏大多是士人出身,豪強也好,商賈也罷,也多是依附於士人。”

“而我力推的,便是要打破地方舊有格局,這定會引來地方舊有勢力的不滿。”

“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地方官吏跟豪強。”

“原因其實很簡單。”

“他們控制着影響底層千萬人生計的土地跟生計。”

“土地是底層民衆賴以生存的生存之本,而官吏對地方的實權控制,卻是能遏住底層生活的咽喉。”

“這兩樣,大秦都沒掌控。”

“雖然地方官吏跟豪強,並沒有貴族跟士人那麼團結,也很難真的互相串通,但朝廷始終未對關東進行過有效的治理,這始終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何況事關國家安危的大事?”

“在扶蘇看來,地方聯合豪強,對抗朝廷,其實有三種途徑。”

“其一,便是效仿田氏代齊。”

聽到田氏代齊,殿內衆人全都臉色一變。

面露驚恐之色。

這話豈是能隨意說的?

而豪強跟地方官吏又豈有那般見識跟能力?

扶蘇淡淡道:“田氏代齊,主要行的便是大斗出,小鬥進,降低抽傭,以籠絡民心,而朝廷因財政問題,不得不連年加徵,相比之下,無疑是豪強更得人心。”

“等日後朝廷又開始加徵,他們便可輕易的將矛頭指向朝廷,挑動黔首對朝廷的不滿。”

“從而達到禍亂天下的目的。”

“其二,借地方風俗,舊有觀念,對秦政大爲抨擊,將地方一切的惡政,都歸咎到秦政頭上,引得地方民衆對大秦深惡痛絕,只要朝廷推行的大政,他們明面上支持,背地反對。”

“若是天旱,朝堂建議打井,他們則以鬼神之說,讓地方去求雨,而後求雨不得,又將問題歸咎到朝廷身上,認爲是朝廷亂政,引得天下無雨,朝廷徵發錢糧,他們則裹挾地方民衆,攻擊朝廷,對抗朝廷,甚至直接以暴力反抗。”

“這些都是可能發生的。”

“最後一條。”

“則是在大秦步步緊逼下。”

“地方的這些盤踞勢力跟貴族士人勾結在一起,直接在地方製造暴動。”

“土地是天下最根本的財富。”

“控制了土地,也意味着控制了天下絕大多數資源,而黔首本身的沒有太多承擔風險的能力的,所以到最後,只能是‘官逼民反’。”

“諸位大臣也莫要懷疑人性之惡。”

“當初商賈爲了錢糧,就敢製造出懷縣沉船,而今關係到他們的財富權勢,他們又豈會不奮力反抗?正因爲此,所以我纔想在關東修建倉庫。”

“以做臨時存儲。”

“爲的便是將這些錢糧鹽鐵,集中收歸到朝廷控制下,儘量減少地方勢力插手的空間,同時藉助物資貨物的搬運,去調查地方官吏對朝廷的態度跟看法,繼而進一步開始對地方官場的整頓跟清理,將地方官場中的害羣之馬,徹底剔除出去。”

“保障地方的風清氣正。”

“不過,想將關東舊有的地方格局打破,無疑要花費不少時間跟精力。”

“而且僅僅依靠士官轉職,跟求賢令徵召的官吏,想對地方舊有格局進行改變,明顯是不夠的,而地方的這些人不會真坐以待斃,他們或許前面是反應不及,但後面一定能反應過來。”

“到那時。”

“他們的反應定會無比強烈。”

“所以直接的對地方動手是做不到的。”

“唯有逐個擊破。”

“先從經濟相關的官署着手,一來爲朝廷增加財政,二來也可藉此拉攏其他官吏,天下熙攘皆爲利來利往,想成事,註定要先付出代價。”

“讓利也在所難免。”

說到這。

扶蘇眼中閃過一抹不屑跟冷色。

他漠然道:“朝廷的讓利只是暫時的,並非真就是拱手讓出,而是爲了拿回更大利益。”

“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

“朝廷對關東的態度,都會是模棱兩可的。”

“便是嚴懲,附加着讓利,而後朝廷得利,再讓利,就這麼逐步拉扯下,朝廷會逐步將關東舊有格局徹底給撕裂開,徹底掌控關東,建立起一套真正行而有效的,政令出自一府的天下。”

“關東也將徹底爲大秦並有。”

“再無任何權勢旁落。”

“這便是扶蘇的想法,諸位大臣可還有意見?”

扶蘇淡漠的看向場中衆人。

此刻,全場安靜。

所有人低垂着頭,沉悶着不說話。

似在心中盤算,扶蘇所行之事,能成的可能性。

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91章 唯利是趨!驅狼吞虎!(求訂閱)第485章 百官共監之!(求訂閱)第54章 蕭瑟秋風今又是!(求收藏)第144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求訂閱)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377章 少府難!(求訂閱)第228章 秦之特異也!(求訂閱)第397章 你是在等朕死!(求訂閱)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77章 意存而形簡!(求收藏)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391章 沉船,殺人,引天下風聲!(求訂閱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182章 以奸民治善民,國治!(六千字第一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42章 唯一的變法者!(求收藏)第68章 人事之要,政見心界!(求收藏)第426章 昏招,還是妙手?!(求訂閱)第360章 再苦一苦底層好了!(求訂閱)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242章 世代相秦!(第一更)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136章 被忽視的手工業!(求訂閱)第481章 張良前來赴會!(求訂閱)第309章 遙望會稽山!(明天恢復更新)第124章 智者不入棋局!(求訂閱)第327章 投之以李,報之以桃!(14)第79章 麻沸!(求收藏)第87章 上架感言第317章 豎子不可教也!(13)第96章 後手?!(求訂閱)第89章 血汗商人!(求訂閱)第82章 君之下,皆爲民!(求收藏)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338章 貴賤無序,何以爲國?!(求訂閱)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327章 投之以李,報之以桃!(14)第249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求訂閱)第259章 始皇,你認爲世上有神靈嗎?(求訂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499章 是風,是浪,是青萍,是微瀾!(求第488章 我笑你不懂經濟!(求訂閱)第307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求訂閱)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155章 法律能滯後,但法官不能!(求訂閱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85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求收藏)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471章 該讓他出來了!(求訂閱)第342章 大秦新政兮,綿綿無疆!(求訂閱)第110章 莫要自誤!(求訂閱)第88章 專賣的誘惑!(求訂閱)第74章 君君臣臣寧有種乎!(求追讀)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4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求收藏)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212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求訂閱)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472章 ‘鍾’恆接旨!(求訂閱)第136章 被忽視的手工業!(求訂閱)第429章 丞相當真想輔佐扶蘇嗎?!(求訂閱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352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435章 朕不信任何人!(求訂閱)第96章 後手?!(求訂閱)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7章 三人成虎,事多有!(求收藏)第386章 以死人之身算天下!(求訂閱)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324章 隻身赴咸陽!(13)第70章 富 貴!(求月票)第172章 我並不比扶蘇差!(求訂閱)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134章 宦及知於王!(求訂閱)第323章 那個奴隸?!(44)第504章 朝堂的藝術!(求訂閱)第77章 意存而形簡!(求收藏)第475章 再無言先生!(求訂閱)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237章 天下水太深,你握不住的!(第一更第82章 君之下,皆爲民!(求收藏)第360章 再苦一苦底層好了!(求訂閱)第501章 這不是改制,這是變法!(求訂閱)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
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91章 唯利是趨!驅狼吞虎!(求訂閱)第485章 百官共監之!(求訂閱)第54章 蕭瑟秋風今又是!(求收藏)第144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求訂閱)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377章 少府難!(求訂閱)第228章 秦之特異也!(求訂閱)第397章 你是在等朕死!(求訂閱)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77章 意存而形簡!(求收藏)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391章 沉船,殺人,引天下風聲!(求訂閱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182章 以奸民治善民,國治!(六千字第一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42章 唯一的變法者!(求收藏)第68章 人事之要,政見心界!(求收藏)第426章 昏招,還是妙手?!(求訂閱)第360章 再苦一苦底層好了!(求訂閱)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242章 世代相秦!(第一更)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136章 被忽視的手工業!(求訂閱)第481章 張良前來赴會!(求訂閱)第309章 遙望會稽山!(明天恢復更新)第124章 智者不入棋局!(求訂閱)第327章 投之以李,報之以桃!(14)第79章 麻沸!(求收藏)第87章 上架感言第317章 豎子不可教也!(13)第96章 後手?!(求訂閱)第89章 血汗商人!(求訂閱)第82章 君之下,皆爲民!(求收藏)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338章 貴賤無序,何以爲國?!(求訂閱)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327章 投之以李,報之以桃!(14)第249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求訂閱)第259章 始皇,你認爲世上有神靈嗎?(求訂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499章 是風,是浪,是青萍,是微瀾!(求第488章 我笑你不懂經濟!(求訂閱)第307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求訂閱)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155章 法律能滯後,但法官不能!(求訂閱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85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求收藏)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471章 該讓他出來了!(求訂閱)第342章 大秦新政兮,綿綿無疆!(求訂閱)第110章 莫要自誤!(求訂閱)第88章 專賣的誘惑!(求訂閱)第74章 君君臣臣寧有種乎!(求追讀)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4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求收藏)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212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求訂閱)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472章 ‘鍾’恆接旨!(求訂閱)第136章 被忽視的手工業!(求訂閱)第429章 丞相當真想輔佐扶蘇嗎?!(求訂閱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352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435章 朕不信任何人!(求訂閱)第96章 後手?!(求訂閱)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7章 三人成虎,事多有!(求收藏)第386章 以死人之身算天下!(求訂閱)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324章 隻身赴咸陽!(13)第70章 富 貴!(求月票)第172章 我並不比扶蘇差!(求訂閱)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134章 宦及知於王!(求訂閱)第323章 那個奴隸?!(44)第504章 朝堂的藝術!(求訂閱)第77章 意存而形簡!(求收藏)第475章 再無言先生!(求訂閱)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237章 天下水太深,你握不住的!(第一更第82章 君之下,皆爲民!(求收藏)第360章 再苦一苦底層好了!(求訂閱)第501章 這不是改制,這是變法!(求訂閱)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