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

殿中迴盪着李斯莊重清晰的聲音。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朝廷大政穩定九年有餘,六國貴族黑惡欲圖復辟,儒家勢力蜂起欲行王道,足證復辟舊制之暗潮洶洶不息,殿下當朝論政,以鞏固關中爲要,以老秦人爲本,提出‘入學’‘爲吏’兩種解決之法,臣以爲的確不失爲妙策。”

“當可解軍功爵制之疲乏,也能消弭黔首之怨恨。”

“臣認爲善!”

見李斯終於點頭贊成,扶蘇心中大石落地。

他其實很擔心李斯會反對,但只要李斯點了頭,其他朝臣也就不會輕易反對。

此事大體就已定下。

“只是按殿下所說,上造、簪嫋及以上爵位的士卒功賞能夠得到滿足,但最爲普遍也最爲尋常的公士呢?這些士卒的數量是最多的,高達幾十萬,若是放眼整個大秦,位列其中的更是上百萬,這些人又何嘗不是大秦根本?”李斯的聲音重新響起。

扶蘇點點頭道:“扶蘇自然清楚這點。”

“公士乃爵位之末,數量也最爲繁多,他們對田宅的需求也最爲殷切,因而朝廷定然也是要考慮這些人的存在的,正如我前面提到的兩種辦法,都是以上造爲基礎,而按律上造可以獲得兩頃田地及兩宅,但如果換取了‘入學資格’以及‘爲吏資格’。”

“在關中的只能保留公士獲封的田宅。”

“多餘的田地必須收回朝廷。”

“至於去到關東爲吏者,他們在關中的所有田宅都會收回,此外對於過往已經兌現的黔首,如果想獲得這兩個資格,同樣要捨棄原本的田宅,只能保留最基礎的‘公士’田宅,當然若是日後他們立功,再度被升爵,依舊能按律獲得額外田宅。”

“簡而言之。”

“上造、簪嫋爵的黔首,想獲得子弟入學資格及自身爲吏資格,則必須捨棄理應獲得的田宅,而至於不更等以上爵位的黔首則保持原狀,每戶都能免費獲得一個入學資格,以作爲對這些中高爵位者的相應補償。”

“不過上造、簪嫋級爵位的黔首,獲得田宅的其實並不多,因而主要還是看後續有多少人願去到關東爲吏,如此才能收回不少田地,或者是一些中高爵位的黔首,想要前往關東爲吏,朝廷也能借此收回不少田宅。”

“當然田宅數量是有限的。”

“因而註定會有些人是沒辦法得到兌現的。”

“所以朝廷能做的,便是給他們廣開方便之門,准許他們通過額外的服役年限來提升爵位,但也僅限最初的幾年或者十幾年,時限一到則相應的臨時律令將會直接廢止。”

“此外。”

“或許還有不少黔首依舊不爲所動,堅持索要田宅,這方面朝廷的確沒辦法真的兌現,只能讓他們等,等何時朝廷手中有多餘的田宅,到時才能封賞下去,不然也就只能繼續等下去了。”

扶蘇的聲音很冷淡。

但言語裡卻透着一股驚人寒氣。

衆朝臣卻並無意見。

世上沒有萬全之法,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朝廷唯一能做到的,便是儘可能的兼顧更多人,朝廷已經給了大多數底層之前想都不敢想的選擇,至於那些依舊頑固不思變通的,他們已不在朝廷的考慮範圍之內。

朝廷要的是整體的平穩。

通過入學跟爲吏兩個辦法,已能夠將原本怨念極重的底層分化,也能讓其中大多數人生不出太多的怨恨,這其實就已經達到了目的。

朝廷也只能做到這些。

至於還心存不滿的,則註定要被拋棄。

這無可避免。

李斯看着扶蘇,暗暗點了點頭。

扶蘇已有幾分君王氣質。

心要狠。

不能有婦人之仁。

更不能真想着去當萬古聖王。

不過通過扶蘇的話,他們也察覺到了更多問題。

扶蘇的爲吏之舉,或者說對公士爵位的彌補等,其實本質依舊是拆東牆補西牆,只是牆面終究只有一面,補上了西牆,那東牆呢?

軍中士卒的缺少又如何填補?

姚賈拱手道:“殿下考慮周全,臣實心悅誠服。”

“只是臣心中依舊有不解。”

“按殿下所言,軍中恐有幾萬甚至十幾萬的士卒,將成爲大秦官吏,雖然只是最底層的官吏,但對於關東的衝擊也是顯而易見的,這些官吏被安排到關東會如何,臣姑且不談論,臣擔心的是,抽離了這麼多士卒,邊疆會不會有些不穩?”

“經過蒙恬上將軍幾次討伐,匈奴的確已潰不成軍,但北地依舊有小股匈奴勢力盤踞,也依舊在不時的侵擾大秦領地,若是抽離太多士卒,會不會給匈奴喘息之機?到時匈奴捲土重來,朝廷又當如何去應對?”

“臣有些擔憂。”

扶蘇微微頷首,沉聲道:“典客擔憂的不無道理。”

“朝廷政令頒發,以邊疆的艱苦,不少士卒恐都會選擇回到關中,亦或者去到關東爲吏,南北兩疆八十萬大軍,至少也會少幾萬到十幾萬不等,這對軍隊實力的確是一個極大的削弱,因而朝廷是需要補齊士卒的。”

“至少在長城修築完成前,北疆三十萬大軍是不能少的。”

“關中這些年人口凋零,青壯欠缺,已不能夠繼續抽調了,我的建議是從關東抽士卒。”

“關東?”衆朝臣心中一驚。

衆朝臣對視一眼,全都眉頭一皺。

扶蘇面色肅然,緩緩道:“的確是關東,也唯有關東。”

“關中需要休養一段時間,不能再這麼頻繁徵發了,而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的子民都是大秦的子民,徵發關東民衆入伍,又有何不可?”

“我知道諸位大臣心有顧慮。”

“但我認爲大可不必。”

“我三日前就曾對諸位說過。”

“天下一直存在新老秦人之分,就算諸位口頭上不說,但心中也一直有這個區分的,對新老秦人其實也始終有着差別對待。”

“但”

“隨着入學跟爲吏政策的推行。”

“朝廷拖延的功賞基本都能償還了,此後朝廷將不再有任何虧欠,那是否也意味着,老秦人今後跟新秦人已無其他區別?更無所謂新老秦人之分了?”

“朝廷自當對天下一視同仁。”

“而且朝廷若長久的對關東區別對待,豈非不加劇關東秦人的不滿,也會讓關東對大秦越發離心離德,唯有破除其中的隔閡,大秦才能真正的實現天下一統。”

“也才能做到真正的天下一治。”

聞言。

衆人竟皆沉默。

到這時,他們也明白了。

扶蘇之前特意提到新老秦人之分爲的就是此時。

他這次召集羣臣,所圖謀的事情很多,不僅是想解決田宅功賞,還想將新老秦人之間的隔閡給徹底打破,其中零零碎碎還摻雜着對儒家的針對,對底層的拉攏。

心思不可謂不多。

但都通過一件事達成了。

想到這。

李斯等人目光微凝。

看向扶蘇的目光中,第一次生出了敬畏。

他們已能夠清晰的察覺到,扶蘇相較過去的青澀不成熟,已有了極大的提升突破,現在的扶蘇冷漠睿智,做事也變得有條理起來,若是朝堂上誰還敢繼續小瞧,定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杜赫跟姚賈對視一眼,眼中露出了幾分凝重。

他們之前對扶蘇是有些輕視的,甚至有意無意的想打壓一下扶蘇,以此來凸顯自己的不同,繼而在朝中樹立自己的威望,甚至是想借此獲得更多的政治威望。

李斯、頓弱等老臣年歲都大了。

沒幾年就會退下。

到時三公九卿之位,就是他們這些人相爭,而過去扶蘇政治見解不成熟,他們也就動了一些心思,想通過踩壓扶蘇,讓自己最終能躋身到更高位置,畢竟他們下意識依舊認爲陛下是不滿扶蘇的,但直到此時,他們才豁然醒悟過來。

扶蘇早已今非昔比了。

只是他們過去被自己的自信給矇蔽了。

一時間。

幾人也是冷汗涔涔。

李斯想的跟其他人不一樣。

他其實在聽到扶蘇的建議時,就敏銳的察覺到了扶蘇的意圖,也很早就聽明白了,扶蘇是想將這些政策推廣到整個天下。

此舉是扶蘇對軍功爵制的補充。

隨着入學跟爲吏的門路開啓,軍功爵的賞賜將不再侷限於田宅,而是多了另外兩個門道,通過授予黔首子弟入學的資格,以及授予黔首爲吏的機會,將軍功爵大大的拓展了,而且這種拓展面是很廣的,只要能獲得爵位,基本都有機會獲得。

這也意味着

今後或許人人都可上學。

人人都可爲吏。

至少大秦治下的秦人都有這個資格。

此舉一出,對天下的影響其實非常大,大到有些難以預估。

開的口子太大了。

尤其是對舊有的出仕途徑的衝突,更是大到有些難以言喻,這對原本的貴族、士人體系的衝擊,也將會非常的巨大。

他目光緊緊的盯着扶蘇。

一時間,李斯有些好奇,這些主意究竟出自何人之手。

他不認爲是扶蘇想出來的。

扶蘇這一年的確有了長足的長進,但人就算改頭換面,但學習領悟到的東西是不會輕易改變的,扶蘇沒有這種意識,更沒有這種眼界,甚至.

扶蘇自己恐就沒有想到過這些。

不過相對而言,這兩個辦法,的確是大秦目下最好的脫困之法,若是能夠真的踐行,一直困擾大秦的軍心問題,軍功爵的改動,也都會有一個顯著的改觀。

大秦也將從原本的困境脫身。

徹底活過來。

而且這兩個主意暗中又很是貼合商鞅創建的軍功爵制,其實本質也算是在軍功爵的基礎上做出的一定延展,只不過步子跟眼界放的無比開闊,不再拘泥於當時得失,而是放眼於長久未來。

李斯手臂撐着案几。

他的視野一下子回到了過去。

他並未出仕的時候,若是聽聞了這些消息,會是怎樣的反應?

一念間。

李斯就面露苦笑。

他自認自己恐會喜極而泣。

因爲關東六地對門第看的很重,沒有貴族看重,根本就踏不上仕途,就算踏上了仕途,也基本就在一鄉一里或者是在縣裡當個小吏,想繼續往上,根本不現實,也沒有這個機會。

而這還是自己在地方頗有微名的情況。

如果不是士人,或者就是普通出身,根本別想踏上仕途。

扶蘇這兩個建議一出,對於那些底層士人,以及底層黔首而言,提供了一個十分可觀的上升空間,或許再往上依舊有很大的難度。

但至少已經是從無到有了。

而這未嘗不是扶蘇建議的高明之處。

給底層機會,但也只是機會,想真正登臨廟堂,註定機會渺茫。

大秦的核心終究要落到學室上。

只要學室不改變,朝堂及一些核心位置,註定不會有太多變化,但對於底層民衆而言,官府願意開出一個口子,又何嘗不是皇恩浩蕩?

李斯此刻對想出這兩辦法的人也是充滿了好奇。

此人眼光很是毒辣。

他直接選擇拋棄儒家跟貴族,進而擁抱最底層、最不起眼的布衣士人及數量最多的黔首羣體,而且一些理念其實跟商鞅的治政之道暗合。

而這種政策未嘗不是軍功爵制最好的宣傳之法。

也是對大秦新政最好的解釋。

高明!!!

這就是李斯心中的評價。

不過他也看得出來,這兩個政策恐只是開始,並不會僅是結束,一定還會有後續的,而且後續多半是針對貴族跟士人,因爲那人眼中似就容不得這兩個羣體,或者說是見不得這兩個羣體高高在上。

李斯笑着撫了撫須。

見百官沒有異議,扶蘇目光微凝,他在心中沉吟了一下,繼續道:“不過僅僅是這些,我認爲是不夠的,或者說是對老秦人有些虧待,老秦人爲大秦拋頭顱灑熱血,付出了太多太多,這些功賞本就是老秦人應得的。”

“但老秦人是這場天下戰爭的勝利者,眼下他們又哪有半點勝利者的模樣?”

“我個人認爲還當對老秦人進行嘉賞。”

“譬如.”

“對老秦人賜氏!!!”

去看了下lpl決賽,因而就只有一更了

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137章 蝴蝶振翅!(求訂閱)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302章 儲君求賢令?!(求訂閱)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57章 帝國的傲慢!(求收藏)第458章 準韓信便宜行事!(求訂閱)第4章 大舟已過巨波海,新帆卻覆江河前!(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35章 法!勢!術!(求收藏)第259章 始皇,你認爲世上有神靈嗎?(求訂第485章 百官共監之!(求訂閱)第150章 決勝負者,長於佈局!(求訂閱)第182章 以奸民治善民,國治!(六千字第一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7章 三人成虎,事多有!(求收藏)第368章 賬有兩本,一本經濟,一本政治!(第250章 智者如妖!(求訂閱)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97章 鍾先生!(求訂閱)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317章 豎子不可教也!(13)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291章 燕人?不,是奴隸!!!(求訂閱)第233章 我張蒼就是這個代價是吧!(求訂閱第226章 投其所好!(求訂閱)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24章 周禮,秦法!(求收藏)第372章 爲何跟朕聽到的不同?!(求訂閱)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3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求訂閱)喝酒了,emo一下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36章 阿房,阿房,亡始皇!(求收藏)第386章 以死人之身算天下!(求訂閱)第452章 天下烽火!(求訂閱)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36章 阿房,阿房,亡始皇!(求收藏)第353章 日後恐得交好陳平了!(求訂閱)第143章 壞!!!(求訂閱)第421章 治理!有治,還要有理!(求訂閱)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152章 落英飄搖!(求訂閱)第193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六千字第一更)第147章 秦法昭昭!(求訂閱)第56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求收藏)第458章 準韓信便宜行事!(求訂閱)第123章 立賢?立長?立成人!(求訂閱)第88章 專賣的誘惑!(求訂閱)第280章 我有張良計!(求訂閱)第316章 彼可取而代之!(44)第230章 真正的核心是軍隊轉職!(求訂閱)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第216章 帶大秦銳士回家!(求訂閱)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116章 救民先救吏!(求訂閱)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48章 首亂者,楚也!(求收藏)第491章 變數已至,未來已來!(求訂閱)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103章 恩威並施!(求訂閱)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第247章 一切要有度!(求訂閱)第109章 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求訂閱)第281章 扶蘇的醒悟!(求訂閱)第386章 以死人之身算天下!(求訂閱)第266章 此乃務實陰陽之爭也!(求訂閱)第470章 六十爲限!(明天開始兩更)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182章 以奸民治善民,國治!(六千字第一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第17章 扶蘇,記住了嗎?(求收藏)第244章 敲打趙佗!(求訂閱)第359章 遇事不決先搞錢!(求訂閱)第236章 孤臣!第17章 扶蘇,記住了嗎?(求收藏)第400章 仲春,無作大事!(求訂閱)第476章 決裂?!(第一更)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506章 重百家而輕諸子!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341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這章應該還行第209章 請立長公子爲儲!(求訂閱)第361章 凜冬將至!(求訂閱)第374章 塵埃落定!(求訂閱)第325章 秦之變局,便在於吏!(23)第480章 小心取仕!(求訂閱)第412章 查案?不用,治罪就行!(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
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137章 蝴蝶振翅!(求訂閱)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302章 儲君求賢令?!(求訂閱)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57章 帝國的傲慢!(求收藏)第458章 準韓信便宜行事!(求訂閱)第4章 大舟已過巨波海,新帆卻覆江河前!(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35章 法!勢!術!(求收藏)第259章 始皇,你認爲世上有神靈嗎?(求訂第485章 百官共監之!(求訂閱)第150章 決勝負者,長於佈局!(求訂閱)第182章 以奸民治善民,國治!(六千字第一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7章 三人成虎,事多有!(求收藏)第368章 賬有兩本,一本經濟,一本政治!(第250章 智者如妖!(求訂閱)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97章 鍾先生!(求訂閱)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317章 豎子不可教也!(13)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291章 燕人?不,是奴隸!!!(求訂閱)第233章 我張蒼就是這個代價是吧!(求訂閱第226章 投其所好!(求訂閱)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24章 周禮,秦法!(求收藏)第372章 爲何跟朕聽到的不同?!(求訂閱)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3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求訂閱)喝酒了,emo一下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36章 阿房,阿房,亡始皇!(求收藏)第386章 以死人之身算天下!(求訂閱)第452章 天下烽火!(求訂閱)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36章 阿房,阿房,亡始皇!(求收藏)第353章 日後恐得交好陳平了!(求訂閱)第143章 壞!!!(求訂閱)第421章 治理!有治,還要有理!(求訂閱)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152章 落英飄搖!(求訂閱)第193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六千字第一更)第147章 秦法昭昭!(求訂閱)第56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求收藏)第458章 準韓信便宜行事!(求訂閱)第123章 立賢?立長?立成人!(求訂閱)第88章 專賣的誘惑!(求訂閱)第280章 我有張良計!(求訂閱)第316章 彼可取而代之!(44)第230章 真正的核心是軍隊轉職!(求訂閱)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第216章 帶大秦銳士回家!(求訂閱)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116章 救民先救吏!(求訂閱)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48章 首亂者,楚也!(求收藏)第491章 變數已至,未來已來!(求訂閱)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103章 恩威並施!(求訂閱)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第247章 一切要有度!(求訂閱)第109章 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求訂閱)第281章 扶蘇的醒悟!(求訂閱)第386章 以死人之身算天下!(求訂閱)第266章 此乃務實陰陽之爭也!(求訂閱)第470章 六十爲限!(明天開始兩更)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182章 以奸民治善民,國治!(六千字第一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第17章 扶蘇,記住了嗎?(求收藏)第244章 敲打趙佗!(求訂閱)第359章 遇事不決先搞錢!(求訂閱)第236章 孤臣!第17章 扶蘇,記住了嗎?(求收藏)第400章 仲春,無作大事!(求訂閱)第476章 決裂?!(第一更)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506章 重百家而輕諸子!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341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這章應該還行第209章 請立長公子爲儲!(求訂閱)第361章 凜冬將至!(求訂閱)第374章 塵埃落定!(求訂閱)第325章 秦之變局,便在於吏!(23)第480章 小心取仕!(求訂閱)第412章 查案?不用,治罪就行!(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