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該讓他出來了!(求訂閱)

咸陽宮。

馮去疾等朝臣已退下。

殿內除了扶蘇,只留下了蒙恬跟張蒼,兩人都是扶蘇最信任的臣子。

扶蘇高坐其上,神色清冷的看着蒙恬跟張蒼,問道:“現在其他人都走了,你們是我最信任的人,就給朕說說,爲何這體制就這麼難改。”

“朕想聽你們的真實想法。”

剛纔的確已確定了六十年齡爲限制,三公九卿可略有超出,但真正商討到細節時,卻是難以寸進分毫。

甚至……

最終都不了了之。

只談成了一個六十歲年齡的期限,至於其他的,沒有任何的進展,也遭到了蒙恬、張蒼等人一致反對。

張蒼跟蒙恬對視一眼,眼神露出一抹慨然。

他苦笑道:“陛下想的太簡單了,陛下身居皇宮,卻是忽略了很多的細枝末節。”

“一旦年過六旬,很多家庭就會一下少了一兩百石,乃至更高年俸,由奢入儉難。”

因爲他是君。

殿內安靜。

雙方看到的、關注到的點不一樣,扶蘇的想法,無疑是利於大秦,也利於皇室,卻也跟大秦所有官吏的利益相背了。

他有些不明白,這對天下百官分明是利大於弊,爲何蒙恬還有此一說?朝堂的官員不退下,那還有其他人晉升上來的機會?

張蒼搖頭。

扶蘇的確想不到原因。

也只能開個頭,至於後續,根本沒辦法去推動,他們在前面的確反對了,而且態度很堅決。

但沒操作性。

“這些細枝末節,其實本身不算很重要,但在這時,卻變得無比嚴峻了,陛下可知,朝堂一年需發放的俸祿是多少?”

扶蘇蹙眉。

扶蘇搖頭。

“臣等因私利而同意了陛下的建議,那恐會將我等推至天下絕大多數官吏的對立面。”

蒙恬連忙道:“陛下息怒,非是臣等不願說,而是不知該如何說,陛下一心爲大秦社稷,臣等感激。”

“過去天下實行世官制。”

“臣一時妄語,請陛下息怒。”

“陛下及皇室的利益,從中得到了極大的加強跟鞏固,但大秦的官吏呢?他們又得到了什麼?”

“但終是有人能活到六十的。”

“如此一來。”

“到時豈會不對朝堂怨念極深?”

“誠然。”

“陛下輕易做出的決定,斷掉的可就不知是多少官吏的日後生計,臣等爲臣,又如何沒有兔死狗烹之感?”

“大秦現有官吏三四十萬,這個數量是很龐大的,若是再推行州制,這個數量還會擴大不少,這麼龐大的官吏數量,活過六十的不會太少。”

“而我等大臣依舊執意反對,非是存有私心,想向陛下索取更多,而是更多的爲大秦在考慮。”

“官吏做到死,俸祿同樣能拿到死,而今六十歲退下,底層官吏或許差別不大,甚至很多底層官吏就活不到六十。”

“真到了那時……”

見狀,扶蘇眉頭一皺,疑惑道:“此事就這麼難以啓齒?你們就這麼不願把實情說給朕?”

這不僅是因爲有私心,更重要的還是這想法的不切實際,以及對天下的影響太大,足以危及大秦安危。

而自己等人是臣。

“地方官吏,都是有能有才的人,能活到六旬,只怕影響力不小,臣驚恐。”

張蒼輕嘆一聲,繼續道:“朝堂發放的俸祿其實並不是關鍵,關鍵的是很多官吏,大半生就靠俸祿生活。”

“陛下方纔已表態,會給予大臣一定的優待,臣雖不知陛下會如何優待,但想必定不會虧待我等。”

他對此並不是很瞭解。

“天下一統之後,按照臣的預估,壽命當會有不小的提升,而陛下在關中推行的醫館制,也能極大保障官吏的健康情況,因而日後官吏壽命還會提升。”

張蒼跟蒙恬都沒開口。

“臣斗膽冒犯陛下幾句。”

“然天下是陛下一家的。”

扶蘇的想法其實是對的。

“臣等已爲先皇、爲陛下賞賜夠多了,足以數代人富貴,但臣等作爲大秦臣子,又豈能只有私利?”

“臣等惶恐。”

“陛下方纔提出的建議跟想法,對大秦日後穩定,無疑是大有裨益的,也能促進大秦朝堂的流動,更能一定程度保障人才的集中。”

聽着張蒼的話,扶蘇身子顫了顫,臉色有些發白,聽完張蒼的解釋,他已完全明白了。

他只注意到了朝臣,卻是忽略了天下絕大多數官吏,這些人的切身利益是觸動最大的。

朝臣官吏僅靠俸祿,都足以衣食無憂,殷實數代人了,但底層的官吏沒有這個條件。

這種情況下,只會加劇這些人腐化墮落,而且若是太多人生出了不滿,甚至會動搖大秦在地方的根基。

制度可以變,可以改。

但必須要維護大多數官吏的切身利益,不然他們根本沒動力去執行跟推動,只想馬兒跑,卻不給馬兒草,這如何可能?

“若是繼續……”還未說完,扶蘇就自己搖頭了,繼續給俸祿的話,大秦根本養不起。

錢啊!

蒙恬欲言又止,最終沒有開口,俸祿只是其中一部分,還有很多其他問題,對官吏的保護。

沒有官身在,很多官吏只怕會遭到各種針對跟報復,這類影響太多了,退下很容易,也非是所有官吏都想死守在一個位置上。

但退下後呢?

他們的切身利益又當如何維護和保障?大爭之世難道真沒有人考慮過這個問題,肯定是有的。

只是在權衡之後都放棄了。

弊端太大。

還不如當到死,這樣反倒是問題最少的,人死之後,再被針對,朝堂需要承擔的責任也最少。

對天下跟朝堂的負擔也最小。

只是處理政事效率慢一些而已,相較做改變帶來的各方面狀況,這無疑是更值得的。

扶蘇坐在席上,徹底沉默了。

他知道。

自己想的太少。

太片面了。

如果真這麼好改變,大爭之世只怕早就有人做了,正是阻力太大,負面影響太多,才無人去做。

“是朕考慮不周了。”扶蘇道。

隨即,扶蘇看向蒙恬跟張蒼,問道:“那真就不能改變了嗎?”

張蒼沉默。

蒙恬也沉默不語。

能嗎?

或許也能。

只是代價很大,也會得不償失,而且這一改,改的就不是一星半點,而是方方面面。

整個天下制度,都要重新設立,這相當於是要在舊有的制度上,重新創建一個新的體系。

這談何容易?

張蒼挑眉,他擡起頭看了眼扶蘇,似想起了什麼,好奇道:“陛下,你爲何會突然想對天下體制做改變?”

扶蘇蹙眉。

他深深的看了張蒼一眼,卻是沒有吭聲。見狀。

張蒼一下明白了。

是嵇恆!

他心中長嘆一聲,他已意識到了一些不對勁,嵇恆在西城蟄伏了這麼久,如今開始展現自己的獠牙了。

扶蘇終究不是始皇。

他壓不住!

眼下扶蘇已被嵇恆牽着鼻子在走了,或許嵇恆的很多判斷跟決定是對的,也的確有利於大秦。

但扶蘇不知邊界。

很容易掉入到嵇恆的算計。

從而讓大秦任其擺佈。

張蒼看了眼蒙恬,又看了眼扶蘇,忍不住道:“陛下解鈴還須繫鈴人,此人提出的,想必是早就想好了後續,只是陛下乃皇帝,當要緊惕,莫要因親近而掉以輕心。”

聽到張蒼的提醒,扶蘇臉色微變,他猛的看向張蒼,呼吸有些急促,凝聲道:“張蒼,你這是何意?”

張蒼咬了咬嘴脣,堅定道:“臣只是認爲防人之心不可無。”

“嵇恆才智太高,非是常人能比擬,過去他的確爲陛下提出了很多的良策跟主意,然現在的天下已非是過去了。”

“此人胸懷大志。”

“但其志向未必跟大秦同路,也未必利於大秦。”

“臣望陛下謹慎。”

蒙恬低垂着頭,並未參與這場對話,嵇恆的存在,他有所耳聞,只是瞭解不多。

但張蒼的才智,他是知曉的,此人竟能讓張蒼的這麼忌憚,甚至是感到驚慌不安,這很是駭人。

扶蘇望着張蒼。

最終一屁股坐了下去。

他臉上露出一抹很乾的笑容,點頭道:“朕知道了。”

經過張蒼的點醒,他也清醒過來,自己過去太過依賴嵇恆了,而嵇恆之志,未必真就跟他一致。

若是自己繼續受其影響,只怕天下會漸漸朝着嵇恆的想法去了,到時的天下還是他熟悉的天下嗎?

扶蘇陰翳的問道:“那依你之見,這制度還有改的必要嗎?”

張蒼無奈的苦笑道:“有。”

“也必須改。”

“理由。”扶蘇清冷道。

張蒼深吸口氣,沉聲道:“現在陛下已被架上了,此事也落入到了朝臣之耳,若是中途戛然而止,對陛下威望不利。”

“更重要的是。”

“朝堂需要有人騰位置。”

“不然關東的那一批功臣,恐會心有怨念,到時關中跟關東的隔閡依舊,天下而今的一統,也怕只是曇花一現。”

“步子已經邁出。”

“就決然沒有回頭的餘地了。”

“何況天下其實都在此人的算計之中,大秦同樣,現在大秦的局勢已被架住了,進退兩難,唯有繼續往前走,擺脫束縛,才能真正脫身。”

“而這都需此人出手。”

“大秦固然能人輩出,但對各方瞭如指掌,對天下局勢洞若觀火者,唯有此人。”

“臣懇請陛下請嵇恆出仕!”

聞言。

扶蘇臉色微變。

他卻是沒有想到,張蒼會說出這番話,竟想讓嵇恆出仕。

這可是先皇當初極力反對的。

張蒼似猜到了扶蘇的想法,眼中閃過一抹精明,冷聲道:“陛下,此一時非彼一時。”

“過去此人不便露面。”

“但現在不一樣了,六國餘孽伏誅,天下徹底歸秦,若讓其繼續藏匿於幕後,纔是真正的不妥。”

“唯有讓其擺在明面上,他的那些心思纔會被外人洞悉出來,也才能讓外界看清此人的真正意圖。”

“暗處終是受制!”

聞言。

扶蘇神色微動。

他也是明白過來,繼續讓嵇恆在暗處出手,最終只會將他架在火上,但若是將嵇恆逼出來,一切就將是嵇恆在承擔了。

他反倒能隱於幕後了。

若是嵇恆出了差池,更是能隨意解決掉嵇恆,不至於因其沒有在明面上,而始終心有不忍。

他是君。

君主豈能次次衝在最前,而讓臣民躲在幕後佈局?

扶蘇笑着點點頭,道:“善。”

“朕倒是一葉障目了,你說的沒錯,天下形勢變了,過去的他的確不適合拋頭露面,但現在。”

“他即爲天下局勢的主導者,理應站到臺前,去將天下事給一一解決掉,如此也不枉他辛苦一場。”

“臣正是此意。”張蒼道。

一個人的才智或許是比不過嵇恆,但百官羣策羣力,卻是能將嵇恆的心思弄的清清楚楚。

到時嵇恆真有私心,也會很快被彈劾,扶蘇也能更快知曉,而且制度改革乃是得罪人的事,嵇恆主導,怨恨自然就該落到嵇恆頭上。

無論從何種角度而言,對扶蘇都是利大於弊。

他又豈會不允。

唯一的影響,就是嵇恆出仕了,但他不會給嵇恆太多實權,更不會讓嵇恆染指到大權。

只會讓其做完這革新之制。

想罷。

扶蘇神色一下放鬆下來。

他原本還很焦慮,不知該如何是好,甚至都想着自己要主動去找嵇恆一次,讓嵇恆把後續說清楚。

但眼下沒必要了。

讓嵇恆自己來處理、來解決。

他只需盯着嵇恆做事就行,而且有嵇恆牽制朝臣的心神,他也有更多時間跟精力去完成軍隊的改革。

扶蘇道:“既然如此,那就這麼定下了,朕即刻下一份詔書,特令其爲大秦博士,有參政議政之職權,用以負責大秦日後改制之事。”

張蒼跟蒙恬連忙拱手道:“陛下英明。”

扶蘇現在很開心。

甚至想浮一大白,奈何身邊無酒,只能作罷。

張蒼跟蒙恬見狀,也是選擇了拱手退下。

退到殿外。

張蒼也不由長吐出一口濁氣。

而今他總算是把這個重擔給扔出去了,他又哪裡不清楚,扶蘇分明是想讓自己跟蒙恬負責。

但這般事,他真不敢接。

 

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392章 世上只有一個扁鵲,也只有一個魯班第364章 張蒼的錢糧之見!(求訂閱)第3章 殺我者,扶蘇也!(求收藏)第391章 沉船,殺人,引天下風聲!(求訂閱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第68章 人事之要,政見心界!(求收藏)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272章 再苦一苦黔首!(明天三更)第277章 風雨欲來!!!(求訂閱)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358章 權力的更替,也是財富的更替!(求第389章 離間匈奴,恩賜商賈!(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272章 再苦一苦黔首!(明天三更)第215章 冠劍加冕!(求月票)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10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訂閱)第158章 攻心!(求訂閱)第461章 兵敗垓下!(求訂閱)第349章 這句讀 數字?(求訂閱)第3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求訂閱)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34章 厚顏無恥!(求收藏)第389章 離間匈奴,恩賜商賈!(求訂閱)第305章 七國論!(下)第4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求收藏)第93章 大丈夫謀天下!(求訂閱)第210章 儲君之爭?一場政治分野罷了!(求第288章 大秦強大之實也!(求訂閱)第244章 敲打趙佗!(求訂閱)第87章 上架感言第106章 樓會塌嗎?!(求訂閱)第147章 秦法昭昭!(求訂閱)第264章 《諫降災書》!(求訂閱)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第228章 秦之特異也!(求訂閱)第255章 天下的戰爭結束了!(求訂閱)第451章 秦廷不滅,天下不寧!(求訂閱)第389章 離間匈奴,恩賜商賈!(求訂閱)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98章 根沒死,就能活!(求訂閱)第148章 我張蒼命苦啊!(求訂閱)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304章 七國論!(中)第202章 趙將軍做事,我放心!(求訂閱)第437章 朕是孤家寡人!(求訂閱)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275章 寧不與上天一爭乎?!(第三更)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311章 官豈能讓賊給爬到頭上?!(求訂閱第99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364章 張蒼的錢糧之見!(求訂閱)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479章 嵇恆真正的野望!(求訂閱)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408章 狡兔三窟!(求訂閱)第481章 張良前來赴會!(求訂閱)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112章 斷姓絕祀!(求訂閱)第216章 帶大秦銳士回家!(求訂閱)第73章 相見!(求追讀)第15章 秋月刑殺!(求收藏)第188章 宮中的兄友弟恭!(求訂閱)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95章 大商人!小商人!(求訂閱)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133章 案問莫服!(求訂閱)第75章 入仕經緯非我意!(求收藏)第12章 君儒臣法!(求收藏)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第57章 帝國的傲慢!(求收藏)第116章 救民先救吏!(求訂閱)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386章 以死人之身算天下!(求訂閱)第213章 今日還國,冠劍任事!(求訂閱)第208章 政治就是不講道理的!(求訂閱)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312章 這就是大秦的官吏?!(求訂閱)第168章 你們想出仕?!(求訂閱)第344章 絕望的趙高!(求訂閱)第82章 君之下,皆爲民!(求收藏)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261章 勝天半子?!(求訂閱)
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392章 世上只有一個扁鵲,也只有一個魯班第364章 張蒼的錢糧之見!(求訂閱)第3章 殺我者,扶蘇也!(求收藏)第391章 沉船,殺人,引天下風聲!(求訂閱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第68章 人事之要,政見心界!(求收藏)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272章 再苦一苦黔首!(明天三更)第277章 風雨欲來!!!(求訂閱)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358章 權力的更替,也是財富的更替!(求第389章 離間匈奴,恩賜商賈!(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272章 再苦一苦黔首!(明天三更)第215章 冠劍加冕!(求月票)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10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訂閱)第158章 攻心!(求訂閱)第461章 兵敗垓下!(求訂閱)第349章 這句讀 數字?(求訂閱)第3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求訂閱)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34章 厚顏無恥!(求收藏)第389章 離間匈奴,恩賜商賈!(求訂閱)第305章 七國論!(下)第4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求收藏)第93章 大丈夫謀天下!(求訂閱)第210章 儲君之爭?一場政治分野罷了!(求第288章 大秦強大之實也!(求訂閱)第244章 敲打趙佗!(求訂閱)第87章 上架感言第106章 樓會塌嗎?!(求訂閱)第147章 秦法昭昭!(求訂閱)第264章 《諫降災書》!(求訂閱)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第228章 秦之特異也!(求訂閱)第255章 天下的戰爭結束了!(求訂閱)第451章 秦廷不滅,天下不寧!(求訂閱)第389章 離間匈奴,恩賜商賈!(求訂閱)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98章 根沒死,就能活!(求訂閱)第148章 我張蒼命苦啊!(求訂閱)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304章 七國論!(中)第202章 趙將軍做事,我放心!(求訂閱)第437章 朕是孤家寡人!(求訂閱)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275章 寧不與上天一爭乎?!(第三更)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311章 官豈能讓賊給爬到頭上?!(求訂閱第99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364章 張蒼的錢糧之見!(求訂閱)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479章 嵇恆真正的野望!(求訂閱)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408章 狡兔三窟!(求訂閱)第481章 張良前來赴會!(求訂閱)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112章 斷姓絕祀!(求訂閱)第216章 帶大秦銳士回家!(求訂閱)第73章 相見!(求追讀)第15章 秋月刑殺!(求收藏)第188章 宮中的兄友弟恭!(求訂閱)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95章 大商人!小商人!(求訂閱)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133章 案問莫服!(求訂閱)第75章 入仕經緯非我意!(求收藏)第12章 君儒臣法!(求收藏)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第57章 帝國的傲慢!(求收藏)第116章 救民先救吏!(求訂閱)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386章 以死人之身算天下!(求訂閱)第213章 今日還國,冠劍任事!(求訂閱)第208章 政治就是不講道理的!(求訂閱)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312章 這就是大秦的官吏?!(求訂閱)第168章 你們想出仕?!(求訂閱)第344章 絕望的趙高!(求訂閱)第82章 君之下,皆爲民!(求收藏)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261章 勝天半子?!(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