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天下何人不通秦?!(求訂閱)

室內安靜。

室外有贏斯年的讀書聲在傳蕩。

只是並不怎麼真切。

扶蘇眉頭緊鎖,雙眼直直的盯着嵇恆,臉上露出一抹苦澀跟無奈。

他已跟不上嵇先生的想法了。

而且嵇先生說的實在有些玄乎,也實在超出了他的理解。

這是跟天下以往不同的道路。

或許

這纔是嵇先生想走的路。

也是嵇先生真正想追求的天下大治。

只是這個大治,對於他而言,實在太過虛妄了。

也太過飄渺了,太不真實了。

從他僅有的一點理解來看,嵇恆的心思,是讓大秦徹底改變方向,從過去一直踐行的重農漸漸轉向商業跟手工業,繼而藉助商業跟手工業的蓬勃發展,推動天下變革,而且是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去推進,最終達成一個常人難以逾越的門檻。

這個門檻是無形的。

它就擺在那裡,若能踏過去,便能一步登天,若是不能,就只能遠遠的望着,甚至都生不出任何的不滿,因爲這座門檻不是朝廷設置的,而是天下經過長久發展,自然形成的一道階層門檻,它是無形的,卻又是有形的。

就這麼橫亙在那。

隨着這道高知識門檻的出現,天下階層自然而然就做了劃分。

大部分人都只能如傭耕一般,替上層做事,沒有辦法讓自己成爲上層,因爲他們的能力智慧達不到,隨着時間流逝,底層的人會越來越無力,也會慢慢接受現狀,最終意志消沉,再也生不出造反的心思。

這一切都很美好。

只是實在太過飄忽深邃了。

而且這一切都要立足在學室,或者說是那所‘太學’上。

他作爲大秦儲君,幾年理政下來,也是深知天下士人的難纏。

如今天下士人的規模尚不算大,已讓他頗爲焦頭爛額,若是再多出一倍,十倍、甚至是百倍,那麼大規模的士人,能製造出的事端,可實在太嚇人了,僅僅是想一想,扶蘇都有些汗流浹背,如坐鍼氈了。

這恐不是什麼治國良策。

而是亂國之策。

對於嵇恆的建議,他實在不敢苟同。

他不敢去做這麼衝動冒進的事,尤其是他對此毫無半點準備,一旦出了事,根本就是不可預想的,他不會拿大秦的命運去賭。

不過嵇恆有一點說的很對。

大秦或許是需要建立一所‘太學’,一所學無止境的‘太學’,用以爲大秦的天下治理,編造一套‘理’,讓大秦的制度不再那麼空洞,也變得言之有物,並能藉此去完善大秦的現有制度。

通過這所太學,大秦的制度能不斷革新,不斷改進。

讓大秦始終能夠不斷的去做修正,不至於陷入到進退維谷的局面。

這纔是太學的真正意義。

也是這所高等學室,對大秦真正的用處。

良久。

扶蘇沉聲道:“先生的建議,扶蘇知曉了。”

“只是滋事重大,扶蘇恐做不了決定,唯有稟明陛下,讓陛下去裁決。”

嵇恆深深的看了扶蘇一眼,已明白扶蘇的心思,淡淡的笑了笑,並沒有太放在心上,平靜道:“你不用那麼在意,這只是我對天下未來走向的一個判斷預估,不一定正確,也只是一家之言,何況也經不起太多的推演跟推敲。”

“而今大秦也考慮不到那麼遠。”

“至少在民衆豐衣足食的情況滿足前,大秦都沒有理由跟條件去走那條路。”

扶蘇拱手道:“多謝先生理解。”

“此事姑且不多做言語,等大秦坐穩天下,豐衣足食後再議。”

“這次扶蘇前來只爲一事。”

“先生已給出瞭解決之法,只是滋事重大,扶蘇也不得不多問幾句,先生提出的‘下放鑄幣權’,目前對大秦,的確是大有裨益。以先生之見,當如何去實施呢?”

“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的減少關東的動盪。”

扶蘇目光殷切的看向嵇恆。

嵇恆重新坐回了案上,並沒有急着開口,只是給自己沏了一杯茶,又沉思了一下,淡淡道:“此事落實下去不難。”

“甚至可以稱得上簡單。”

“因爲這是讓利。”

“天下人都無利不起早。”

“也都是逐利的。”

“鑄幣權這麼大的利益下放,天下能有多少人不心動?不眼紅?”

“但世人也都是貪婪的。”

“若是直接宣佈下放鑄幣權,他們的第一念頭,並不是乖乖的如朝廷所想,將鹽鐵等經濟大權交出去,而是想全都要,因而朝廷必須做一定的脅迫,以一種高壓態勢,逼迫他們只能從中二選一。”

扶蘇頷首。

事實的確如此。

人都是貪心,都是不自足的。

如果朝廷就這麼宣佈下去,地方勢力絕不會想着,拿到了鑄幣權,就將鹽鐵等經濟大權交出去,而是會變着法的,將地方的經濟大權也控制在自己手中,繼而讓自己能夠聚斂更多的暴利跟財富。

這纔是人性。

知進退,懂取捨,終是少數。

嵇恆嘴角露出一抹輕蔑的冷笑,漠然道:“只要這條政策朝廷能夠頒佈,真正落實下去,並沒有你想的那麼難,只不過會做一些調整,並不會一味的頒佈下去,而是以政令的形式透出風聲。”

“朝廷到時可直接頒佈一道政令。”

“對天下的鹽鐵等經濟相關的經營,做一次全盤的考察,以摸清天下的經濟脈絡,便於日後朝廷對天下的治理及對日後政策頒佈也大有幫助,也便於日後天下生息。”

“在這份詔書中,同樣宣佈,擬下放鑄幣權。”

“從關中試行。”

“同時在天下設立‘稱錢衡’,用以加快貨幣大一統,同時也爲了將六國貨幣徹底從天下掃除出去,至於爲何朝廷知曉六地流通六國貨幣,自然是蒙毅在碭郡抄沒家產時,收穫了大量六國貨幣,以此爲藉口,讓朝廷得以知曉天下貨幣的真正實情。”

“繼而纔有了這次的貨幣新政!”

“政令頒佈後。”

“令蒙毅開始前往各大倉庫,對各地交上的賬簿進行通算,最終開始對部分郡縣官吏做出變動,並收攏關東的經濟大權,與此同時,在關中也會正式放開私鑄錢幣的事,此時朝廷可對過去政績突出的官員,賞賜一座小型銅礦。”“雙管齊下。”

“一邊是利刃,一邊是蜜糖。”

“就這麼一點點磨着六地勢力的性子,逼着他們主動做出取捨。”

“只要關中表現的足夠積極,獲取到的利益足夠大,關東的這些人又豈會不動心?”

嵇恆一臉冷漠。

彷彿對後續狀況已了熟於心。

他繼續道:“在關中銅礦的大量鑄幣下,定會有不少的錢幣流通到關東,若是他們再不做取捨,他們自身的財富,無疑會大幅縮水,還會爲他人算計,爲了自身利益,也爲了鞏固自身的權勢。”

“他們其實都會選擇妥協。”

嵇恆露出一抹譏諷跟嘲笑道:“這就是有權有勢的人的侷限性和軟弱性,他們始終是有退路的,做不到真的豁出去,更做不到真的舉族去造反,最終只會一點點的妥協,就算有部分勢力不甘,不願這樣爲秦廷蠶食,但在其他人都選擇隨波逐流下,也翻不起浪花。”

“到時.”

“沒有銅礦的,會去算計有銅礦的,有銅礦的擔心被搶,手中握有大量六國貨幣的,則是發了瘋似的想將這些貨幣,換成更爲實用的糧食跟布帛,最終關東自己都會爭的不可開交,又哪裡還能擰成一股繩,去聯手對抗朝廷?”

“在這股私鑄風潮下,朝廷便可不動聲色的,完成對天下銅礦的摸底。”

“日後收回也相對會容易不少。”

“誠然。”

“有的地區貧瘠,轄區並沒有銅礦,因而這部分勢力,是不甘心將鹽鐵暴利拱手讓出的,也很難爲朝廷說動,然而華夏自來便不缺銅礦,這種地方註定很少,僅靠一兩個地方,實在難對天下構成太大動盪。”

“其他地區也不會主動捲入這些紛爭裡。”

“而且鑄幣的利益實在太大了。”

“大到內部足以反目成仇,或許初期還能維持一片和氣,但等到日後,朝廷將鑄幣權徹底下放,掌握了銅礦的勢力,財富上的迅速積累,會迅速跟其他人拉開差距,到時再鐵板一塊的關東,也會逐漸生出裂隙。”

“而且會越來越大。”

“大到不可彌合。”

“如此情況下,關東自削。”

“此外,關東銅礦的爭奪,也會較爲激烈,而朝廷對關東部分官員做一定清理,也是一些人樂於見到的,畢竟少了一些官員,也就少了分羹的人,他們能到手的利益就更大了。”

“關東各方勢力將會陷入內鬥。”

“此事之後。”

“如果不生出什麼大的變故,關東在接下來一兩年,都會進入到一個平和期。”

“至少明面上是這樣。”

“當所有人都心思都在鑄錢、爭權奪利上,那些私底下的小動作,無疑會少很多,就算六國餘孽想在關東生事、滋事,也很難起到什麼大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關東大大小小的官府對秦政會顯得很擁護。”

“畢竟他們是逐利的。”

“沒有誰希望自己鑄的大量錢幣,最終因爲天下亂了,變成一堆廢幣,有錢都花不出來,因而這些人從某種程度上講,還會幫朝廷鎮撫天下。”

扶蘇若有所思。

嵇恆的建議,就是先公佈出來,然後釣着。

只要關東勢力不表態,那蒙毅就不做太多動靜,任由關中鑄就的錢幣流入到關東,倒逼這些人坐不住,不得不退讓,做出取捨,一旦他們有人向朝廷表露了態度,即主動將過去某位官員負責的賬簿,交到蒙毅手中,蒙毅纔會着手繼續對關東下手。

繼而一步步逼迫關東去做選擇。

從而達成目的。

這一切都是他們自己選擇的。

非是朝廷脅迫。

怨也怨不到朝廷頭上。

即便這些人知道是朝廷在煽風點火、在推波助瀾,但的的確確是其他人,主動上交的‘投名狀’,這又豈能怨得了朝廷?

朝廷雖也牽涉其中,但相對是有些遊離的。

扶蘇笑着道:“先生足智。”

“先生對關東的算計,恐早就佈局完成了,從讓張蒼接管少府開始,到後續讓蒙毅身爲巡察巡視天下,再到如今的‘下放鑄幣權’,一環接着一環,環環相扣,繼而以經濟爲錨點,凝成了一股大勢,最終倒逼關東退讓,藉此達成了想要的目的。”

“不僅收攏了經濟大權,還進一步打壓了關東勢力。”

“可謂是一舉多得。”

“過去先生總講,世間熙熙攘攘皆爲利來利往,扶蘇起初還頗爲不以爲然。”

“如今來看,是扶蘇淺顯了。”

“這句話,實爲至理名言,也當爲權謀之要。”

嵇恆笑了笑,不置可否道:“利益只能算計多人,不能算計少人,世間並不是所有人都會爲利益打動,若是癡迷於利益權謀,只會得不償失,爲君者,最重要的還是要堂堂正正,以正道之風治理天下。”

“不過.”

“你說的倒也沒錯。”

“只要利益足夠大,天下何人不通秦?”

聞言。

扶蘇低語了一下‘天下何人不通秦’,也不由露出了一抹笑容,點頭道:“先生倒是風趣,扶蘇一直以來聽到的都是‘苛政猛於虎’、‘大秦必亡’的話,如今竟能聽到一句,天下何人不通秦,當真是奇妙。”

“哈哈。”

“不過也借先生吉言了。”

“若先生的佈局當真能成,扶蘇便用這些錢幣,爲先生建一所‘太學’。”

嵇恆深深的看了一眼扶蘇,最終也是點了點頭道:“可。”

扶蘇頷首。

他此行的目的已經達成。

他作爲大秦儲君,每日的政事很繁重,自不能在嵇恆處多待,跟嵇恆聊了幾句贏斯年的情況,便拱手離開了。

嵇恆自不阻攔。

但也並未出門相送。

自顧自的喝着尚溫的茶水。

等將這碗茶水喝完,嵇恆嘴角露出一抹笑,搖頭道:“扶蘇終究還是成長起來了,不過我所求的,只是埋下一顆種子罷了。”

“至於其他的。”

“已不是我能奢望的了。”

第128章 公開的秘密不等於秘密的公開!(求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95章 大商人!小商人!(求訂閱)第371章 人走茶涼!(求訂閱)第469章 分權,控財!(求訂閱)第303章 七國論!(上)第316章 彼可取而代之!(44)第413章 因爲他是蒙毅!(求訂閱)第465章 第四百六十五 地方小諸侯!(求訂閱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429章 丞相當真想輔佐扶蘇嗎?!(求訂閱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124章 智者不入棋局!(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57章 帝國的傲慢!(求收藏)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431章 廢長立幼!(求訂閱)第446章 只是始皇餘策罷了!(求訂閱)第476章 決裂?!(第一更)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491章 變數已至,未來已來!(求訂閱)第27章 你把我當豎子?!(求收藏)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35章 法!勢!術!(求收藏)第230章 真正的核心是軍隊轉職!(求訂閱)第154章 大秦工商管理法!(求訂閱)第258章 嬴政的不安!(求訂閱)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473章 陛下想換棋了!(求訂閱)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13章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求收藏)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311章 官豈能讓賊給爬到頭上?!(求訂閱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116章 救民先救吏!(求訂閱)第82章 君之下,皆爲民!(求收藏)第404章 栽贓彭越?!(求訂閱)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4章 大舟已過巨波海,新帆卻覆江河前!(第349章 這句讀 數字?(求訂閱)第485章 百官共監之!(求訂閱)第296章 穩操勝券,還是中計?(求訂閱)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106章 樓會塌嗎?!(求訂閱)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190章 我,嵇恆,惡龍也!(求訂閱)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506章 重百家而輕諸子!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145章 沒有信息差,就製造信息差!(求訂第239章 君是君,臣是臣!!!(第三更,求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481章 張良前來赴會!(求訂閱)第474章 挾大勢以令皇帝!(求訂閱)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233章 我張蒼就是這個代價是吧!(求訂閱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426章 昏招,還是妙手?!(求訂閱)第371章 人走茶涼!(求訂閱)第342章 大秦新政兮,綿綿無疆!(求訂閱)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147章 秦法昭昭!(求訂閱)第136章 被忽視的手工業!(求訂閱)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46章 天下誰最先反呢?(求追讀)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215章 冠劍加冕!(求月票)第431章 廢長立幼!(求訂閱)第394章 於萬斯年,受天之祜!(求訂閱)第480章 小心取仕!(求訂閱)第191章 人人有氏,等於人人無氏!(求訂閱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318章 不書不語唯殺人,天意何其神妙哉!第370章 少府之位?(求訂閱)第180章 三份告示振人心!(六千字,求訂閱第14章 示強!(求收藏)第333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3)第167章 朝堂的漩渦!(求訂閱)第42章 唯一的變法者!(求收藏)第451章 秦廷不滅,天下不寧!(求訂閱)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
第128章 公開的秘密不等於秘密的公開!(求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95章 大商人!小商人!(求訂閱)第371章 人走茶涼!(求訂閱)第469章 分權,控財!(求訂閱)第303章 七國論!(上)第316章 彼可取而代之!(44)第413章 因爲他是蒙毅!(求訂閱)第465章 第四百六十五 地方小諸侯!(求訂閱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429章 丞相當真想輔佐扶蘇嗎?!(求訂閱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124章 智者不入棋局!(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57章 帝國的傲慢!(求收藏)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431章 廢長立幼!(求訂閱)第446章 只是始皇餘策罷了!(求訂閱)第476章 決裂?!(第一更)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491章 變數已至,未來已來!(求訂閱)第27章 你把我當豎子?!(求收藏)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35章 法!勢!術!(求收藏)第230章 真正的核心是軍隊轉職!(求訂閱)第154章 大秦工商管理法!(求訂閱)第258章 嬴政的不安!(求訂閱)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473章 陛下想換棋了!(求訂閱)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13章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求收藏)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311章 官豈能讓賊給爬到頭上?!(求訂閱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116章 救民先救吏!(求訂閱)第82章 君之下,皆爲民!(求收藏)第404章 栽贓彭越?!(求訂閱)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4章 大舟已過巨波海,新帆卻覆江河前!(第349章 這句讀 數字?(求訂閱)第485章 百官共監之!(求訂閱)第296章 穩操勝券,還是中計?(求訂閱)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106章 樓會塌嗎?!(求訂閱)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190章 我,嵇恆,惡龍也!(求訂閱)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506章 重百家而輕諸子!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145章 沒有信息差,就製造信息差!(求訂第239章 君是君,臣是臣!!!(第三更,求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481章 張良前來赴會!(求訂閱)第474章 挾大勢以令皇帝!(求訂閱)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233章 我張蒼就是這個代價是吧!(求訂閱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426章 昏招,還是妙手?!(求訂閱)第371章 人走茶涼!(求訂閱)第342章 大秦新政兮,綿綿無疆!(求訂閱)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147章 秦法昭昭!(求訂閱)第136章 被忽視的手工業!(求訂閱)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46章 天下誰最先反呢?(求追讀)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215章 冠劍加冕!(求月票)第431章 廢長立幼!(求訂閱)第394章 於萬斯年,受天之祜!(求訂閱)第480章 小心取仕!(求訂閱)第191章 人人有氏,等於人人無氏!(求訂閱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318章 不書不語唯殺人,天意何其神妙哉!第370章 少府之位?(求訂閱)第180章 三份告示振人心!(六千字,求訂閱第14章 示強!(求收藏)第333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3)第167章 朝堂的漩渦!(求訂閱)第42章 唯一的變法者!(求收藏)第451章 秦廷不滅,天下不寧!(求訂閱)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