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遙望會稽山!(明天恢復更新)

會稽水路通達。

此刻,在一條小舟上,兩名中年文士坐在船頭,望着被小舟破開的水浪,眼中露着明顯的擔憂。

何瑊輕嘆一聲道:“真讓子房兄說對了,秦廷在雲夢的那些動靜非是勢微,而是另有所圖,眼下雲夢周邊郡縣不少官吏被查,連帶着不少隱匿在那邊的士人,也跟着遭了殃,我等的振臂勢力,也跟着被削減了幾分。”

“秦廷好深的算計啊!”

何瑊目光陰沉。

連月來,他一直在四處打聽消息,心中始終抱有一定僥倖心理,認爲張良是杞人憂天了,只是最終的結果狠狠地扇了他一巴掌。

始皇的車輦剛離開。

雲夢附近郡縣就被御史府、廷尉府兩府官員徹查。

數以百計官吏入獄。

同時在這些官吏的招供下,本以爲無事發生的士人,也有不少因此遭了難,鋃鐺入獄,一時間雲夢附近人心惶惶,六國勢力剩餘在此地的力量,也有不少外逃。

連帶着。

他們對雲夢周邊的影響力大大削減。

雲夢可是他們六國貴族最爲依仗的兩個隱匿之地,眼下卻接近半廢,這是何瑊等人無論如何都接受不了的,而且還是以如此荒唐的方式。

因而接連數日,何瑊都臉黑如墨。

張良伸出手,用手感受着浪花帶起的微風,輕聲道:“此事的確是我們失算了,我們這些年過於沉浸在秦廷的大而無當上了,卻是忽略了這個秦國依舊是那個一掃六合的秦國,只是秦廷過去的相較呆板的行政措施,讓我們不禁生出了輕慢。”

“最終才釀就了這場人禍。”

“我們也當驚醒。”

“秦廷已發生了改變,不再如過去般死板,變得靈活不少,在這般變通之下,想要繼續施展疲秦、困秦之術,已沒有那麼輕易了。”

“我們也該扭轉目光了。”

張良嘴角含笑。

他似乎並未就雲夢附近的事擔憂。

何瑊冷聲道:“秦人狡詐,趁我們不備,暗中算計,非君子也!”

張良笑道:“治政之道上,哪有什麼君子可言,何況還是你死我活的相爭,若是換成我們,恐也會變着法子的這麼做,歸根結底,還是我們自己太自以爲是了。”

“自以爲看穿了秦廷的伎倆,自以爲洞悉了秦廷的算計,便沾沾自喜,便志得意滿,如此心浮氣躁之下,有此一劫,恐纔是必然。”

“有此心態的不僅有你。”

“也有我。”

“還有天下的大多數人。”

“我們太長時間沉浸在秦廷大而無當的施爲下了,以至於下意識就會生出輕慢,認爲秦廷不過爾爾,然我等終究是忘卻了,秦是橫掃六國的存在,又豈能是等閒?”

“雖然不少重臣都已病故,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秦廷終究還是有能人的。”

“我們本就沒什麼可失去的,再輸秦廷一場,又有何不可?”

“只要能笑到最後,再輸一百場又如何?”

wωω ¤ttk an ¤¢ o

“呵呵。”

張良目光平靜。

何瑊驚疑的看着張良,卻是不解,爲何張良能如此鎮定?

雲夢可是他們六國貴族的兩處藏身之地,眼下雲夢近乎被一鍋端,雖還有少數人殘餘,但人人自危之下,地方官府恐也不敢太過庇護,這對他們的打擊是很大的。

張良何以能這麼安定?

他狐疑的掃視了張良幾眼,最終苦笑道:“我若是有子房兄之氣量,恐也不會如此焦頭爛額了,只是而今始皇的巡行隊伍已臨近會稽,我們此行意欲何爲?”

“勸藏匿在吳越附近的貴族離開?”

張良搖頭。

“這是爲何?”何瑊一愣,他分明記得之前張良說過,秦廷恐會對吳越進行一番針對,眼下他們跋山涉水的過來,不就是爲了提醒其他貴族嗎?

見狀。

張良沉聲道:“眼下勸說已無意義。”

“我們能這麼快反應過來,六國貴族中定然也有識時務的,在雲夢發生事端的時候,恐就早早撤離了,但並非人人都有此警覺,而且吳越乃大地,藏匿其中的六國貴族衆多,不少都已初現氣候,讓他們撤離,談何容易?”

“再則。”

“他們也未必願意撤離。”

“人在大多數時候都抱有一定僥倖心理。”

“加之秦廷在雲夢澤附近,針對的主要是地方官吏,這難免不會讓六國貴族生出僥倖,認爲秦廷來到吳越之地同樣只是爲針對官吏,雖還是會做一些防範,卻也僅此而已。”

“何況若秦廷真這麼大動干戈,無疑有將地方官吏推向我等的跡象,如此情勢,藏匿在此地的六國貴族又如何意識不到?因而他們便會更加心安理得的留守。”

“再則。”

“不少六國貴族,之前已搬遷過一次,眼下又讓搬離,難免會生出不滿,多少也會有些不情願,如此情勢之下,非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賄之以利,才能說動。”

“而這豈是我們兩人能做到的?”

聞言。

何瑊張了張嘴,也是長嘆一聲。

他無奈道:“秦廷真是狡詐如狐,各種事情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將我們攪的一頭霧水,更是攪的六國貴族內部亂七八糟,不然何以會生出這麼大的嫌隙?!”

張良目光平靜。

他擡頭遠眺向天空,一輪金烏正緩緩升起。

將水面照的通紅。

他這次沒有勸說六國貴族撤離的心思。

他很清楚。

自己是勸說不動的。

能勸說動的,早早便離開了。

不能勸說的,再怎麼勸,都無濟於事。

他此行是想看看嬴政。

他很好奇,嬴政的身體,現在到底如何了。

這關乎着天下未來走勢。

而且這次秦廷做的事,明顯是謀算已久,根本就不是他們能針對破壞的,若是他們能凝合六國殘餘勢力,尚且能夠撼動,只是六國貴族內部並不和氣,互相一直都有暗中提防,在這般情況下,哪怕張良自詡有驚世之能,恐也實難說服六國各家。

六國貴族太多太雜了。

此外。

他一直感覺自己似忽略了什麼東西。

他蹙眉深思着。

見狀。

何瑊也沒有再言。

他苦悶的坐在船頭,眉頭已皺成一個川字。

他也是飽讀詩書的人,又如何不明白張良的話外之意。

秦廷做事太有章法了,根本不給他們改變的機會,而且從始至終都表露出一種高傲的姿態,給人一種就是針對地方官吏的做派,前面還試圖有所僞裝,到後面更是直接裝都不裝了。

始皇沿途下去,沒有再搜查六國餘孽。

反倒是御史府跟廷尉府的官員,一直在各地遊走,搜查着各地官吏‘吏治’不端的證據,如此情況下,又怎能讓人生出太多戒心?

何況六國貴族內部並非一團和氣,互相之間也沒少生隔閡嫌隙。

此等條件下。

他們又怎能勸說成功?

而且若是真勸說成功了,將吳越兩地的貴族大部分遷徙,若是秦廷並未因此搜尋,那豈非意味着他們所做毫無意義,只是在耗損自家精力?到時楚地的貴族又豈會沒有怨言?

只是若吳越兩地藏匿的貴族不遷移,若秦廷真就虛晃一招,最後大肆搜查,吳越如此輕敵之下,定會損失慘重,這豈非在白白損耗自身實力?

然正如張良所說,無論他們如何做,都不能做到兩全。

這便是秦廷手段的高明之處。

虛虛實實。

讓人防不勝防。

他們不僅要盯防秦廷的一舉一動,還要時刻關注六國貴族內部的情況,就算他們有通天之能,恐也難以做到面面俱到,大費周章下去,只會讓自己被其他貴族隔絕。

與其如此。

還不如什麼都不做。

想到這。

何瑊不由又長嘆一聲。

這是術。

是算計,更是陽謀。

算的是人心詭詐,算的是千人千心。

秦廷算準的便是六國貴族內部並不是團結一致。

很明顯。

秦廷的算計得逞了。

他們早早便清楚秦廷可能有的舉措,只是一來遷移人口不便,二來不少貴族心生僥倖,三來自詡秦廷不敢如此冒失,最終就釀成了當下的困局。

困頓無措。

隨即。

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何瑊道:“子房兄,那我們在吳越兩地散佈的‘東南有天子氣’,這還要繼續散佈嗎?”

張良搖頭。

他沉聲道:“不要繼續了。”

“將這則讖語散佈在吳越本就是一個錯誤。”

“我們恐反會受到牽連。”

“這是爲何?”何瑊面色凝重。

張良苦笑一聲道:“因爲秦廷若是沒準備大肆搜查,結果因爲這則讖語,對東南進行大肆搜查,而且還將消息傳出,到時其他貴族會如何看我們?會不會認爲是我們在暗算他們?”

“到時豈會不因此與我們結怨?”

聞言。

何瑊面色一急道:“這我們當初也沒有想到啊,本以爲這次始皇的意圖是針對我們而來,還有便是教化宣示,哪曾想,始皇根本就在戲耍我等,若是早知如此,我等又豈會做這麼冒失之舉?”

聽到何瑊提到教化宣示,張良一下子怔住了。

他想到了。

他知道自己遺漏什麼了。

教化宣示!

修人事以勝天。

這纔是始皇這次巡行的主要意圖。

但這幾個月下來,始皇當真進行過教化宣示?

沒有。

但其實是有的。

只是他們的注意力都在秦軍的搜捕上了,忽略了始皇一直在做的事,在雲夢望祀舜帝,在廬山刻石頌揚大禹治水之功,這難道不是教化宣示?

而且這次始皇出行,都是在大庭廣衆之下,也是藉機將此觀念傳至四方。

只是他們都疏忽了。

準備說。

他們的目光都放在了另外的事情上,根本沒有注意到,始皇一直在推進舊楚的宣揚教化,而且相較於舜帝,這次始皇的祭祀禹帝提到的更多。

大禹是何其人也?

五帝之中,最具事功精神的一人。

功業超邁前代,奠定華夏文明之根基之人也。

一言以蔽之。

華夏族羣邁入國家時代,自大禹始也。

過去禹帝在天下人心中地位並沒那麼高,尤其各地盛行各種巫術神鬼邪說,主張通過祭祀祈禱的方式來改變困局,所以禹帝相較其他四位帝王,在民間的認可度並不高。

但始皇這次巡行登臨廬山。

廬山何也?

一座不具宣教意義的大山罷。

然又有傳言,廬山之名,來源於《山海經》,而《山海經》創於大禹。

原本一座不具宣教意義的大山,嬴政這次不僅親自登臨了山巔,還在上面留下刻石,頌揚大禹治水之功,若廬山之名真來源於《山海經》,又出自大禹之手,恐就別有意味了。

嬴政古今天下第一位皇帝。

他對天下的影響力是無比巨大的,如此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山峰,卻被刻意留下石刻,定會引得大量人前去圍觀,在朝廷有意推波助瀾下,大禹之功業定會爲世人記起。

潤物細無聲。

大抵便是這般舉措了。

而大禹治水之事,天下皆知,這跟秦廷主張的修人事以勝天,又互相契合,悄無聲息間,就把這個觀念灌輸到了世人腦海,還不會因此引起太多的反感。

手段實在高絕。

尤其用不了多久,嬴政還會前往會稽山。

傳言,大禹便是崩逝於會稽山,葬在會稽山。

山上有禹冢.有鳥來爲之耘,春撥草根,秋啄其穢.

山東有湮井,去廟七裡,深不見底,謂之禹井。

秦廷手段變了。

不再如過去一般只知道蠻橫推行,根本不理會底層的反對,一個勁的強壓,眼下卻變得更加謹慎,也變得更加柔和了,只是這種變化,對張良而言,十分的危險。

他並不希望見到秦廷這樣。

他更希望見到過去那個驕橫冷酷的大秦。

張良目光閃爍。

遠方升起的太陽,此刻已有些刺眼。

他心中生出一股緊迫感。

他迫切的想見始皇一面,哪怕只是遙遙的望着,他必須要搞清楚,秦廷爲何會突然生出這麼大的轉變,大的有些令人震驚,有些害怕,更令人驚懼。

張良收回心神,將目光移向了右側。

那是會稽山的位置。

也是始皇日後祭祀大禹的地方。

小舟在船槳的波動下,緩緩的駛向了岸邊。

而在小舟停靠不久,水面上就突然多出了數十艘黑影。

而船頭赫然飄揚着一面旗幟。

秦!!!

第177章 官山海只是幌子!(求訂閱)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43章 法即是儒!(求收藏)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86章 官山海!(求收藏)第185章 千金買骨,摸石過河!(六千字第二第447章 皇帝着眼的當是天下事!(求訂閱)第27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更)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441章 生前身後事!(求訂閱)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第232章 張蒼:爲何總有人想害我?!(六千第29章 洞悉真相!(求收藏)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421章 治理!有治,還要有理!(求訂閱)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474章 挾大勢以令皇帝!(求訂閱)第203章 大秦需要文治!(求訂閱)第300章 更法!!!(求訂閱)第90章 權貴?!(求訂閱)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341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這章應該還行第468章 咸陽移不動,那就移朝廷!(求訂閱第356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第456章 兵家四派!我爲陰陽!(求訂閱)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479章 嵇恆真正的野望!(求訂閱)第480章 小心取仕!(求訂閱)第312章 這就是大秦的官吏?!(求訂閱)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454章 關東亂,局勢明!(求訂閱)第458章 準韓信便宜行事!(求訂閱)第335章 我心神往之!(33)第162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求訂閱)第441章 生前身後事!(求訂閱)第11章 儒家必須死!(求收藏)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183章 國無刑民!國無刑吏!(六千字第二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15章 秋月刑殺!(求收藏)第226章 投其所好!(求訂閱)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344章 絕望的趙高!(求訂閱)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461章 兵敗垓下!(求訂閱)第228章 秦之特異也!(求訂閱)第139章 流水無情關中動!(求訂閱)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135章 在劫難逃!(偷懶四千)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361章 凜冬將至!(求訂閱)第242章 世代相秦!(第一更)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392章 世上只有一個扁鵲,也只有一個魯班第431章 廢長立幼!(求訂閱)第399章 大秦的兩根稻草!(求訂閱)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34章 厚顏無恥!(求收藏)第395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100章 爭鋒!(一)第213章 今日還國,冠劍任事!(求訂閱)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234章 廁中鼠李斯!(求訂閱月票)第233章 我張蒼就是這個代價是吧!(求訂閱第500章 這是一場鬥爭!(求訂閱)第333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3)第391章 沉船,殺人,引天下風聲!(求訂閱第107章 法教正,人心正!(求訂閱)第63章 疲秦之術!(求收藏)第472章 ‘鍾’恆接旨!(求訂閱)第290章 相較關東之士,諸位纔是‘秦人!’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504章 朝堂的藝術!(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第46章 天下誰最先反呢?(求追讀)第383章 我韓信終會名傳天下!(求訂閱)第329章 現在可以談了嗎?(34第四更放晚上第302章 儲君求賢令?!(求訂閱)第29章 洞悉真相!(求收藏)第166章 民最可欺,也最不可欺!(求訂閱)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347章 人以羣分!(求訂閱)第497章 繼承和發揚百家思想!(元宵快樂!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42章 唯一的變法者!(求收藏)第359章 遇事不決先搞錢!(求訂閱)第398章 很多人都在等你死!(求訂閱)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
第177章 官山海只是幌子!(求訂閱)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43章 法即是儒!(求收藏)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86章 官山海!(求收藏)第185章 千金買骨,摸石過河!(六千字第二第447章 皇帝着眼的當是天下事!(求訂閱)第27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更)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441章 生前身後事!(求訂閱)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第232章 張蒼:爲何總有人想害我?!(六千第29章 洞悉真相!(求收藏)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421章 治理!有治,還要有理!(求訂閱)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474章 挾大勢以令皇帝!(求訂閱)第203章 大秦需要文治!(求訂閱)第300章 更法!!!(求訂閱)第90章 權貴?!(求訂閱)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341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這章應該還行第468章 咸陽移不動,那就移朝廷!(求訂閱第356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第456章 兵家四派!我爲陰陽!(求訂閱)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479章 嵇恆真正的野望!(求訂閱)第480章 小心取仕!(求訂閱)第312章 這就是大秦的官吏?!(求訂閱)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454章 關東亂,局勢明!(求訂閱)第458章 準韓信便宜行事!(求訂閱)第335章 我心神往之!(33)第162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求訂閱)第441章 生前身後事!(求訂閱)第11章 儒家必須死!(求收藏)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183章 國無刑民!國無刑吏!(六千字第二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15章 秋月刑殺!(求收藏)第226章 投其所好!(求訂閱)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344章 絕望的趙高!(求訂閱)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461章 兵敗垓下!(求訂閱)第228章 秦之特異也!(求訂閱)第139章 流水無情關中動!(求訂閱)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135章 在劫難逃!(偷懶四千)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361章 凜冬將至!(求訂閱)第242章 世代相秦!(第一更)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392章 世上只有一個扁鵲,也只有一個魯班第431章 廢長立幼!(求訂閱)第399章 大秦的兩根稻草!(求訂閱)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34章 厚顏無恥!(求收藏)第395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100章 爭鋒!(一)第213章 今日還國,冠劍任事!(求訂閱)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234章 廁中鼠李斯!(求訂閱月票)第233章 我張蒼就是這個代價是吧!(求訂閱第500章 這是一場鬥爭!(求訂閱)第333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3)第391章 沉船,殺人,引天下風聲!(求訂閱第107章 法教正,人心正!(求訂閱)第63章 疲秦之術!(求收藏)第472章 ‘鍾’恆接旨!(求訂閱)第290章 相較關東之士,諸位纔是‘秦人!’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504章 朝堂的藝術!(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第46章 天下誰最先反呢?(求追讀)第383章 我韓信終會名傳天下!(求訂閱)第329章 現在可以談了嗎?(34第四更放晚上第302章 儲君求賢令?!(求訂閱)第29章 洞悉真相!(求收藏)第166章 民最可欺,也最不可欺!(求訂閱)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347章 人以羣分!(求訂閱)第497章 繼承和發揚百家思想!(元宵快樂!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42章 唯一的變法者!(求收藏)第359章 遇事不決先搞錢!(求訂閱)第398章 很多人都在等你死!(求訂閱)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