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

“教化。”扶蘇低語。

“嵇先生大肆使用隸書,還提出用一些標識,減少識文斷字的難度,難道真是爲了將知識繼續下移?只是這般做,恐會受到極大的阻力。”

“自古以來,知識爲上層獨有。”

“雖經歷了周時的‘天子失官,學在四夷’,但真正流落到底層的,終究只是少數,隨着天下太平,知識無疑再度向上集中,貴族們可不會想着將知識傳給底層,其中會遭遇的困難定會無比巨大。”

“嵇先生當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扶蘇面露遲疑。

他並不懷疑嵇恆的膽量。

天下恐就沒有嵇恆不敢幹的事。

但嵇恆畢竟只是張張嘴,最終落實的是大秦朝堂,他已非是當初不諳世事的毛頭小子,也體會到了朝堂的複雜,尤其是人心之自私。

甚至。

他都不認爲嵇恆的想法能得始皇同意。

知識這東西,對朝堂而言,無疑是馭民、愚民的大殺器,若是下移到底層,只會生出很多的變數。

那時恐就不是朝廷能控制的了。

扶蘇沉吟片刻。

他實在不敢妄加揣測嵇恆的心思。

想了想,徑直去了一趟少府,從少府提了一袋錢幣,準備去見一見嵇恆。

心有疑惑,求問便是!

此外。

他現在也很想清楚,嵇恆接下來要做什麼。

隨着對朝廷的瞭解越發深入,他就越感受到其中的束縛跟桎梏,這股束縛跟桎梏來自方方面面,不僅有朝臣,有地方,還來自人的私心。

他近來已感覺自己似陷到了其中。

這令他有些驚恐。

因而他迫切想聽一下嵇恆的建議,試圖將自己從中掙脫出來,避免長時間受到影響,最終讓自己徹底深陷進去。

他對自己有自知之明。

他並不是一個才智卓絕的人,甚至從某種程度而言,他是一個愚笨的人,不思變通,缺乏遠見遠謀,因而是需要有人對自己加以引導的。

而這個人目前是嵇恆。

也唯有嵇恆有這個目光,有這個眼界,能幫助自己看清虛妄。

想到這。

扶蘇看向四周,朝魏勝道:“去備車馬,我要去一趟西城。”

“諾。”魏勝連忙應諾。

沒多久。

扶蘇就到了嵇恆門口。

大門是開着的。

裡面並非只有嵇恆一人。

跟嵇恆並靠的地方,有一個青年同樣在躺着。

見扶蘇突然過來,胡亥卻是嚇了一跳,連忙從椅子上站起,畢恭畢敬的道:“見過大兄。”

扶蘇眉頭一皺。

他看了看胡亥,又看了看嵇恆,最終並未多說,只是朝嵇恆道:“嵇先生,你上月讓侍從墊上的錢糧,我已償還了。”

嵇恆從躺椅上站起,輕笑道:“你若是再不送來,我恐就要喝西北風了,隨便坐吧。”

扶蘇苦笑一聲,還是開口辯解了一下。

他道:“扶蘇這段時間忙於各種政事,一時有些脫不開身,但也的的確確是忘記了,還請先生見諒。”

嵇恆微微額首,並沒就此多說。

扶蘇列席坐下。

胡亥面露猶豫之色,最終卻不敢再去坐躺椅,只得老實的坐在席上,臉上也是寫滿了鬱悶。

扶蘇拱手道:“得先生相助,懷縣沉船之事得到了妥善處置,相應的商賈也被繩之以法,懶政怠政的官員也大多得到了處置,現在關中民衆對朝廷又重新充滿了信任,這都是先生的功勞。”

“請先生受我一拜。”

扶蘇起身朝嵇恆行了一個大禮。

嵇恆面色如常,淡淡道:“你其實用不着謝我,我的確有所出手,但這只是一筆交易,最終做事的是大秦朝堂。”

扶蘇搖頭,道:“若非先生相助,關中這次的事,短時都難以安定,若爲六國餘孽抓住機會,關中恐還會陷入不小的麻煩,若是耽擱了春耕,只怕對關中的治理也會有不小的動搖。”

“先生何須這般謙虛?!”

嵇恆默然。

扶蘇見狀也並未就此多言。

他轉口問道:“先生,眼下朝廷錢糧充足,民心可用,不知以先生之見,接下來又該如何做?”

“天下疲敝,扶蘇雖不才,卻也想天下儘早歸復長久安寧。”

“我今日去見了高、將閭幾人,聽聞他們眼下正按先生之意,在籌備整理一份‘教化之書’,扶蘇對此卻是有些好奇。”

嵇恆輕笑一聲,問道:“伱認爲這是爲何?”

扶蘇遲疑片刻,開口道:“依我之見,先生是在爲日後做考慮,當今天下因爲學習的成本很高,因而知識大多傳於貴族豪強之間,並不爲底層所知,先生此法,意在將知識繼續下移,效仿當初的‘學在四夷’。”

“造就更多人才。”

“繼而解決大秦人才短缺之困。”

嵇恆搖了搖頭,笑道:“我並沒這個想法。”

“你既然去見過高、將閭等人,也當知曉,我讓他們整理的非是什麼學問、知識,只是最爲簡單的識文斷字,因而知識依舊掌握在上層。”

“並不會輕易流落到下層。”

“我知道你的想法,你認爲我此舉意在動官吏,爲大秦培養一大批官吏,繼而讓朝廷有更多的選擇,不用再受制於朝臣,也不用再面對官吏短缺的情況,但這並非我的主要目的。”

“我的目的是填補軍功爵的大窟窿。”

“這幾個月,朝廷通過‘官山海’等一系列舉措,從商賈跟齊地收上來大筆的錢糧,但相對上百軍的秦軍,以及滅國、驅逐匈奴、南取百越的功績,這點錢糧根本就不夠,而且是遠遠不夠。”

“正如我之前所說。”

“軍功爵制的崩潰已迫在眉睫。”

“也必須去解決了。”

“解決之法,當實虛並濟。”

“唯有盡最大程度的去滿足將士,才能將大秦立國這些年承諾的東西,以另一種形式得到兌現。”

扶蘇額首。

嵇恆的確說過這話。

只是其中什麼是實,什麼又是虛呢?

嵇恆並沒有急着解釋。

他開口道:“這段時間,官府對商賈跟官吏都有動手,眼下商賈跟官吏人人自危,已不適合再有動作了,若是再有動作,只怕會激起官吏強烈的不安,到時恐就結果難料了。”

“關中這邊只能就此作罷。”

“至於你所想的動官吏,根本就是白日做夢。”

“大秦本就對天下控制力不足,又豈能輕易的對朝臣動手?這豈不是在‘君逼官反’?”

“大秦可以去撩撥官吏的心絃。”

“但不能太過。”

“一旦過了火,恐會引火燒身。”

“而且知識這東西,眼下爲少數人掌控,而這部分人多爲天下有權有勢有財之人,想從這些人的口中虎口奪食,即便是始皇,恐也不敢輕舉妄動,一旦惹得各方不滿,到時就算是始皇恐也未必能壓的下。”

扶蘇臉色微變。

他仔細想了想,的確如嵇恆所說。

他道:“那先生此舉又究竟是何用意?”

嵇恆冷笑一聲,淡淡道:“只是解決軍功爵制的窟窿。”

“軍功爵制想得到妥善的處理,就必須安撫上百萬的將士,而按照軍功爵承諾的,大秦將賞賜士卒相應的田宅、錢財等,而關中的田地早就被瓜分乾淨了,錢財同樣缺口很大。”

“這都不是朝廷短時能解決的。”

“之所以能一直壓着,主要是大秦一統天下時,六國中不少國家是直接出城投降的,所以將士是沒有打仗,軍功卻是算上去了,正因爲此,將士雖然對朝廷有不滿,但基於始皇的威望,以及對大秦的信任,將士才依舊願意相信。”

“只是這些年,大秦北卻匈奴、南取百越,功賞同樣沒有兌現,加之還將大量的士卒舉家遷移到北疆跟嶺南,這無疑激起了士卒的不滿,軍中對朝廷的不滿情緒正在不斷加深。”

“眼下這股不滿已很是嚴重。”

“想解決,也遠比想象的要困難,因爲大秦就是給不出那麼多錢糧,也沒辦法從關中擠出那麼多田地出來,所以只能另闢蹊徑。”

扶蘇肅然端正。

他知道嵇恆要講真正的東西了。

他也很好奇,這識文斷字,怎麼能解決軍功爵的問題?

這兩者似乎並無交匯。

胡亥也正襟危坐,好奇的看了過去。

嵇恆道:“正常來講,朝廷想解決此事,只能給出對應的田地跟錢糧,但這都不是朝廷能給出來的,因而給田地跟錢糧是行不通的。”

“而除了田地跟錢糧,其他東西士卒也難以認同。”

扶蘇點頭。

田地跟錢糧是實打實的。

也是民衆最爲看重的,若能用其他東西替換,只怕官府早就這麼做了,之所以沒替換,就是找不到能替換的。

嵇恆臉上露出一抹笑容,淡淡道:“世上大多數人操勞一生,不過是爲了錢糧衣食,但你們可曾想過,他們孜孜不倦的勞作,換來的錢糧衣食,除了解決自身溫飽,還會用在何處?”

“啊?”扶蘇跟胡亥同時驚異出聲。

兄弟兩人對視一眼,滿眼困惑。

扶蘇沉吟片刻,緩緩道:“世人辛勞,所求不過溫飽,除了解決溫飽,還能用在何處?”

“他們甚至都不能稱之解決溫飽。”

“只能算作填腹。”

“再則。”

“黔首哪有多的錢糧?”

若沒有走過開國路,深入下過地方,他恐對民間情況瞭解不到多少,但正是因爲真正的到過地方,去了解過地方的情況,他才深刻的知曉,地方的貧窮,食不果腹,衣不裹體那是常事。

不少家庭甚至只有一套衣服。

誰出門誰穿。

這種情況哪還有多的錢糧?

嵇恆比他對民間的情況瞭解的多,爲何還會說出這種話?

他滿心費解。

胡亥同樣充滿了不解。

嵇恆搖了搖頭,淡淡道:“你們會錯意了,若是一個人沒有成家,家中有百畝田地,就算不全部耕種,恐也能自知自足,只是官府不會容許這種情況,因而黔首辛勤勞作,除了保證自己溫飽,更是爲了家庭。”

“家”扶蘇低語。

嵇恆額首道:“就是家,只是很多人習慣把個人跟家庭混爲一談,但實則兩者並不一定能對等,你們也都下意識認爲,勞作是爲了家庭的溫飽,所以家庭對黔首而言很是重要。”

“而這便是破局之處。”

“家永遠是人最溫暖的地方。”

“士卒在外省吃儉用,出生入死,爲的是什麼?”

“爲的正是這個家,爲了讓自己的家人能過的好,也爲了讓自己的家人,今後不用再遭這些苦難,所以他們不會輕易鬆口,因爲在他們眼中,最切實最實在的東西就是田地跟錢糧。”

“也最能傳給下一代。”

“所以從士卒本身出發,沒東西能讓他們認同。”

“但若是放在家庭裡就未必了。”

聞言。

扶蘇只覺毛骨悚然。

他深深的看着嵇恆,卻是有種看到鬼一般,嵇恆這算計太毒了,他知道士卒不會輕易鬆口,尋常的東西也沒辦法讓士卒認可,所以他根本就不管士卒自身,而是直接放眼於家庭。

但家是社會穩定的基石。

稍有處理不當,大秦恐就要出大事。

扶蘇面色微白。

甚至都不敢喘粗氣。

嵇恆淡淡的掃了扶蘇幾眼,知道扶蘇又想岔了,他還沒那麼失心瘋,用家庭去威脅上百萬將士,那就算有上萬個腦袋,也禁不起砍。

他冷聲道:“士卒在外拼殺,爲的是家庭,而真正論下去,其實是爲的自己的後代,在能維持果腹的情況下,他們其實是樂於見到錢財耗費在後代身上,而這纔是我讓高、將閭他們編書的原因。”

“硬的不行,那就來軟的。”

“士卒本身走不通,那就通過其子嗣。”

“過去識文斷字基本被士人等階層壟斷,鮮少能爲底層擁有,秦人雖對儒生很是不屑,但真出了事,還是會畢恭畢敬的請識字的布衣士子出手,他們過去只是沒有辦法識文斷字,若是官府給他們後代機會呢。”

“他們恐就會開始權衡田地跟知識的價值了。”

“只要有人動了心,目的就達到了。”

“只要後續朝廷稍加引導,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士卒,在家中有足夠養活一家人的田地後,把其餘的功賞用來培養子嗣上。”

“因爲對他們而言,知識那是上層人才能掌握的。”

“他們的子嗣一旦習的,豈非有機會能從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賤民’,成爲大秦的吏,成爲士人,成爲貴族?!”

“士卒在外出生入死爲的就是子孫後代。”

“但獲得田地錢財最終又能如何?依舊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世世代代繼續爲黔首,遇到災年,恐還要到處逃難,但若是有識字之能,至少也能算得上是一個布衣士人了。”

“這兩者間的差距可是很大的。”

“而但凡有點見識,亦或者有點野心的人,在他們的眼中,官府給與他們子嗣上學的機會,是遠比功賞得到的田地錢糧更有價值的。”

“畢竟.”

“這是能實現階層跨越的!”

扶蘇跟胡亥良久無言。

經嵇恆開口,他們才意識到一件事,對他們而言,識文斷字,學習知識,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落到底層黔首眼中,卻近乎是上天恩賜。

黔首一生除非是真的沒法活命,不然他們的一生都是爲了家庭。

而一個家庭最重要的是延續。

嵇恆正是清楚認識到了這點,所以他沒有選擇從黔首自身出發,而是選擇從黔首的後代出發,通過黔首的子嗣,來動搖黔首對田地錢糧的堅持。

最終讓黔首認可這種解決之法。

這些年來,朝廷想了很多辦法,試圖讓黔首鬆口,但一直沒有做到,甚至於後續爲了強行對象,將大量秦人遷移向南海北原,引得秦人怨聲載道。

胡亥就記得一件事。

ωωω⊙тт kдn⊙℃o

當初始皇南巡時,曾到過南海,當時始皇問過趙佗一句話。

南海大軍,軍心穩定否?

他當時年歲尚輕,並不懂其中含義,但今日聽了嵇恆的話,也是赫然驚覺,只怕當時始皇就已意識到了問題,所以才特意問了趙佗,後續趙佗的答覆是‘南海秦軍老秦人,何變之有?’,這才讓始皇最終放心。

但現在嵇恆另給了一個解法。

不同於尋常。

而是從家族的延續跟前景爲出發,跳出功賞只能兌現給士卒的角度,從而讓出了一個更切實可行的辦法。

扶蘇深吸口氣,心緒久久難平。

他依舊有些恍惚。

他其實已明白了一些東西。

識文,對他們而言,很是稀疏平常,但對黔首而言,卻很難能可貴,因而朝廷只要開了這個口,就可以藉此解決掉很多士卒的功賞問題。

原本該賞賜的田宅錢糧都可以免去。

唯一給出的就是授業。

但相對於實打實的田宅錢糧,派一些人去給一些孩童講課,對官府而言無疑是很划算的,因爲只是簡單識字的話,在官府眼中並不值多少錢。

他擡起頭,看向嵇恆,眼中滿是敬畏。

嵇恆這一手太絕了。

在黔首眼中,田宅錢糧的確價值很高,但跟知識相比又明顯有些不值,而在官府眼中知識是很低廉的,正是這麼一來回倒騰,官府當下棘手的問題,頓時就迎刃而解。

高!

實在是高!!!

第11章 儒家必須死!(求收藏)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232章 張蒼:爲何總有人想害我?!(六千第103章 恩威並施!(求訂閱)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136章 被忽視的手工業!(求訂閱)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357章 天下反秦者,只有貴族跟士人?(求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463章 在關東設立經濟特區(求訂閱)第344章 絕望的趙高!(求訂閱)第43章 法即是儒!(求收藏)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141章 打草欲驚蛇!(求訂閱)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506章 重百家而輕諸子!第334章 說服朝臣!(23)第105章 氣數已盡,註定當亡!(求訂閱)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26章 秦王掃六合!(求收藏)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158章 攻心!(求訂閱)第410章 壯士斷腕!(求訂閱)第188章 宮中的兄友弟恭!(求訂閱)第362章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求訂閱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137章 蝴蝶振翅!(求訂閱)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354章 授人以魚!授人以漁!(求訂閱)第264章 《諫降災書》!(求訂閱)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406章 背黑鍋還是讓張耳來!(求訂閱)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120章 板蕩識忠臣,國危思良將!(求訂閱第400章 仲春,無作大事!(求訂閱)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11章 儒家必須死!(求收藏)第173章 史祿!(求訂閱)第213章 今日還國,冠劍任事!(求訂閱)第137章 蝴蝶振翅!(求訂閱)第446章 只是始皇餘策罷了!(求訂閱)第250章 智者如妖!(求訂閱)第236章 孤臣!第254章 民變在即,掠之於商!(求訂閱)第241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求訂閱)第318章 不書不語唯殺人,天意何其神妙哉!第461章 兵敗垓下!(求訂閱)第399章 大秦的兩根稻草!(求訂閱)第291章 燕人?不,是奴隸!!!(求訂閱)第132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求訂閱)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435章 朕不信任何人!(求訂閱)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239章 君是君,臣是臣!!!(第三更,求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466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求訂閱)第85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求收藏)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476章 決裂?!(第一更)第477章 赦張良?!(第二更)第99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242章 世代相秦!(第一更)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360章 再苦一苦底層好了!(求訂閱)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500章 這是一場鬥爭!(求訂閱)第280章 我有張良計!(求訂閱)第398章 很多人都在等你死!(求訂閱)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148章 我張蒼命苦啊!(求訂閱)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441章 生前身後事!(求訂閱)第68章 人事之要,政見心界!(求收藏)第400章 仲春,無作大事!(求訂閱)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492章 嚴且公,苛且正!(求訂閱)第48章 首亂者,楚也!(求收藏)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50章 自託於無爲,非士之情也!(求收藏)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394章 於萬斯年,受天之祜!(求訂閱)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
第11章 儒家必須死!(求收藏)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232章 張蒼:爲何總有人想害我?!(六千第103章 恩威並施!(求訂閱)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136章 被忽視的手工業!(求訂閱)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357章 天下反秦者,只有貴族跟士人?(求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463章 在關東設立經濟特區(求訂閱)第344章 絕望的趙高!(求訂閱)第43章 法即是儒!(求收藏)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141章 打草欲驚蛇!(求訂閱)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506章 重百家而輕諸子!第334章 說服朝臣!(23)第105章 氣數已盡,註定當亡!(求訂閱)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26章 秦王掃六合!(求收藏)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158章 攻心!(求訂閱)第410章 壯士斷腕!(求訂閱)第188章 宮中的兄友弟恭!(求訂閱)第362章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求訂閱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137章 蝴蝶振翅!(求訂閱)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354章 授人以魚!授人以漁!(求訂閱)第264章 《諫降災書》!(求訂閱)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406章 背黑鍋還是讓張耳來!(求訂閱)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120章 板蕩識忠臣,國危思良將!(求訂閱第400章 仲春,無作大事!(求訂閱)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11章 儒家必須死!(求收藏)第173章 史祿!(求訂閱)第213章 今日還國,冠劍任事!(求訂閱)第137章 蝴蝶振翅!(求訂閱)第446章 只是始皇餘策罷了!(求訂閱)第250章 智者如妖!(求訂閱)第236章 孤臣!第254章 民變在即,掠之於商!(求訂閱)第241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求訂閱)第318章 不書不語唯殺人,天意何其神妙哉!第461章 兵敗垓下!(求訂閱)第399章 大秦的兩根稻草!(求訂閱)第291章 燕人?不,是奴隸!!!(求訂閱)第132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求訂閱)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435章 朕不信任何人!(求訂閱)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239章 君是君,臣是臣!!!(第三更,求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466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求訂閱)第85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求收藏)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476章 決裂?!(第一更)第477章 赦張良?!(第二更)第99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242章 世代相秦!(第一更)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360章 再苦一苦底層好了!(求訂閱)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500章 這是一場鬥爭!(求訂閱)第280章 我有張良計!(求訂閱)第398章 很多人都在等你死!(求訂閱)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148章 我張蒼命苦啊!(求訂閱)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441章 生前身後事!(求訂閱)第68章 人事之要,政見心界!(求收藏)第400章 仲春,無作大事!(求訂閱)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492章 嚴且公,苛且正!(求訂閱)第48章 首亂者,楚也!(求收藏)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50章 自託於無爲,非士之情也!(求收藏)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394章 於萬斯年,受天之祜!(求訂閱)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