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板蕩識忠臣,國危思良將!(求訂閱

四周靜謐。

扶蘇等人竟皆沉默。

對於秦人的發跡,他們其實瞭解不多,但經過嵇恆的抽絲剝繭,也深刻體會到秦人發跡的不易。

嵇恆將相關資料記下。

秦國立國之前,史料很是匱乏。

而立國後,秦國已有專門的史官記錄,不過亦如周人有意遮掩商人的信息一般,秦人的史官也淡化了周人的影響,但不可否認的是,周平王給秦國開的空頭支票十分誘人。

那可是周人的發家之地,宗周。

那裡也擁有着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產技術。

而這一切,隨着周平王一句輕飄飄的稱諾,就盡數拱手讓給了秦人,雖然當時宗周的確爲戎人佔據,但宗周的周人一直在奮力反抗,周平王卻是連最擁護周朝的周人也直接拋棄了。

當真是崽賣爺田不心疼。

秦人在西陲時,幾乎還處於半遊牧半農耕的狀態,等到日後奪回宗周舊地,藉着宗周留存的生產技術,才正式轉爲農耕國家,也自此開始了真正的大秦風雲。

這一切都拜周平王所賜。

想到這。

嵇恆腦海中突然想起了一句話,個人的命運,當然要靠自我奮鬥,當時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

秦襄公剛繼位時,可謂內外交困,不僅被西戎連敗,還被周人不斷排斥,他當時恐根本都想不到,自己一個小小的西陲大夫,怎麼就成了後來橫掃六國的虎狼之秦的開國之君。

扶蘇微微蹙眉。

他在心中暗暗沉思着。

他在聽完嵇恆的話後,想起了《鄭武夫人規孺子》的幾句話。

“吾君陷於大難之中,處於衛三年。”

“不見其邦,亦不見其室。”

“如毋有良臣,三年無君。”

“邦家亂矣。”

申侯犬戎之亂後,拱衛周王室的鄭國國君,鄭桓公遭遇了一場大難,爲犬戎所殺,而鄭武公在鄭桓公死後,並沒能立即回國繼位,而是在衛國羈留了三年,當時的衛國國君衛武公是堅定的周平王擁護者。

這就不難得出,鄭武公當年恐是受到了威脅,以至最終倒向了周平王。

周王室的拱衛勢力一直是鄭國跟虢國,隨着鄭國倒戈,本爲正統的周攜王,直接斷了一臂,再難抗衡周平王。

鄭武羈衛或許只是當時的冰山一角。

在周攜王跟周平王並立的二王當空的幾十年,天下恐經過了一系列驚心動魄殘酷血腥的政治博弈,最終周平王笑到了最後,贏得了所有諸侯的認同,並斬殺了代表正統的周攜王,但也直接導致周王室威望盡喪。

在這場政治博弈中,秦人無疑獲利頗多。

不僅位列了諸侯,還得到了承諾,只要秦人能夠驅逐西戎,那麼被西戎佔據的岐山,豐水之地便歸秦人所有。

不管最終歷史的真相如何,秦人近三百年鑄灑的血與淚,終於換來了中原王朝的承認,也正式作爲一個新興的諸侯國登上了歷史舞臺。

回溯着秦人建國的過往。

扶蘇不禁喟然一嘆,大秦建國實屬不易。

在經歷了斷姓絕祀後,被徹底阻隔於中原之外,秦人並未就此放棄,一直在嘗試回到中原,而在幾近波折,甚至是幾次遭遇算計後,終於在周王室威望盡衰時抓住了機會,重新回到了天下人的視野。

扶蘇起身,朝翟尤行了一禮,躬身道:“多謝先生替我等補齊史料。”

“伯秦拜謝。”

翟尤起身,還禮道:“上吏言重了,我翟氏本爲宗室之後,而今朝廷有心勘錄秦史,我自當傾囊相授,不過我翟氏知曉的東西並不多,等到襄公建國後,國都遷到了汧邑,我翟氏並未跟隨過去,因而對後續之事瞭解甚少。”

“也實不敢再開口,還請上吏恕罪。”

“無妨。”扶蘇笑道:“先生所講,對我等修補史料很有作用,豈敢再貪圖更多?”

隨即。

扶蘇頓了一下,突然道:“不知先生對大秦眼下是何看法?”

一語落下。

翟尤整個人一愣。

他面露一抹難色,道:“大秦眼下如何,我一鄉野之人,哪知道這麼多。”

“上吏還是莫要取笑我。”

扶蘇面色肅然,絲毫沒說笑模樣,拱手道:“我是真心求問,從咸陽一路過來,我沿途也看到了不少,也聽到了不少,大秦目下地方過的很是貧瘠,甚至可以稱得上是潦倒,你乃嬴姓後人,也是大秦宗室旁支,理應對我等說些實話。”

“我們也需深入瞭解地方。”

翟尤面露凝色。

他狐疑的看了扶蘇等人幾眼,沉吟道:“你們不是丞相府下勘錄史料的嗎?爲何要問地方的事?”

扶蘇面色如常,緩緩道:“大秦立國已有九年,新政推行也有數年了,朝廷卻也想知曉新政下,底層民衆的生活情況,我等雖主要負責勘錄史料,其實也有暗訪地方實情的職能。”

“哦?”翟尤目光閃爍。

嵇恆看了扶蘇一眼,猜到了扶蘇的想法,補了一句道:“這是長公子的授意。”

聞言。

扶蘇面色一滯。

公子高等人則面色微異。

他們看了翟尤一眼,又看了看扶蘇,忍不住垂下頭,避免讓自己露出異樣。

“長公子?”翟尤心中一驚,不疑有他,感嘆道:“長公子果真是心懷仁義,體諒天下黔首。”

“既是長公子想知道,我翟尤又豈敢不說?”

“我對其他地方不知道,但秦亭的黔首過的如何,我還是知曉一二的。”

“苦!”

“苦?”

翟尤點頭道:“就是苦。”

“非是一方面的苦,而是各方面的苦。”

“各位上吏沿路走來,也當看到了一些,田地間男丁稀少,基本都是老弱婦孺在耕種,我若非有個好家世,父曾是鄉嗇夫,或許跟其他黔首無二樣,就算如此,這幾年也沒少服徭役,只是時間相對會短一些。”

“秦亭人口不算太多,只有四百來戶,但整個亭裡,青壯男丁卻不足百人。”

“這實在是令人觸目驚心。”

翟尤長長嘆氣一聲。

扶蘇也默然。

胡亥凝聲道:“真有這麼苦?”

翟尤冷冷的看了胡亥一眼,冷聲道:“我豈會在這上面說假?”

“亭裡各戶的男丁,被徵發出去兩至三年了,根本不知歸期,朝廷口賦還年年增加,農耕、秋收、織布等都壓在老弱婦孺身上,這幾年得虧一直風調雨順,若是遇到旱災,暴風雨,澇災,蝗災等,地方不知會死多少人。”

“也得虧長公子仁厚,管了一下鹽鐵,讓鹽鐵價格降了一點,不然地方的怨念只會更大。”

“但黔首獲益的其實也不大。”

“壓在地方黔首身上的缺青壯、高口賦這些問題,並沒有得到實質解決。”

翟尤頓了一下,也是大着膽子道:“周因失宗周而衰,秦若失秦人之心,恐也會重蹈覆轍。”

“我知道此話不當,但身爲嬴姓後人,卻也不願大秦覆滅。”

“唉。”

翟尤再度長嘆一聲。

“多謝先生相告。”扶蘇誠懇的一拱手道:“我定會將此話轉告給長公子,大秦這些年的確有些用民過甚,但朝廷眼下已有所察覺,在後續一段時間,朝廷會逐漸做出改變。”

翟尤道:“希望如此吧。”

扶蘇又問了翟尤幾句,翟尤也如數回答了。

而後翟尤離開了。

扶蘇望着翟尤離去的聲音,沉重的嘆息一聲,室內其他幾位公子也人人默然,一股沉重壓抑的情緒,籠罩了這個亭長室。

扶蘇站起身,沉聲道:“翟尤所說,恐還有收斂。”

“地方的情況只怕更爲嚴峻。”

“大秦眼下已沒有退路,就算陛下想停下,恐也難以調頭,我分明知曉這麼多,卻是沒有任何施爲。”

扶蘇轉悠着。

室內沒有一個人說話。

不多時。

時嶽進來了。

嵇恆淡淡道:“時亭長,秦亭相關的史料已補正,等會我等便會離開,多謝時亭長招待。”

時嶽豪氣道:“都是分內之事。”

“諸位上吏不嫌棄就行。”

嵇恆笑了笑,突然道:“時亭長卻是管理有方,一直屈居亭長之位,實在是有些屈才了,等這次回咸陽,我等定向朝廷舉薦時亭長,到時時亭長或許還能得一些擢升,不過我等人輕言微,恐對時亭長的幫助有限。”

“但一定會盡力而爲。”

時嶽臉色微異,沉吟片刻,苦笑道:“多謝上吏擡愛,不過我時嶽就一微末小吏,實在不敢勞煩上吏爲我請功,也實在無功可請,而且我自小就在秦亭,早已習慣待在這裡,換個地方,恐還有些不自在。”

“也多謝上吏看重,只是實在沒必要。”

聞言。

扶蘇眉頭微皺,疑惑道:“時亭長之才,見微知著,管十里之民井井有條,還能將鄉里繁瑣之事,都處理的很是妥當,只做一名微末亭長,實在是有些屈才了。”

時嶽卻搖手道:“上吏見識。”

“人各有才,我做亭長,當得一個能才,但再往上,恐就難了。”

“自家知道自家的情況。”

“只能管到自家的一畝三分地,這還是秦亭父老鄉親給面,若是換到別處,恐會是一團亂麻,眼下能繼續爲秦亭亭長,下吏實在就已知足,也實在不敢再生出野望,還請上吏見諒。”

扶蘇深深的看着時嶽,眼中露出一抹不悅。

嵇恆看了時嶽幾眼,似想到了什麼,開口道:“時亭長倒是對自己很瞭解,不過眼下大秦時局動盪,秦亭乃秦紮根的地方,卻是不適合輕易變更官吏,由時亭長繼續擔任,倒是最合適不過。”

“不過等日後天下穩定,朝廷需要,時亭長依舊還是會高升的。”

“只希望到時時亭長不要推辭。”

聞言。

時嶽面露感激之色,連忙道:“時嶽乃大秦官吏,若朝廷需要,絕不敢推辭,但正如上吏所言,眼下秦亭事務繁重,我卻是脫身不得,這纔不得不推辭。”

“望上吏成全。”

扶蘇看了嵇恆一眼,卻也沒有再說。

見狀。

時嶽道:“時值晌午,還請上吏在秦亭多待一會,等吃了午食再走也不遲。”

“下吏這就下去準備。”

說完。

時嶽朝扶蘇等人一一行禮,快步離開了亭長室。

等時嶽徹底走遠後,扶蘇才蹙眉道:“嵇先生,時嶽是一個能者,爲何嵇先生不願他升職?”

嵇恆輕笑一聲,緩緩道:“升職?他願意升嗎?”

“不願意。”

“時嶽是一個聰明人。”

“他在秦亭是有實權的,一旦升遷上去,能不能有實權尚且兩說,而目前郡縣上面的官職,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早就被人安排好了,他若突然被提拔,勢必會擠掉其他官吏的位置,到時恐會得罪不少人。”

“你輕飄飄的一句提拔,但他卻要耗費無數心力。”

“若是大秦局勢安穩,他恐是樂於被提拔,但如今局勢撲朔,貿然被提升上去,實是得不償失。”

“利弊權衡。”

“繼續維持原職纔是最好的選擇。”

“若我是時嶽也會如此。”

“眼下的大秦,並不足以讓自己賣命,繼續爲大秦效力,給自己帶來的利益,已低於對自己的害處,只要稍加權衡,就很容易做出選擇。”

“板蕩識忠臣,國危思良將。”

“但一個國家是不能主動將自己置於危難,然後再從中擇選出忠臣良將的,而當是在日常中不斷提拔重用忠臣良將,讓他們始終跟國家站在一起,唯有如此,這個國家才能始終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若一個國家已走到在板蕩時,纔想到啓用忠臣,這個國家或已到了垂亡之際,就算此人能挽天傾,但又豈能長久?”

扶蘇沉默。

他想到了這些年不就不闢的官吏。

這些人恐跟時嶽是同樣想法,只是他身爲大秦長公子,對這個難看的現狀,卻只感覺心頭沉重。

沒有良臣將才相助,大秦想鎮撫天下,又談何容易?

他心中也清楚。

大秦眼下的局勢,並不足以讓人效命。

但只要大秦的局勢開始好轉,他相信,天下會有越來越多能人,主動爲大秦效力。

也一定會!

扶蘇攥緊了拳,眼中滿是堅定。

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395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280章 我有張良計!(求訂閱)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309章 遙望會稽山!(明天恢復更新)第177章 官山海只是幌子!(求訂閱)第79章 麻沸!(求收藏)第420章 貨幣同樣是大一統戰爭的延續!(求第409章 暗流涌動,風聲鶴唳!(新年快樂)第191章 人人有氏,等於人人無氏!(求訂閱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426章 昏招,還是妙手?!(求訂閱)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491章 變數已至,未來已來!(求訂閱)第505章 時不我待,殺伐開路!(求訂閱)第159章 亂法源頭在廷尉府!(求訂閱)第387章 劍走偏鋒!(求訂閱)第288章 大秦強大之實也!(求訂閱)第151章 低頭?讓你低了嗎?!(求訂閱)第370章 少府之位?(求訂閱)第433章 朕在等扶蘇跟胡亥!(求訂閱)第86章 官山海!(求收藏)第36章 阿房,阿房,亡始皇!(求收藏)第150章 決勝負者,長於佈局!(求訂閱)第375章 經濟上的開源節流!(明天兩更)第193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六千字第一更)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344章 絕望的趙高!(求訂閱)第145章 沒有信息差,就製造信息差!(求訂第266章 此乃務實陰陽之爭也!(求訂閱)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228章 秦之特異也!(求訂閱)第284章 趙高的苦口婆心!(求訂閱)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480章 小心取仕!(求訂閱)第386章 以死人之身算天下!(求訂閱)第75章 入仕經緯非我意!(求收藏)第98章 根沒死,就能活!(求訂閱)第45章 世間無對錯,只在利害權衡!(求追讀第91章 唯利是趨!驅狼吞虎!(求訂閱)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87章 上架感言第209章 請立長公子爲儲!(求訂閱)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354章 授人以魚!授人以漁!(求訂閱)第29章 洞悉真相!(求收藏)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第497章 繼承和發揚百家思想!(元宵快樂!第500章 這是一場鬥爭!(求訂閱)第155章 法律能滯後,但法官不能!(求訂閱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264章 《諫降災書》!(求訂閱)第36章 阿房,阿房,亡始皇!(求收藏)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337章 你我不過都自詡正義罷了!(求訂閱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239章 君是君,臣是臣!!!(第三更,求第34章 厚顏無恥!(求收藏)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260章 天象背後的真相!!!(求訂閱)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506章 重百家而輕諸子!第430章 陛下今日必須死!(欠一章)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506章 重百家而輕諸子!第80章 渴而穿井!(求收藏)第349章 這句讀 數字?(求訂閱)第88章 專賣的誘惑!(求訂閱)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492章 嚴且公,苛且正!(求訂閱)第336章 我一直在等你!(13)喝酒了,emo一下第351章 清者自清?!(求訂閱)第116章 救民先救吏!(求訂閱)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263章 正本清源!!!(求訂閱)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358章 權力的更替,也是財富的更替!(求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50章 自託於無爲,非士之情也!(求收藏)第244章 敲打趙佗!(求訂閱)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145章 沒有信息差,就製造信息差!(求訂第275章 寧不與上天一爭乎?!(第三更)第326章 當秦吏有什麼不好?!(33)第139章 流水無情關中動!(求訂閱)第329章 現在可以談了嗎?(34第四更放晚上第251章 公平?諸位不覺得好笑嗎?(求訂閱第388章 鳴鏑弒父!(求訂閱)第452章 天下烽火!(求訂閱)第207章 大秦需要考慮立儲了!(求訂閱)第413章 因爲他是蒙毅!(求訂閱)第283章 我,閻樂,大秦丞相?(求訂閱)第91章 唯利是趨!驅狼吞虎!(求訂閱)
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395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280章 我有張良計!(求訂閱)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309章 遙望會稽山!(明天恢復更新)第177章 官山海只是幌子!(求訂閱)第79章 麻沸!(求收藏)第420章 貨幣同樣是大一統戰爭的延續!(求第409章 暗流涌動,風聲鶴唳!(新年快樂)第191章 人人有氏,等於人人無氏!(求訂閱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426章 昏招,還是妙手?!(求訂閱)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491章 變數已至,未來已來!(求訂閱)第505章 時不我待,殺伐開路!(求訂閱)第159章 亂法源頭在廷尉府!(求訂閱)第387章 劍走偏鋒!(求訂閱)第288章 大秦強大之實也!(求訂閱)第151章 低頭?讓你低了嗎?!(求訂閱)第370章 少府之位?(求訂閱)第433章 朕在等扶蘇跟胡亥!(求訂閱)第86章 官山海!(求收藏)第36章 阿房,阿房,亡始皇!(求收藏)第150章 決勝負者,長於佈局!(求訂閱)第375章 經濟上的開源節流!(明天兩更)第193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六千字第一更)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344章 絕望的趙高!(求訂閱)第145章 沒有信息差,就製造信息差!(求訂第266章 此乃務實陰陽之爭也!(求訂閱)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228章 秦之特異也!(求訂閱)第284章 趙高的苦口婆心!(求訂閱)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480章 小心取仕!(求訂閱)第386章 以死人之身算天下!(求訂閱)第75章 入仕經緯非我意!(求收藏)第98章 根沒死,就能活!(求訂閱)第45章 世間無對錯,只在利害權衡!(求追讀第91章 唯利是趨!驅狼吞虎!(求訂閱)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87章 上架感言第209章 請立長公子爲儲!(求訂閱)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354章 授人以魚!授人以漁!(求訂閱)第29章 洞悉真相!(求收藏)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第497章 繼承和發揚百家思想!(元宵快樂!第500章 這是一場鬥爭!(求訂閱)第155章 法律能滯後,但法官不能!(求訂閱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264章 《諫降災書》!(求訂閱)第36章 阿房,阿房,亡始皇!(求收藏)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337章 你我不過都自詡正義罷了!(求訂閱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239章 君是君,臣是臣!!!(第三更,求第34章 厚顏無恥!(求收藏)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260章 天象背後的真相!!!(求訂閱)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506章 重百家而輕諸子!第430章 陛下今日必須死!(欠一章)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506章 重百家而輕諸子!第80章 渴而穿井!(求收藏)第349章 這句讀 數字?(求訂閱)第88章 專賣的誘惑!(求訂閱)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492章 嚴且公,苛且正!(求訂閱)第336章 我一直在等你!(13)喝酒了,emo一下第351章 清者自清?!(求訂閱)第116章 救民先救吏!(求訂閱)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263章 正本清源!!!(求訂閱)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358章 權力的更替,也是財富的更替!(求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50章 自託於無爲,非士之情也!(求收藏)第244章 敲打趙佗!(求訂閱)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145章 沒有信息差,就製造信息差!(求訂第275章 寧不與上天一爭乎?!(第三更)第326章 當秦吏有什麼不好?!(33)第139章 流水無情關中動!(求訂閱)第329章 現在可以談了嗎?(34第四更放晚上第251章 公平?諸位不覺得好笑嗎?(求訂閱第388章 鳴鏑弒父!(求訂閱)第452章 天下烽火!(求訂閱)第207章 大秦需要考慮立儲了!(求訂閱)第413章 因爲他是蒙毅!(求訂閱)第283章 我,閻樂,大秦丞相?(求訂閱)第91章 唯利是趨!驅狼吞虎!(求訂閱)