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

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

“言歸正傳。”

“管仲的變法之所以爲後世淹沒。”

“原因有二。”

“其一是齊國一世而衰。”

“因爲齊國衰亡的太快,以致以商治國的理念,不爲天下諸侯接受。”

“齊國經管仲變法之後,國力可謂遠超其他,但齊國卻選擇不擴軍,不兼併的‘和平稱霸’,還一直主張‘尊王攘夷’。”

“這種腐舊的觀念無疑爲後世君主不喜。”

“但其實也情有可原。”

“畢竟管仲變法時,周天子雖開始失權,但威望尚存,齊國豈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行吞沒兼併之舉?”

“第二點是管仲思想跟儒家思想背馳。”

“管仲變法意圖是刺激商貿,鼓勵消費,以商止戰。”

“而儒家思想,力推的是‘以民爲本,輕搖賦稅,克己仁義’,這些觀念在管仲變法中,卻無一條能對應。”

“自不爲以後世儒生爲主流的士人認可。”

“加之李悝變法成功,因而在儒家框架下進行改革,日漸成爲了天下主流。”

“這方面暫且不談。”

“齊國經管仲變法之後,得魚鹽之利,從一個積貧之國,一躍成爲了春秋霸主,雖只持續了一世,但從這次變法之後,齊國的財政始終沒有得到太多削減,更是因此滋生出大量的商賈大富。”

“後續的鄒忌變法,實則很是輕微。”

“只改進了一下人才制度,除此之外,幾乎沒有多動。”

“秦齊之間的衝突。”

“在商!”

“從管仲變法開始,齊國因漁業跟鹽業發達,出現了大量走卒販旅,也促就了大量的商賈大富,過去齊國收稅至多就三成,而秦對商品卻是收重稅,最高甚至高達五六成。”

“這顯然不爲齊地的商賈大富接受。”

“管仲變法中,我最認同的一點,是‘以商止戰’。”

“以商止戰過去一直爲世人漠視。”

“主要原因在我看來,還是因儒家的興盛。”

“天子失官,學在四夷。”

“先師孔子第一次打破了舊日貴族壟斷學識的局面,變‘學在官府’爲‘有教無類’,通過言傳身教的形式,將自身的所思所想傳至天下,讓無數士人因此受益,但也正因爲此,也讓無數人受到了儒家影響。”

“以至不敢輕易否定儒學。”

“但在我看來,世人將孔子過於神化了。”

“而今的儒學,早跟孔子身傳的儒學不一樣了,若是孔子在當世,恐也會爲世人認作異端。”

“我認爲管仲的‘以商止戰’,比儒學更適合一個國家。”

“管仲的所謂‘止戰’,指的是防止戰爭爲治國第一要義,這裡的戰爭既指內戰,也包含外戰鬥,”

“就國家內政而言,‘以商止戰’是發展商品經濟,讓國民富裕而不至於造反。”

“民以食爲天。”

“若民衆能維持最基本活着的需求,誰還有心思想着造反呢?”

“而對於外戰而言,‘以商止戰’就是擴大對外貿易,並以軍事的威懾力維持均衡,通過商戰的形式,不斷削弱對方的力量,最終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讓對方徹底一蹶不振,到時無論是兼併也好,還是奴役也好,主動權完全在我這邊。”

“雖然短時想實現有些困難,但管仲提出的這些想法,未嘗不是一條可探索的道路。”

嵇恆侃侃而談。

他已將關東六國變法盡數講完。

魏國的私學,韓國的手工業,楚國的貴族,燕國的王道傳統,趙國的胡人,齊國的商賈大富。

這些就是各地目前最棘手最難解決的部分。

秦廷會如何解決,他並不關心。

他將酒壺放在案上,如往常一般,將辛辣的羊骨湯倒入粳米,稍加攪拌,隨即大口吞嚥起來,絲毫不顧及形象,不時還小酌一口,神色無比的陶醉愜意。

胡亥雙眼木然的看着嵇恆。

嵇恆後續所講,他根本沒有聽進去。

他的腦海一直在想一件事,如果真按嵇恆所講,大秦會何去何從?

儒法一體。

誰能保證儒家不會捲土重來?

到時

大秦還是大秦嗎?

胡亥嚥了嚥唾沫,臉色發白道:“嵇恆,我有點沒聽懂,你再給我講講,去年始皇就已下令焚書,尤其是《詩》《書》《春秋》等儒家書籍,幾天後,還要坑殺一些儒生,現在博士學宮的博士盡數出逃,大秦哪還有儒學的容身之地?”

“儒家怎麼可能取代法家?”

胡亥一臉不信。

嵇恆輕笑一聲,放下手中木筷,淡淡道:“你認爲不可能?”

“不可能。”胡亥堅定的搖頭。

嵇恆嗤笑一聲,不置可否道:“李斯你知道吧。”

“知道,當今的大秦丞相。”

嵇恆點點頭道:

“李斯是荀子高徒,荀子是儒學大家,因而李斯儒學不會差。”

“李斯仕秦之前,曾在上蔡爲小吏,後才入仕秦國,這和儒家倡導的‘學而優則仕’理念相符合。”

“還有儒家的‘尊君’‘忠君’思想,在李斯身上也尤爲明顯。”

“至少目前是這樣。”

“除此之外,李斯還大力推崇儒家的‘任人唯賢’。”

“當年水工鄭國‘疲秦計劃’陰謀敗露,始皇要驅逐所有六國客卿,在此危急時刻,李斯上呈《諫逐客書》,勸始皇重用賢才。”

“同時李斯針對時政,敢於勸諫,如力主行郡縣制等,還曾提出過勤儉節用、減輕賦稅的主張,這些其實都是儒家思想,只不過相較法家思想的凸顯,李斯的儒家思想相對隱晦,但只要細細思索,定能其中的一些蛛絲馬跡。”

“李斯是一個法家學者,尚且會受到儒家影響,何況天下其他官吏?”

“還有扶蘇呢?”

胡亥一下沉默了。

嵇恆搖搖頭,輕聲道:“儒家經過數百年的紮根底層,對天下的影響完全超乎伱的想象,始皇的確開展了焚書,也的確會殺一批儒生,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而且始皇未曾想過去解決。”

“也不會去解決。”

“因爲是大秦需要儒家,至少大秦後世君主需要。”

“當君主能力不夠時,爲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擡高自己的威嚴,自然會選擇偏向唯心,而這方面儒家最爲優秀。”

“所以儒家回到朝堂,甚至是主導朝堂,只是時間早晚罷了。”

“但一定會回來!!!”

(本章完)

第153章 你們可知罪?!(求訂閱)第491章 變數已至,未來已來!(求訂閱)第328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24)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469章 分權,控財!(求訂閱)第176章 亂秦之策!(求)第450章 羅網已成,請君入甕!(求訂閱)第40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求訂閱)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252章 我劉季該發達一次了!(求訂閱)第480章 小心取仕!(求訂閱)第455章 韓信!一個很純粹的人!(求訂閱)第40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求訂閱)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152章 落英飄搖!(求訂閱)第8章 請罪又求情!(求收藏)第429章 丞相當真想輔佐扶蘇嗎?!(求訂閱第426章 昏招,還是妙手?!(求訂閱)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128章 公開的秘密不等於秘密的公開!(求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440章 洗塵宴!(求訂閱)第420章 貨幣同樣是大一統戰爭的延續!(求第263章 正本清源!!!(求訂閱)第20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求訂閱)第202章 趙將軍做事,我放心!(求訂閱)第364章 張蒼的錢糧之見!(求訂閱)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427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訂閱)第64章 徐福!(求收藏)第45章 世間無對錯,只在利害權衡!(求追讀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410章 壯士斷腕!(求訂閱)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238章 扯扶蘇的虎皮!(第二更)第35章 法!勢!術!(求收藏)第238章 扯扶蘇的虎皮!(第二更)第498章 設立‘吹風’報!(求訂閱)第153章 你們可知罪?!(求訂閱)第220章 張蒼的心思!(求訂閱)第291章 燕人?不,是奴隸!!!(求訂閱)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第79章 麻沸!(求收藏)第50章 自託於無爲,非士之情也!(求收藏)第337章 你我不過都自詡正義罷了!(求訂閱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142章 疑罪從有!(求訂閱)第384章 廣闊天地,大有可爲!(求訂閱)第87章 上架感言第21章 天子失官,學在四夷!(求收藏)第452章 天下烽火!(求訂閱)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397章 你是在等朕死!(求訂閱)第27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更)第443章 溘然長逝!(求訂閱)第433章 朕在等扶蘇跟胡亥!(求訂閱)第150章 決勝負者,長於佈局!(求訂閱)第155章 法律能滯後,但法官不能!(求訂閱第437章 朕是孤家寡人!(求訂閱)第332章 爲的不是賢,是維穩!(明天開始三第254章 民變在即,掠之於商!(求訂閱)第470章 六十爲限!(明天開始兩更)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13章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求收藏)第279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求訂第152章 落英飄搖!(求訂閱)第363章 虎狼之秦,自當爲虎狼之君!(求訂第105章 氣數已盡,註定當亡!(求訂閱)第401章 規矩,既要守,也要破!(求訂閱)第505章 時不我待,殺伐開路!(求訂閱)第156章 開展安全大檢查!(求訂閱)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271章 天下關係下的法家!!!(求訂閱)第385章 人心算計,陽謀天下!(求訂閱)第230章 真正的核心是軍隊轉職!(求訂閱)第363章 虎狼之秦,自當爲虎狼之君!(求訂第208章 政治就是不講道理的!(求訂閱)第352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309章 遙望會稽山!(明天恢復更新)第81章 見事貴見缺!(求收藏)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396章 計成,伏殺!(求訂閱)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366章 張御史,杜少府有請!(求訂閱)第362章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求訂閱第364章 張蒼的錢糧之見!(求訂閱)第101章 爭鋒!(二)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408章 狡兔三窟!(求訂閱)第233章 我張蒼就是這個代價是吧!(求訂閱第1章 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已刪改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249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求訂閱)
第153章 你們可知罪?!(求訂閱)第491章 變數已至,未來已來!(求訂閱)第328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24)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469章 分權,控財!(求訂閱)第176章 亂秦之策!(求)第450章 羅網已成,請君入甕!(求訂閱)第40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求訂閱)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252章 我劉季該發達一次了!(求訂閱)第480章 小心取仕!(求訂閱)第455章 韓信!一個很純粹的人!(求訂閱)第40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求訂閱)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152章 落英飄搖!(求訂閱)第8章 請罪又求情!(求收藏)第429章 丞相當真想輔佐扶蘇嗎?!(求訂閱第426章 昏招,還是妙手?!(求訂閱)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128章 公開的秘密不等於秘密的公開!(求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440章 洗塵宴!(求訂閱)第420章 貨幣同樣是大一統戰爭的延續!(求第263章 正本清源!!!(求訂閱)第20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求訂閱)第202章 趙將軍做事,我放心!(求訂閱)第364章 張蒼的錢糧之見!(求訂閱)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427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訂閱)第64章 徐福!(求收藏)第45章 世間無對錯,只在利害權衡!(求追讀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410章 壯士斷腕!(求訂閱)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238章 扯扶蘇的虎皮!(第二更)第35章 法!勢!術!(求收藏)第238章 扯扶蘇的虎皮!(第二更)第498章 設立‘吹風’報!(求訂閱)第153章 你們可知罪?!(求訂閱)第220章 張蒼的心思!(求訂閱)第291章 燕人?不,是奴隸!!!(求訂閱)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第79章 麻沸!(求收藏)第50章 自託於無爲,非士之情也!(求收藏)第337章 你我不過都自詡正義罷了!(求訂閱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142章 疑罪從有!(求訂閱)第384章 廣闊天地,大有可爲!(求訂閱)第87章 上架感言第21章 天子失官,學在四夷!(求收藏)第452章 天下烽火!(求訂閱)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397章 你是在等朕死!(求訂閱)第27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更)第443章 溘然長逝!(求訂閱)第433章 朕在等扶蘇跟胡亥!(求訂閱)第150章 決勝負者,長於佈局!(求訂閱)第155章 法律能滯後,但法官不能!(求訂閱第437章 朕是孤家寡人!(求訂閱)第332章 爲的不是賢,是維穩!(明天開始三第254章 民變在即,掠之於商!(求訂閱)第470章 六十爲限!(明天開始兩更)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13章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求收藏)第279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求訂第152章 落英飄搖!(求訂閱)第363章 虎狼之秦,自當爲虎狼之君!(求訂第105章 氣數已盡,註定當亡!(求訂閱)第401章 規矩,既要守,也要破!(求訂閱)第505章 時不我待,殺伐開路!(求訂閱)第156章 開展安全大檢查!(求訂閱)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271章 天下關係下的法家!!!(求訂閱)第385章 人心算計,陽謀天下!(求訂閱)第230章 真正的核心是軍隊轉職!(求訂閱)第363章 虎狼之秦,自當爲虎狼之君!(求訂第208章 政治就是不講道理的!(求訂閱)第352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309章 遙望會稽山!(明天恢復更新)第81章 見事貴見缺!(求收藏)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396章 計成,伏殺!(求訂閱)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366章 張御史,杜少府有請!(求訂閱)第362章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求訂閱第364章 張蒼的錢糧之見!(求訂閱)第101章 爭鋒!(二)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408章 狡兔三窟!(求訂閱)第233章 我張蒼就是這個代價是吧!(求訂閱第1章 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已刪改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249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