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世上只有一個扁鵲,也只有一個魯班

咸陽。

寒風悽悽。

一場大雪,讓始終熱鬧的咸陽,難得的安靜下來。

街巷中來往的人羣稀疏不少。

三三兩兩的孩提,手持着冰溜兒,在街頭巷尾打鬧着,完全沒有寒冷之意。

嵇恆的屋門緊閉。

他坐在屋裡,屋裡燃着爐火,身上披着一張毛毯,手中拿着一份竹簡,閒情逸致的看着書,不時撇了眼爐子,看看裡面的炭火夠不夠。

他看的非是什麼朝廷政令。

而是《語書》。

這是公子高等人編纂的啓蒙書籍,而今已大量謄寫,分發到了天下各地,而各地的初級書院,也在這一年間,如雨後春筍般修建完成了。

一場牽涉到關中數萬人的教育啓蒙正在慢慢開始。

一切似都在慢慢步入正軌。

嵇恆看着上面寓教於樂的各種寓言故事,尤其是那熟悉的‘小呀嘛小兒郎,揹着書包上學堂’時,嘴角更是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這種童謠似由來已久。

但放在這些啓蒙書籍裡,卻也正好合適,讀起來也朗朗上口。

嵇恆嘴角微揚,一卷一卷的看着。

他不知看了多久。

天已黑。

身旁的茶水早已涼透,甚至指尖在觸及時,還能感到一股侵人的冰涼,嵇恆將竹簡放下,去到自己的後廚,從院中選了一顆‘菘’,簡單炒了一下,就這麼對付了晚餐。

而後。

他又回到了屋裡。

繼續享受着自己的安然夜晚。

暮色時分。

只聽得咯吱一聲,緊閉的屋門被推開了。

一道高大身影出現在屋裡。

嵇恆掃了一眼。

就將目光重新放回了書裡。

見狀。

扶蘇輕笑一聲,並不在意,隨手將一份酒肉放下,拍了拍落在肩上的雪花,又在外面抖了抖衣裳,這才輕步進到了屋裡。

他神色尊敬道:“嵇先生。”

“有事?”嵇恆沒有擡頭,依舊掃着竹簡。

扶蘇從袖間取出一份竹簡,放在了案上,神色有些落寞,輕聲道:“夏無且太醫,今晨去了,而先生留在牢中石塊上的殘缺藥方,夏老太醫已補齊完全。”

說着。

扶蘇將竹簡推了過去。

聞言,嵇恆眉頭一挑,他撇了眼竹簡,並沒有打開,只是點頭道:“夏老太醫年事已高,年歲若是算下來,恐已八十好幾了。”

“七三,八四,自古難過。”

“以夏老太醫的年齡,也算是喜喪了。”

“這藥方我知道。”

“也知道其具體用途。”

“先生給的那副殘方,夏老太醫其實很早就補全了,只是一直沒有上稟,唯等到死去,才讓門下弟子將這份藥方呈上。”扶蘇淡淡道。

嵇恆面色平靜,緩緩道:“我能猜到。”

“因爲這不是醫人的方子。”

“只能輔助醫治。”

“夏老太醫不呈上去的原因,你其實心中早就清楚了。”

“我也很早便告訴過你。”

扶蘇沉默。

隔了一會,扶蘇坐到席上。

他給自己倒了一杯冷茶,很冷,只是扶蘇依舊一口飲下了,即便喝下時,臉色早已皺成一團,但他還是一飲而盡了。

似這冷茶能給他帶來一些勇氣。

他開口道:“先生當真沒其他藥方了嗎?”

“殘缺的也行。”

嵇恆搖頭。

他深深的看了扶蘇一眼,輕嘆道:“藥方並不難得,任何一個醫生,都能寫出數十上百份,但能成爲天下名醫,能始終做到對症下藥的,普天下都寥寥。”

他將手中看的《語書》推了過去。

扶蘇伸手接過。

嘴角露出一抹笑容。

他笑着道:“二弟、三弟等弟弟編纂的《語書》,的確對天下教育啓蒙大有裨益,父皇也對此大爲稱讚,二弟他們更因此獲得了不更的爵位。”

嵇恆沉聲道:“是啊,區區幾卷的書卷,卻是古人數十年,都未必能走完的路。”

“如今都揮灑在了《語書》之中。”

“若諸子先賢,能活在當世,見到這份《語書》,也不知會如何讚歎,而儒家孔子,見到朝廷這些年建立的初級學室,同樣也會驚歎連連。”

“有教無類。”

“如今秦廷正在逐步落實。”

扶蘇點頭。

過去這一年,很多人都只看到了大政頻出,卻是沒看到,地方多出了很多初等學室,而等到開春,便陸續會有適齡少年入學,假以時日,大秦將會培養出數以千計萬計的識字人才。

這也將是大秦穩固天下之基石。

只是

他這次前來,並非爲這事。

也實是無心於此。

他將竹簡合上,重新放了回去。

不過,嵇恆並未將這份竹簡拿走,而是連同這份竹簡及扶蘇帶來的那份藥方竹簡,一併推了過去,他淡淡道:“這就是新的藥方。”

聞言。

扶蘇一下愣住了。

他怔怔的望着被推到身前的兩份竹簡。

眼中充滿了疑惑跟不解。

一份《語書》,一份《麻沸藥方》。

哪裡有什麼新藥方?

他伸出手,又將手縮了回去。

這兩份竹簡內容,他早已過目不知多少遍,雖做不到過目不忘、倒背如流,但也深知這兩份竹簡的大概內容,兩者完全不搭邊,如何能構成一份新藥方?

扶蘇雙眸在兩份竹簡上來回掃過。

心中思緒萬千。

只是任憑他如何猜想,也始終想不到‘新藥方’在何處。

最終,扶蘇苦笑一聲,作揖道:“扶蘇愚笨,看不出‘新藥方’在何處,還請先生提醒。”

嵇恆神色淡然。

他輕笑一聲,開口道:“夏老太醫身死後,宮中可還有太醫?”

“自然是有。”扶蘇直接道:“夏老太醫固然是太醫院中醫術最精湛的人,但宮中又豈會只有一名太醫,自還有不少太醫。”

嵇恆道:“夏老太醫的弟子,可入了太醫院?”

扶蘇遲疑片刻,緩緩點頭道:“有幾名醫術精湛的弟子入了太醫院。”

嵇恆又道:“太醫院的太醫是如何挑選的?”

扶蘇沉聲道:“大秦有很嚴格的戶籍制度,醫者幾乎都是出自醫者家庭,當然也並不絕對,若有醫者願意將一生所學傳授他人,並引薦此人爲醫,同樣可入戶籍百業中的‘醫’。”“所以大秦的太醫,多是醫者世家。”

“或是醫家門徒。”

扶蘇點頭。

嵇恆輕笑道:“百家誕生以來,醫家便是小衆,基本在一個家門中盪漾。”

“唯有後繼無人,或者是爲一些權貴壓迫,不得不將一身所學傳授他人,如此,還會私下藏匿自家獨門藥方,而醫家中少有的大家,基本都是自幼耳濡目染,加上有一定天賦,最終才推陳出新,成爲醫家大家的。”

“然這般出彩的人註定寥寥。”

“世上只有一個扁鵲,也只有一個魯班。”

“後續的‘扁鵲’跟‘魯班’,不僅不能達到前人的高度,甚至只能望而興嘆,醫家也好,工匠世家也好,在這個等級森嚴的制度下,已缺乏了創新的意識。”

“他們這些‘後人’,只能拾前人牙慧。”

“就這還是學藝不精。”

“一代不如一代。”

“我若是沒有記錯,你先祖昭襄王曾自學醫術。”

扶蘇點頭道:“確有此事。”

隨即。

扶蘇面色一滯。

他已隱隱明白嵇恆在說什麼了。

昭襄先王身邊沒太醫嗎?

自然是有的。

但爲何昭襄先王寧願自學醫術也不願用?真是因爲自己在醫術上很有天賦?但這恐也未必,畢竟昭襄先王乃一國之君,日理萬機之下,哪有那麼多時間跟精力學醫術。

然.

昭襄先王卻是活了七十多歲。

固然以先祖的身份地位,能夠見到很多的醫家書籍,但從對醫術一無所知,到最後爲自己醫治,並最終得以長壽,這恐非是自學就能解釋的了。

畢竟

先祖看到的醫家書籍,這些太醫同樣能看。

那爲何獨先祖得以長壽?

扶蘇懵了。

他一下反應過來。

世上只有一個扁鵲,也只有一個魯班。

即便將扁鵲的所有書籍都給其後人學習,恐也無人能達到扁鵲的高度。

一代代傳下去。

只會一代不如一代。

除非這些百業世家中出現一個天才。

不然泯然衆人才是常態。

但這種機率太低了,而根本原因,便在於這是世襲。

庸人才是最多的。

昭襄先祖或許在醫術上是有些天賦,但能這麼輕易的超過那些太醫,恐正是因那些太醫都太過庸碌了,只要稍有天賦便能超過,這也解釋了,爲何昭襄先祖對太醫跟方士嗤之以鼻。

非是不敬。

而是這些人的能力不配!

相較讓庸醫醫治,昭襄先祖寧願自己去醫。

見狀。

嵇恆微微額首。

從扶蘇的面色上,他基本是意識到了。

他淡淡道:“在過去世襲爲主的歲月裡,百業是在一個家族中打轉,但並非所有家族都代有人才,也非是所有家族都能始終進步,庸碌纔是世襲家族的常態。”

“陳腐守舊,抱着過去的書卷,也纔是常態。”

“在這種情況下,若是古人沒有提供方法,很多家族便直接傻眼,也提供不了任何辦法,朝廷的太醫或許會從民間挑選部分,但隨着時間過去,最終太醫的位置,也會漸漸爲這些世襲的太醫壟斷,一些更有醫術的醫生則始終流落民間。”

“醫術也始終得不到發展。”

“小病成大疾。”

扶蘇心念一動。

他看向一旁的兩卷竹簡。

也是徹底明白了。

《語書》是普及知識、廣開門路的,而《麻沸藥方》是最新的藥方。

若是讓醫家打破舊有的世襲,讓這些醫術能流落到地方,或許能讓一些有醫藥天賦的人,踏上到醫生的行列,繼而促進整個醫家的進步,從而創造出更多有價值、有意義的藥方。

而在醫家繁榮的情況下,很多過往的疑難雜症,未必就找不到醫治之法。

而這就是嵇恆說的‘新藥方’。

扶蘇試探的問道:“先生想讓醫家也進入學室?”

嵇恆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他淡淡道:“醫術相關的確該大力發展,這是惠及天下所有人的,但若是如《語書》這般,在初級學室,那其實沒有這個必要。”

“醫術這行是治病看人的。”

“對人要求很高。”

“識字只是基礎,因而更合理的辦法,當是在初級學室之上,如正規學室一樣,建立一些太醫院,挑選對醫術有興趣的學子進入,並讓天下名醫去授學,並讓這些初學醫者,如‘初爲吏’一般,在天下試爲醫,大浪淘沙之下,纔會有真金顯現。”

“如此醫家才能繁榮。”

“也才能造就更多的‘扁鵲’。”

扶蘇頷首。

這的確是可行的。

而且除了醫家的人會反對,估計滿朝大臣沒人會反對。

畢竟正如嵇恆所說,這會惠及天下所有人。

醫術上去了。

活命的機會也更大了。

誰又會去嫌自己的命太長呢?

但他這行。

同樣不是爲了這。

他開口道:“先生高見,只是扶蘇之意,並不在此。”

嵇恆點頭,沉聲道:“我知道伱的來意,也知道你的想法,我非是醫者,給不了藥方,想要藥方,唯有醫者才能拿出。”

“大秦的太醫該做了篩選。”

“能者上,庸者下。”

“至於如何篩選,同樣很簡單。”

“是騾子是馬,拉出去溜溜就行,在城中修建一所醫院,讓這些太醫接診,並讓相關人員登記最後的醫治情況,尤其是一些疑難雜症,若是有都醫治不好的。”

“便以重金懸賞。”

“讓地方的醫生也參與其中。”

“這地方不僅侷限於關中,而是整個天下。”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

“人爲製造一個醫術交流平臺,從天下的醫者都有機會參與其中,集合這麼多醫者的力量,或許能給出你想要的‘藥方’。”

“朝廷也可藉助這個機會,將太醫院中屍餐素位的太醫踢出去,並選入一些醫術更高明的太醫。”

“不過.”

“醫者跟其他百業不同。”

“這是很考究經驗跟見識的,所以就算尋得了‘藥方’,這所醫院也當繼續存在,以便給這些醫生更多積累經驗的機會,也讓他們能見識到更多病情,日後若遇到類似的,也才能更快尋到醫治之法。”

“醫者是面向天下的。”

“非是一家!”

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482章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27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更)第320章 同室操戈?(14)第191章 人人有氏,等於人人無氏!(求訂閱第91章 唯利是趨!驅狼吞虎!(求訂閱)第24章 周禮,秦法!(求收藏)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132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求訂閱)第388章 鳴鏑弒父!(求訂閱)第148章 我張蒼命苦啊!(求訂閱)第335章 我心神往之!(33)第40章 胡服騎射!(求收藏)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63章 疲秦之術!(求收藏)第470章 六十爲限!(明天開始兩更)第411章 或許你纔是最該死的那個!(求訂閱第372章 爲何跟朕聽到的不同?!(求訂閱)第35章 法!勢!術!(求收藏)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20章 智者!(求收藏)第82章 君之下,皆爲民!(求收藏)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288章 大秦強大之實也!(求訂閱)第389章 離間匈奴,恩賜商賈!(求訂閱)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148章 我張蒼命苦啊!(求訂閱)第220章 張蒼的心思!(求訂閱)第103章 恩威並施!(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272章 再苦一苦黔首!(明天三更)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75章 入仕經緯非我意!(求收藏)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6章 交代後事!!!(求收藏)第390章 冗募歸,辭曰日已備,致未來!(求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252章 我劉季該發達一次了!(求訂閱)第150章 決勝負者,長於佈局!(求訂閱)第30章 信人奮士?!(求收藏)第451章 秦廷不滅,天下不寧!(求訂閱)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235章 李斯的害怕!(求訂閱月票)第285章 吳廣之怒!(求訂閱)第404章 栽贓彭越?!(求訂閱)第320章 同室操戈?(14)第481章 張良前來赴會!(求訂閱)第284章 趙高的苦口婆心!(求訂閱)第144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求訂閱)第199章 小心趙佗!(求訂閱)第354章 授人以魚!授人以漁!(求訂閱)第217章 扶蘇的政見!(求月票)第470章 六十爲限!(明天開始兩更)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106章 樓會塌嗎?!(求訂閱)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156章 開展安全大檢查!(求訂閱)第330章 暗流涌動!(今天倒下時差,明天恢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209章 請立長公子爲儲!(求訂閱)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26章 秦王掃六合!(求收藏)第474章 挾大勢以令皇帝!(求訂閱)第159章 亂法源頭在廷尉府!(求訂閱)第217章 扶蘇的政見!(求月票)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252章 我劉季該發達一次了!(求訂閱)第366章 張御史,杜少府有請!(求訂閱)第406章 背黑鍋還是讓張耳來!(求訂閱)第419章 以暴利爲引,陽謀天下!(求訂閱)第326章 當秦吏有什麼不好?!(33)第86章 官山海!(求收藏)第422章 天下何人不通秦?!(求訂閱)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第167章 朝堂的漩渦!(求訂閱)第226章 投其所好!(求訂閱)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290章 相較關東之士,諸位纔是‘秦人!’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220章 張蒼的心思!(求訂閱)第476章 決裂?!(第一更)
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482章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27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更)第320章 同室操戈?(14)第191章 人人有氏,等於人人無氏!(求訂閱第91章 唯利是趨!驅狼吞虎!(求訂閱)第24章 周禮,秦法!(求收藏)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132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求訂閱)第388章 鳴鏑弒父!(求訂閱)第148章 我張蒼命苦啊!(求訂閱)第335章 我心神往之!(33)第40章 胡服騎射!(求收藏)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63章 疲秦之術!(求收藏)第470章 六十爲限!(明天開始兩更)第411章 或許你纔是最該死的那個!(求訂閱第372章 爲何跟朕聽到的不同?!(求訂閱)第35章 法!勢!術!(求收藏)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20章 智者!(求收藏)第82章 君之下,皆爲民!(求收藏)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288章 大秦強大之實也!(求訂閱)第389章 離間匈奴,恩賜商賈!(求訂閱)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148章 我張蒼命苦啊!(求訂閱)第220章 張蒼的心思!(求訂閱)第103章 恩威並施!(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272章 再苦一苦黔首!(明天三更)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75章 入仕經緯非我意!(求收藏)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6章 交代後事!!!(求收藏)第390章 冗募歸,辭曰日已備,致未來!(求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252章 我劉季該發達一次了!(求訂閱)第150章 決勝負者,長於佈局!(求訂閱)第30章 信人奮士?!(求收藏)第451章 秦廷不滅,天下不寧!(求訂閱)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235章 李斯的害怕!(求訂閱月票)第285章 吳廣之怒!(求訂閱)第404章 栽贓彭越?!(求訂閱)第320章 同室操戈?(14)第481章 張良前來赴會!(求訂閱)第284章 趙高的苦口婆心!(求訂閱)第144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求訂閱)第199章 小心趙佗!(求訂閱)第354章 授人以魚!授人以漁!(求訂閱)第217章 扶蘇的政見!(求月票)第470章 六十爲限!(明天開始兩更)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106章 樓會塌嗎?!(求訂閱)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156章 開展安全大檢查!(求訂閱)第330章 暗流涌動!(今天倒下時差,明天恢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209章 請立長公子爲儲!(求訂閱)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26章 秦王掃六合!(求收藏)第474章 挾大勢以令皇帝!(求訂閱)第159章 亂法源頭在廷尉府!(求訂閱)第217章 扶蘇的政見!(求月票)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252章 我劉季該發達一次了!(求訂閱)第366章 張御史,杜少府有請!(求訂閱)第406章 背黑鍋還是讓張耳來!(求訂閱)第419章 以暴利爲引,陽謀天下!(求訂閱)第326章 當秦吏有什麼不好?!(33)第86章 官山海!(求收藏)第422章 天下何人不通秦?!(求訂閱)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第167章 朝堂的漩渦!(求訂閱)第226章 投其所好!(求訂閱)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290章 相較關東之士,諸位纔是‘秦人!’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220章 張蒼的心思!(求訂閱)第476章 決裂?!(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