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沉船,殺人,引天下風聲!(求訂閱

“你說的是真的?”

“官府能有這好心?能讓你們回去?”

“你不會是在騙我們吧?”

“是修長城的全部,還是就伱們這些?”

“.”

老者的話引來很多士兵質疑。

也非是他們質疑。

這跟過去官府的所作所爲完全不同,過去官府只恨不得讓他們勞役到死,哪肯讓他們回去,就算是回去,也是急忙又找個由頭給徵發回來。

而今還能有這好事?

聞言。

領首老者臉上擠出一抹褶子。

他笑着朝天拱了拱手,道:“以前總聽人說長公子仁義,這次我算是知曉,這長公子的確是仁義,這次我們能回來,也多虧了長公子,這是長公子頒佈的命令,還能有假不成?”

“我們可是有官府頒發的‘致’!”

“就我們?那當然不可能,反正就我聽說的,修長城的大部分人,都會在接下來一兩月陸續遣回,只有那服役沒滿五年的,會繼續在北疆那邊繼續,這次就我看,至少能回來十來萬人,甚至可能更多,這長公子真是個大好人啊。”

領首老者對扶蘇是讚不絕口。

其他役夫也不住誇讚。

他們是發自內心的認爲扶蘇好,若不是扶蘇下令,他們還不知什麼時候能回去。

士卒中有人冷聲道:“你們可別高興的太早,現在地方還在徵發徭役,要在各地修建倉庫,你們這回去,指不定又被徵發了。”

之前的瘦黑男子搶話道:“是啊。”

“你們可要回去慢點,若是被徵發,記得修慢點,我可是打聽到,這是官府要加徵口賦,能多拖一段時間就多拖時間。”

聞言。

這些役夫眉頭一皺。

他們凝聲道:“地方又在徵發了?”

“但應該沒什麼事吧。”

“我記得離開代郡時,那上吏說,殿下有意讓天下休養生息,沒道理放我們回去,就又開始急忙的去動各種工程吧。”

“而且。”

“你這說的也不對。”

“官府早就規定了,一般工程都有工期,若是工期內完成不了,役夫都要受罰,那懲罰可比多交的口賦要多,而且我們這次服役完,按律令是可以‘除三更’的。”

“也就是免除三次更役。”

“而這些信息,早已傳至地方,登錄在我們的‘役籍’上了。”

“再說了,長公子仁義。”

“肯定不會貿然的去加徵口賦,而且就我們回來的路上,還聽說官府已準備跟匈奴緩和關係了,到時北疆就安寧了,也正是基於要緩和關係,所以長城纔會暫緩修建,我們這些役夫才能回來,你說的這些,我不太相信。”

見老者質疑自己,瘦黑青年有些急了。

不過沒等瘦黑青年開口,韓信卻突然開口了。

韓信道:“按老丈的說法,正是因爲朝廷跟匈奴有意緩和關係,所以短時長城並無修建的必要,而若是朝廷跟匈奴真的緩和了關係,北方對匈奴的敵對,也會隨之消減,所以朝廷才讓你們回來?”

老者疑惑道:“難道不是嗎?”

韓信輕笑一聲,並未做過多解釋,繼續問道:“那依老丈所說,現在長城並未修建完畢,也就意味着很多地方是存在着缺口,那官府可曾派人去盯防?”

老者一臉茫然,撓了撓頭,不確定道:“應該會有吧。”

“而且都緩和關係了,匈奴也沒必要這麼大費周章繞路吧,何況官府既然做出這樣的決定,肯定是有官府的道理。”

韓信點點頭,眼中流露着異色。

他目光看向北方。

恨不得眼前就有一副北疆堪輿圖,更想讓這些役夫,將其中未修建完畢的部分標註出來,讓他對這些缺口進行排兵佈陣,不過他現在手中並無堪輿圖,而這些役夫恐也標不出幾個位置,所以只能在心中想想。

但他的心神早已飄遠。

這時。

這羣役夫跟其他幾人吵了起來。

役夫都認爲朝廷跟匈奴緩和後,天下的負擔會越來越少,他們今後的服役次數也會越來越少,服役時間也會越來越少,而且官府是真的想讓他們休養生息的。

不然又怎麼會給他們送幾天的‘餱’食?

這可都是糧食啊。

而瘦黑青年等人則始終認爲,這都是役夫的想當然,秦廷就是殘暴的,也根本不會念及他們,只會變本加厲的勞役他們,哪兒會給他們喘息的機會。

就在衆人爭吵不休時,韓信擡起手。

立即。

四下安靜下來。

他朝老者等人拱手道:“多謝老丈告知,就我看來,朝廷的確有緩和之意,而今也在有意的放緩各項工程,至於地方修建的倉庫,也的確不能算是惡政,畢竟當年皇帝宣揚的就是‘修人事以勝天’,各地有了倉庫,日後若真的出了大災大難,也能更快的得到救助。”

韓信的話贏得役夫的一致贊同。

隨後。

韓信轉過身。

他看向身後的士卒,冷聲道:“今天下午加練。”

這句話一出。

所有士卒都不由苦了臉。

在韓信手中爲士卒,本就十分艱苦,還加練,那不是要累死?

役夫等人吃完飯,就直接離開了。

瘦黑青年不滿道:“韓信,你這是什麼意思?分明是這些役夫亂說,你爲什麼要我們加練?”

韓信冷冷的掃了一眼,寒聲道:“你們真以爲朝廷會跟匈奴緩和?”

“緩和後北地就太平了?”

“難道不是?”瘦黑青年一臉不服。

韓信嗤笑道:“自以爲是,要是一份緩和關係的令書,就能讓雙方冷靜下來,那過去數百年天下也不會起這麼多戰爭了。”

“休戰只是暫時的。”

“匈奴人也絕對不會那麼老實。”

“真就跟你和和氣氣。”

“而長城在各地留下的缺口,則會成爲匈奴人南下劫掠的突破口,而我們這些新徵入伍的,日後免不了要去這些地方防禦,到時你們面對的將是更加殘忍,更加冷酷的匈奴人。”

“他們是真會將你們腦袋割下的。”

“今日多練。”

“是爲了你們日後少流血。”

“我不知草原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但我韓信可以肯定,朝廷跟匈奴之間,必定還有一場大戰,若是你們不想死,就好好訓練,到時才能在戰場上活下來。”

說完。

韓信大步回到了營地。

其他士卒面面相覷,他們覺得韓信有些小題大做,但韓信這一副架勢,的確將他們鎮住了,若是韓信說的是真的呢?

一念至此。

所有人都嚴肅不少。

不多時。

營地內再度響起了踏踏的腳步聲。

碭郡,大梁。

這座昔日的魏國都邑。

而今已是一座新城,被稱之爲‘開封’。

當年秦滅魏,王賁率軍圍大梁城,引鴻溝水灌大梁城,前後長達三個月,大梁城壞,最終魏王假無措開城出降,此後大梁城便已不復存在。秦一統天下後,在舊址旁另置開封縣。

只是附近人依舊稱爲大梁。

已入冬季。

天氣漸漸冰寒刺骨起來。

張良就站在城中,望着城中熱鬧景象,眼中卻十分忌憚。

在這一月。

他並未停下過腳步。

一直試圖破局,打亂嵇恆的佈置。

也在各地散佈了謠言。

例如秦修倉庫,是爲加徵口賦,是爲填秦人胃口,還有便是借徵發之名,將在地方大行兼併,這些謠言剛散佈時,的確引得人心惶惶,不少人都對大秦怒不可遏。

秦廷的形象進一步惡化。

然好景不長。

隨着過去修建長城的役夫歸來,原本還破口大罵的民人,一下就調轉了方向,對扶蘇稱讚起來,不少家庭更是喜極而泣,連帶着不少城邑都熱鬧不少。

尤其這些役夫還傳回了一些話。

朝廷意欲休養生息。

這更是讓原本情緒激動、怒不可遏的民人,一下就冷靜下來,也如一盆涼水,狠狠的澆到了張良頭上,讓他頗爲狼狽跟難堪。

正是這數以萬計的役夫歸來,讓底層對秦廷的怨恨,一下子被消解了不少。

他散佈的謠言也直接沒了影響。

張良收回目光。

他平靜道:“他果然是算到了。”

“也早就做好了佈置。”

“從他爲秦謀劃以來,天下散佈出的謠言,已越發難起作用,就算引起地方一些動靜,也很快就被平息,再難如過去一般,讓天下都爲之震怖。”

“而散謠布惑的手段,也的確太稀疏平常了。”

“他有所預防是肯定的。”

“只不過。”

“在謠言還未散佈前,就已做好了佈置,說明他想的更周全,也計劃的更完善,也早就料到了這些,如此看來,想破開嵇恆步下的人心算計,恐真就只能劍走偏鋒了。”

張良擡起頭。

他此刻站着的地方,正是開封縣令的府邸。

他要澄清利弊。

讓地方親近貴族的官吏倒戈背刺。

他之前在韓國,但韓國離關中太近了,受到關中影響太深,並無幾人敢這麼做,在接連碰壁之後,張良選擇了另謀去處。

他來到了魏國故地。

而大梁這座魏國故邑,因當年的水灌城池,對秦人很是怨恨,尤其是隨着魏國覆滅,大梁昔日輝煌不復,更是讓附近的人對秦廷微詞不斷。

故大梁是張良魏地的第一個選擇。

咯吱。

開門聲響起。

一名小吏從門縫中探出頭來。

他張望了一眼四周。

見四周無人注意,這才頗爲不耐煩道:“我家家長說了,不見,你以後也別再來了,我家家長只想安分的當個縣令,沒有心思陪你們去胡鬧。”

“走走走。”

“走的越遠越好。”

砰!

小吏把話說完,直接把門關上。

張良目光一沉。

他對這一幕是習以爲常。

地方官吏仕秦十餘年,早就忘卻了舊主,加之秦軍威懾力依舊強勁,鮮少有人敢去冒險,這一路下來,這不是張良第一次碰壁。

也絕不會是最後一次。

張良心知肚明。

但他依舊要去嘗試。

也必須嘗試。

想要攪亂嵇恆的算計,就必須要打破常規,若用過往的尋常辦法,根本就奈何不了半分,會被嵇恆早早識破,並提前做好化解之法,難以奏效半點。

想打破常規,必須行非常之舉。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匹夫一怒,血濺三尺。”

“而今天下、匹夫都難得一怒,但天下必須有怒,不然就這麼按嵇恆心意去了,對於我等反秦之人局勢只會越來越緊迫,也會越來越難以喘息。”

張良轉身離去。

他心中已有了一個完備的想法。

沉船,殺人。

藉此引動天下風聲。

讓地方官吏看清秦人真面目。

從而逼迫地方官吏,不得不再度搖擺。

繼而破局!

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

即便天氣越發冰冷,手臂粗的冰棱就這麼垂於屋檐,哪怕是城邑中走動的人,也越來越少,張良的腳步依舊沒有停下。

甚至走動的距離越來越遠。

他踏遍了碭郡。

而今已踏入到了陳郡。

只是在一次又一次碰壁之下,張良的心也越發沉了下去。

張良知曉,嵇恆某種程度上,算計人心太厲害了,他很早便清楚的認識到,世人大多鼠目寸光,也太多目光短淺,只要刀沒有落在自己脖子上,就決然不會輕易涉險。

更不會以身試險。

而這也是張良一次次失敗的主因。

他勸服不了。

很多官吏根本不給見面的機會,只讓守門的小吏將他驅趕走,他縱然心中早有了千萬說辭,但此刻也都化爲了無盡的嘆息。

更令張良有些不安的是。

他這一路走下來,心中浮現了一個念頭。

便是自己所謂的‘劍走偏鋒’,會不會嵇恆也算到了?

甚至也做好了萬全準備?

這種預感很突兀,也很沒來由,但又無比的深刻,讓張良不得不多心,甚至他不得已還在心中推算了一番,若是當真如此,嵇恆會做怎樣的反制。

只是實在沒想明白。

但張良的心也越來越沉重了。

他已在心中打定主意,若是這次想法依舊爲嵇恆算計,便不會在繼續見招拆招了,因爲在嵇恆縝密算計下,他根本就沒有辦法改變。

想改變,唯有跳出去。

嵇恆算計嵇恆,他謀劃他自己的。

這纔是上策。

也是張良目前能想到的最好辦法。

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463章 在關東設立經濟特區(求訂閱)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109章 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求訂閱)第456章 兵家四派!我爲陰陽!(求訂閱)第472章 ‘鍾’恆接旨!(求訂閱)第165章 定調!(求訂閱)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147章 秦法昭昭!(求訂閱)第119章 烽火戲諸侯?(求訂閱)第176章 亂秦之策!(求)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120章 板蕩識忠臣,國危思良將!(求訂閱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375章 經濟上的開源節流!(明天兩更)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401章 規矩,既要守,也要破!(求訂閱)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351章 清者自清?!(求訂閱)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321章 幹大事豈能惜身?(24)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137章 蝴蝶振翅!(求訂閱)第91章 唯利是趨!驅狼吞虎!(求訂閱)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488章 我笑你不懂經濟!(求訂閱)第303章 七國論!(上)第359章 遇事不決先搞錢!(求訂閱)第304章 七國論!(中)第4章 大舟已過巨波海,新帆卻覆江河前!(第13章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求收藏)第375章 經濟上的開源節流!(明天兩更)第359章 遇事不決先搞錢!(求訂閱)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98章 根沒死,就能活!(求訂閱)第181章 風起進退,誰知風口?!(六千字,第244章 敲打趙佗!(求訂閱)第262章 始皇,你讓我失望了!(求訂閱)第452章 天下烽火!(求訂閱)第213章 今日還國,冠劍任事!(求訂閱)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397章 你是在等朕死!(求訂閱)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237章 天下水太深,你握不住的!(第一更第70章 富 貴!(求月票)第96章 後手?!(求訂閱)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202章 趙將軍做事,我放心!(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194章 趙佗,你還能保持初心嗎?(求訂閱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15章 秋月刑殺!(求收藏)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246章 難以維持的政策!(求訂閱)第488章 我笑你不懂經濟!(求訂閱)第444章 國殤悲風!(求訂閱)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56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求收藏)第370章 少府之位?(求訂閱)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485章 百官共監之!(求訂閱)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344章 絕望的趙高!(求訂閱)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254章 民變在即,掠之於商!(求訂閱)第243章 爲治天下,未雨綢繆!(第二更)第175章 子嬰!(求訂閱)第207章 大秦需要考慮立儲了!(求訂閱)第272章 再苦一苦黔首!(明天三更)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289章 以退爲進!(求訂閱)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21章 天子失官,學在四夷!(求收藏)第388章 鳴鏑弒父!(求訂閱)第489章 一切都在計劃中!(求訂閱)第288章 大秦強大之實也!(求訂閱)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309章 遙望會稽山!(明天恢復更新)第153章 你們可知罪?!(求訂閱)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36章 阿房,阿房,亡始皇!(求收藏)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300章 更法!!!(求訂閱)第421章 治理!有治,還要有理!(求訂閱)
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463章 在關東設立經濟特區(求訂閱)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109章 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求訂閱)第456章 兵家四派!我爲陰陽!(求訂閱)第472章 ‘鍾’恆接旨!(求訂閱)第165章 定調!(求訂閱)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147章 秦法昭昭!(求訂閱)第119章 烽火戲諸侯?(求訂閱)第176章 亂秦之策!(求)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120章 板蕩識忠臣,國危思良將!(求訂閱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375章 經濟上的開源節流!(明天兩更)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401章 規矩,既要守,也要破!(求訂閱)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351章 清者自清?!(求訂閱)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321章 幹大事豈能惜身?(24)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137章 蝴蝶振翅!(求訂閱)第91章 唯利是趨!驅狼吞虎!(求訂閱)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488章 我笑你不懂經濟!(求訂閱)第303章 七國論!(上)第359章 遇事不決先搞錢!(求訂閱)第304章 七國論!(中)第4章 大舟已過巨波海,新帆卻覆江河前!(第13章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求收藏)第375章 經濟上的開源節流!(明天兩更)第359章 遇事不決先搞錢!(求訂閱)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98章 根沒死,就能活!(求訂閱)第181章 風起進退,誰知風口?!(六千字,第244章 敲打趙佗!(求訂閱)第262章 始皇,你讓我失望了!(求訂閱)第452章 天下烽火!(求訂閱)第213章 今日還國,冠劍任事!(求訂閱)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397章 你是在等朕死!(求訂閱)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237章 天下水太深,你握不住的!(第一更第70章 富 貴!(求月票)第96章 後手?!(求訂閱)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202章 趙將軍做事,我放心!(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194章 趙佗,你還能保持初心嗎?(求訂閱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15章 秋月刑殺!(求收藏)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246章 難以維持的政策!(求訂閱)第488章 我笑你不懂經濟!(求訂閱)第444章 國殤悲風!(求訂閱)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56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求收藏)第370章 少府之位?(求訂閱)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485章 百官共監之!(求訂閱)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344章 絕望的趙高!(求訂閱)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254章 民變在即,掠之於商!(求訂閱)第243章 爲治天下,未雨綢繆!(第二更)第175章 子嬰!(求訂閱)第207章 大秦需要考慮立儲了!(求訂閱)第272章 再苦一苦黔首!(明天三更)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289章 以退爲進!(求訂閱)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21章 天子失官,學在四夷!(求收藏)第388章 鳴鏑弒父!(求訂閱)第489章 一切都在計劃中!(求訂閱)第288章 大秦強大之實也!(求訂閱)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309章 遙望會稽山!(明天恢復更新)第153章 你們可知罪?!(求訂閱)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36章 阿房,阿房,亡始皇!(求收藏)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300章 更法!!!(求訂閱)第421章 治理!有治,還要有理!(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