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

“貴賤無序,何以爲國?”張良低語。

嵇恆平靜道:“叔向跟子產的爭鋒,其實拉開了天下當行德治、還是法治的爭論序幕。”

“而叔向當時的反駁觀點可謂是雄辯。”

“當時叔向跟子產都爲天下有名的賢大大夫,私交不錯,因而在子產鑄刑書後,叔向立即派人給子產送了一封信,以表達自己的強烈抗議。”

“這封信最終被記下了。”

“信中叔向說:我本來對你寄予厚望,但你卻讓我非常失望。古時的聖王,都不公佈法律,而是一事一議,由貴族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法律適用,就是因爲害怕民衆有爭辯之心。”

“即便如此,聖王依舊擔心駕馭不了民衆,又以義、禮、信、仁等來約束他們,設置高官厚祿勸誘他們服從,用嚴酷的刑罰來震懾他們。”

“就此依舊是不夠的。”

“還必須要有聖明賢哲的君主、明察秋毫的官吏、忠厚誠信的長者、慈祥智慧的夫子,這樣民衆才能聽從驅使而不生禍亂。”

“民衆知道了法律的內容,就不再害怕我們這些貴族和管理者了,開始心存僥倖不服從管理,並會引證法律和我們爭辯,這種情況是萬萬要不得的。”

“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商有亂政而作《湯刑》,周有亂政而作《九刑》,這三部法律,都是亂世的產物啊。”

“現在你作爲鄭國的宰相,改革土地賦稅,制定了三部法律並把它們鑄在大鼎之上公佈,想以此使民衆順服,不是在癡人說夢嗎?”

“《詩經》中說,文王以德使四方萬邦臣服,哪裡提到了什麼法律啊?”

“民衆一旦知道了爭辯的依據,就會拋棄禮儀而引證法律,即使是一些蠅頭小利、細枝末節,也會爭執不休。於是乎,混亂開始滋生,賄賂開始盛行,在伱的治理之下,鄭國必將敗亡。”

嵇恆將叔向信的內容大概說了一下。

張良若有所思。

從這封叔向寫給子產的書信中,他大概聽出了三層意思。

一是法律不是好東西,都是亂世的產物,好的社會應該高舉道義的大旗來治理。

二是公佈法律損害了貴族的統治特權,貴族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根據所謂的道德來判案,不能再一事一議,而是要遵照法律的規定來處理。

三是增加了官吏難度,民衆會因此拋棄禮儀,而引證法律,引用法律據理力爭,甚至會鑽法律的空子。

因而叔向認爲子產鑄刑書是取鬧之道。

隨即。

張良也反應過來。

嵇恆之所以講出‘子產鑄刑書’,實則是在藉此隱喻當下。

叔向洋洋灑灑一番雄辯,實則都是在爲貴族爭辯,而歷史的事實,並沒有如叔向所願,隨着子產鑄刑書的開始,越來越多諸侯,也開始將自家的法典公開,甚至就連叔向所在的晉國,在子產鑄刑書二三十年後,也鑄了刑鼎,可謂將叔向的臉狠狠的拍打了。

子產鑄刑書是大勢所趨,而在嵇恆眼中,秦之改革也是大勢所趨。

嵇恆面無表情道:“在子產執政後一年,即剛開始在鄭國變法時,天下受到的阻力很大,社會上流傳着一首歌,似乎是‘硬逼我把好衣服收藏在家,硬把我的田地左編右查,誰要去殺子產啊,我一定參加!’”

“而當子產執政三年後,這首歌就變了。”

“變成了‘我家有子弟,子產來教育開導;我家有田地,子產使產量提高。要是子產去世了,誰能像他一樣好?’”

“子產執政共21年,鄭國大治,國勢由弱變強。”

“國人稱頌,諸侯賓服。”

“而今的秦,就跟初變法的鄭國一樣,在天下飽受爭議跟詬病,也不爲萬民認可,但誰又敢料定,數年之後,天下不會爲秦稱道?不會爲此振奮欣喜?”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

“在爾等眼中,秦是逆勢,然在我眼中,秦纔是順勢。”

“爾等就跟叔向一般,是在逆勢而爲,最終在天下大勢面前,張良,你最終還是重回正道的,也最終會選擇順勢而爲,只不過要等到你徹底清醒之後。”

同時,嵇恆在心中暗道:“這同樣是你在歷史中做出的選擇。”

只不過現在的張良明顯還不會就此轉向。

嵇恆繼續道:“就實而言,叔向之所以這麼抵制,其實也是爲維護自身階層。”

“鄭國乃四戰之地,這同時也意味着,鄭國是商貿往來很頻繁的地方,這也造就了鄭國的商業很發達,在這樣一個國度中,自然造就了一個新的階層興起,這個階層可以稱之爲豪強,也可稱之爲地主,其他勢力的崛起,自然會削弱原本宗法貴族的氣勢。”

“不過貴族掌有刑法的隨意裁量權,因而可以肆意打壓壓榨商賈跟新興的土地所有者。”

“但如此一來,商業農業都會受到影響,國家稅租也會大幅減少。”

“因而繼續施行秘密法,實則是損國而利貴族。”

“對國家很不利。”“也就在此時,子產公佈了法律。”

“限制了貴族特權,促進了鄭國農業和商業的發展。”

“子產‘鑄刑鼎’的意義,在於避免模糊而任意的控制民衆行爲的舊有方法,削弱貴族過去的統治特權,使平民也可以依靠法律來維護自身的權利,消弱了貴族的專制統治。”

“如此自會遭到貴族的強烈抗議不滿。”

“不過這只是開始。”

“隨着越來越多諸侯開始效仿,最終就算是孔子也是坐不住了,對晉國的趙鞅鑄刑鼎,進行了嚴厲的攻擊。”

“孔子說:晉國拋棄了法度,恐怕要滅亡了。”

“當年晉國恪守唐叔制定的法度,民衆尊敬貴族,貴族管理百姓,貴賤有序,因此晉文公得以成爲諸侯盟主。”

“今天的晉國卻拋棄這個法度,搞了一個刑鼎,民衆都依照刑鼎的規定生活,再也不害怕和尊敬貴族了,我們這些貴族的飯碗豈不是要砸了嗎?”

“貴賤無序,何以爲國?”

“叔向、孔子等人的過激反應,其實跟現在的六國貴族是一樣的,都是擔心秦之變革,會影響到自身的利益,而且秦之變革對貴族的影響更大,因爲秦不認可舊有的貴族體系,一旦讓秦的變革徹底完成,貴族最終會徹底失去特權,淪爲尋常人,如此強烈的落差,自會引的六國貴族強烈的恐懼。”

“所以啊。”

“你張良也好,還是其他貴族也罷。”

“嘴上冠冕堂皇的說着要復國,實則都是爲保住自己的貴族特權。”

“你們爲的從來都不是那個所謂的‘國’!”

“都是爲了自己!”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從周開始天下就有變革之潮流,隨着諸侯變法,諸子百家的興盛,天下思潮早已瀰漫,然貴族卻依舊不肯捨棄手中權勢,但以你張良之聰明,又豈會真的看不出天下大勢?”

“子產鑄刑書以來,貴族的專制特權受到了極大削弱,隨着變法的推進,天下自古以來的世祿世卿被徹底廢除,也正因此,你張氏才能世代相韓,不然在世祿世卿的舊格局下,你張氏哪有機會躋身到主政朝堂的機會?”

“而自商鞅變法以來,貴族的權勢得到了進一步削弱打壓。”

“各階層之間的流動性空前活躍。”

“但這終究只侷限在秦地,也只是損害到貴族禮儀,並未徹底動搖貴族的根基,而且隨着秦一統天下之後,自身態度搖擺不定,貴族其實反倒有擡頭的趨勢,然若是任由秦制改革,便會徹底動搖到貴族的根基,日後貴族恐就會跟世祿世卿一般,徹底淪爲歷史煙雲。”

“所以你們想阻止。”

“你們作爲既得利益者,想要阻止自身特權被剝奪,我其實很能理解,只是縱觀歷史,天下廢除世祿世卿制,死傷了太多人了,也歷經了太久,若是貴族體系依舊在天下存在,恐會比世祿世卿制更加難以抹去,也要付出更多的血與淚。”

“就歷史大勢而言。”

“貴族退出歷史舞臺是必然的。”

“因爲秦勝了!”

“秦之所以能以一國勝六國,便在於秦調動了底層的積極性,讓底層人有機會能夠躋身到更上層,而這同樣是大勢所趨,只不過貴族體系存在太久,在天下根深蒂固,又掌有天下舌喉,聲勢浩大,想要徹底清除,並建立全新的體系,難度可想而知。”

“只是大勢如此,又豈是人力能改?”

“最終只不過是幾番折騰,幾番掙扎,讓天下多流幾行血淚罷了。”

“然天下苦太久了。”

“我想爲天下提前結束這場鬧劇。”

“讓天下早點步入正軌。”

“因而我不會讓任何人阻止進程,你不行,其他人也不行,所以我很討厭跟你這種人打交道,因爲你們中太多人爲了個人私利,根本就不會顧天下蒼生死活,我雖同樣冷漠無情,但至少心中還有一點良知,知曉自己的前路在何方。”

“我將你放進來,非是想跟你爭辯。”

“只是想告訴你一件事。”

“方向錯了。”

“知識越多對天下造成的傷害越嚴重。”

“秦眼下正在推進的變革,乃天下日後註定要走的路。”

“也是天下百年千年之大勢。”

“無人能擋!”

“你的阻攔只會造就更多死傷。”

“也沒有任何意義。”

第70章 富 貴!(求月票)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15章 秋月刑殺!(求收藏)第250章 智者如妖!(求訂閱)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320章 同室操戈?(14)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309章 遙望會稽山!(明天恢復更新)第328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24)第483章 改制府人選!(求訂閱)第412章 查案?不用,治罪就行!(求訂閱)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304章 七國論!(中)第353章 日後恐得交好陳平了!(求訂閱)第158章 攻心!(求訂閱)第234章 廁中鼠李斯!(求訂閱月票)第399章 大秦的兩根稻草!(求訂閱)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209章 請立長公子爲儲!(求訂閱)第36章 阿房,阿房,亡始皇!(求收藏)第39章 熊啓!(求收藏)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311章 官豈能讓賊給爬到頭上?!(求訂閱第17章 扶蘇,記住了嗎?(求收藏)第112章 斷姓絕祀!(求訂閱)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472章 ‘鍾’恆接旨!(求訂閱)第262章 始皇,你讓我失望了!(求訂閱)第231章 帝王心術!(求訂閱)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第106章 樓會塌嗎?!(求訂閱)第173章 史祿!(求訂閱)第5章 嵇恆真因我而死?(求收藏)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503章 野心之大,曠古未有!(求訂閱)第450章 羅網已成,請君入甕!(求訂閱)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第190章 我,嵇恆,惡龍也!(求訂閱)第15章 秋月刑殺!(求收藏)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56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求收藏)第133章 案問莫服!(求訂閱)第73章 相見!(求追讀)第286章 請御史教我!!!(求訂閱)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155章 法律能滯後,但法官不能!(求訂閱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第135章 在劫難逃!(偷懶四千)第258章 嬴政的不安!(求訂閱)第435章 朕不信任何人!(求訂閱)第321章 幹大事豈能惜身?(24)第304章 七國論!(中)第325章 秦之變局,便在於吏!(23)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295章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求訂閱)第358章 權力的更替,也是財富的更替!(求第270章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求訂閱)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377章 少府難!(求訂閱)第437章 朕是孤家寡人!(求訂閱)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281章 扶蘇的醒悟!(求訂閱)第75章 入仕經緯非我意!(求收藏)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379章 回不去的北原!(求訂閱)第480章 小心取仕!(求訂閱)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第409章 暗流涌動,風聲鶴唳!(新年快樂)第4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求收藏)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第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240章 扶蘇背後有人,此人稱鍾先生!(求第138章 風起咸陽!(求訂閱)第416章 韓信:我能帶你們斬獲軍功!(求訂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264章 《諫降災書》!(求訂閱)第136章 被忽視的手工業!(求訂閱)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288章 大秦強大之實也!(求訂閱)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420章 貨幣同樣是大一統戰爭的延續!(求第40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求訂閱)第326章 當秦吏有什麼不好?!(33)第134章 宦及知於王!(求訂閱)第505章 時不我待,殺伐開路!(求訂閱)第330章 暗流涌動!(今天倒下時差,明天恢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
第70章 富 貴!(求月票)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15章 秋月刑殺!(求收藏)第250章 智者如妖!(求訂閱)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320章 同室操戈?(14)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309章 遙望會稽山!(明天恢復更新)第328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24)第483章 改制府人選!(求訂閱)第412章 查案?不用,治罪就行!(求訂閱)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304章 七國論!(中)第353章 日後恐得交好陳平了!(求訂閱)第158章 攻心!(求訂閱)第234章 廁中鼠李斯!(求訂閱月票)第399章 大秦的兩根稻草!(求訂閱)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209章 請立長公子爲儲!(求訂閱)第36章 阿房,阿房,亡始皇!(求收藏)第39章 熊啓!(求收藏)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311章 官豈能讓賊給爬到頭上?!(求訂閱第17章 扶蘇,記住了嗎?(求收藏)第112章 斷姓絕祀!(求訂閱)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472章 ‘鍾’恆接旨!(求訂閱)第262章 始皇,你讓我失望了!(求訂閱)第231章 帝王心術!(求訂閱)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第106章 樓會塌嗎?!(求訂閱)第173章 史祿!(求訂閱)第5章 嵇恆真因我而死?(求收藏)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503章 野心之大,曠古未有!(求訂閱)第450章 羅網已成,請君入甕!(求訂閱)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第190章 我,嵇恆,惡龍也!(求訂閱)第15章 秋月刑殺!(求收藏)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56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求收藏)第133章 案問莫服!(求訂閱)第73章 相見!(求追讀)第286章 請御史教我!!!(求訂閱)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155章 法律能滯後,但法官不能!(求訂閱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第135章 在劫難逃!(偷懶四千)第258章 嬴政的不安!(求訂閱)第435章 朕不信任何人!(求訂閱)第321章 幹大事豈能惜身?(24)第304章 七國論!(中)第325章 秦之變局,便在於吏!(23)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295章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求訂閱)第358章 權力的更替,也是財富的更替!(求第270章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求訂閱)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377章 少府難!(求訂閱)第437章 朕是孤家寡人!(求訂閱)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281章 扶蘇的醒悟!(求訂閱)第75章 入仕經緯非我意!(求收藏)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379章 回不去的北原!(求訂閱)第480章 小心取仕!(求訂閱)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第409章 暗流涌動,風聲鶴唳!(新年快樂)第4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求收藏)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第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240章 扶蘇背後有人,此人稱鍾先生!(求第138章 風起咸陽!(求訂閱)第416章 韓信:我能帶你們斬獲軍功!(求訂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264章 《諫降災書》!(求訂閱)第136章 被忽視的手工業!(求訂閱)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288章 大秦強大之實也!(求訂閱)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420章 貨幣同樣是大一統戰爭的延續!(求第40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求訂閱)第326章 當秦吏有什麼不好?!(33)第134章 宦及知於王!(求訂閱)第505章 時不我待,殺伐開路!(求訂閱)第330章 暗流涌動!(今天倒下時差,明天恢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